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及策略探析最新.docx
- 文档编号:6929766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71KB
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及策略探析最新.docx
《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及策略探析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及策略探析最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及策略探析最新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
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专业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是阶段化规律的呈现。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有助于为教师指明发展的道路,提供其专业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
根据教师专业结构的内容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化理论,我们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来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横向与纵向交叉进行的,专业结构的内容与专业阶段相互交融。
一、横向发展
(一)教育叙事
所谓教育叙事是指所有关于教育的理论与事实的话语,无论其是理性的、哲学的、科学的,还是经验的和描述的。
通常是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的研究。
可以是教育活动中有意义的生活事件、教育教学的行为体验等。
通过对叙述故事的分析与反思,发掘解释隐含于故事背后的教育思想、理论和信念。
教师在教育叙事中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促进专业的发展。
教育叙事具有生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其目的主要在于关注日常教育实践与经验的意义。
教育叙事有利于教师个人隐形知识的显性化,有利于教育科研真正走向实践。
“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
”在学校中,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我们生活的过程。
(二)专业对话与合作
对话是指两个人以上的交谈与讨论,就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任务的意见交换。
合作是指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标,彼此配合协作的行为或活动。
专业对话与合作综合地反映了教育工作者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素养。
弗莱雷认为,对话的双方都是主体,共同去揭示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
因此,对话是双方的一种合作。
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对话产生交流,交流产生合作。
缺乏对话的合作是虚假的,没有合作的对话是无法实现的。
专业对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教师每天的生活都与“对话”紧密相连:
首先是与文本的对话。
文本里饱含着丰富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教师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了多少,教育理论的意义也就实现了多少。
通过阅读,与文本产生一种互动的关系。
教师的实践经验在理论的阅读中不断的显现回放,同时教育理论又缩短了摸索经验的时间,提高自我理解与反思的水平。
其次是与他人的对话。
教师在学校中实现着与校长、同事和学生的对话过程。
尤其是与同事的对话表现在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
思想和经验的交流是教育工作者分享和升华教育经验意义的平台,在对话言说中会迸发出新的思想的火花。
最后是与自我的对话。
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实际上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过程。
自我对话的意义在于把点滴的教育经验作以积攒、总结,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表达自我经验分享他人经验的过程中得到收获。
高效能的教学需要高效能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是开放式的合作互助。
建立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与同事,与学生,与家长等。
加强教育活动上的专业对话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通过互动互助的学习,彼此支持,从而达到最佳的专业发展效果。
(三)教育反思
杜威在1933年的<我们如何思维>中提出了反思型思维五步说:
(1)感觉到困难;
(2)困难的所在和界定;(3)对不同解决方法的设想;(4)运用推理对设想的意义所作的发挥;(5)进一步的观察和试验,它引导到肯定或否定,即得出可信还是不可信的结论。
当代的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除了有专门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
熊川武教授提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良好的教学需要教师反思的,理性的,自觉的决策。
反思不是简单的反省,而是一种思考教育教学问题的方式{教师要针对实际问题,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确定策略后再审慎的投入实践,并观察和评价实际效果。
(四)校本培训
所谓“校本”,意指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校本培训关注教师教学实践的学校与课堂,关注教师实际能力的发展,更容易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学校和教师的参与热情。
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好、个性化程度高的特点。
通过校本培训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建立起学习型群体,使学校由教师忙于授课,批改作业等事务型组织发展成为学习型组织。
校本培训把教师的学习与工作统一起来,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具体呈现。
校本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优秀教师负责型、培训机构合作型、培训基地自建型、教育技术辅导型等。
二、纵向发展
从时间的角度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
教师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是不一样的。
我们以上海市实验学校为例作以说明:
他们把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分为职前教育期,入门见习期,热情建构期,专业挫折期,稳定更新期和消退离岗期。
学校建立了教师教学档案,并以网络版和实物版两种方式呈现,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管理。
教师档案袋逐年装载教师的课程计划、上课实录、反思小结、案例研究、学生作品、教师成果等,使教师的评价更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和发展性。
教师不仅对自己成长各阶段有一个回顾,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同事的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学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和需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师生涯发展计划。
1.职前教育期
针对新教师了解学校、学生和教学工作等需求,学校建立了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专题暑假培训,由校长介绍学校历史,办学特色;专家介绍最新教改动态;在校教师谈成长经历。
对师范类学生,要求在签约后保证一定课时量的听课,做听课笔记和随想。
对非师范类学生,指导其完成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
完成新大学生初始状态的教师专业生涯发展培训计划调查表。
2.入门见习期
学校建立带教制度,帮助教师形成稳定有效的专业行为。
师徒带教,对新教师进行专业道德与行为的养育。
首先是新教师拜师,由资深教师传授基本教育规范。
然后是双月谈心,与校长、教导和带教的老师倾心沟通。
认真完成见习汇报课,并由学校组织进行校际听课交流。
学校为教师建立专业生涯发展档案袋,并举办谢师会。
3.热情建构期
在一时期的教师充满了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学校为此建立了教学竞争机制。
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展能课,以光盘的形式记录了教师近十年的专业建构和成长的轨迹。
同时吸收青年教师进入学校教育科研核心的队伍中来。
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推出不同层次的外出进修学习。
学校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实的学校各级管理层。
4.专业挫折期
学校对这一时期的教师进行细致的关怀与辅导,使他们调整好角色和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首先由校学术委员会帮助其分析专业发展不顺利的原因,根据原因的差异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案。
为教师提供各种适合他们的学习进修机会,为其建立起新的增长点,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
5.稳定更新期
这个阶段的教师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更新理念,转换角色,同时,学校对他们委以重任。
充分展现教师独特风格的特色教师展能课促使教师更新知识,追求前行,以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为教师提供带教任务,在帮助新教师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发展。
“学科发展月”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们教育理念的更新,专业水平的持续提高。
学校向市、区推荐学科带头人,特色教师,为他们的发展创设更为广阔的空间o
6.消退离岗期
在教育事业上耕耘了大半生的教师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他们在退休前更愿意继续施展自己的才能、经验和智慧。
学校为此营造一种“实验永远是我家”的人文关怀氛围,鼓励老教师总结数十年教育教学经验,既可以自己著书立说,也可以请相关科研人员协助把缄默知识显性化,让他们拥有成就感。
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校更多的教师分享资深的教育经验财富。
继续让老教师提供带教服务,发挥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学校合理安排其工作,避免他们“多余人”的消极心态。
总之,理想型的教师是在行动中反思的教师,是具有科学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师,是终身不断学习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极强的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有效性关乎教师最终发展的结果。
教师专业发展既要掌握其专业发展的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的发展方式,也要注重其阶段化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的阶段特点实施不同的策略。
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有机结合才会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开辟出更为广阔的道路。
教育是国之大计,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会轻视教育的发展,而推动教育产生质的飞跃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成果进一步惠及广大学子的实践者与开发者。
面向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是关键的一环,因此,小学教师如何立足本职工作,解决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学界探讨的重要问题。
所谓教师专业成长,简单来说,就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基于个体从事教学的基本经验,依托职业发展要求,遵循基本规律,不断自我改进,自我成长,进而走向专业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从职业新手成为专家型教师,不断建构自身教育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形成教育教学风格的过程。
但是这样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而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惑与阻碍,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所学,探讨了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及提高策略。
一、小学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的主要阻碍
1.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20xx年,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出台,标志着我国的教育发展从“目标”时代向“素养时代”进军,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针对教师职业的核心素养还没能与时俱进,也没有相关的考核标准及要求。
因此,很多教师仅仅是从学校毕业后即从事了教育教学工作,但其专业素养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尤其是对于新教师和年长教师而言。
专业素养的有待提高直接造成了年轻或年长教师不能很好地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而达到新的高度。
2.专业发展机会不均等
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化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限的资源只能择优分配,所以学校一般会把进修培训的机会留给有潜力的老师,对于教学成绩不突出的老师,可能没有机会接触优质资源,这使得专业发展不能面前全体,不能让全部教师受益。
这也在无形中拉开了教师们的差距,使得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进度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
3.专业生成动力不足
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生动力在于教师本身对职业专业化的渴望程度。
渴望越大,动力越足。
但现实存在的问题在于,教师的原生动力不足。
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不强,追溯到其职业选择,师范生的身份可能会带来稳定的收入,他们本着“铁饭碗”的职业选择观,却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足,所以造成投入精力的不足。
第二,学校内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不能受到及时、良好的鼓励,因此会造成心理落差而产生职业倦怠。
这两种原因从职前到职后造成了教师专业生成动力不足。
二、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探析
为帮助小学教师得到较为系统一体化的专业成长,使新教师能迅速向成熟教师转变,提升教学质量,笔者进行了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探析,认为可以构建“学业—职业—事业”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
1.“学业”—教师专业成长的素养基础
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师范专业是其进入教师行业的专业跳板。
在大学期间,每个师范生要经受职前教育,这是工作前很重要的学业基础。
在这一阶段就要让学生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培养其专业思维。
教师在学生时代一定要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比如书法的练习—硬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全盘推进,再如一些必要的职业技能,如说课、微课、公开课等,这为师范生奠定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推动了师范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提升,让专业训练严格化、多样化,从而确保师范生受到良好的职前训练,为后续发展储备能量。
2.“职业”—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基础
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正式成为了一名教师,重点在于如何快速适应职业,这就需要学校提供支持,为新教师构建专业成长的范式,用榜样的案例进行专业引领,帮助教师对职业有清晰的认知,提升认同感。
比如,学校开展师徒制,定期进行备课组、教研组的交流。
依靠集体的力量帮助新教师成长。
让每一个新教师都能借助教师职业资源,实现更好的发展,提升教学效果。
3.“事业”—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基础
最后一个阶段,是教师经过专业培养,将教师职业发展成自身的事业,将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作为人生理想,并且投入实践,为培养合格的时代新人默默奉献,并以此为荣。
经过教师职业的终身认同,教师才能对自身的付出有幸福的体验感与工作的成就感,才能矢志不渝地坚守教育岗位,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贡献教育智慧。
总之,经历了从“学业—职业—事业”的顺利过渡,教师才能有实质性的进步,也是成为一名优秀小学教师的必经之路。
三、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策略
1.加强教师职业观念的认同
一般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就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获得价值感和意义感的过程,确认自我能够在职业生活中获得幸福和尊严的过程”。
教师职业认同“是受教师主体内部因素与情感因素的驱动而主动发起的”,
“是教师自觉自愿地对自身的身份定位和价值判断”。
作为一名师范生,要突出表现的是师范性。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因此,作为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讲,这个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它是立德树人的职业,是培养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职业。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职业认同感的职前教育。
让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对教师行业充满敬畏与热忱,为其专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内外部激励机制共存同向
造成教师专业原生动力发展不足的一个原因是内外部的奖励机制,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调整激励方式的手段,帮助所有教师提高职业获得感与幸福感,让其更有动力进行专业发展。
学校也要制定相关的考评考核制度,综合考察教师的专业能力。
社会也要多关注教育行业,及时提供支持,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3.专业培训与自我反思协同推进
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較为直接的方式是开展有效的专业培训。
学校要根据教师的结构,要面向全体教师,了解最新教育热点与导向,定期开展培训,丰富教师的知识,提升教学能力,实现作为教育者的教学相长。
专业培训对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开展教师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同时,教师也要自我反思。
反思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能使量变成为质变。
教师在寻求外部支持的时候,也要不断自我更新,从而为专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两者协同推进,顺利实现质的飞跃。
总体而言,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内涵丰富,有很强的自主性、内在性和实践性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教师专业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实践和反思,再辅以外部支持。
教师行业,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
我们期待,在实现教育强国的路上,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得到更为专业的发展。
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长足发展的有生力量,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
关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路径,专家和学者已多有论述,本文以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为例,对青年教师成长的路径作一番探讨,希望能为加快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促进中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尽一点绵薄之力,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制定职业规划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任务
职业规划,亦称职业生涯规划,它是对职业生涯乃至整个人生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具体而言,“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学校根据教师的个体情况和所处环境,结合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其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的活动过程。
”[1]
(一)制定职业规划的必要性
制定职业规划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影响深远,再者,“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对教师职业规划的制约”,[2]因此,制定职业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刚刚踏出校门的青年教师常陷入种种误区,突出表现为――功利主义倾向。
他们往往十分关注薪资待遇,忽视个人修养的培养、尤其是专业素养的长足发展。
这就需要制定职业规划。
其次,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对教学认知上的偏差,青年教师往往脱离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但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他们常固守于个人的主观理念,忽视教学效果。
久而久之,教学技能得不到锻炼,甚至对自己职业产生质疑,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不利。
而职业规划的制定就可让青年教师尽早转变角色,投身于教学实践中,为自身的专业成长做足努力。
第三,青年教师往往眼高手低,他们自诩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即可胜任教师这个角色。
这样一来,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往往表现为书本理念与教学实践相脱节、教学实践与教学科研相分离、甚至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等。
青年教师种种误区急需制定职业规划,让其少走弯路,尽快成长。
(二)如何制定职业规划
具体而言,青年教师职业规划的制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对自身情况的考量。
自身情况主要包括价值观、志向、兴趣、特长等,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身专业成长的路径。
此外,对自身所处环境――主要是学校环境的了解,发现环境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尽可能地有效利用它。
第二,对职业目标的考量。
职业目标的考量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可从职业目标的方向和时间两个方面做整体把握。
前者主要包括教书育人、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三个方面。
青年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
后者,青年教师可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
不同的目标对不同阶段的成长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第三,对实现目标的策略的拟定与实施。
职业目标的设定需要具体的策略才能保证它的实施,具体而言,“即由具体的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
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各方面的条件,分析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确定达成目标所需的特定的专业发展内容,进而确定完成专业发展任务所要开展的活动,”[3]可以寻找有效资源,拟定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参加校本培训、积极参与青蓝工程建设、在跟刚实习中锻炼自己等。
二、健全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相应的培养制度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制度,即在中学师资队伍建设中,每位青年教师必须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的规程。
培养制度的拟定最重要的就是要拿出具体的培养方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方案应从培训内容的筛选、培训时间的选择、培训形式的采用等方面考虑。
就培训内容的筛选而言,基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长远考虑,应将教育学理论、教学心理学理论、班主任管理、心理健康、教师法规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
这为青年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培训时间的选择来看,“学校实行‘青蓝结对’工程,通过缩短岗位适应期和成熟期来促进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实现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教育管理能力的逐步提高。
通过青蓝结对,使青年教师与老教师在知识水平、教学经验、综合能力等方面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共同提高。
”[4]学年总结主要凭借青年教师平时的积累了。
就培训形式的采用而言,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
比如,积极参与跟岗学习、走入名师的课堂、网络相应的业务培训等。
从上可知,健全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相应的培养制度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效率。
三、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诗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等都可证明,青年教师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其专业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客观环境。
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环境,学校可结合自身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何为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发展为目的,立足于教师的未来发展而不是把评价作为选择续解聘、升降级以及加薪等方面的依据。
”[5]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如何评价自己的专业水平知之甚少。
再者,工作、生活的压力,尤其是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性往往使他们无所适从。
不适应新的评价体系、甚至抱怨和抵触现有体系,久而久之,这将不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因此,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发扬传统,尊师重教
学校的未来取决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但是,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弱势群体。
究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在教学水平上如何在短时间突破进而征服学生和赢得家长的信任;其次,如何在工资待遇学校最低与承受的压力却大于其他老师之间找到平衡点;第三,新环境,青年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构建自己的人际网络,这也常使青年教师被边缘化。
这也使得学校的青年教师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甚至有些青年教师产生被社会遗弃的感觉。
学校如何让青年教师找到归属感,让他们全心全意地投身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对青年教师及学校的发展异常重要。
一句话,“学校只有尊重青年教师,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营造一种人人受到尊重,个个都有发展的好环境,才会使青年教师安心在这样的学校工作,不断努力,尽快成长。
”[6]
(三)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学校是我们每个教职工应有的权利和客观必然。
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营造和谐的客观环境。
这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民主管理有利于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青年教师在更强烈的拼搏意识,为他们专业成长提供内驱力。
综上所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是多种多样,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听课、多上公开课、勤反思、勤写教学日记等方式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师 专业 成长 路径 策略 探析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