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积与容积》课堂观察案例.docx
- 文档编号:6903867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818.86KB
小学《体积与容积》课堂观察案例.docx
《小学《体积与容积》课堂观察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积与容积》课堂观察案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体积与容积》课堂观察案例
体积与容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
背景
·任教教师:
***,教龄三年,教学素养较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主题:
体积与容积
·观察教师:
五年组教师及全校班主任、科任教师
·活动背景:
我校开展课堂观察活动虽然才一个月,但是对课堂观察这个新生事物有了一定的理解,观察的内容也从随意观察发展到主题式观察。
本学期我校的教研主题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课堂动起来”,结合课堂观察将我们的教研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课前会议)2016年4月6日
(一)***老师说课
1、教学内容
《体积和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2、学生情况
本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学习态度认真,思维也比较活跃,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但美中不足的是女生的思维距男生有一定的差距,且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弱。
在每排都安排了学优与学困生,希望他们可以互相帮助。
3、目标定位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3个:
1、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和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及语文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依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
确定的难点是: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的实验交流来突破这个重难点。
4、教学设计
(1)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本节课一共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
情境导入。
通过交流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东西有多有少。
目的是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后来学习做准备。
环节二:
观察实验,进一步感知体积意义。
采用实验的方法,在两个相同的有刻度的量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入土豆和地瓜,通过各自水面的变化情况,解决“土豆和地瓜哪个占的空间大”的问题。
同时,借助对话的形式启发学生理解,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水面上升了,说明了它们都占了一定的空间,水面上升高的物体占的空间大。
在此基础上,揭示体积的概念。
环节三:
设计实验方案,感知容积意义。
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两个杯子中哪一个装水多”的问题,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容器容纳物体的体积大小,揭示容积的概念。
环节四:
区别体积与容积。
拿出实物,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容积和体积的区别,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想法,领会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环节五:
小结。
通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起到了巩固深化的作用。
(2)本节课的创新之处
联系实际,逐步渗透,使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对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难于理解。
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他们身边的事物出发,把概念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本课的重点是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体积的概念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要理解体积,首先要知道空间的大小,通过“水面升高了”来体验“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
容积概念的教学和体积的方法是一样的,逐步渗透,使之形象化、具体化。
(3)本节课的困惑之处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处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活动,这对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是对活动的指导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二是对时间的控制,既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探究,真正培养学生求异、发散的思维,又要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也感到很难把握。
5、学习监控
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是围绕动手实验来进行的,因此小组汇报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很好途径。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哪地方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二)***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
***:
***老师,一直听说你班的课堂氛围很好,那么你是如何让学生认真倾听,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的?
***:
我认为课堂上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会教材知识基础上,多采用情景教学和游戏教学,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从而吸引学生倾听的兴趣。
此外这也得益于我们班平时的倾听教育,让孩子懂得倾听是对他人的最大尊重,并且教会孩子们倾听的方法。
其中,每个小组的组长在每次小组交流前都会分配好人员,保证讨论活动正常有序的展开。
***:
这节课,我的观察点就是观察你班师生的倾听情况,并做记录,分析。
***:
***老师,我想知道你是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
我认为首先应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最后,我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教学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这节课,我就从教师的理答方式来观察你跟学生的师生关系。
***:
***,看你准备了很多的教具,应该是要用这些教具和学具探究新知,为什么要这样做?
***:
本节课采用了烧杯,水杯,魔方,脸盆,茶杯,足球,乒乓球,气球,铅球,地瓜,土豆,装满沙子的铁盒,泡沫箱等等。
希望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加深对体积和容积概念的认识,在直观的体验下区别容积和体积。
***:
**8老师,你是否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
我认为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于撒手不管,因此我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科学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和指导者。
***:
***,你是怎样利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来促进班级课堂的有效性?
***:
教学氛围的民主、平等和谐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就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有利于促进课堂的有效性。
(三)李老师与观察者讨论确定观察点
经过再次商讨,五位观察者确定的观察点如下:
***:
教师教学·环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
学生学习·倾听
***:
课堂文化·师生关系
***:
学生学习·学生自主学习
***:
学生学习·教师理答方式
(课中观察)2016年4月7日
(一)观察工具
观察表见课后会议分析报告
(二)观察位置的选择
***、***和***三位老师所选择的观察点,由于不需要在教室前排正面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选择坐在后排观察。
***所选择的观察点,需要从正面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选择了前排。
***老师要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所以选择了离学生较近的过道就坐。
其他老师按照自己的观察点要求自行就坐。
班级学优生、学困生分布图及观察者位置
讲台
***
1
△
过道
***
☆
2
△
☆
△
3
☆
△
☆
4☆
△
△
△
△
5△
☆
△
6☆
△
☆
△
7
*********
用△表示学优生位置用☆表示学困生位置
(课后会议)2016年4月7日
(一)8**老师课后反思
我主要想从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以及有无偏离教案这三个方面进行课后反思。
第一方面:
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从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体积和容积的区别来看,最终应该基本达成了,但是学生运用还不是很熟练,尤其在体积和容积的区分这部分知识还是存在问题。
我认为问题的原因是概念教学过程处理得不够好,落实得还不够扎实,因此在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出现问题。
让学生发散思维,通过实验来探究容积和体积的概念,学生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在这点我比较满意。
第二方面: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节课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
借助实验操作,学生发现“水溢出来了”、“水面升高了”、“水面不一样高”,体验土豆和地瓜占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空间有大有小;观察到“瓶子里的水倒入烧杯没倒满”,直观感受到容器装东西有多有少,这样,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变得可观察、可感受。
通过实验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来作出判断,在有了比较充分的感受之后,再揭示出概念就容易理解了。
知识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我不仅希望通过一个个的实验让学生理解概念,而且努力让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反复举例,借助生活经验使学生对体积与容积有初步的感受。
在揭示出“鸡蛋占了空间”后,举例说说身边的物体占有空间;认识了体积的概念后,举例指出物体的体积,并说出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帮助理解体积概念;然后又举出容器的例子,哪个装得多,哪个装得少,初步感知容器容纳物体有多有少;认识容积后又举例指出物体的容积指的是什么,理解概念的特征“所能容纳的”、“里面物体的体积”。
反复的举例,进一步加深理解,拓展认识,并使新知内化。
上完这节课有一个地方我不是很满意。
因为准备的实验材料都是水或者说是液体,学生的例子也仅局限于水,很少涉及到容器装固体物品的,这样对容积的理解应该是不完整的,如固体就会有空隙,或高出容器的情况,此时学生容易出现问题。
第三方面:
课堂生成
本节课基本上是按照教案进行的,因为实验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对有困难小组进行引导。
(二)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
***:
我观察学生倾听情况,分别是学生倾听教师,学生倾听学生。
我观察的是第一组,经认真观察,我发现学生在整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中达到100%倾听,可见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和问题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同样也跟孩子们习惯养成有分不开的关系,可见李老师平常训练有素。
当然我也发现了一点小状况,在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实验中,其中3人认真听,并发表意见,其中4人认真听了,但根本没机会发表意见,原因是:
有些学生太强势,影响这几个孩子的主观判断,我觉得在平常教学中应该多多鼓励一些不善表达的人教师也要给足时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说的机会。
通过这节课对量表的使用我也发现了不足之处,会后,我会对课堂倾听的观察量表作进一步的设计和调整。
(新表见附件二)
***:
我观察的是自主学习有效性。
整堂课李浩老师运用了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方式。
我观察了第六排学生的参与情况。
这一排有8人,学困生一人,学优生2人。
在第一个实验环节,当老师提出问题:
“水为什么会上升?
”时,这一排有75%的学生能完成独立思考。
在探究两摞一元硬币的体积大小时,有70%的学生能完成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答案。
在第二个实验环节,教师提出问题:
“如果我只有两个水杯怎样比较他们装水的多少?
”这排只有一人举手回答。
经过观察,我发现学生不是不思考,而是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很多问题都是老师话音刚落就开始提问,这样就有一部分学生来不及思考,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惰性,所以我建议李浩老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对于量表我也有了进一步修改的想法,在表下方注明:
“√”表示选择的方式或达到要求,“×”表示没有做到或没有完成。
***:
我观察的是教师的理答方式。
教师的理答方式是师生互动的主要体现。
“追问”部分,***老师在完成第一次实验过程中,共有5次追问,其中通过追问:
“冰箱的体积是指什么?
”帮助学生理解冰箱的体积与它能容纳东西的多少没有关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积的概念。
“对学生回答的鼓励、称赞”部分,在第二次实验中,对第一组上台展示成功的学生没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称赞,望今后注意。
“重复自己答案”部分,有一名学生在第一次实验中,发现:
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占的空间大小没有关系。
***老师重复他的发现,而其他学生虚心听讲并给予积极肯定,这让我感到良好的师生互动。
8**:
我课堂观察的是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老师这节课提了2个主问题,近10个子问题。
其中前2个子问题很好的为第一个主问题做了铺垫。
后3个子问题很好的对第二个主问题做了补充。
其它几个问题都有效的穿插在2个主问题之中,起到了点拨的作用。
第1个和第2个子问题是教室里哪些物品所占的空间大,哪些物品所占的空间小?
在常见的容器中,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
问题指向清晰,属于理解和应用的层面,帮助学生理解物体有大有小,容器装东西有多有少,是根据学生的个人经验获得的答案,使学生初步理解空间和容器的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体积和容积两个概念做好铺垫。
第一个主问题是地瓜和土豆哪个占的空间大?
问题指向清晰,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物体的体积的实际意义,这个目标基本完成了。
第二个主问题是哪个杯子装水多?
指向清晰学生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来理解容积的意义,目标基本完成。
最后一个问题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不同?
指向清晰,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同伴交流来理解不同点,教师用了学生熟悉的魔方,铁盒,泡沫箱子,来帮助理解,直观形象,学生很快就会区分体积和容积的异同,本节课4个大问题贯穿全课,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后我也看了自己的记录,发现我在使用量表时过于繁琐了,应该填写ABCD的选项会更清晰更快捷。
***:
我观察的是教师打断学生发言情况.
课堂上我观察了一下,李老师有8次打断学生的发言,有4次是引导学生说的更完整,有3次是学生说错后你立即纠正了,还有1次是学生说错后你让其他学生接着补充。
通过观察,我个人认为,这几次打断在尊重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学生说错了,你立即纠正或是让其他学生补充这就避免了错误信息的传授,误导部分学生,这也符合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补充的教师不补充,学生说不出的教师引导这样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中,我也发现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都非常的幽默,相处也非常和谐,可见李老师班级的师生关系真的很好。
但在第一次实验中,你在引出什么是物体的体积的概念之前,举了几个例子,比如:
冰箱所占的空间是冰箱的体积等,都是你在说,我觉得你在说了一个例子之后,可以让学生试着来说一说,可能是因为李老师着急了,希望以后这样的地方注意一下。
(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
1、教具、学具的使用。
李老师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最大的亮点是让学生利用教具和学具在试验中发现规律,理解体积和容积两个抽象的概念。
学生学习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
2、学生快乐学习。
***老师的课堂活而不乱,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这也形成了***老师教学的一大风格。
3、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急躁,有时打断学生的话语,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认真的倾听,纠正,这也是我们老师的一个通病,以后要注意改正。
附件一:
教案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
世界上的所有人都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空间里,而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位于教室这个小空间中。
师:
(找一位同学到身边),问大家:
我和某某谁占的空间大?
为什么呢?
总结:
这就告诉我们物体无论大小,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师:
(拿出一个篮球和乒乓球)问学生:
哪个球占的空间大?
哪个球占的空间小呢?
大家的眼神都很不错,那么请大家在这个教室里比一比、看一看,哪些物品占的空间大?
哪些物品的占空间小?
那么谁还能从教室以外的更大的空间中找一找呢?
(板书:
物体大小)
师:
大家的观察力的确很棒,但我还想考验一下大家。
(拿出洗脸盆和茶杯,以洗脸盆为例,像这种能容纳东西的物体就叫做容器。
)谁能告诉我哪个容器放的东西多?
哪个容器放的东西少呢?
(将篮球放到脸盆里,将乒乓球放到小茶杯中)下面请大家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容器中,哪些容器装东西多,哪些容器装东西少呢?
(板书:
容器多少)
二:
观察实验,进一步感知体积意义
今天老师带来了土豆和地瓜这两样东西,大家猜一下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呢?
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如果有学生提到用称重的方法的话,教师可以利用气球和铅球让孩子直观的体会,虽然铅球重,但是气球的体积更大)
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
找学生读一下小组活动的要求:
1.猜一猜。
2.讨论实验的要求和步骤,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3.组内实验,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让学生在猜测和制定方案后再进行实验。
师:
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那么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
师:
土豆占的空间大小就是土豆的体积,地瓜的体积呢?
文具盒的体积呢?
老师的体积呢?
大树的体积呢?
地球的体积呢?
师:
谁来给体积下一个定义?
科学家是这样定义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体积,学生齐读一遍。
这个概念里面,空间和大小是关键词,大家再齐读一遍。
4,PPT出示思考题:
同样是10枚硬币,左侧一堆与中间一堆相比,因为1枚1元硬币和1枚1角硬币的大小不同,所以10枚1元硬币的体积大。
而左侧一堆和右侧一堆都是10枚1元硬币,所以堆的方式不同,所以体积不变。
三:
设计实验方案,感知容积意义
师:
大家表现得都很不错,下面老师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难题。
我去超市买水杯,有两种选择,可是这两个杯子我分不出哪个装水多,大家能帮帮我吗?
(多媒体出示两种水杯)(下发水杯道具,假设孩子们是售货员怎么来说服我)。
下面小组进行交流,确定好方案后做实验进行验证。
师:
哪个小组能上台边做边说你的实验过程?
等学生做完以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若没有小组想到第二种方法,可以创设没有量杯的新情境)
师: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水杯所能容纳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水杯的容积。
那么纸箱的容积呢?
(纸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纸箱的容积)冰箱的容积呢?
(就是冰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谁还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师:
谁能给容积下一个定义呢?
科学家是这样定义的(出示课件)容器所能够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容器的容积。
齐读一遍。
这个概念里面容器和容纳是关键词,希望大家注意。
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
教师演示:
倒半杯水,这时候所装的水量是不是杯子的容积?
为什么?
那要装多少水才是杯子的容积?
(再倒满,又不溢出杯口,此时杯子所容纳的最大容量才是杯子的容积)
PPT出示思考题:
淘气和笑笑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淘气倒了3杯,而笑笑只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
说一说你的想法。
四:
区别体积与容积(出示:
魔方、铁盒和泡沫箱)
师:
(拿出魔方和铁盒)比一比,它俩谁的体积大?
谁的容积大?
生: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
只有容器才具有容积。
师:
说一说,泡沫箱的体积和泡沫箱的容积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后发现:
一般情况下,一个物体的容积比它本身的体积小。
因为体积是从物体的外部测量,而容器是从物体的内部测量。
但当容器壁很薄时容积近似等于体积。
五:
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今天学到的真不少,我听说五年一班的孩子们的智商像他们班主任都很高,我想考一考大家怎么样?
“在很久以前,一个小镇上有一家面条店,面条店的老板非常狡诈,对伙计也非常苛刻。
眼看又要到月底了,该给伙计们开工资了,老板心里非常不舒服,总想找点茬难为伙计们。
一天早上,他把一碗面条盛得满满的,让小伙计给客人端去,不允许小伙子洒一滴面条汤。
如果溢出一滴汤,小伙这个月的工钱就一分也不给。
小伙皱了眉头想了一会,他胸有成竹的去端面条了,结果真的一滴也没洒。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伙子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吗?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能很好的区分二者。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后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体积和容积的知识。
附件二:
***修改后的量表
课堂倾听观察量表
时间:
被观察者:
观察者:
课题:
年班:
倾听情况
倾听内容
倾听教师
倾听学生
认真听,听完再动手
边听边动手
无倾听不思考
认真听,听完交换意见
无倾听,只想自己回答
听热闹不交流
导入:
情境导入
新
授
第一个问题:
土豆和地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
第二个问题:
哪个杯子装水多?
实验前
实验中
实验后
第三个问题:
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巩固练习
课堂总结
效果评述
观察备注:
被观察小组是第()小组,共有组员()人,
学困生有()人,学优生()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积与容积 小学 体积 容积 课堂 观察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