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
- 文档编号:6860716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32KB
《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
《《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5篇
2021年《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5篇)
《行路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体会诗人复杂变化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唐诗,不得不提到李白,提起李白大家会想起那些诗句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他的经典诗歌不胜枚举。
李白最大的爱好是喝酒!
可是,这样一个酒仙,也有面对美酒佳肴喝不下去的时候,什么原因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行路难》这首诗,寻找答案!
(老师板书“行路难李白”)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背景资料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3、读准字音
金樽zn投箸zhù冰塞sè川
(三)朗读
1、(幻灯片展示《行路难》朗读节奏)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听范读,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3、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4、指名配乐朗读。
5、同学互评评价
6、全班齐读。
(四)理解诗意
1、根据注释,独立理解诗意,对文中的疑难处做好标记。
2、小组交流自己理解不了的诗句的意思。
(小组交流时,教师巡视协助)
3、小组组长推荐代表展示。
(以后进生为主)
(五)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1、个人独立思考,画出疑难。
2、小组交流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3、教师指名回答。
(幻灯片出示):
(1)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
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朋友的做法表达了对李白的怎样的情感?
明确: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夸张)(不舍和惋惜之情)
(2)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是怎样做的?
他的心情如何?
为什么?
从哪些动语可以看出来?
明确: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极度苦闷、抑郁)(结合背景:
仕途艰难)(停投拔顾)
(3)诗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实写吗?
运用了什么修辞?
诗人用“冰塞川”和“雪满山”比喻什么?
用“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比喻什么?
明确:
(不是,是虚写,是想象)(比喻,对偶)(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道路的艰难)(对理想的追求,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
(4)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又写了哪两个典故?
李白写这两个典故有什么目的呢?
明确:
(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5)李白在受挫折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在?
)(反复,抒情)(对人生感到很担忧,很茫然)
(6)仕途受挫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从此句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
(没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乐观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六)赏析名句
1、明确赏析诗歌的方法:
(1)抓关键词
(2)修辞方法
(3)表达方式
(4)情感
(5)蕴含的哲理等
2、分配任务,几个小组赏析一句相同的句子,形成竞争组,比较哪组赏析的更全面,更准确。
(1)1、2、3组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4、5、6组赏析: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7、8、9、10组赏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小组中每个同学先自己赏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汇总意见,使句子的赏析更全面。
4、小组组长推荐代表展示(以后进生为主)。
赏析同一句诗句的几个小组分别展示,其他组成员对这两个组的赏析做出评价,评价优点与不足。
明确: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采用典故的修辞手法,借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委婉含蓄的表现作者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采用卒章显志的写法,表现了作者自信乐观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同学们请看:
联系前面的难以下咽,难以施展,难以选择,无论他的人生路怎么样,我们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
(真实、坚定、不屈服、不放弃、独立、一身傲骨、洒脱)
(幻灯片出示)
这是一个虽然怀才不遇,但在豪迈中不乏豪迈气概,是一种仍怀有希望的李白!
他入京求官时: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面对权贵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想念长安时: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他思念亲情时: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他赞美友情时: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人生失意时: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七)再次诵读,尝试背诵
1、“掌一,坐二,蹲三,站四”四遍读法(读完第一遍,与同桌击掌,坐在座位上读第二遍,蹲在地上读第三遍,站着读第四遍。
)
2、分组竞争读。
3、尝试背诵
(八)总结
同学们,历史的天空中,总有一些响亮的名字,如恒星般绽放无尽的光辉,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李白,就是这样!
他离开我们已经1300多年了,但他却依然鲜活生动、永葆青春,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灵里、血脉中。
今天我们重新开启了一扇认识李白的大门,希望大家课下多读读李白的诗歌,吸取那里面释放出来的一切正能量,通过自己的积极进取,在我们这个大好的时代,争做出彩的中国人!
加油~!
让我们齐诵这首诗,带着对李白的崇敬和我们那挂云帆,济沧海梦想——扬帆远航!
(九)布置作业
基础:
背诵默写。
提高:
将本诗扩写。
(十)板书设计
行路难
唐李白
《行路难》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这首乐府古题是李白于天宝三年被以“赐金放还”的名义打发出长安时所做。
作者做翰林供奉仅两年却受奸佞权贵所害,被迫离开,此诗抒写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愤慨和逆境中豪迈乐观的气概。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复杂矛盾的感情变化,苦闷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反复诵读,理解诗句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
4、赏析重点语句,品读诗人形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读诗词,感受诗人激荡的情感变化。
难点:
体会诗人悲愤、失意中自信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近李白
从小到大我们是在李白诗句的浸润下长大的。
在你记忆的宝库中存了多少,请大家动手数数。
(学生回忆诗句)
在丰富的诗句中,李白的形象也渐渐树立在我们心中,请你用一句诗仿照例句说说自己心中的李白。
(学生回忆自己积累的李白的诗作名句,并借助诗句归结形象。
例如:
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了孤单寂寞的李白。
(投影出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师:
真是一个千年万年读不厌、都不透的李白。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诗《行路难》,看看你又将认识一个怎样的李白。
二、初读感知扫除障碍
(一)出示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自主研讨,理解诗人复杂矛盾的心情。
体会诗人的高尚品格
(二)学生自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1)学生自读古诗
(2)集体齐读,纠正易错字音:
塞(sè)
(三)了解乐府古题。
学生再读古诗,把握感情基调。
(四)师生互读,走进意境。
(听着你们读,也勾起了老师的朗读欲望,大家听听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
)
学生点评(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有其鲜为人知的背景,谁了解这部作品的背景。
)学生点评后教师补充。
(出示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诗人“安社稷”“济苍生”的愿望无法实现。
《行路难》三首皆是离开长安时在朋友为他饯行的酒宴上所作。
三、细读品味艰难处境
(一)学生再读诗文。
1、诗中哪些词句能看出作者艰难的处境,请你结合诗句分析。
(学生在品读的同时,用圈点批注法分析词句,老师巡回检查。
)
问题预设:
学生会涉及到表现技巧上的问题,如:
对比、比喻、反复、设问)
2、作者的处境为何如此艰难?
3、他的心情如何?
(请同桌之间相互竞读,读出“歧路多彷徨的苦闷”)
4、穿越时空,假如你是李白,面对这样的境遇,你的心境是怎样的?
请同桌之间再次合作,诵读全诗,相互展演。
(他心中仅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愤慨和茫然吗?
你从哪里看出的?
)
四、品读形象
“诗如其人”,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悲而不伤,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坚信长风破浪的日子一定会来临。
他将直挂云帆实现自己“安社稷”“济苍生”的伟业。
这就是李白,一个在逆境中不顾影自怜、自怨自哀的李白,而是一个豪迈乐观,穿越了千年依然对我们自信的微笑的李白。
我们为他的诗折服,更为其高尚的品质折服。
)
五、感谢有你,李白
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在多歧的迷茫中我们苦闷过,也彷徨过,认识了李白,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释然。
请以“感谢有你,李白”写一段话,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潇洒自如的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毕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他选择了坚强、自信和乐观。
人生历程风雨兼程,遭遇逆境时让我们也像李白一样乘长风破巨浪,直抵苍茫的彼岸。
让我们在吟诵全诗中结束这堂课。
)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
课外阅读《行路难》其二、其三。
《行路难》教学设计3
一、导入
1、在大唐盛世,有一位诗人他豪情满怀,诗酒仗剑走江湖。
他才华横溢,满怀经世治国之志。
在道士吴均的推荐下,在人生迈入第四十一个春秋之际,他由布衣登上了卿相的殿堂,满以为实现理想、施展才华的时候到了,但是皇帝昏聩无能,美梦初醒,他很快被赐金还放,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下,他陷入矛盾之中,这个人就是——李白。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行路难》走进李白的精神世界。
2、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二、学生朗读
教师:
同学们都预习过了,下面我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
请同学评价一下……你觉得要读出什么感情呢?
教师: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变化:
苦闷——憧憬——愁——喜悦
(再读诗歌)
三、分析诗歌
1、诗文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丰盛的宴会图。
“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至少是五星级的标准,可是李白为什么“停杯投箸”食不下咽呢?
诗文哪些地方暗示我们原因了吗?
引导明确:
诗人食不下咽的原因是因为诗人此时心中充满了愁闷。
从课题《行路难》里面我们可以感受到。
路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生之路。
(学生或老师补充诗歌写作背景:
李白一生追求政治理想,熬到41岁才开后门,进入朝廷却被皇帝当作点缀生活、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还来不及抒发郁闷之情,在宫廷不久被人打小报告,就被李隆基赏了一些金子给赶了出来。
为之努力了多年的政治理想就在一旦之间付之汪洋。
因此内心非常失落、悲愤、忧郁。
2、古人饮酒时,常舞剑以助酒兴。
这里也是舞剑助酒兴吗?
有点激愤的味道。
你悲愤又如何?
你有才能又如何?
还有吗?
3、“欲渡……”怎么理解这句话?
——李白想什么?
(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什么让自己的仕进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呢?
(“冰塞川,雪满山”,)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来进行说明。
4、我们说希望越大,失望越深。
李白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苦闷心情可以想象,这苦闷是政治上的受挫失落造成的。
5、大家知道李白不会轻易言败的接下来他如何感叹的?
问:
用什么历史故事?
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讲一讲?
问:
李白为什么要引用这两个典故?
姜尚、伊尹巧遇明主,给诗人迷茫的心田注进希望之光,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
瞻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6、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最后一句齐读一下。
教师:
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
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
四、总结全诗
1、讨论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1)巧用历史故事
(2)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3)跳跃式的结构,全诗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总之,全诗基调是激越的,是乐观向上的。
2、主题
3、有一首对联是这样的:
千古诗才,蓬莱__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是指谁?
(李白),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李白这位“谪仙人”,也因为走进他的内心,让我们获得了有价值的人生感悟。
在此我祝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行路难》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准确认读多音字塞、行,理解羞、直、歧路、济等词义,初步理解诗意。
2、过程和方法:
品读诗歌,了解李白在失意和迷惘中仍不失洒脱乐观的形象。
吟诵诗歌,入情入境地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诗仙悲愤中不乏豪迈的气概,学习失意中仍怀希望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品读诗歌,理解诗人曲折有致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
体贴入微,感受诗人抉择的艰难和可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
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填空,并说说你从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学生思考:
好酒,有才,狂放,傲岸
这是李白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他在他的超级粉丝杜甫眼中的形象。
此时,李白正接受了玄宗皇帝的邀请,来到长安任翰林学士,__风采,名震天下。
可是,不过短短两年之后,李白竟写下了一首诗歌,题为《行路难》(生读题目)。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不禁会猜想——
学生回答:
李白在仕途上遇到了困难?
李白的心情很郁闷?
生再读题目,读出感觉。
二、初读诗歌,感受诗意
1、自由放声朗读全诗,要求:
读准字音,找出诗中能印证我们猜想的'诗句。
2、学生朗读。
个别展示,注意正音(塞、斗、箸、行等);齐读。
3、诗中哪些语句证实了我们刚才的猜想?
李白怎么了?
PPT插引写作背景:
李白怀着治国安邦的理想来到长安,却发现玄宗皇帝早已年老昏聩,不理政事,他不过想借李白的诗才粉饰太平而已;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更是同当时的官场格格不入——
于是,谗言纷纷而至;
于是,皇帝旨意又下:
赐金放还!
三、品读诗歌,走进李白内心,感受李白形象
1、吟读这些诗句,你能从中感受到李白此时怎样的心情?
2、学生品读,发言。
预设:
“金樽清酒斗十千——————拔剑四顾心茫然”
“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以宴席之精美来侧面烘托诗人内心的茫然,并与下句“停”“投”“拔”“顾”形成对比。
(“拔剑”这一动作,是否显得特别突兀?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诗人即将迈向自己的理想;“冰塞川”“雪满
山”比喻理想受阻。
(李白真有渡河登山的行程吗?
)
“行路难——————今安在”
反复、疑问的修辞,感叹号的强调,短句的紧张急促,表现内心极度的迷惘与失落。
(“多歧路”,李白到底有哪些路可以选择?
如果这时再给李白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会怎样选择?
)
(品读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言,抓住其闪光点加以肯定,然后一定要品与读结合,以品促读。
)
3、师朗读,小结过渡:
食不知味,酒难入喉,长吁短叹,彷徨四顾,这,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洒脱的诗仙吗?
难道他真的被打倒了吗?
引入“闲来济沧海”两句。
品读,说说你在这两句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
吕尚八十终遇文王,伊尹奴隶竟成国相(年老位卑,仍成大业)
本意解读:
垂钓碧溪,泛舟日边,感觉悠闲自由,温暖清新。
(隐逸与进取,矛盾的选择纠结于同一句。
读时注意语气略轻松,带期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信)
“济”:
同舟共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词的多义解读,坚定的理想,自我的勉励)
(品读时,应注意前句隐隐的希望与后句坚定的自信这种感情的区别,朗读处理时应努力表现情感上的层次。
)
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诗仙,在痛苦的深渊中仍能将自己打捞,在俗世的尘埃里也能开出青色莲花。
仰望诗仙,有情诵读。
4、引入录音范读,听后选择自己最有感觉的一句来试读。
(先同桌互读,再推
荐班中展示,最后再次齐读。
)
四、结合情境,诗意拓展:
1、多年以后,我们可能不再会背诵这首诗,但我们绝不会忘记这一句:
——
你会在什么时候想起这句诗?
你会把他送给谁呢?
当我陷入困境时,我在心底轻轻地勉励自己:
——
当朋友遭遇挫折时,我会深情地鼓励他:
——
当整个世界都背对着我时,我也一定要面朝大海,大声地喊出——
2、李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辗转流浪,倏忽十二载——
756年,安史之乱,受聘入永王李璘军中
757年,获罪,流放夜郎
759年,遇赦
761年,欲投李光弼军,因病未果
762年,病殁(mò)于安徽当涂
他,是凄凄长夜中最孤独的行者——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他的生命,就是歌唱,就是行走,因为他坚信——
行路难,难路,行!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诵读此诗,并默写。
2、课外研读《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六、板书设计
行路难
李白
教学反思:
《行路难》描述的是诗人被“赐金放还”之后,京城好友为其设宴饯行时的场景。
廿年颠沛,赢得天下诗名,终于得近天颜;理想近在咫尺时,却因不甘献媚于权贵而黯然被逐,其间的心理落差何啻天渊!
面对着“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诗人食不甘味,酒难入喉,这是他此时忧闷茫然的心理直接在生理上的表现。
理想破碎的痛苦幻灭和内心深处的孤傲自许纠结、挣扎,刹那间心灵的丝丝颤动,体贴入微的捕捉和解读,正是走近诗人的不二捷径。
教学过程中,故设疑问、巧妙追问、还原解读,各种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捕捉诗人刹那间的心灵颤动,一步步贴近诗人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诗人茫然中仍藏希望,绝望中依旧昂扬的浪漫主义形象。
还原本真,从字里行间寻求诗人的心灵颤动,解读诗人的心灵密码,这,才是读诗的正道啊。
“诗缘情”、“情动而辞发”。
如何去轻叩诗歌们,让诗人汹涌澎湃的情感激流汩汩地流淌进读者的心灵呢?
其秘诀就是朗读,在反复的浅斟低唱中进入了诗歌的氛围与美好的意境。
在本课的教学中,朗读的设计和展示是学生理解诗人情感的最有效渠道之一。
朗读的指导亦是随机应变,巧妙多样。
或通过学生自评理解,或通过朗读展示直观体会,或通过字词赏析细细落实,或通过聆听教师范读揣摩模仿,不同的指导却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出发点的,注重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心灵来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以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所以,诵读不是让学生在别人的作品里机械地抒情,而是要让诗歌成为引发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源泉,“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与筋肉里”(朱光潜语)。
《行路难》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默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解题:
《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2、朗读:
注意字音:
金樽(zūn)珍馐(xiū)投箸(zhù)歧(qí)路
注意通假字:
羞同馐,美味食品。
直同
值,价值。
3、理解: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
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
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4、赏析:
⑴叙事开篇,化用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路难 行路 教学 设计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