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考题.docx
- 文档编号:6860731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692.35KB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考题.docx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考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考题
2016年03月02日taianliu2009的初中生物组卷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5•孝感)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 )
A.它们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B.它们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它们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再运输到花瓣的
D.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转运到花瓣的
2.(2015•临沂)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3.(2015•菏泽)科学家萨克斯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未遮光部分的叶片变为深蓝色,而遮光部分的叶片不变蓝.对这一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以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B.该实验可以证明光是绿色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C.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消耗掉其中原有的淀粉
D.在萨克斯的实验中变量不是单一的,所以没有形成对照
4.(2015•莱西市校级模拟)李明同学于4月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探究:
从早上6点开始,在同一植物的相同位置上,每隔6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取了4片(依次为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后再滴加碘液,颜色(蓝色)最深和最浅的依次是( )
A.甲丙B.丙甲C.乙丁D.乙甲
5.(2015•孝感模拟)在同一棵经过遮光处理的植株上,摘取2片重量相同、大小相同的叶片,将其中的甲叶片立刻烘干,称重;将乙叶片放太阳下慢慢晒干,称重.比较甲和乙的重量( )
A.甲比乙重B.乙比甲重
C.甲乙重量相等D.甲比乙重或者乙比甲重
6.(2015•莱芜模拟)同学们在生物课上做过许多实验.下列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
B.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实验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
D.低倍镜下观察不到细胞物像时,要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再观察
7.(2015•宜兴市模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B.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应将叶片直接放入沸水中进行脱色处理
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裝片时,载玻片上应滴生理盐水
D.碘能使淀粉变成蓝(紫)色,可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8.(2015秋•莒县期末)如图所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某原料的装置,实验前将该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将A、B装置内的两个叶片取下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再滴加碘液,观察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氢氧化钠
B.滴加碘液A装置内叶片变蓝
C.移到光下时只进行光合作用
D.该实验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花碳
9.(2015秋•胶州市期末)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脱掉叶片中的叶绿素
B
种子萌发时产生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
检测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C
探究玉米种子胚乳的成分
碘液
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
D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A.AB.BC.CD.D
10.(2015秋•岳池县期中)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B.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C.绿色植物能制造温室效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11.(2014•厦门)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能依次解释其实验目的选项是( )
①消耗叶片原有淀粉②检验是否有淀粉产生③去掉叶片的绿色④设置对照实验.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
12.(2014•文昌校级模拟)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成员.由于它结构和其它生物有些不同,因此,它们的生命活动和其它生物有些不同.下列有关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因此植物体所有的细胞都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体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组成
C.生活的植物体细胞,都是通过呼吸作用提供能量供给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D.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所以花开放后,传粉受精,都形成果实和种子
13.(2014•泰安模拟)有些植物如桃树、杏树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长出,开花时期植株需要的能量可能来自( )
A.春天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
B.春天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
C.花瓣利用太阳能进行的光合作用
D.上一年贮存在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
二.解答题(共17小题)
14.(2015•益阳)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按序号排列):
.
(2)图一中步骤③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 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
(3)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 .
(4)图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说出一项措施即可) .
(5)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出让水稻高产可采取的措施(说出一项措施即可) .
15.(2015•临沂校级模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M、N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有机物的运输)
③打开阀门M,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N,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片A、B,进行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
(2)步骤③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 ,请写出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活动的表达式 .
(3)步骤④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 (填生理活动).
(4)步骤⑤中,脱色试剂用的是 ,若只有A叶片变蓝色,则结论是:
、 .
16.(2015•福建模拟)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 ,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你的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 生理活动.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 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 ;
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 .
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可以证明 .
(4)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 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
17.(2015•章丘市校级模拟)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下面是该小组同学在各自进行课外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在一次小组交流与讨论会上所做的归纳与总结,请认真阅读后完善其相关问题:
(1)请将以上实验按正确步骤排序(填序号):
.
(2)茜茜同学说,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我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
在步骤⑦中,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步骤⑥的目的,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 .
(3)媛媛同学说,我到姥姥家吃枇杷的时候发现,树顶的枇杷比树冠下方的枇杷更甜.这是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光照,制造更多 .
(4)旺旺同学说,我将图2所示叶片的主叶脉切断,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后,A部分呈棕褐色,B部分呈蓝色,以上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5)东东同学说,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我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重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片,作如表所示处理:
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6)菲菲同学说,周末我去蒙山旅游,那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绿色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从而维持了生物圈的 平衡.
18.(2015春•泰山区期末)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进行C步骤的目的是 .
(3)在A步骤中,将一个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锡纸遮住上下两面的目的是形成 实验,以探究 是否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4)在E步骤中,叶片中的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由绿色变为黄白色.
(5)在D步骤中,往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的是 ,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检验叶片中是否有 的产生.
(6)滴加上述液体后,叶片出现的实验现象如B所示,叶片见光的部分 ,不见光的部分 .
19.(2015春•张店区期中)请根据下列图示的实验过程或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为探究阳光与有机物关系实验的某一装置,该装置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
(2)将菜豆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
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过程,某学习小组对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绘制了图3所示曲线图.由此,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图4是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的视野图象,显示的三种血管,血液流动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用字母和“<”表示)
20.(2015春•东平县校级月考)如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光合作用某个实验的步骤或装置,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写字母序号)图F所示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证明: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 .
(2)图二所示实验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设置装置甲的目的是 .
(3)根据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菜农可以采取 措施(答出一项合理措施即可),以提高温室中蔬菜的产量.
21.(2014•潍坊模拟)以下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学校植物园内各种植物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 .植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 ] 所释放的能量;这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 中.
(2)由于茎内 的活动,使得园内杨树的茎会逐年增粗,该结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3)请用反应式表示出收获的萝卜、黄瓜放置久了出现“空心”现象的原因:
.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来源于植物的 .
(4)请说出植物园内“银杏果”与“杏果实”的区别: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 .
22.(2014•甘肃模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两天后,分别置于甲、乙装置内,密封罩口,其中甲装置内放置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内放置清水:
②将甲、乙装置移到光下6﹣7小时:
③摘取甲、乙装置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欲加热,脱色:
④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有机物 .
(2)甲装置和乙装置构成一组 实验,其变量是 .
(3)步骤③将叶片脱色,指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
(4)步骤④滴加碘液后,摘自甲装置的叶片不会变蓝色,摘自乙装置的叶片变蓝色,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还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5)若将乙装置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
23.(2014•思明区校级模拟)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使叶片内的 先耗尽.
(2)天竺葵经过暗处理后,将其中一片叶夹黑纸片(如图),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摘下该叶片,用酒精里隔水加热,目的是 .滴加碘液,夹有黑纸片的叶片部分不呈现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3)同学们把经过暗处理的银边长春藤放在阳光下照射4个小时,剪下一片叶,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如图2,原因是 .
(4)同学们把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用试管收集起来(如图3).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燃烧起来,由此可见,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气体是 .
(5)在暗室里,兴趣小组同学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记录试管中产生气泡的数目(如表).分析数据,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从中可以得出结论 .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24.(2014•槐荫区一模)请你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 .塑料袋上的水珠主要是通过叶片的 散失的.
(2)乙装置可以验证植物 ,实验中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影响 实验效果.
(3)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
(4)丁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该实验中,将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是为了 .
(5)对丁图中遮光对叶片进行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的是 (填a或b).
(6)将甲装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戊,该气体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氮气.
25.(2014秋•滨州期末)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下面是该小组同学活动后所做的归纳与总结,请帮其完善下列问题:
(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黑暗处理24小时后选取其中一片叶,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①图乙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②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出现的现象是 .
③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将图丙所示叶片的主脉切断,阳光照射4小时,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后,A部分呈棕褐色,B部分呈蓝色,由此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3)用玉米幼苗进行实验如图丁.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①若要探究玉米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 环境中,小烧杯中应加入 .
②若小烧杯中加入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可能是
,要验证这一问题,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方法是 .
26.(2014秋•仙游县校级期末)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因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方案,但实验要认同原理前提进行,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前依次进行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科学思维方法.
甲:
绿叶在阳光下制造的有机物究竟是不是淀粉,可用碘液来检验
乙:
关键是实验方法的设计!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这样在一片叶子上就形成了对照.
丙:
我猜实验的结果应该是叶片的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而不见光部分应该不变色.
丁:
我认为想要看到清晰的结果不仅要去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还要将叶片中的叶绿素去除.
(1)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称之为 ,实验的变量是 .
(2)甲同学提出的检验方法,应该是受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的启发,利用了 的特性.
(3)丁同学的观点是消除叶中原有淀粉和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体现了实验的科学性.消除叶片中原有淀粉的方法是将植物 .
(4)叶片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
遮光部分 ,不遮光部分 .
27.(2014秋•新乐市校级期中)请你和下列同学一起进行科学探究.①将整个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②再将装置放于光下照射5小时,取下A、B两叶片,分别经脱色、碘液处理后,观察,其现象为:
A叶片呈蓝色,B叶片不呈蓝色.③取出植株,洗净茎杆浮色,做成茎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现象为:
茎中的导管被染成了红色.
(1)步骤①是为了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步骤所利用的植物的生理活动是 .
(2)步骤②中的脱色是脱去的是叶片中的 ,步骤②的实验现象证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3)根据步骤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水和无机盐是通过 运输的.
(4)在实验中植物运输水分的动力来自于叶片进行 所产生的.
28.(2013春•黄冈校级月考)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①制造的有机物经管道 运输到图丙中贮存的.
(2)图甲中的③是由图丁中的 (填标号)发育而来,而图甲能一年年增粗长大是因为茎中具有 结构.
(3)图丙中的⑥(种子)是由图乙中的 (填标号)发育而来.
(4)鸡蛋中的卵黄和卵白与图丁中的 (填标号)有相似的功能.
(5)甲图中①光合作用产生的多余的氧气是由图戊中的 (填标号)散失到大气中的.
29.(2012秋•临清市期末)如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及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1、3属于植物的 组织.
(2)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由图中 (填图中序号)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该生理过程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主要通过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进入叶片.
(3)在农业生产上,既要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又要避免叶片互相遮挡,影响光合作用,因此栽培作物时应该 .
(4)图2中若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则此图可表示植物体的 过程.
(5)若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则此图可表示植物体的 过程,此过程是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的.
(6)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 作用.
30.(2012秋•寿光市校级期末)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选取绿色叶片和有白斑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
(1)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室一昼夜的目的是
(2)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是使 溶解,而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 .
(3)如图Ⅰ叶片的实验变量是 ;Ⅱ叶片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 ;Ⅲ叶片绿色部分与Ⅱ绿色部分的结构比较,可以证明 .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其体内的 运输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于叶片进行 所产生的拉力.
(5)由本实验的装置可以确定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
2016年03月02日taianliu2009的初中生物组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D;2.C;3.D;4.B;5.B;6.B;7.B;8.D;9.D;10.C;11.C;12.C;13.D;
二.解答题(共17小题)
14.④①③②;叶绿素;金鱼藻;增加金鱼藻的数量、增加光照强度等;合理密植;15.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氧气;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酒精;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16.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呼吸作用;酒精;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光;蒸腾作用;17.②⑦③⑥⑤④①;对照实验;光照;叶绿素;有机物(淀粉);水;丁、丙、乙、甲;碳-氧;18.C→A→E→D→B;把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对照;光;叶绿素;碘液;淀粉;变蓝;不变蓝;19.褪去叶片中的绿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同一地点的空气湿度早上和傍晚高,而中午最低;②<③<①;20.EADBCF;遮光部分不变蓝,不遮光部分变蓝;光;淀粉;二氧化碳;进行对照;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时间;21.1、2、4;A;呼吸作用;5;线粒体;形成层;组织;萝卜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银杏果(银杏种子)的外面无果皮包被,而杏果实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表述合理即可得分);遗传物质的复制;22.全部转运和消耗;对照;有无二氧化碳;叶绿素;淀粉;二氧化碳;黑暗;光合;23.淀粉;脱色;光照;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气;距离越近产生气泡的数量越多;距离越远产生气泡的数量越少;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24.蒸腾作用;气孔;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合作用 呼吸 作用 考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