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应知应会.docx
- 文档编号:6884498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9.17KB
院感应知应会.docx
《院感应知应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应知应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院感应知应会
院感知识
1、医院感染的定义
答: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3、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定植,在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渗出液或分泌物中存在的微生物,没有引起感染的临床症状或体征。
即皮肤粘膜开放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潜在感染被激活(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梅毒或结核病)
4、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各科室感染控制小组。
5、医院感染暴发定义,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定义
答:
1)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期内发生3例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传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6、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如何处理?
?
答:
①、科室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院感科确诊后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并于12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②、立即隔离诊治病人,即与其它病人进行隔离,必要时可关闭病房;③、规范地进行环境、物品消毒,院感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7、感染病例病原菌送检率?
答:
使用非限制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30%,使用限制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应≥50%、使用特殊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80%。
8、何为手卫生?
答:
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7步洗手口诀:
内外夹弓大立丸,搓揉时间不少于15s-20s.
9、何为卫生手消毒?
答是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10、何为外科手消毒?
答:
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1、WHO规定手卫生的“5个时刻”?
2个前:
接触病人之前,清洁无菌操作之前
3个后:
接触病人之后,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之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之后。
12、什么是标准预防?
答: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有否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做好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病人将病菌传给医务人员,也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病菌传给病人。
13、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答:
1)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功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
3)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漏的隔离衣或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14、职业暴露现场处理程序?
答:
放低手指使其下垂,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流动水、生理盐水冲洗或用肥皂、清水反复冲洗,至少5min;
③碘酒、酒精或碘伏消毒受伤部位并视情况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1、伤后应立即报告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由其确认后填写利器伤登记备案表,填写后上报送到公共卫生科。
非工作时间电话报告总值班。
2、伤后尽快上报(24小时)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进行登记备案,并汇同感染科专家进行危险性评估。
伤后随访与治疗
尽可能追寻利器源,根据利器源情况确定跟踪检查项目及时间。
由感染科专家根据伤情制定预防用药方案。
1、利器源为乙肝病人,应查及二对半(伤后立即查、6个月查共2次)。
A、有保护性抗体,不必干预。
B、无保护性抗体或未接种乙肝疫苗者,24小时内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去区公共卫生科接种。
2、利器源为丙肝病人,应查抗-HCV(伤后立即查、6个月查、12个月查共3次)。
3、利器源为HIV病人,则按照HIV职业暴露分级处理。
HIV暴露后按照要求去第二医院就诊取药。
4、利器源为梅毒病人:
苄星青霉素120万U*2支/次,每周1次,共2次
15、如何预防针刺伤?
1、使用后的利器立即放入利器盒;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禁止将使用后的各种针头双手重新带帽;如需带帽则采用单手带帽
3、禁止徒手传递利器,手术中利器的传递应有传递容器。
4、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利器刺伤或者划伤。
5、护士给病人拔针前一定要做好解释或固定好病人。
16、灭菌物品有效期一般为多少天?
答:
我院使用棉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
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均为6个月。
17、医疗废物分类有哪些?
科内存放时间?
答: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共5类。
医疗废物科内存放不超过24小时。
18、盛装的医疗废物不可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少?
答3/4
22、医务人员在在医院感染中应履行的职责?
答: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手卫生等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提高院感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掌握本专科各项感控标准操作流程。
(2)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疑似医院感染时及时做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以明确诊断,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报送感染管理科。
(3)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及时汇报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
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并积极采取控制措施。
如实填表报告。
(4)规范送检标本,合理应用抗生素。
(5)掌握职业安全防护知识,规范处置医疗废物,预防锐器刺伤。
(6)每年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不少于四学时。
19、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是指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
常见的有:
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⑤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⑥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⑦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20、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首先合理使用抗生素
早期检出带菌者:
筛查高危人群。
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微生物室在检测异常的耐药菌及时通知临床科主任或感染控制人员。
临床科室加强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定植)病例的监测工作,发现MASA、VRE等多重耐药菌,如果是医院感染必须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临床科室应执行下列消毒隔离措施:
患者必须床边隔离,并悬挂醒目隔离标识,通报全科医务人员。
有条件时收住单人间或同种感染收住同一房间。
(如病房不足,确实无法调整时可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患者的诊疗用品专用。
医护人员应相对固定,所有诊疗尽可能专人完成。
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严格洗手。
操作时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
脱手套后必须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部的消毒。
限制家属探视,家属进行探视时,应洗手并穿隔离衣。
病室拖把专用,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擦拭。
患者所产生的所有废物均放入黄色垃圾袋。
病人出院或转科时,对房间进行终末消毒,并通知接受科室做好个人防护。
对检出多重耐药菌的高危科室,医生对有插管的病人要在插管后每日评估是否可以拔管,并记录。
21、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核心预防策略是什么?
答:
①若无禁忌证,患者床头应抬高30°~45°;②口腔护理至少每6小时1次;③经口气管插管优于经鼻气管插管;③气管套囊应保持在25~30cmH2O;④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1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
2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核心预防策略是什么?
答:
①置管和导管维护人员应经过培训;②置管时应采用最大无菌面,操作人员应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穿无菌手术衣;③尽量避免选择股静脉静脉置管;④置管部位皮肤至少消毒3遍,每遍均要待其自然干燥;⑤尽早拔除导管。
23、手术部位感染的核心预防策略是什么?
答:
①手术备皮:
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时,可剪毛,且应在进入手术室前即刻进行,避免使用刀片备皮。
②血糖控制:
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③预防用药:
有预防用药指征时,首次用药应在切开皮肤或黏膜前0.5~1h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若手术时间≥3h而抗菌药物为短效者,或失血≥1500ml,术中应追加一个剂量,必要时可再次追加;清洁和清洁-污染手术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手术时间较短(<2h)的清洁手术,术前使用一剂即可。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④术中保温:
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冲洗手术部位时,应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24、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核心预防策略是什么?
答:
①插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②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
③保持导尿系统的通畅和密闭;
④断开导尿系统时,包括放尿,应做手卫生;
⑤尽早拔除导管。
25、为何强调无菌体液标本的送检
1、无菌体液标本价值高,临床意义大
无菌体液包括:
血液、尿液、胸腹水、脑脊液等
2、痰液等标本杂菌多,多数留取是唾液
3、痰标本难以界定感染菌还是定植菌
4、会抬高细菌总体的耐药率
5、增加细菌室工作量
26、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甚至床旁接种尤其是厌氧培养
5.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
6.混有正常菌群污染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7.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8.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27、血培养皮肤及瓶塞消毒
1、首先保证皮肤干净
2、消毒方法:
(1)70%的酒精擦拭穿刺点60秒---用碘酊或碘伏棉签以采血点为园心由内向外螺旋旋转,半径2.5cm,不逆转方向,---70%酒精脱碘--待干。
(2)碘伏消毒60秒,
保证消毒时间:
碘酊30秒或碘伏60秒
瓶塞消毒:
70%酒精擦拭60秒或碘伏消毒60秒
28、关于采集血液量
采血量是影响灵敏度最关键因素
成人一份标本2个培养瓶(需氧+厌氧),每瓶8-10ml,共20ml;要求至少采两份标本,即40ml。
儿童一般只需采集需氧瓶,在保证采集血量<1%总血量下,一般为1-3ml
采血量不足时应优先保证需氧瓶,因临床90%以上的感染为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感染
注入瓶内顺序:
先注厌氧瓶,再注需氧瓶;血量不足时,先注需氧瓶,再注厌氧瓶。
采血部位:
双侧双瓶
29、血培养标本采集注意点
1、血液采集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
2、采血后培养瓶立即送检
3、用含有吸附剂的培养瓶
4、培养瓶切记不能放冰箱
5、抽血量要达到30-40ml
6、在采取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无需重复采取血培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应 知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