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诗歌鉴赏专题四表达技巧教师版.docx
- 文档编号:6903906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8.29KB
届诗歌鉴赏专题四表达技巧教师版.docx
《届诗歌鉴赏专题四表达技巧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诗歌鉴赏专题四表达技巧教师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诗歌鉴赏专题四表达技巧教师版
诗歌鉴赏复习专题(四)(教师版)
鉴赏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
★考点分析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从语言的运用上看,每种文体都有一种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文章的内容事物:
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介绍事物;记叙文常用叙述、描写的语言表达方式写景、写人、记事;议论文则以议论为主,发表作者对某事、对某物的看法、态度等;诗歌散文则以抒情为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凭借某事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因此,诗歌对表达方式的考查主要体现在抒情方法上。
抒情方法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其特点是抒情时感情强烈、直露,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撼人心,容易把握。
本考点近几年出现频率仅次于间接抒情,要特别注意。
间接抒情往往依托于叙述、描写和议论,在叙事、写景、状物或论理中抒发情感,使情感含而不露,意味深长,含蓄隽永。
常见方式包括: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主观感情,感情附着于景物上,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既描写景物,又表达情感。
我国古典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2、即物抒情:
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露出来,蕴含深厚,情深意远,常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
3、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采用象征、寄兴等手法,把自己的理想、人格、观点等寄托在某种细致描摹的事物上,咏物就是咏怀,两者合二为一,这类诗歌常称为咏物诗。
咏物诗有两个特征:
一是一首诗只咏一至两个对象;二是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做到“神似”。
这种委婉含蓄的言志方式能将不便或不愿直说的情感表达出来,隽永深刻,耐读而有深意。
在分析咏物诗时一抓对象,二抓对象的特征(特别是内在的品格等),三抓特征中所蕴含的作者的志向、观点等。
4、即事感怀:
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
5、寓情于理:
将感情融注于议论之中,既是富有情感色彩的议论,也是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抒情,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
6、怀古伤今:
怀念古人或过去的时光,叹惜自己或现实的无奈、不堪,抒发伤感之
情。
7、借古抒怀(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
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述
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不是影射、讽刺现实,批评时政,劝喻当道,就是抒发自己的感慨、不平,表达自己的志向、抱负。
此法既能把不便或不宜传达出来的情感传达出来,又能增强诗歌的可读性,意在言外,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这种手法强调历史和现实的可比性,能让读者有所联想。
理解这类诗歌,读者对历史,对诗人的事迹、处境、人生经历等要有所了解。
8、用典抒情:
用典也是一种作者暗暗表达感情的方式,用典觅知音,抒情志,言抱
负是古人的含蓄与智慧。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下,作者可能无法高声说出内心的想法,用典就成了一种寄托,可借典故里的人物抒发自己的志节。
用典既可使表达含蓄而不浅露,又可丰富作品内涵增加文化底蕴。
用典过滥,人们贬之为“掉书袋”,故意卖弄,不可取;用典恰到好处,却足以表现出一种含蓄雅洁的风姿。
9、以乐景衬哀情:
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悲伤,使人物的感伤之情倍感沉郁,更能突出诗人心中难言之哀,难传之痛。
10、以哀景写乐情:
用让人心情悲伤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欢乐,可倍增其乐。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
本诗某句抒情方式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提问变体:
①诗中表现了……之感,请就……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②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③本诗(某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④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某诗句。
答题步骤:
第一、具体答出属哪种抒情方式;
第二、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指出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指出这种方式所起的作用。
答题范式:
(1)用于直接抒情:
本诗(某句)运用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的方式,诗中()表达
了诗人()感情,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使诗人()情感表达了得更强烈、更
真切。
(2)用于间接抒情:
本诗(某句)运用了()的方式,诗歌(诗人借助或通过)()表
达了诗人()感情,这种()的抒情方式使诗人()的情感抒发得更()。
★现场示例
例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07湖南卷有改动)
示长安君①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
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①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
此时他尚未拜相
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颈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4分)
【解析】理解这首诗可从注释入手,抓住诗眼“怆情”;从而得出诗人对短暂相逢的哀叹,抒发的是身世之感,传达出的是兄妹之间的真挚情谊,言浅而情深,使人体味到亲人间纯朴而真挚的感情,可谓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答案】“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答出抒情方法1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答出具体的感情色彩1分)。
“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而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把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撼人心(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出表达效果1分)。
1060年(嘉佑五年),王安石出使辽国,临行前与妹妹话别,写下了这首诗。
多年来,王安石仕履匆匆,其妹也随夫远宦,两人离多会少,此番又是短聚,也不知后会何期。
因而,诗中表现了作者的“怆情”之感。
颔联写相聚闲聊的情景,最为亲切生动,十分感人:
“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而在颈联中,“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诗人只把这番情景娓娓道来,言语浅显寻常,只是一些家常闲话,情意却非常亲切真挚,道出了兄妹间真挚而又亲切的感情。
例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05广东卷,有改动)
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
沉思忽自惊。
【注】①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
清渭,指渭水。
本诗中有很多写景的句子,请结合诗句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分)
【解析】阅读本诗可从注释和标题入手,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所作。
“怀归”揭示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
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
本诗用一“望”字引出景物描写:
平川、野渡无人、孤舟横斜、荒村中的断霭、古寺中的流莺。
这些景物也是家乡特有的,这不禁让诗人想起自己的故园,从而借助这些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这些景物应当是“望”字所引,所以属于触景生情。
【答案】此句运用了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指出表现手法1分),诗人无聊而望,却见到如家乡般的景色,平川、野渡无人、孤舟横斜、荒村中的断霭、古寺中的流莺,引发了诗人思乡的感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点明感情色彩2分),使诗人的感情抒发得更含蓄隽永,富有诗意(答出表达效果1分)。
诗的前三联写春日登楼的见闻,尾联由见闻而怀归。
首联首句即点明登楼。
聊,姑且。
引,长,引伸为“远”。
次句至颈联写望中之景。
次句写诗人登高远眺,放眼所见的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
颔联俯瞰,写楼前景色,一条河流,一条渡船,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也不知船家何往,尽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躺在水里飘荡。
此联明显化用了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句,两者意境相近,寇诗着一“孤”字及“尽日”一词,尤其后者,更强调了其持续时间之长,再加上“野水”的意象,其意境比韦诗要来得更为丰厚些。
颈联写抬眼所见。
霭,轻烟。
断霭,谓烟时起时没。
诗人登高览景,当目光投向荒村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了,故冒出缕缕轻烟。
不远处的古寺那边,不时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
眼中所见的“野渡”、“炊烟”之景,耳边所闻的“流莺”之声,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写诗人不由地怀念起故乡来: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自己的田园家业(故业)、自己的亲人,迷离恍惚中,诗人仿佛置身故乡,看到了家乡的流水,家乡的渡船,家乡的村舍……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末句则写诗人从对故乡的沉思遐想之中惊觉的情状。
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要对仗。
本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意象鲜明,写景生动形象。
颔联“野水”对“孤舟”、“无人渡”对“尽日横”,浑然天成;颈联以“荒村”对“古寺”、“生”对“语”、“断霭”对“流莺”,严谨工整。
从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看,首句“聊”字表明其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后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一“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例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同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本词从整体来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4分)
【解析】从题目“有怀”入手,结合“千古兴亡多少事”和“天下英雄谁敌手”句,可看出词人在赞美孙权,又因是“有怀”,再结合词人所处时代,可知诗人在借古讽今。
作者怀的是“古”,喻的是“今”,作者主张抗金,收复中原,他歌颂孙权,称赞孙权能身经百战,守住东南地区,实际就是隐讽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以致丧失中原,意在谴责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懦怯。
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显得含蓄、委婉,形成了这首词在艺术表现方面的显著特色。
【答案】本词运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1分),词人赞美孙权,写孙权的英武,这是怀古,但诗人真正的目的是讽今——隐讽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以致丧失中原,谴责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懦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点明思想感情2分),词人把丰富的情感寄托在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当中,意在言外,含蓄委婉,耐人寻味(表达效果1分)。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
有怀,有所怀念。
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年代太长了。
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
”
这首词的用意在哪儿呢?
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
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
辛弃疾生于南宋时代,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
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
因此,辛弃疾的词全是讽刺。
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
“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
”为什么不这样说呢?
这就跟词调有关系,因为这种词调规定头一句只能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这是问答句,先问后答。
这两句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两句一样。
“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话很好,在说千古兴亡事总在那里变化着,而只有长江滚滚流,永远不变。
另外,这句话是杜甫《登高》诗中的,诗中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辛弃疾用了现成的句子摆在这里,很合适。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是问答句,“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人家的话;这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是问答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又是人家的话对衬起来了,对得很好。
“天下英雄谁敌手”也隐含着一个典故。
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曾经对刘备说: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使君,指刘备。
)这里辛弃疾运用原话,再加上孙权,成为三人。
“年少万兜鍪”,这句话为什么不说一万个士兵,而说万兜鍪呢?
这就是以物代人,因为士兵的特征,除了战甲以外,头盔也是特征之一,所以拿头盔当士兵。
这样写非常形象。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指宋高宗、孝宗等)不如孙权。
为什么不直说呢?
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
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
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好些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课堂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06福建卷,有改动)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
闲居。
②素秋:
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第三、四句艺术手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1分)。
诗人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2分)。
诗人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1分)。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
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
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
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
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
但“路迢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
“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依然怅然若失的意态。
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
素秋,是秋天的代称。
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
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
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
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
“‘敌’字险而稳。
”这评语很精到。
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
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
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
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
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
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
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
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
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
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
“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
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
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
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
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
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又岂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一身呢!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07福建卷)
武夷山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
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
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
宋德佑元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
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这句诗借景抒情(1分),天地空旷寂寥,淅淅沥沥的春雨在这寂寥之中也不知什么时候停住了。
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1分),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后的寥落情怀(1分)。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
宝祐四年(1256)进士,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
吴潜宣抚江东、西,辟差幹办公事。
景定末,以忤贾似道,追两官,谪居兴国军。
咸淳三年(1267),赦归。
德祐元年(1275),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
明年,元兵东下,信州不守,变姓名入建宁唐石山,日日麻衣蹑屦,东向而哭。
宋亡,居闽中,屡荐不起。
至元二十六年(1289),福建参政魏天佑强之而北,至大都,不食而死,年六十四。
门人私谥文节,世称叠山先生。
有《叠山集》十六卷。
《宋史》有传。
词见《叠山集》卷三。
谢枋得的这首诗写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此时,信洲失守,抗元失败后他已在武夷山中转徙十年,文天祥已经就义两年。
蒙古的铁蹄从北向南践踏而来,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妻子和两个儿子被掳,许多南宋旧臣纷纷投靠新主,孤忠的谢枋得面对国破家亡是怎样的心情?
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指抗元兵败的十年间从未还家。
这里不说“未还家”,却说“无梦得还家”,简直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可见其决绝之情。
另方面,古代前朝的遗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总是逃入深山以表示不臣服新朝政权。
他的“无梦得还家”,正是表明前此十年之志:
抗节隐居。
这一句领起下文。
决绝到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栖息山间也就怡然自得了。
“独立青峰野水涯”,“独立”使诗人的高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是诗人直冲云霄的气节,是诗人不可一世的风骨。
“青峰野水涯”是眼前景,奇峰挺秀,野水悠悠,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但这又不是纯写武夷奇观,当年宋朝的河山,空旷,寂静,没有着落;独立于此,诗人的心情,有些悲怆孤独,有些若有所失。
没有人烟,脚底的青峰是稀稀朗朗的春草,只知道一味的“缭乱逐春生”;不见渔舟,眼前只是烟波浩淼的野水,中间倾注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巍然挺立的青峰,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的性格、形象的写照。
第三句一转,“天地寂寥山雨歇”,天地寂寥,淅淅沥沥的春雨在这寂寥之中也不知什么时候停住了,田野清旷,冻云黯淡,有青草的气息,有天地的空旷,有黄昏的寂寞。
简直辨不清是真在写沉寂的山中气象,还是在叹息人间的万马齐喑。
末句“几生修得到梅花”?
梅花向来被人们赋予了高洁坚贞的品质,如王安石写寒士的《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游写高士的梅:
“零落成尘碾做泥,只有香如故”;还有苏轼写的梅:
“不知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梅花在数九隆冬这样最寒冷的日子里开放,百花之中,一枝独秀。
到次年春来草长,在群芳之中,依然默默无语,卓尔不群。
人要几生几世才能修得到梅花这样的境界啊!
诗人忽然提到独立世外,傲霜吐艳的山中梅花,并深致仰慕之情,无疑他要以梅格自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自置于青峰野水之间,以梅花品格相期许。
诗风自然朴素不加雕饰,清旷之中已带着几分苍凉沉郁,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深远绵长,发人深省。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05湖南卷,有改动)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两句。
(4分)
【答案】前两句一情一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1分),尖山似利剑割着诗人愁苦的心肠,秋天的荒凉,又使人百端交感,愁肠欲断(2分),情与景二者融合,含蓄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愁苦(1分)。
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
为了排遗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真是“登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湘口馆》)。
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
首句写登山所见的景象。
“海畔尖山似剑铓”,这是描写柳州四野群峰的峻峭。
“似剑铓”,真是形象可怖,令人惊心动魄。
但这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写实,是贴切的描写。
柳州一带,千山林立,多拔地峭竖,有如桂林。
苏轼说:
“仆自东武适文登,并行数日,道旁诸峰,真如剑铓。
诵子厚(柳宗元的字)诗,知海山多奇峰也。
”苕溪渔隐胡仔也说:
“余两次侍亲赴官桂林,目睹峰峦奇怪?
'海畔尖山似剑铓'之句,真能纪其实也。
”
第二句紧承上句,触景伤怀:
“秋来处处割愁肠”。
秋天是万物由盛而衰的季节,天气萧瑟,树木凋零,容易惹动愁思,所以古人多有悲秋之词,诗人此时此刻,更是如此。
“割愁肠”一语,是由“似剑铓”的比喻所产生联想。
似剑铓的尖山,在萧瑟的秋季里,对“一身去国三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的逐客来说,确是觉得有如锋利的宝剑在割自己的愁肠似的。
诗人的愤郁绞痛由此可见一斑。
三、四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
诗人希望能有一个变身法,将一身变化作千万个身,以便“散向峰头望故乡”。
这虽是一种幻想,却把诗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怀念亲友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强烈,形象生动。
这首诗前两句比喻新颖贴切,后两句设想更是奇特,但都是从实感中产生,并非凭空诞想,所以读来既新鲜又真实感人。
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
“望故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交能够一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不至葬身瘴疠之地。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07宁夏卷,有改动)
小斋即事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专题 表达 技巧 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