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井筒掘砌施工组织设计_精品文档.doc
- 文档编号:691877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
- 页数:71
- 大小:644.50KB
主井井筒掘砌施工组织设计_精品文档.doc
《主井井筒掘砌施工组织设计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井井筒掘砌施工组织设计_精品文档.doc(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建设集团公司马鸣寺煤矿主井井筒及相关硐室掘砌工程
登封电厂集团有限公司
马鸣寺煤矿副井井筒掘砌
施工组织设计
温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马鸣寺煤矿项目部
二0一0年十一月
目录
0前言
1工程概况
1.1矿井概况
1.2井筒设计概况
1.3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4本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2施工准备
2.1施工技术准备
2.2施工力量准备
2.3施工材料设备准备
2.4施工现场准备
3施工方案确定
3.1总体施工方案
3.2具体施工方法
3.2.1锁口段施工方法
3.2.2基岩段施工方法
3.2.3壁座施工方法
3.2.4相关硐室巷道预留开口施工方法
3.2.5主副井短路贯通及部分车场工程施工方法
3.3凿井设施布置
3.3.1提升绞车布置
3.3.2凿井稳车布置
3.3.3井筒内设备管线布置
4施工工艺
4.1基岩井筒施工工艺
4.1.1凿岩爆破
4.1.2抓岩排矸
4.1.3支护砌壁
4.2井底连接处巷道预留口施工工艺
4.3短路贯通和部分车场工程施工工艺
4.4综合防治水施工工艺
4.4.1基岩段防治水总则
4.4.2常规防治水
4.4.3下掘上注壁后注浆封水
4.4.4工作面无止浆垫注浆封水
4.4.5工作面长段预注浆封水
4.4.6工作面探放水
4.5井筒揭过煤层施工工艺
4.6井筒过软岩破碎带不良地层施工工艺
5施工辅助系统
5.1提升系统
5.2排水供水系统
5.3压风系统
5.4供电通讯信号照明系统
5.5砼搅拌系统及生产流程控制
5.5.1砼搅拌站设置
5.5.2砼生产流程
5.5.3冬雨季砼施工控制
5.5.4砼质量控制
5.5.4.1原材料控制
5.5.4.2生产机械控制
5.5.4.3生产人员控制
5.5.4.4砼检测监控手段
5.6通风系统
5.7吊盘与模板系统
5.8安全生产可视化系统
6劳动组织及劳动力配备
6.1劳动组织
6.2劳动力配备
7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
7.1工期
7.2平均进度指标
7.3进度计划网络图
7.4进度保证措施
8质量技术控制与管理
8.1质量控制与管理
8.1.1质量管理机构
8.1.2质量标准
8.1.3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
8.1.4质量保证措施
8.1.5质量检测手段及措施
8.2技术管理与控制
8.2.1施工测量
8.2.2施工技术管理保证体系
9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
9.1安全监察保证体系
9.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9.3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9.4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9.5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9.6安全生产环节管理
9.6.1掘进安全管理与措施
9.6.2机电安全管理与措施
9.6.3运输安全管理与措施
9.6.4通风安全管理与措施
9.6.5针对性安全生产主要保证措施
9.7安全防护
9.7.1危险源辨识
9.7.2立井防坠
9.8文明施工
9.8.1井区地面场地文明施工标准与管理
9.8.2大型运转机械岗位点文明作业标准与管理
9.8.3材料及库房文明作业标准与管理
9.8.4井下文明施工标准与管理
9.8.5生活区文明施工标准
10环境保护
10.1污水排放管理
10.2固体废物处理
10.3施工噪声管理
10.4化学危险品管理
11各种参数及选型计算校核
0前言
通过认真的研读并细致分析研究了有关马鸣寺煤矿主副风井井筒及部分车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业主提供的与主井井筒相关工程图纸技术资料,并结合我公司立井井筒机械化快速施工经验丰富的特点,我们将采用可靠的施工方案、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装备,并通过严格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保证安全、质量及工期控制目标的全部实现。
为此,我们精心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着重阐述了主井井筒及相关工程的施工工法、工期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及文明生产等关键性问题,针对性说明了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总平面布置)、质量检测质量保证措施、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网络进度计划、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劳动力计划等方面情况。
本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确定的凿井布置和设备的配套选型,其相关参数:
安全间隙、安全系数、能力匹配、规定技术指标等均经过计算并满足了相关规定,工程中标后我们将编制更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并附详尽的各种计算验算书,报业主审核批准后执行。
本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用于投标阶段,中标后我们将按本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编制更为详尽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业主批准后用于指导工程施工。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1、招标方提供的招标文件、答疑文件、相关技术资料;
2、《马鸣寺煤矿主井井壁结构平、剖、断面图》;
3、《马鸣寺煤矿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图》;
4、《马鸣寺煤矿井底车场平、断面图》;
5、《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6、《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7、《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8、《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
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1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1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8-89);
14、《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7、《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18、《煤矿测量规程》;
19、《简明建井工程手册》(2000);
20、《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煤规字〔1999〕第34号;
21、《煤炭工业煤矿井巷工程建筑安装工程单位工程质量保证资料评级办法》煤规字〔1999〕第34号;
22、《GB/T19001—2000—ISO9001:
2000标准》;
23、《温州建设集团立井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2009)。
1工程概况
1.1矿井概况
马鸣寺井田位于登封市东南15km,行政区划隶属登封市大冶镇管辖。
本区交通以公路、铁路为主。
区内交通以大冶~卢店柏油公路为主,北与郑(州)~登(封)公路(豫04线)相通,南与登(封)~尉(氏)地方铁路相接,风雨无阻,可至登封、郑州、新郑、许昌等地,交通较为便利。
本区为低山丘陵地貌,冲沟发育。
地形总的趋势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本区属双洎河流域,区内无河流经过,仅有一些山间冲沟,雨季有短暂水流。
大气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自北向南、由西向东汇入双洎河。
地表水体对井田影响不大。
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二迭纪山西组二1煤,矿井设计能力为0.45Mt/a,服务年限33.8a。
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水平标高-398m。
主、副井进风,中央风井回风。
三个井筒均采用普通法施工。
本矿井按高瓦斯设计,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为不易自燃。
本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秋季节炎热多雨,冬春季节寒冷干旱。
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1.2井筒设计概况
马鸣寺煤矿主井井筒设计深度803m,井筒净直径D=4.5m,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井壁。
井筒技术特征见表1-1。
表1-1主井井筒技术特征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主井
备注
1
井口
坐标
纬距×
m
3815602.000
径距Y
m
38426524.000
2
井口标高
m
+375.0
3
提升方位角
°
270
4
井筒深度
m
803
含水窝30m
5
井筒
直径
净
m
4.5
掘进
表土段
m
5.5
基岩段
m
5.4
6
井筒
断面
净
m2
28.3
掘进
表土段
m2
23.74
基岩段
m2
22.89
7
砌壁
厚度
表土段
m
0.5
基岩段
m
0.45
材料
表土段
C35砼
500m以浅
基岩段
C40砼
500m以深
8
表土层厚度
m
5
1.3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3.1生产矿井及老窑
本井田位于登封煤田卢店普查区的中、南部。
勘查区内无煤炭生产矿井及老窑,南部有正在生产的向阳煤矿、东部有正在生产的惠祥煤矿,北部为郑煤集团所属探矿权并正在进行的卢店煤炭详查区,紧邻西南部为滑动构造铲失无煤区,暂无矿业权人。
1.3.2地层
本区为半裸露区,地层出露不全,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三叠系地层。
地表出露及钻孔揭露的地层自老而新有: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石炭系上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和石千峰组(P2sh)以及三叠系下统圈门组(T1q)和第四系地层。
二叠系地层因受滑动构造影响部分被铲蚀掉。
古生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统上石盒子组为含煤地层,厚度为638.56m。
本区地层由老至新如下:
1.3.2.1奥陶系(O)
勘查区只存在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地表在西南狼拉尖处小范围出露。
岩性为浅灰-深灰色质纯结晶石灰岩及角砾状石灰岩,上部常含有黄铁矿晶体与结核,偶含铝土质,底部含泥质。
钻孔揭露厚度大于32.31m,与下伏寒武系上统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1.3.2.2石炭系(C)
本区缺失下统,仅发育上统本溪组(C2b)太原组(C2t),平均厚约77.04m。
1.3.2.2.1本溪组(C2b)
勘查区内地表未见出露。
层位稳定,厚度2.23~14.26m,平均厚10.55m,与下伏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1.3.2.2.2太原组(C2t)
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厚66.98m。
共含煤8层,均不可采。
依据其岩性组合和沉积特征可分为三段。
1.3.2.2.2.1下部灰岩段
自太原组底界至L4石灰岩顶界,主要由灰~深灰色石灰岩、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发育石灰岩4层(L1~L4),均较稳定,其中L1发育较好、特征明显,厚11.45~12.27m,平均11.75m,为区内主要特性标志层。
四层石灰岩下对应有一1、一2、一3和一4煤层。
一1煤层大部可采,一3煤层偶尔可采,其余均不可采。
本段共厚19.40m。
1.3.2.2.2.2中部碎屑岩段
自L4石灰岩顶界至L7石灰岩底界,岩性以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细~中粒石英砂岩,偶见石灰岩1~2层(L5、L6)及一5、一6煤层,均不可采。
本段厚27.50m。
1.3.2.2.2.3上部石灰岩段
自L7石灰岩底至菱铁质泥岩顶界面,以深灰~灰色石灰岩为主,夹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
该段含主要石灰岩2层(L7、L8),其中L7燧石灰岩厚度为9.53m,发育稳定,特征明显,为本区主要标志之一;L9石灰岩不稳定,常相变为菱铁质泥岩,为太原组与山西组分界标志层。
本段厚度为20.08m。
1.3.2.3二叠系(P)
二叠系为勘查区主要含煤岩系,上部为非含煤地层,中下部为煤系地层,由八个煤组段(二~九煤组段)组成,三、四煤段受滑动构造破坏保存不全,共含煤10层。
各煤段间均以砂岩标志层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井筒 施工组织设计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