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讲座1013.docx
- 文档编号:6873504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96KB
地震科普讲座1013.docx
《地震科普讲座10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科普讲座1013.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震科普讲座1013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各位老师:
你们好!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严重自然灾害,除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外,还会造成很多次生灾难,如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等地表的破坏;并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死亡近10万人,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
地震的消息传出后,震憾了世界,大地震给人们心理和精神上造成了长期难以愈合的创伤。
在汶川地震震区很多学校楼房倒塌,好多学生被埋压在下面,但是,刘汉希望小学因为平时经常进行防震避震演练,地震发生时教学楼没有倒塌,另外两幢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也安然无恙,学生们在老师的疏导下,及时有序地撒离了教室,没有发生伤亡现象,这一点就证明了,搞好建设工程防御和平时的防震演练非常重要。
认识并预防、减轻地震灾害,与我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是人们生存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今天有幸能与各位老师共同学习地震科普知识,相互交流,探讨,来进一步加深了解防震避震知识,做到科学避震。
下面,我就谈一些防震减灾方面的基本知识。
1、地震以及与地震相关的概念。
地震俗话说就是地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古代,人们对地球知识缺乏了解,以为人们脚下的大地是驮在一条大鲸鱼的背上,鲸鱼累了要翻身,便造成了大地震动。
也有的说是“大地发怒”是对人的“报复”等等。
事实上,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多层球体。
就好比一个鸡蛋,地壳相当于鸡蛋的蛋壳、地幔相当于蛋清、地核相当于蛋黄,地震是地壳急骤颤动的自然现象。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轻易忽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
也就是说地震是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水满则溢,装满水的杯子必须倒出一些才能再装水,运动中的地球积聚的能量要不断释放再积聚,地震就不可避免。
一般来说,积聚的能量过多突然释放就会引起较大级别的地震,频繁小量释放则会出现一些小地震,同一区域能量释放到一定程度后,会有一个相当时间段的休整,短期内不会再发生较大级别地震。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
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
1、构造地震。
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地壳构造的突然变化,地壳岩层错动破裂而发生的地壳震动,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震。
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地应力。
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其中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这就是地震。
世界上的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这种地震一般较小,造成的破坏也极少,并且只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岩石,使岩石中出现空洞并逐渐扩大,或由于地下开采矿石形成了巨大的空洞,造成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引起地震,叫塌陷地震。
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都很小。
4、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
如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也可诱发地震,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
5、人工地震。
核爆炸、化学爆炸和机械振动等人类军事活动、生产活动引起的地面振动合称人工地震。
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主要有:
1、纵波和横波。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每秒钟传播速度5—6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
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的远近,用每秒8千米乘以间隔时间可以估算出震中距离。
2、震源和震中。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
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也叫“极震区”。
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叫“震源深度”。
在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
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
3、震级和烈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
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
震级相差1级,能量约差30倍;相差2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称为中强震;大于6级小于7级的地震称为强震;等于、大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地震,8级或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
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
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
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地震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是不均匀的,它受地质构造条件的控制,具有区带性分布特点。
全球共有三个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使中国区域内的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达。
受其影响和控制,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地震灾害情况,20世纪全球1/3的大陆地震发生在我国;20世纪我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的一半,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约一半以上;有历史记载以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
地震灾害是各类自然灾害中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最大威胁之一,而我国因地震多发,更是受灾深重。
据记载,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在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有两次,均发生在我国。
一次是1920年的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万多人,另外一次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四面海域发生大地震引发了近40年来最大的海啸,导致印度洋沿岸地区十几万人丧生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四川5.12汶川地震次生灾害严重,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缝、地面塌陷、道路滑塌,特别是众多堰塞湖,造成人员伤亡和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更加深远。
二、如何做好震害防御以减轻地震灾害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全社会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的重要法律。
确定了“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对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减灾的指导思想,坚持突出重点、全面防御的发展战略,支持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2008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案,由胡锦涛主席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号主席令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防震减灾法的修订,强化了政府职能、强化了部门职责、强化了社会参与、强化了社会保障、强化了科技支撑、强化了法律责任。
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必将对促进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防震减灾工作包括四个环节。
第一是地震监测预报。
这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它通过对震前多种前兆现象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地震活动性的研究来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为震前预防、临震应急抗御、人员疏散、物资转移等提供依据。
但是尽管全世界的科技人员为地震预报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地震监测手段和仪器发展很快,地震预报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仍不能对地震作出准确的预报。
地震孕育过程的极其复杂,使地震预报,尤其是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短期预报:
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
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目前仍处于经验性预报的探索阶段,仍是世界级科技难题。
大家都知道,地壳运动在地壳的某些部位造成地应力积聚,当地应力积累到超过当地岩石的剪切强度时,地应力以岩层破裂方式释放,即发生地震。
地应力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大地震的能量积累在我国西部短则也在数十年,而东部地区可以长达数千年。
也就是说,大地震的地应力从积累到释放可以长达数千年。
而当地壳运动积累的地应力在某些地方接近当地的岩石剪切强度时,何时释放则往往取决于有利于触发地震的外力因素,而触发地震的外力及发震机制十分复杂,地震预报的难度可想而知。
(地震为什么不能预报呢)我国除了在辽宁地区数次有小震活动前兆的地震短临预报成功外,其它类型的地震,大多停留在部分预报或内部预报阶段,少有重大突破。
这其中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是震源情况无法直接探测。
地震大多发生在15千米左右的地壳中。
在近代科学发展的今天,虽然借助于天文望远镜,人类的目光已经达到数百亿光年之外的遥远天体,但对于地壳,就是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花费巨额的资金和力量,目前其最大钻探深度也仅12公里。
因此,人们无法直接探测震源情况,只能通过在地壳表层布设测震、地壳形变、地下水位、水化学、地磁、地电、重力、地应力、动物宏观等观测手段,间接探测地壳深处的变化情况。
二是地震预报实践机会少。
具有破坏性的7级以上的地震,虽然全球每年平均发生10多次。
但大部分发生在海沟或人烟稀少的地区,而在有稠密观测台网的地区却发生得比较少。
大陆地区强烈地震在同一区域重复发生的周期往往在百年或千年以上。
因此,人们从事地震预报的实践机会较少。
第三个原因则是由于我国地震监测网点密度不够,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存在有监测盲区。
因此说地震的短临预报相当困难。
但利用地震地质资料等,分析地震构造活动性,预测未来地震危险程度,指导防震减灾工作的中长期预报相对容易把握,实质上我国地震部门的中长期预报能力较高,中期预报的准确率已达到30%,基本上可以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需要。
说到这里,就涉及到防震减灾工作第二个环节:
地震灾害预防。
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两大类。
工程性防御措施主要是指在国土地震区划和工程建设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和加固,进行城市地震设防规划。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主要是制定防震减灾法规、计划;成立防震减灾领导机构和抢险救灾工作队伍等等,进行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民众的抗震防灾意识也包含其中。
地震灾害预防工作对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提高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疆地处地震多发区,地震灾害频发,部分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房屋居住条件标准低,抗震性能差,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就会给各族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党和政府非常关心边疆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提出要居安思危,积极主动地防御地震灾害。
2004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维护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全疆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损失,扭转灾后重建被动局面,实现地震灾害提前预防。
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宗旨、树立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相结合,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这一工程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呼声,代表了人民群众最现实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
防震减灾工作第三、第四个环节分别是地震应急救援及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
地震应急救援是地震发生前所做的应急准备、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的应急防范和地震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抢险救灾。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是地震发生后的过渡性安置、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以及善后工作等活动。
这两个坏节都是防震减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由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抵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工作,在这里就不详谈了。
三、如何做好地震预防
首先,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好应对地震的应急预案,平时准备好地震应急包(手电筒、矿泉水、外伤药、方便面、饼干、绳索、贵重物品等),并写上联系方式,以备地震时使用。
其次,平时清理路道,腾空床下,准备好急救箱和灭火器,并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会使用。
加固悬吊物品,将柜架的重物放到下层,轻物放到上面,地震时以免掉下伤到人。
第三,要熟悉燃气阀门、电源、电闸如何使用,并使其保持灵活好用,在发生地震时就近快速关闭、切断发生次生灾害的电源、火源等。
第四,平时了解家和工作场所附近的应急避难所,地震时就可以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如果突然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我们说震时个人避险的原则,一是要镇静;二是要果断地做出正确的瞬间选择,抓住地震发生时的“瞬间”机会,采取最有效的应急避险自救措施;三是要“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注意保护头部。
在学校怎样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迅速抱头蹲下、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楼房内千万不可跳楼、跳窗。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在教师指挥下有组织地撤离。
在家庭怎样避震:
在家里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时或者跑出室外空旷地带。
在楼房时千万不可跳楼、跳窗。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因此,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利用它们。
室外避震:
一是选择开阔处,不在狭窄的胡同、巷道中停留,车辆应迅速停驶,人员要立即离开车辆躲避到安全处。
二是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广告牌、电线杆、高架立交、桥梁等,远离山坡陡崖、危岩滚石、河岸地带。
三是迅速远离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质储存场所。
震后要努力进行自救互救以减少地震时人员伤亡。
自救要领:
一是被埋压人员首先要鼓起求生的勇气,消除恐惧心理。
能自我离开险境者,应尽快想法脱离险境。
二是不能自我脱险时,要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特别是腹部以上的压物,等待救援。
可以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烟尘呛入窒息。
三是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可用石块敲击物体等方法与外界联系,或在听到外面有人时才呼救。
四是应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扩大安全生存空间,最后向有光线和空气流通的方向移动。
要尽可能减少体力消耗,在可活动空间里设法寻找代用食品和水。
当面临被渴死危险时,可饮尿求生,以延续生命,等待救援。
互救要领:
一是先近后远,先救近处被埋压人员,争取高救活率良机。
二是先救青壮年、浅埋易救和建筑物边沿瓦砾中被埋人员,以利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互救队伍。
三是注意搜听被埋人员呼喊、呻吟、敲击器物的声音,根据房屋结构,确定被埋人员位置。
四是抢救被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以免伤及受埋者;分清支撑物的主次,保主移次,力求不造成新的坍塌;尽早挖通封闭的暂安全的空间,便于通入新鲜空气和生存急需的供应通道;避免尘土过大而造成底下被埋者窒息。
五是施救中,可先救容易救的和伤势轻的,使被埋者得以存活,待后来的救援者去完成脱埋任务,以抢时间救更多的生命;抢救中宜轻慢,切忌猛拉硬拽,注意转运安全;对长久处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被埋者,要蒙其眼,让其缓慢进水进食。
通过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我们是不是应该吸取教训?
因此在平时学校组织师生进行防震演练是很有必要的,地震往往突如其来,震时应急,很多事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和困难的条件下完成,如紧急避险、撤离、疏散联络,等等。
所以,必要的防震演练是不可少的。
同时,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投身到减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去,多学习了解地震科学知识,明辨地震谣言,做防震减灾的主人。
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发挥你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优势,向学生们多宣传防震避震知识,多组织学生进行演练。
为尽可能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推动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科普 讲座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