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声音王国.docx
- 文档编号:6902115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49KB
奇妙的声音王国.docx
《奇妙的声音王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声音王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奇妙的声音王国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3-1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第一课声音的产生
课题声音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
●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科学研究中要尊重事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难点:
同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三、教材简析
课是“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的起始课,在内容上做如下安排:
1.课文以“让我们来制造声音”这个活动展开对声音的研究。
通过“制造声音”使各种各样的材料发出声音,目的是在活动中发现:
有声音发出时,物体在动!
人也可以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发出各种声音:
说话、唱歌、走路、跑、跳……即使静止不动,身体的内部也会有声音:
心跳声、呼吸声、肠蠕动声……建立“声音的产生与物体动起来有关”这样的感性认识,为有关声音产生原因的假设提供依据。
2.在制造声音的基础上,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做出假设。
假设不是凭空猜想,是从观察、资料出发,经过整理和分析所产生的想象和概念,假设应该有一定的事实根据。
因为有了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假设已不再陌生,相信他们:
会做出与结果差不多的假设。
对此,教师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
3.为证明自己的假设成立,教科书设计了各种方法来证明,还安排了能“看见”声音的活动。
本课是利用捋蜡线等活动,通过手的感觉、水的变化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完成从假设到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蜡线、纸杯、水(每组一套)或其他有关的实验用品。
2.铝箔。
学生准备:
自带各种能发声的物体,如:
气球、报纸、尺干、玻璃瓶、铅笔盒等。
五、教学活动
本课首先从“制造声音”开始,有以下两个活动:
活动一:
利用身边的常见物体——瓶子·、直尺、铅箔等制造声音,体会人能发出多少种声音。
提出“一个物体能够独自发出声音吗?
物体发声时,我们有什么发现?
”建立起“发声时物体都在动”这样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中可以多找一些材料,使学生感觉到声音无所不在,声音时时伴随着我们。
记得提醒学生记录,使他们养成随时记录的良好习惯。
活动二:
以上活动完成之后,进行本课最重要的活动:
假设。
课文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题,让学生对此说出假设,然后设计相应的活动来验证它。
本课是通过以下几个活动来验证:
①发出喊声时摸一摸自己的声带;②利用钹、鼓等物体从正、反两方面(振动一发声,不振动一不发声)认识声音产生时物体所发生的变化。
③“看”声音,是进一步加深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
关于声带保护,可以用三言两语带过,不要做重点处理,让学生简单了解即可。
教学中应不拘泥于教科书上出现的几种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用“一锤定终身”的做法,只选择—个活动就下结论,要鼓励学生反复验证。
在课结束之前,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就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我们都是怎样做的?
”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放ppt录音听各种声音:
鸟叫声、打雷声、雨声、猴子叫声、蜜蜂叫声…….
谈话: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汇报
提问:
你能从这些声音里听到什么?
2、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支保鲜袋发出声音。
学生试验,交流方法
3身体发声。
谈话: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我们每组请一个人上来做,老师也参加。
提问:
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4、小结。
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他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二)研究声音的产生。
1、提问:
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斗牛士物体发出声音?
,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交流
2、请你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课后记录表。
提问:
经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3、反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谈话:
既然声音是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因该消失。
是不是这样,同过下面的活动区证明。
学生做音波和喉咙发声的实验。
学生汇报。
(三)、总结
谈话:
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由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板书设计:
声音是的产生
振动?
摩擦?
拍打?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模、画、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四、验证猜测,总结评价。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画、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
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先“扶”后“放”,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九、教学准备
队鼓、黄豆、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胶小槌、铜锣、水槽、乒乓球、口琴、竖笛、录音机、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
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听……
(播放多媒体课件)小鸟欢快鸣叫、闹钟振铃、浪涛拍岸、心跳声
像这样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
那么,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同时思考,猜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1)提问:
谁来大胆的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板书:
摩擦、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
(2)谈话:
以上都是同学们的看法,是一种猜测。
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原于猜测。
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摩擦、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等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知道。
(二)探究活动
1、介绍实验材料
(1)谈话:
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实验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物品。
仔细看看都有些什么?
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2)由学生介绍实验材料队鼓、尺子、橡皮筋、并演示让它们发出声音。
教师随机指导。
(3)重点介绍并演示实验仪器:
音叉——这是一种用钢制成的U形的实验仪器,用橡胶小槌轻轻敲击它就会发出声音。
注意:
在使用音叉的时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击音叉的上端。
2、讲解研究方法并出示实验记录表
(1)谈话并提问:
要想知道这些物品为什么都可以发出声音,我们就要观察研究这些物品发出声音时的共同特点。
那么,你知道哪些研究的方法呢?
(板书:
方法)
(学生回答:
闻、看、摸、听、说、尝、画……)
同学们很爱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好的研究方法,那么请大家看看屏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2)(课件打出)实验记录表
(3)介绍演示音叉的使用方法
按看、摸、画、说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①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关于音叉的实验(板书:
音叉)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
“看”。
(板书:
看)
我们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将音叉迅速轻轻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静止不动的乒乓球,仔细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
水花四溅、有波纹、有水泡、乒乓球弹开……)
②第二种研究方法是“摸”。
(板书:
摸)我们让音叉发出声音后,用手摸摸或将音叉轻轻贴到脸上,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
麻、痒……)
③接下来是“画”(板书:
画),画什么呢?
就把你看到的,摸到的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
④最后是“说”(板书:
说),说说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
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是平静的、静止的、不动的……音叉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颤动的、动态、振动……)
(4)小结:
刚才我们用哪些研究方法一起做了关于音叉的实验?
(学生回答:
看、摸、画、说)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队鼓、尺子、橡皮筋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3、学生分组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课件打出)
指名学生朗读实验要求
(2)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实验发现。
①用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展示实验记录表
②重点说说实验物品在发出声音时和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4)得出结论,总结方法
①学生得出结论:
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的状态。
所以,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产生的。
(课件打出)
教师适时引导:
通过实验研究,同学们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有的颤动、有的摆动、有的晃动……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正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词语来代替这些词语呢?
那就是——振动。
②总结方法:
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的状态,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发现,可以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运用了看、摸、画、说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怎样让正在发出声音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
2、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1)集体说话:
我爱科学。
边说边用手摸一摸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在振动。
(2)谈话:
对,在我们的喉咙处有个发声器官叫声带,当声带振动时,我们就可以发出声音了。
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
3、游戏:
“能摸到的声音”。
(指定一名学生,先摸摸不发声的手机,并说说是什么状态。
再用耳机捂住学生的耳朵,用布条蒙住眼睛,播放手机铃声,让学生触摸,谈触摸后的感觉。
)
4、演示“看的见的声音”。
(播放录音机、用粘有碎镜片的及时贴对着阳光,感受光斑的跳跃,谈谈观察后的现象。
并给这个游戏起个合适的名字)
(四)总结评价
1、师生小结
在刚刚上课时,同学们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摩擦、撞击、乐器、说话等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原来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评价
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
那么你认为你们小组中谁的表现最好?
为什么?
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怎么样?
哪个方面表现的好(或不好)?
这节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声音产生的问题,那么大家认为老师的表现怎么样?
还有很多同学也很想评价自己或者评价你的小伙伴。
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不能请每位同学都发言。
那么,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张成长卡,下课后你们可以继续评价自己或同伴,然后将这张成长卡装进你的成长记录袋中。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
请各小组的同学整理好实验台,将所有的实验物品包括抹布放回原位,准备下课。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摩擦 方法 看 摸 画 说
撞击 发声时的状态 不发声时的状态
敲打 音叉 水花四溅 麻痒 ~~~振动 静止
弹拨 乒乓球弹开
语言
研究
项目
观 察 发 声 物 体 的 特 点
研究方法
看
摸
画
说
发声时的状态
不发声时的状态
音叉
发声时
尺子
队鼓
橡皮筋
实验记录表
结论: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组发现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声时都处于状态,所有的物体在发声时都处于状态,由此我们得出:
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
成长卡
班级姓名
评价内容
自 评
互 评
能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
☆☆☆
能大胆提出猜想
☆☆☆
☆☆☆
能积极动手操作实验
☆☆☆
☆☆☆
能愉快的与同伴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
☆☆☆
☆☆☆
备注:
如果你认为自己或同伴表现的非常好就给三颗星都涂上颜色,表现得一般就给两颗星涂上颜色,表现的不太好就给一颗星涂上颜色。
说课材料
一、设计理念
科学课程在总标准中提出: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在目标的表述中强调,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保持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从学习方式上讲,科学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尊重客观事实,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而真正体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本节课遵循上述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探究活动贯穿课堂始终。
二、教学背景分析
声音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科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关注、研究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
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课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基础上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与旧教材相比,本课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对声音产生的学习,为下面学习声音的传播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由于声音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进行本课学习时,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对声音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
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
所以在设计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水平。
四、学习任务分析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及观察比较来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是认识声音现象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上看,它应是本节课的重点。
声音的产生需要借助于实验探究才能得出。
由于实验本身的局限性,小学生理解、认知水平有限,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反思
通过一节课实验探究及师生间和谐的交流互动,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由扶到放,凸现探究过程
学生的认知由于年龄、知识的局限性,许多认识仅存于表象,因此其探究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艰辛的获取真知的过程。
为了高效完成这一探究历程,教学中设计了由扶到放、层层推进的步骤环节,即在探究活动中分两步走,在探究音叉发声的实验中,采用师生互动,半扶半放的形式,指导学生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音叉轻轻放入水中或贴近静止状态的乒乓球,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继续指导学生敲击音叉,用手或脸触及音叉找感觉,用典型的音叉实验,让学生说出三项实验的共同特征,初步形成物体不发声时处于平静状态,物体发声是处于动态,初步感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而后教师在上述实验感知的基础上,仍旧运用刚才的实验方法放手让学生合作自主进行队鼓、尺子、橡皮筋及自带发声物体的实验,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教师一番巡回指导后,学生通过类比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从扶到放,这一过程清晰明了,具有层次性,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2、教给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
在本节课探究实验中,教师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看、摸、画、说等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找寻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一看、二摸、三画、四说的探究方法贯穿了音叉、队鼓、尺子、橡皮筋等物体发声实验的始终,学生在这几种方法的引导下,认真观察,创新思维,再现了物体发声时的真实场景。
“一看”既认真的观察实验结果,音叉敲击发音后,水花四溅,泛起微波,将乒乓球弹拨开来;敲击队鼓,鼓面颤动,引起鼓面上的豆子也在颤动……“二摸”即用手或脸等身体部位去感知。
如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用手或脸去触摸,那种又麻又痒的感觉非常明显,学生乐于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在歌声中触摸人体发声器官,在手机的铃声中触摸手机,让孩子们再一次验证了已学的科学知识。
“三画”即在看与摸的基础上,将物体发声时一瞬间的感觉,用孩子们喜欢的、易于接受的符号画出来,使物体发声时的动感更加直白。
波浪线、闪电符号替代了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孩子们用他们独特的思维审视这一科学过程。
“四说”即通过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前后状态对比,找寻发声物体的共同特点,从而探寻声音产生的真正原因,在这些教学方法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更加专注,学习也更为自主、高效。
3、创新教学方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为了达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目的,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巩固提高,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怎样让发出声音的铜锣立即停止发声这一教学活动,以一种逆向思维验证了学生的探究结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设计独特新颖。
声音一般是听得到的,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摸得到、看得到声音,教师又以捂住孩子的耳朵,蒙住孩子的眼睛,用有铃声的手机让孩子去触摸,让听得到铃声的孩子去验证。
播放音乐,利用录音机上镜片反射的光斑,感受声音在振动中产生,从而让孩子体会到了声音不仅可以听到,而且可以摸到、看到。
课堂教学设计独具匠心,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注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科学课中,孩子们纷乱的分组实验一直是困惑教师的一个问题。
良好的实验习惯一直是教师们追求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九组,进行活动探究,学生以组长为核心,成员积极配合、分工、合作,教学井然有序。
此外还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在音叉发声的教学实验中,孩子们将音叉轻轻靠近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完毕后,学生用抹布将音叉擦拭干净,教师在下课前留一分钟时间让孩子们整理实验桌等,这些都说明,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与实验品格正在形成。
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培养。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参评教案)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第一课声音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对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磨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二、教材分析:
科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学科学必须要学自己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
本课采用探究教学的思想着力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科学,在动手动脑中学知识。
本课的教学重视从学生的视角来展开研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主要活动分三部分展开,即知道声音的主要功能,想办法制造声音,发现发声物体的共同规律。
1、知道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除了用眼睛看外,声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教材以一段文字引发学生进入声音世界,指出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声音,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2、想办法制造声音。
教材安排了两个造声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想办法制造声音。
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激学生对研究声音的兴趣。
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引导学生运用间接观察法和归纳法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规律。
这是本课的主体部分,务必让学生充分实践,充分感受。
(1)直接观察感受振动;弹拨钢尺体会感觉手上的感觉。
(2)借助于其他的物体将物体的振动可视化,看到鼓面上豆子的上下跳动。
(3)反证法实验:
既然是振动产生的声音,中止声音,振动会停止吗?
感受喉部振动与发声的关系,敲击钹迅速停止后,让学生感受到声音与振动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最后让学生从中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共同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难点:
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小鼓、豆类、瓶子、钹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安静后,听一听我们周围有什么声音?
2、放光盘中素材:
谈话: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汇报:
提问:
你能从这些声音知道些什么?
3、利用身边的保鲜袋发声。
谈话: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
学生实验:
交流方法。
4、用自己的身体发声。
谈话:
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每组请一位同学上来,教师也参加。
提问:
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
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二)研究声音的产生
1、提问:
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
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交流:
2、请你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课后记录表。
(1)橡皮筋、钢尺。
(2)音叉
(3)塑料瓶里放入纸屑,让瓶子发声。
(4)鼓面上放上豆类,击鼓发声。
学生活动
提问:
经过这几个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3、反证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谈话:
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
学生做音钹和喉咙发声实验:
学生汇报:
三)总结:
谈话:
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
(学生)
教师小答: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奇妙 声音 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