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docx
- 文档编号:6862641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83KB
区域经济学论文.docx
《区域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论文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及创新性研究
【摘要】:
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东部沿海10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和东北3省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总体发展格局。
不过,就目前形势来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仍存在明显不足。
特别是在经济转型、内需亟待扩大的背景下,区域发展不协调、结构失衡的现状更是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
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主要表现为贸易扩张、资本流动加快(尤其是直接投资)、新技术浪潮和区域一体化等等。
我们应当不断吸收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字】: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新性、研究内容
1、引言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空间经济学的分支。
在二战结束以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形成的“区位理论”。
20世纪20年代之前是区域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由于工业化发展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地区内经济联系的空间不断扩大,“在经济活动空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产业的空间布局成为一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看到了主流经济学忽视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空间过程,于是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活动,促进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学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依据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和理论体系上的差别,区域经济学逐步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进入9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大批区域经学家将产业集群理论,集聚理论运用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开拓了区域经济学的新领域,对新空间的相关研究以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主要表现为贸易扩张、资本流动加快(尤其是直接投资)、新技术浪潮和区域一体化等等。
我们应当不断吸收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1、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东部沿海10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和东北3省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总体发展格局。
按照“十二五”规划中所确立的“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年来各地区经济都实现了稳步发展。
不过,就目前形势来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仍存在明显不足。
特别是在经济转型、内需亟待扩大的背景下,区域发展不协调、结构失衡的现状更是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
1.2、政策力促区域协调发展
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明显不足:
各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失衡亟需改善;东部地区在经历多年高增长之后面临明显的瓶颈;欠发达地区寻求突破的努力面临种种束缚。
调结构不仅体现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加快产业升级,而且也体现在逐步改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不利局面,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各项政策更多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大力改善硬件设施与软环境,为区域融合创造条件;立足优势培育增长极。
2、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内涵
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特征,可以把区域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三种类型:
(1)自然区域:
地表自然界存在着地区差异,其空间分布具有由量变到质变的性质。
由此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系统,并按从属关系得出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
区域自然环境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往往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任何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行政区域:
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
行政区域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自然区域相比,具有可变性和不稳定性;(3)经济区域:
经济区域是指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特征的经济地域。
经济区是客观的,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般说来,构成现代经济区域的要素,包括经济中心(指各级城市)、经济网络(指交通网、流通网和通讯网等)和经济腹地(指中心和网络的吸引范围)。
经济区域内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彼此制约。
经济区域的特征是由区内各要素共同综合作用形成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不是单指某一种区域类型。
依据研究的需要,既可以是行政区域,也可以是经济区域,还可以是自然区域(如区域经济学的创新性研究流域区域等)。
从科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应该是经济区域,因为这样才能有利于探讨区域运行的经济学规律。
从实践角度看,按行政区域(地方)来探讨经济运行的逻辑,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跨行政区域的研究成果,由于无法进行卓有成效的行政协调,所以大大削弱了区域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
可见,从经济区角度探讨区域经济运行规律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行政区角度探讨区域经济运行规律应是现实的最佳选择。
2.1、政策倾斜、区域融合、培育增长极
结构转型是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当务之急。
调结构不仅体现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加快产业升级,而且也体现在逐步改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不利局面,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
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2.2、各项政策更多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依靠政策倾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对目前的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来说,要改善经济环境、增加投资吸引力,同样离不开中央政策的倾斜与扶持。
税收、产业政策上应该给予欠发达地区充分优惠。
2.3、大力改善硬件设施与软环境,为区域融合创造条件
要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关键在于消除分隔,实现区域之间要素资源自由便捷的流动,为区域经济融合创造条件。
为此,首先要从硬件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畅通的物流。
不仅保证中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便利地输往东部,而且也让发达地区在技术、人力资源、工业品等方面的优势能够顺利地向中西部扩散。
我们乐观地看到,国家正大力推动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不断完善交通网络体系。
特别是“四纵四横”高铁开通之后,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将全面融入中部与东部的快速交通网络。
其次是要从制度上保障区域之间要素资源流动的通畅。
这涉及到户籍制度改革、区域之间社保制度衔接,也涉及到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封锁,加快推进东北、中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建设,为民营资本提供优质的商业环境。
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远大于硬件设施建设,还需政府全力推动。
2.4、立足优势培育增长极
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是,先立足于区域优势确定发展方向,然后将中心城市或城市群培育为增长极,使其发挥较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成为拉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这一思路指引下,我国正积极拟定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确定清晰的区域经济定位,并大力培育增长极。
对东部地区来说,对外开放与产业升级仍是经济主线,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海南国际旅游岛等增长极的确立正是围绕这一主线来展开,其中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更是成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
东北地区已经将沿海经济带和图们江区域确立为增长极,而西部地区则有望率先发挥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至于中部地区,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指引下,继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确立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之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也已经获批。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历史短,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所以对其研究对象的表述差异很大,代表性的观点包括:
(1)诺斯认为: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2)程必定认为: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
”(3)周起业、刘再兴等认为:
“区域经济学也叫区域科学。
它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输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城乡连成一气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
”(4)艾萨德认为: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何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等等”。
(5)杜贝认为:
“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
(6)陈栋生认为:
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7)郝寿义、安虎森认为: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
通过对上述论述的比较,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1)和
(2)的观点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大同小异。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而
(1)和
(2)强调的也是地理分布、经济空间秩序或地域组织规律。
实际上,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是应该有所区别的;第二,(4)的观点主要强调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率,即只重视区内经济的发展,未涉及区际关系问题;第三,(5)的观点与(4)的观点正好相反,它只强调地区差异和区际关系的研究,对区内经济发展问题未予注意。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提法没有把区际关系限制在国内,既可以是国内的区际关系,也可以是跨国界的区际关系;第四,(3)、(6)和(7)的观点既强调区内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也强调区际关系的研究。
但是在表述上也还是有所差别的,如(6)和(7)都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决策的科学;(3)和(6)都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而(7)则未明确说明这一点。
3.1、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
我们认为,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际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
前者主要侧重于研究区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际经济的运行规律。
它以地域分工理论为基础,主要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联系,通过分析区际要素流动,揭示区际经济分异的过程与动力机制,为制订区域经济协调政策服务;后者主要侧重于研究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运行规律。
它是把区情分析作为研究的“起点”,把战略、规划、计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主体”,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实施作为研究的“归宿”,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看作是建立在对区情、战略、规划、计划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之上。
这种区分有利于区域经济学的健康发展及其体系的尽快形成。
许多区域经济学著作,要么对区内、区际未作严格的区分,要么即使区分了但在研究内容上又含混不清。
这种认识上的模糊性是导致许多区域经济学著作没有完整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区际、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域(区际、区内)经济运行规律的,介于应用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4、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属性
从国内外看,区域经济的研究成果广泛分布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以及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文献之中。
从研究群体来看,经济学者、地理学者、社会学者,甚至政治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都投身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之中。
正是由于区域经济学的源流和研究群体的特殊性,导致了对其学科属性认识上的差异性。
4.1、属于应用经济学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区域经济学既属于中观经济学,也属于应用经济学。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只注重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而对经济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空间运动规律、区域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规律,以及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等研究不够。
发展区域经济学科,有利于经济学“扬长补短”和逐步完善。
这一主张亦为我国官方所认同。
4.2、属于经济地理学
大多数经济地理学家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经济地理学,尤其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一致的。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建立经济地域系统,并组织经济地域系统内产业发展与布局,以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优化的空间结构的一门学科。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布局与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
可见,它们的研究对象是大同小异。
另外,最初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人,大多是经济地理工作者。
据此认为,区域经济学科属于经济地理学科。
4.3、属于交叉科学
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介于应用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从研究内容看,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一样,也注重条件分析、区域差异研究;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学一样,也注重产业分析、企业分析、经济政策研究。
从研究群体看,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人,既有经济学者,也有经济地理学者。
事实上,区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受经济规律的制约,也要受空间规律的制约。
把区域经济学看作是介于应用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有利于其兼收并蓄、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一门学科的生命力旺盛是否,关键要看它的实践功能。
以问题为中心,实施跨学科而非单学科的攻关,是市场的需要,也是实践的需要,更是学科发展趋向。
这样看来,把区域经济学视为应用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更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功能。
5、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其规律性
区域经济学就是要谋求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一是要处理好区域资源的产业间配置。
要依据区情,选准区域主导产业群、协作配套产业群和基础性产业群,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包括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并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过程。
可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二是要处理好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其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方式亦不同。
一般说来,处于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的区域,应采取“据点式”布局模式;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区域,应采取“点轴式”布局模式;处于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的区域,应采取“网络式”布局模式。
在一般条件下,区域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以下规律:
(1)、空间规律:
不平衡性
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性。
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从全球角度看,因自然环境的主导作用,区域资源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的不平衡具有恒久性;从大国角度看,有的国家(如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因自然环境的主导作用,有的国家(如美国)因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作用,区域资源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的不平衡具有相对稳定性;从一个国家的一级行政区(如江苏、吉林、山东等)看,因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导致了区内资源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空间分布不平衡的普遍性。
那种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追求区域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可能还会导致宏观效益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时间规律:
阶段性
区域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任何区域在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又走向未来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区域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各个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就存在着明显发展阶段,这种客观存在的不同阶段表明了区域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在特定条件下,区域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超越发展的阶段,如深圳的发展就是一个特例。
但在一般情况下,那种“超常规、跳跃式”跨越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3)、动力机制:
人地互动性
如果说阶段性是区域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规律,不平衡性是区域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规律,那么,人地互动性则是区域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区域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人地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人作用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也反作用于人。
区域发展应该谋求人地关系的互动与综合平衡,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6、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近几年,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种新区域经济学(亦称新经济地理学)热潮。
著名经济学家如克鲁格曼、波特、巴罗、阿瑟和维纳尔布斯等的著作都涉及到“区域”、“地理”和“空间”问题。
可以说,新区域经济学是由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直接推动产生的,是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创新结果。
结合国内外区域经济学新进展,我们认为,新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新区位因素研究
传统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位因素主要集中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产技术和一般的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重视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运费等因素,忽视社会经济条件的状况,尤其在原苏联和我国的区域研究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新区域经济学在重视研究传统区位因素的同时,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网络、市场、外资、政策等新区位因素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跨国公司和经济全球化研究的兴起,学者们将这些新区位因素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试图用数学模型来揭示这些因素作用的新机制。
这与传统区域经济学对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有差异。
(2)、全球区位论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经济全球化风起云涌,许多跨国公司改变了以往的多国公司战略,纷纷以全球为市场目标,开始注意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要素优势,并对各种优势进行有机组合,建立全球生产经营体系(或称之为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调整自己的投资地区布局。
这种全球生产经营体系不仅导致实行全球战略的公司在国外子公司的数量上同实行多国公司的跨国公司有所区别,而且导致两者在经营观念、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后者可以说是一种质的变化,它影响着跨国公司对投资区位的选择。
传统区位论显然不能为这些跨国公司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在此背景下,全球区位论应运而生。
全球区位论主要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对投资区位的国别选择。
它将研究企业活动的范畴从国内扩展到全球,因此,企业对区位的选择范围也就从国内扩展到国际。
对于特定地域来说,全球区位论就是从动态的角度,研究构成不同区位特性的区位因素,根据首位区位因素和区位因素的显著性来分析地域的空间分异规律,并以此指导企业选择适宜的投资区位;对特定类型的企业来说,其对外投资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地域,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通过对不同区位因素分析来制定适宜的投资区位,并探讨这些不同类型企业投资区位的全球分布规律。
跨国公司的区位系统可以分为3个层次,即宏观区位、中观区位和微观区位。
不同区位层次,具有不同的定位目标和不同的区位因素。
跨国公司不同组分(如总部、地区分部、R&D部门、生产企业等)的空间定位要分为3个阶段:
首先,要以全球区位论为指导,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管理体制、市场容量、经济基础、开放程度和政策稳定等状况,选定某个国家;其次,要以城市区位论和产业区位论为指导,通过比较不同城市的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人才富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信息灵通、政策灵活的程度,选定某个城市;再次,要以产业区位论和行为区位论为依据,根据城市的电力供应、水源供应、环境保护、协作条件、排水防洪、生活条件、扩展余地等状况,以确定最佳的地址。
可见,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离不开全球区位论的指导。
(3)、新地域运动规律研究
信息技术、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是形成新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推动力量,它们的地域运动规律理所当然成为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新地域运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要探讨信息技术、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地域运动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主导因素,寻找限制因子,并研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
(2)新地域运动的空间模式及其演化规律研究。
要分析信息技术、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地域运动的构成要素、功能,以及空间组合模式,并探讨各种空间模式的演化规律。
(3)新地域运动的城市效应研究。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分析信息技术、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对城市性质、规模、空间组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全球城市体系形成与演化规律。
(4)、新空间集聚研究
①报酬递增与空间集聚研究
这一内容最早是由克鲁格曼、阿瑟和维纳布尔斯等人研究的。
它主要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即:
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形成贸易和专业化方面远比报酬稳定、完全竞争及相对优势等更重要;市场、技术及其它使报酬递增的因素在规模上既不是国际也不是国内的,而是通过区域或地方的经济集聚过程形成的。
在空间集聚的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强调报酬递增的不同形式。
比如在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的模型里,集聚的动力主要是三个外在因素,即劳动力市场、技术溢出、中间商品的供求关系,它们导致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②区域成长与空间集聚研究
新区域经济学非常强调区域增长与空间集聚的关系。
经济学家在改进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增加内生增长变量基础上形成的新增长理论,激发了人们对区域集聚研究的兴趣。
根据巴罗和沙拉马丁研究,新古典集聚模型在一国内部的区际之间比在国际之间更为实用。
这是因为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因素,诸如技术、文化、政府管制与政策、制度和立法体系等具有相似性。
这就会导致一国内部的地区之间的集聚比国家之间的集聚更容易实现。
经济全球化对区际经济活动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将取决于市场波及范围、交通费用及区域间劳动力可移动性。
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提高了资本及劳动力的可移动性,这必将产生更大范围的空间集聚,核心和边缘区之间的差距将加大,空间上的不平衡将加剧。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空间经济系统的结构及演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以克鲁格曼、藤田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在收益递增、完全竞争和运输成本基础上研究地理积聚和经济增长问题;新制度学派将制度引入区域经济分析之中,区域管理学派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管理、人口管理和环境管理。
第二,在研究的要素方面进行了扩展,在原来区域分析的基本单元基础上,将市场区位、城市区域、园区经济纳入区域分析的范畴,大大扩展了区域经济研究的要素构成。
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将空间均衡分析纳入区域分析之中,投入产出分析、计量分析、多目标协同的计量分析,使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日益先进。
第四,在研究内容方面,形成了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空间集聚等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作者:
陈伟博.[期刊]: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校刊
[2]、作者:
邹永勤.[期刊]:
证券导刊●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