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docx
- 文档编号:6939837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6.53KB
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docx
《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第一章
1.商品两因素
商品两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物质财富的内容;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任何商品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因素。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于生产者和购买者来说都只能实现其中的一种属性,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劳动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还有自然物质)。
作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同质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二重性的创立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基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提供理论基础,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也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者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又依靠别人的供给,因此每个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都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4.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便产生了货币。
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货币的职能包括: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是指货币能够作为衡量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标准,此时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2)流通手段: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3)贮藏手段: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的职能。
此时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不能是纸币。
(4)支付手段:
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一方面减少了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5)世界货币:
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
以上五种职能共同体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5.价值规律
(1)内容:
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
a.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c.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级分化;
第二章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
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资本总公式和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的矛盾(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交换的结果不会发生价值增殖,然而资本总公式表明,资本流通的结果实际上发生了价值增殖。
解决资本总公式:
(1)先决条件:
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2)根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供养后代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所花费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历史和道德因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其他商品不具有的特殊性,即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还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性对于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
3.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是指由工人创造出来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高于自身
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实质:
资本家不断地使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殖资本,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
(3)动力:
a.内在动力:
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内在的利益驱动);
b.外在动力:
竞争
(4)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原因
a.对劳动的剥削程度(越高越利于积累)
b.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越利于积累)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越利于积累)
d.预付资本总量(越大越利于积累)
2.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发展趋势
(1)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包括两个方面:
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
a.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技术构成:
表现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
V表示。
(2)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总趋势是不断提高的。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增大有两种形式: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a.资本积聚:
指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b.资本集中:
指将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形成大资本。
一是通过竞争,大资本不断兼并小资本从而形成更大的资本;而是通过创办股份公司,将众多小资本联合形成一个大资本。
竞争和信用是推定资本集中的两个强有力的杠杆。
c.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资本积聚可以促进资本集中,资本集中也可以促进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的自我积累,资本集中是社会资本的合并或联合;资本积聚能增大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不会增大社会总资本;资本积聚要受积累基金的限制,增长较慢,资本集中不受积累资金的限制,增长较快。
3.相对过剩人口
(1)含义: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需要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2)产生原因:
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的部分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减少,提供的就业机会也相对下降(需求下降)。
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日益增加:
a.随着技术进步,劳动的繁重程度减轻,操作简化,大量的妇女、童工投入生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小生产者两级分化,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加入雇佣劳动的队伍;c.资本竞争激烈,一部分中小资本家在竞争中破产,加入雇佣劳动的队伍(供给增多)。
(3)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基本形式:
a.流动的过剩人口:
暂时从生产过程中被排挤出来的工人
b.潜在的过剩人口:
农村中潜在的失业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
无业或基本无业;
除以上三种基本形式外,还有丧失劳动能力及被迫流浪或堕落的需要救济的贫民。
4.相对贫困化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公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
5.绝对贫困化
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绝对恶化,主要表现在:
实际工资下降、失业率提高、失业人口增加、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大量存在。
第五章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及核心问题
(1)出发点:
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以内由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核心: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价值补偿是指个别企业的价值增殖运动(卖得出去);实物补偿:
再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只能在社会总商品中得到补偿(买得回来)。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和经济含义
基本条件:
Ⅰ(v+m)=Ⅱc
(两大部类的生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Ⅰ部类创造的价值产品必须全部用于补偿第Ⅱ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第Ⅱ部类产品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部分必须能够维持第Ⅰ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原有的生活需要)
必要条件
Ⅰ(c+v+m)=Ⅱc+Ⅰc
(第Ⅰ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第Ⅰ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必须全部用来补偿两大部类消耗掉的生产资料)
Ⅱ(c+v+m)=Ⅰ(v+m)+Ⅱ(v+m)
(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个人消费品的需要相等)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和经济含义
基本前提(可能条件):
Ⅰ(v+m)﹥Ⅱc
(第一部类的剩余产品必须同时为两个部类提供生产资料,第一部类本身进行生产资本的积累)
Ⅱ(c+m-m/x)﹥Ⅰ(v+m/x)(m/x表示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和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之和。
必须大于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
实现条件:
Ⅰ(v+∆v+m/x)=Ⅱ(c+∆c)
(在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在两大部类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第Ⅰ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加上第Ⅰ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的总和应当等于第Ⅱ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
Ⅱ(c+v+m)=Ⅰ(v+∆v+m/x)+Ⅱ(v+∆v+m/x)
(要进行扩大再生产,第Ⅱ部类的全部产物价值,要补偿两个部类原有的工人和资本家所需的生活资料,还必须满足两个部类追加的工人所需生产资料)
Ⅰ(c+v+m)=Ⅰ(c+∆c)+Ⅱ(c+∆c)
(要进行扩大再生产,第Ⅰ部类的全部产物价值,要补偿两个部类进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时对生产资料的全部需要)
平衡式:
Ⅱ(c+m)=Ⅰ(v+∆v+m/x)+Ⅱ(∆v+m/x)
第六章
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及影响
(1)形成: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得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a.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b.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
(2)影响:
a.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各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各生产部门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分配剩余价值。
b.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进一步被掩盖,利润的本质和来源也被完全歪曲和掩盖起来;
c.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学说的重大意义就是揭示了平均利润的实质。
一方面它揭露了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实质是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被重新分配了,工人阶级受到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无产阶级要改变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要同整个资本家阶级进行斗争。
2.生产价格与价值规律
(1)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就是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商品就不再按照成本价格加利润进行出售,而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出售。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平均利润
(2)价值规律:
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之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改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再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而围绕商品的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3)原因:
一是单个部门看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不等剩余价值,社会等于,而是单个部门看生产价格不等于平均价值,社会看是的,三是价值下降,生产价格就下降
3.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的所有权获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任何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4.级差地租的条件与原因
(1)产生条件:
土地等级差别(自然条件)、资本家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原因)
(2)分类:
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距离市场远近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差别)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从而形成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租中劣等地不需要缴纳级差地租)
5.绝对地租的条件与原因
(1)产生条件: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
(2)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3)形成: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以资本和劳动力自由转移为前提的,但土地私有权垄断阻碍了工业部门的资本向农业转移,农业便不参与平均利润的形成,农产品仍按价值出售,其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那部分就形成绝对地租。
第七章
1.垄断的形成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形成垄断。
生产集中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中,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
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四大推动力:
a.同一部门的不同企业竞争会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b.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c.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d.股份和信用公司是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
2.垄断价格及其本质
(1)含义: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制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
它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商品销售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利用其垄断地位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认为压低的价格。
(2)制定:
考虑商品的需求、考虑商品的供给、考虑产品的成本
(3)本质:
垄断价格的本质是超额剩余价值,垄断在本质上是排斥竞争的。
第九章
1.市场机制的核心
(1)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的机理和功能。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值规律的直接作用形式。
价格最主要的功能是信号诱导功能和利益调节功能。
(2)价格机制包括价格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体系包括比价和差价。
比价是指不同商品和要素价格之间客观存在的比例关系,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和生产要素之间因客观条件的不同所形成的比例关系。
价格形成机制包括:
市场价格(也称自由价格,通过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形成)、国家指导价格(国家为达到特定的经济社会目标对市场价格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而形成的价格,分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最高限价、保护生产者利益的最低限价、由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制定的中准价和浮动范围的浮动价格)、政府定价;
2.市场机制的作用及市场失灵
(1)市场机制:
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
(2)市场机制的作用:
自利性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信号,通过周密计算后进行分散决策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全体市场主体的类似行为和市场的自行调节引致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a.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税率、利率等经济参数诱导市场主体按照市场供需关系灵活地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从而调节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的分配;b.市场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能够激发企业和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经济具有活力和生机,也可以把个体的逐利动机和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压力,迫使其节约资源,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3)市场失灵:
a.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事后性、时滞性;
b.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优胜劣汰竞争法则,容易导致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和两级分化现象,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公平和安定。
c.市场调节难以解决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包括外部经济(有些经济主体不付任何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和外部不经济(有些经济主体的活动会造成外部主体遭受经济损失而得不到补偿,如环境污染)
d.市场调节的微观性决定了它难以实现和解决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长期问题;
e.自发的市场调节会导致垄断的产生;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和基本框架
(1)特征:
a.统一性:
各类市场在结构、运行的基本要素、功能优化的目标方面是统一的,市场体系是一个结构完整、层次合理的统一体,是一个市场要素共同作用的统一体,是一个要求实现整体功能优化目标的统一体;
b.开放性:
全方位对外开放、充满竞争、充满联系;
c.竞争性:
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保护公平竞争,防止垄断产生;
d.有序性:
市场主体及行为规范化、市场体系环境完善化、市场交易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市场有序运行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a.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
b.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
e.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互助);
4.完善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1)建立健全各种要素市场:
a.完善金融市场体系;b.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c.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d.进一步发展技术、产权等生产要素市场;
(2)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形成机制;
(3)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避免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和行政垄断,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4)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b.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c.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5)发展商品生产,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
第十章
1.微观经济基础的特征
(1)平等性:
构成微观基础的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2)自主性:
对于企业而言,自主性包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对于个人而言,自主性指在个人消费、储蓄及投资、就业等经济活动时,自主地对自身现有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的目的;
(3)逐利性:
微观经济主体的一切经济行为都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逐利性是微观经济基础的核心特征;
(4)自发性:
经济行为带有盲目性和自发性;
平等性是自主性的直接条件,自主性又是逐利性的前提,自发性是市场微观基础总体上的特征。
2.产权界定
(1)含义:
产权界定是指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产权的主体和其相应拥有的财产权利范围的过程和结果状态。
(2)内容:
a.产权主体的界定(基于产权的排他性特征);b.产权范围的界定(基于产权的有界性特征);
(3)意义:
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或前提(是逐利性、平等性、自主性的前提)。
3.现代企业制度
(1)含义:
现代股份公司制度,其核心是法人产权制度。
(2)主要要素:
法人产权制度(基础)、法人治理结构(核心)、有限责任制度(保障)、管理层级制度(工具)
(3)基本特征:
a.现代企业拥有投资人出资形成的独立的法人所有权,并取得又法律认定的独立的法人地位;
b.现代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c.现代企业是具有管理层级制的科层组织;
d.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管理走向职业化,并造就了一个职业管理阶层;
e.现代企业行为目标转移思考,由直接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实现利润最大化;
(4)意义:
a.利于适应市场结构变化,抵御日益增大的市场风险;
b.利于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市场制衡机制;
c.利于进行科学管理和形成企业创新机制;
d.利于推动完善法律规范和国际惯例性;
e.利于资本的流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4.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含义: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解决两权分离下的代理问题,其关键是解决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激励代理人的问题;
(2)三个层次:
a.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在公司内部构造一个合理的权力结构;
b.公司外部治理市场:
指与公司密切相关的外部市场,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三大市场,通过产品与价格竞争、经理人才竞争等方式对公司经理人产生约束激励作用
c.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
国家和政府为保证公司遵守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而制定一系列法律规范;
5.国企改革的内在逻辑(国企面临的主要问题)
(1)行政运行特征:
,
a.形成了取消市场的行政导向机制,对企业的管理以指令性计划的方式直接进行;
b.政企不分,不利于培养真正的企业家;
c.形成了以“低工资、全福利”推动的企业型保障体制,以“企业办社会”,形成自我封闭机制和非公开化待遇机制;
d.国有资产效率低下,低效或无效运行;
e.既无明晰产权,又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2)主要问题:
a.冗员问题;
b.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内部人员控制问题;
c.布局与结构问题;
d.大型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和治理问题;
e.国有资产缺失严重、债务负担严重;
(3)从放权让利到经营体制的改革、从行政性分权到企业制度创新、从单向改革到综合配套体系改革;
6.国企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目标: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和完善以公司制度,使以规范的股份制为典型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优化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的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深化国有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率。
(2)任务:
a.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改革,以塑造清晰的国有产权主体,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b.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股份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地控制内部人员控制问题;
c.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国有经济的分类改革,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d.为国有企业进行进一步制度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逐步解决过度负债问题、冗员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一章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含义:
初次分配是指在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其核心是通过市场机制按照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来进行收入分配;再分配是指政府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的活动;
(2)初次分配的分割:
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租金收入、技术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的收入、管理者报酬;
(3)实行再分配的原因:
a.控制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
b.政府行使公共管理者职能的需要;
c.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d.政府协调地区发展、支持战略型行业的需要;
e.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4)再分配的主要手段:
a.税收;b.财政转移支付;c.社会保障
2.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及测量
(1)原因:
a.居民之间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种类存在较大差异;
b.分配规则不公平、机会不均等;
c.市场经济带来严重的两极分化;
d.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e.城乡二元体制;
f.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等;
e.垄断
g.税收调节不到位
(2)度量: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人们通常把0.4作为收入差距是否合理的警戒线)
3.分配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一 政治经济学 考点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