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民居考察报告.docx
- 文档编号:6894128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0.79KB
纳西民居考察报告.docx
《纳西民居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西民居考察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纳西民居考察报告
纳西民居考察报告
篇一:
徽派民居考察报告
室工专业考察报告
江西婺源徽派民居实地考察
婺源县徽派建筑考察
学院、系环境艺术设计系
专业名称室内设计与工程管理
年级XX级
学生姓名谢德
指导教师刘延国
年4月2日.XX
江西婺源徽派民居实地考察
绪论
现代人越来越认识装饰墙在居室中的作用,人们不仅仅喜欢具有实用性和现代性的设计风格,更是对既美观而又不繁琐,既多材而又环保的居室情有独终。
墙面是居室的重点。
在居室中人们的眼光往往首先集中在墙面上,其实色彩就是墙壁最“物美价廉”的装饰品,有时候,一面“好色”的墙最能体现主人的个性与风格。
从目前来看,很多家庭已开始利用彩色涂料、立体涂料、艺术涂料、质感涂料、墙艺漆、液体壁纸涂料等,把多彩的风景搬上墙,把墙涂上自己喜欢的风格,让家在艺术色彩中焕发出蓬勃的朝气与生命力。
每一种家装流行趋势的出现,都有现实社会的发展作为背景。
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徽派建筑的特点,开拓视野,XX年3月,对江西作了古民居考察的活动。
我们先后去了江西婺源的李坑和思口,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印象最深最令人震撼的是民居。
在大山绿色背景下,一片片错落有致、铺天盖地的房子仿佛天空落下的一朵朵游弋的白云,象一幅幅清朗明亮的水墨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呈现出和谐安宁氛围,体现了建筑与山、水、自然环境整体美、协调统一美。
一、徽派建筑的规划与特点
徽派建筑是我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发展起来并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
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
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
“古建三绝”——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更是徽州建筑艺术的典范。
与现在的建筑分类相对应分属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标志性或纪念性建筑。
(一)古村落规划
1、道路结构形式。
道路结合现状地形、水系等采
用自由式路网结构,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减少水土
流失,又达到村落步移景异,巷弄内景观丰富的效果。
2、规划布局。
建筑结合地形,依山就势,建筑布
置“栉比鳞次,密密如织,错落有致”。
3、空间组合。
每个古村落都由民宅、公共建筑(祠堂、
书院等)和公共闲地(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组成,从街道,到
小巷,入庭院,上厅堂,进厢房,从公共空间层层递进到
隐秘的私人空间,庭院(半公共空间)是两者的过渡,也让邻
宅之间不会朴素遮光捂气。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
在这些古村落的建设中,建筑
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
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
中讲到:
"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
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
间效果。
4、市政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由于徽商又是儒商,
几乎安徽的每个古村落都配套有书院,没有宗祠和家祠
等公共建筑,又因为古村落是择水而居,他们的给水、
排水系统比较完善。
5、防灾方面。
古村落择水而居,引水入村,
有利于消防扑救,建筑采用与头墙,有利于切断火
势的蔓延,许多民居在门眉处结合门腰或门罩设计
了避雷针,可以防止建筑被雷击中,造成人和财产
损失。
6、景观设计。
规划将水、建筑和周边环境这
些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水墨中
国山水画。
(二)建筑特点
1、民居的主要特点为:
粉墙黛瓦、马头墙和天井
(1)平面形式:
民居(住宅)以“四水归堂”的天井院落为单元,单元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明堂(现在的客厅),两侧为厢房(卧室),较大的古民居有前厅、堂和后厅堂,前厅堂为礼仪场所,是男人
接待客人
和日常活
动的场所,后厅堂为供养长辈和女性活动的场所,突出“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特点,平面有口、凹、H和日等几种类型,三间屋天井设在厅堂前,四合层天井设在厅中。
(2)结构形式:
砖木结构,砖起维护作用。
(3)建筑色彩:
粉墙黛瓦,朴素典雅大方。
篇二: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
考察地点:
云南大理
考察时间:
XX年8月18日——XX年8月21日
考察成员:
本次考察的目的:
考察了解云南大理地区的民俗、民风,寻找云南地区特色民族文化元素,丰富考察人员的设计眼光,设计灵感,提取地方特色元素,进而研究地方特色与我公司相关产品设计的融合的可行性,以及考察金银市场具体情况。
大理,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别样的白族民居,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还有最淳朴的白族民风,简洁的服装,不失民族特色,却同样具有地域特色。
大理苍山,早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为世人所熟知,段氏的大理古城,更给大理这个现代化的旅游城市带来了浓厚的历史色彩,大理是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城市,苍山如屏,洱海如镜,风花雪月(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由来,五朵金花的故事,蝴蝶泉的传说……
大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成为一种象征,历史中的大理,早在汉代就是古西南丝路的交通要塞,现实中的大理,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富有特色的白族建筑,美丽的扎染,还有独特的生活习俗,周边丰富的景点,这其中的种种,混合成一杯大理特产的青梅酒,香醇而清新。
本次主要考察的目的地:
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张家花园、洱海、大理喜洲民居(严家大院)、双廊等地
考察第一站(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
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
古城店铺满目,售卖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特色食品、羊皮画、玉器、饰品挂件等多彩多样的物品,其中饰品售卖比较多的是银摆件、银饰品(手镯、耳饰、
项链、银锁等)、玉饰品、佛珠手链等。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地区售卖银饰品较普遍,品质相对略低,玉饰品较普遍,而金饰品相对较少。
询问当地师傅得知可能跟消费水平和当地旅游状况有关。
考察第二站(崇圣寺三塔)
始建于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崇圣寺三塔可谓千古奇观,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之首,前一后二,呈等腰三角形排列。
大塔居前,又名千寻塔,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始建于南诏国劝丰佑时期(唐),为16级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典型的唐塔的建筑风格。
前有石砌照壁,照壁上嵌有明万历11年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手书的“永镇山川”四字。
南北小塔,在大塔西南,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即大理国段正严(段誉)﹑段正兴执政时期,为八角形11级楼阁式空心砖塔,为典型的宋代佛塔建筑风格。
经过询问了解得知,从三座塔的风格造型和地区宗教文化分析,大理不仅继承了唐以来佛教的遗风,又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是一个佛文化比较融合的地区。
考察第三站(张家花园)张家花园座落在建水城西十三公里的团山村,建于清代末年,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系张氏私人住宅。
房屋平面布局基本为建水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形式,纵向横向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和花园祠堂,是一组规模较大、建筑质量较好、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群。
整组建筑造型幽美,斗拱正檐,屋角起翘,屋面反曲有举折呈流线型,一色的灰调文,给人舒适之感;雕梁画栋,名人书画无一不备,极富装饰性;雕镂精巧的花格门窗扇,古色古香、铺地、柱础、窗下坝墙、门垛和照壁都很有特色。
总之多而不繁、艳而不俗、朴实而不呆滞、简单而不粗陋,具有建水民居的主要特点。
考察第四站(洱海)洱海堪称云南省著名的高原湖泊,海拔将近两千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面积为二百多平方公里。
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
由于少受污染,湖水清澈,透明度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暇美玉”。
到了洱海,最应该到附近的白族渔村里去看看,50年代著名的电影《五朵金花》就是反映这里的生活。
洱海位于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形如一弯新月,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
洱海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
环境历史价值洱海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大理下关,洱海发源于洱源县的芘碧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
因为湖的形状酷似人耳,故名洱海。
洱海共有3岛、4洲、5湖、9曲。
三岛:
金梭岛、赤文岛、天儿岛;四洲:
青莎鼻、大贯础、鸳鸯、马帘;五湖:
南塘湖、北塘湖、联株湖、龙湖、波洲湖;九曲:
莲花曲、大激曲、皤肌曲、凤翼曲、萝肘曲、牛角曲、波垠曲、高岩曲。
洱海还有许多美丽的海湾,其中较大的有海东湾、挖色湾、康榔湾、双榔湾。
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银苍玉洱的一大奇观。
经过考察我们得知洱海不仅风光秀丽,湖水清澈,民风朴实,与湖畔的现代式建水民居交相辉映,形成一种一道灰瓦、白墙、碧水、青山的独特风格。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考察第四站(大理喜洲民居)严家民居旅游公司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总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米。
严家民居设计和建造的风格,传承着白族民居传统建筑形式;传承着白族建筑精美的木雕、泥塑、石刻、书法、彩绘等艺术手法。
大理喜洲严家民居,就是以白族建筑艺术、民风民俗旅游文化这一窗口向世界各国以及全国各地,传播着白族人民特有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了解大理!
考察第五站(双廊)
洱海东北岸,距下关35公里,古称“栓廊”。
栓廊之东有丽玲峰,南至青,有长约七公里的弧形海岸称为“莲花曲”;北至红山岛,有长约五公里的弧形海湾称为“梦莳曲”,二曲形如长廊,是洱海有名的九曲之中“二曲”。
清咸丰年间,人们认为“二岛”、“二曲”皆为“双”,故将“拴廊”改为“双廊”。
置身双廊,远眺如黛的青山,近观碧蓝的海水,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由于考察的时间有限我们主要针对以上几大景观进行参观考察,通过本次的考察参观让我们时时在在的感受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独特民俗民风,采集到了不少的民族特色元素,比如洱海的环境艺术价值、云南地区品种多样的花草植被、
白族银饰品的独特多元、独具特色的羊皮画、特色的建水民居,以及朴实的白族民风形成无形人文景观等等。
学会了用不同的审美眼光看待地区特色。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价值观追求和审美追求,要学会为不同文化地区做出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开发方案和产品推销理念。
在生活上,在本次四人组成的小组团队中。
我们不仅学会了更加注意集体出行的安全性,更学会了集思广益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把任务顺利完成,也学会了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习惯,在外出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大家相互关心把公司领导的指导思想做到位,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展现我们新的精神风貌。
XX年8月22日
篇三:
云南建筑考察报告
专业考察报告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实习日期:
时间:
指导老师:
学生:
学号:
地点:
考察内容:
一.昆明四季如春是昆明最大的特色。
少有的气候特征使得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是著
名的“春城”、“花城”。
(关于昆明的美景)
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
5km,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
滇池形似弦月,南北长39km,东西宽13.5km,
平均宽度约8km。
湖岸线长约200km;湖面面积300k㎡,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m,
平均深度5m,蓄水量15.7亿,素称“五百里滇池”。
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大观楼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6km。
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
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
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
园
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
由清代名士孙髯翁
所作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翠湖
翠湖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占地面积352亩。
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又
名“九龙池”。
堤畔遍植垂柳,柳枝拂面,湖内多种荷花,藕花飘香,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
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
有亭、台、回廊、曲桥等建筑,其建筑精致玲
珑,亭阁均有匾对,歌咏园中的景观。
金马碧鸡坊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汇处,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
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
北与纪念赛滇池的“忠爱坊”相配,合称“品字
三坊”,成为昆明闹市胜景;南与建于南诏的东西寺塔相映,显示了昆明古老的文明。
东坊临
金马山而名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二.丽江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城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建筑,其深厚文化底蕴也同样影响到了它
的建筑特点,受汉族影响,其建筑特点既有本民族气息,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主要的民居类
型为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代表性建筑有木府,五凤楼和束河民居建筑群等。
一、古街古街是古城建筑的特色之一,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
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
益彰。
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
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
四方街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
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
(转载于:
云南建筑考察报告)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
的三层门楼。
西有西河,东为中河。
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
面。
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
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
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
二、古桥众多古桥交织错落,构成了复杂的交通网络。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
354座桥梁。
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
桥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
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
长10余米,桥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
三、代表性建筑古城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建筑,例如木府、福国寺五凤楼和束河民居建筑群等。
木府
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
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
沿中(转自:
小草范文网:
纳西民居考察报告)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
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
(纳西族披星戴月)
纳西族是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披星戴月”衣是纳西族妇女勤劳善
良美好品质的象征。
纳西族女子上身着长过膝盖的大褂,宽腰大袖,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裤,背披披肓。
这种披肩是用羊皮去毛、洗净、硝白,而后缝制而成的,然后在披肩上绣上两条白布带,劳
动时就将披肩的布带拉到胸前十字交叉系紧,看上去犹如七颗闪亮的星星围着一轮明月,人
们把这种着装称为“披星戴月”。
纳西族服饰的文化功能:
1、满足生存需要的保护性功能
2、顺应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功能
3、确定社会角色的区别性功能
4、恪守礼仪伦常的规范性功能(紧紧围绕人生四大礼仪(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及其他伦理纲常规范的服饰
制度,既是传统礼仪的一种物化形式,也是俗尚伦常特殊的外化标签。
)
5、美化身体生活的保护性功能
三.大理云南——大理白族民居(照壁)
白族人家建房时,首先在朝东建一堵墙壁,让早晨的阳光最先照耀在这堵墙壁上,给全
家带来幸福与吉祥,于是人们将这堵墙称为“照壁”,也称为“风水壁”。
照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因此,照壁在白族民居中具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
以古城和喜洲为代表的典型的白族民居,吸收了中原汉式民居以庭院为中心的组合方式,
结合本地区气候、本民族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创造了“三坊一照篇二:
云南考察报告云南考察报告
——袁路XX-3-27外出专业考察,就我个人的理解,一是开拓我们的设计视野,看的东西多了,视野面广了,
相应地设计思维就得到了拓展;二是以专业的视野和角度学习和总结外面的优秀设计元素,
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加入自己的设计思维和个人情感,把两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三是让
我们既亲近自然又与社会接,许多设计元素需要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许多设计作品需要
得到客户的认可才被赋予生命!
本次专业考察,我们去了美丽的云南,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
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
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
神奇的香格里拉
当我们来到香格里拉大草原,享受大自然的洗礼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没有引人注目的
高楼大厦,没有豪华的汽车在那里飞驰;当我们走进了藏族人们的居住地,看到藏民们在那
忙碌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没有令人骄傲的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没有高档的房墙装饰,觉得
一切都是那么的纯朴、单纯、原始,也觉得这里的一切让人回归自然、令人向往。
回过头,才发现草原上一群群的牛羊,猛然想起《消失的地平线》里所描绘的,仿佛自
己在现实的世界与文学的世界里来回穿梭。
没有绳子约束的牛羊在草原上自由的奔波,它们
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即使它们知道是种族注定了他们的命运,可它们不去想太多,只要快
乐的活着,或者它们认为生活的也有意义,能够给自私的人类带来美的享受!
草原上有着聚居的藏族人们,他们居住的房屋大体相同,但又各不相同。
据了解,比较
富裕一点的藏人建的房子相对比较豪华,而且建房的时间较短,大约一年可以完工;比较贫
穷一点的藏人建的房子相对比较普通与简陋,建房的时间相对较长,大约要三年才可以完工。
两者的相同之处是房屋的布置与外型大致相同,还有房梁都采用木头雕刻的那种,不同的是
前者的房屋装饰较为美观,而且部分还采用了玻璃等现代元素;后者较为纯朴,没有太多的
装饰。
藏族同胞的好客之道:
高调待客,低调做人。
香格里拉所居住的大多数为藏族人民,大家都知道藏族人非常好客,而藏族人主要分布
在西藏、云南一带。
他们的好客不仅体现在偏僻的山村,而且在旅游开发景区也没有现实化,这就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素质与道德,如果中华人民都能像我们的藏
族同胞一样,那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指日可待。
如果你饥饿地走在香格里拉的大草原,不要为了饥饿的肚子而过度的担忧,当你看到了
草原上的房屋,你就看到了希望,那里有美味的牛肉和香喷喷的青稞馒头,藏族同胞决不会
让你含着饥饿走出草原;如果你干渴地走在香格里拉的大草原,不要为了干涸的心田而喝上
了露宿野外的水,当你看到了远方的藏族同胞,你就看到了希望,那里有美味了酥油奶茶,
藏族同胞也不会让你忍着干渴走出草原。
藏族人不怎么吹牛,也不怎么牛,他们就这样实在。
由于香格里拉地势较高,处于云贵高原的颠峰,藏民长期在强烈的紫外线的照射与干酷
的冷风的摧残下显得那么黝黑、苍老。
特别是那边的小孩子,幼嫩的脸上的裂痕像似被刀划
过的痕迹,看了让人心酸。
山区的教育很落后,大多数小孩只接受一点小学教育就辍学,回家后就分担家里的劳动
力,较小的就每天去放牛与羊,稍大一点的就帮家里承担各种劳动力,他们的父亲一般在外
面做工,母亲就在家料理各种家务,这是非常典型的而且朴素的农家生活。
没有太多的物质
享受,自力更生;也没有太多的精神奢求,平安是福。
如果你是一位旅客来到这里,请注意自身的素质,不要扰乱了我们藏族同胞的正常生活,
虽然他们很友好,也很热情,可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你走在长长的香格里拉街道上,
你会发现那里的清洁令你感到惊讶,那里是个旅游区,可是他们都把环境当成自己的家,因
为他们在那里生存。
当地上平躺着有游客无意或有意丢的垃圾时,藏民会毫不犹豫的把它拾
起来,清清的放在垃圾桶里。
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文明的典范,可也就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
的中国,在现实主义与现代思想的熏陶下,如今却变得那么的麻木,一切向“钱”看齐,自
私、自利的现象已经蔓延了整个中国!
也许藏族同胞跺在偏僻的山村,所以没有那么的世俗化、现代化。
但我更认为这是他们
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基本素质的体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集优秀文明于一身的伟大民族,做
为一名炎黄子孙、做为一个华夏儿女,我们要像藏族同胞一样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五千年
的传统文化,吸收一切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更好的建设中国、发展中国!
纳西族的宗教信仰与古老的文化要了解纳西族的方方面面,我必须先谈下丽江的一些概况,这样才有可能更好的弄清纳
西族。
丽江古城是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秦汉时期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唐宋以来西
南地区茶马古道的要冲,丽江经藏区至南亚的商贸通道,二战期间,又是舵蜂航线的重要周
转站。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丽江古城以他那亲情自然、和谐美好的姿态静隐于中国的西南
边陲,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为天下所有热爱“和平”、执着追求的智者们
奠基了一块和谐的丰碑。
纳西族文化。
纳西族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民族文化体系,包括了纳西族人们活动的各个方
面,我重点谈下最具典型的东巴文化。
在纳西文化中还有一种非常有特色的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是丽江古城文化的灵魂与象征,
是古城的一道典雅的风景。
纳西古乐是唐宗以来一些调词牌和曲牌音乐。
在洪武元间(公元
1386年)以后,这种音乐就陆续地传到丽江,这种音乐在中原地区早已成为绝音,但自传自
丽江后被广泛的传播开来,在乡村的乡镇到处都听到这美妙的声音,纳西古乐被中外学者和
广大音乐爱好者称为“音乐活化石”、“和平之音”、“仙乐天音”。
聆听纳西古乐使人真心感受
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意境。
经过二十多年的弘扬和宣传,已走向了世
界,被中外学者和专家定格为人类至尊至上的音乐宝典。
古代纳西族有自己的宗教,称为“东巴教”。
以东巴教为中心的一切文化活动,便是“东
巴文化”,她包括宗教思想及其活动,为这些活动服务的绘画、雕塑等。
东巴佬正是东巴教的
信仰者和传人。
提到宗教,人们往往想起寺庙、道观与教堂,想起和尚、喇嘛和牧师、想起念经、作法
与禅坐。
在百姓的印象中,宗教似乎与历史遗产、文化古迹有着某种关联,而与吃饭穿衣表
象为联系甚微。
可是在生产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纳西 民居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