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SPSS实验指导手册定稿.docx
- 文档编号:685823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4.53MB
完整SPSS实验指导手册定稿.docx
《完整SPSS实验指导手册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SPSS实验指导手册定稿.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SPSS实验指导手册定稿
(完整)SPSS实验指导手册(定稿)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SPSS实验指导手册(定稿))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SPSS实验指导手册(定稿)的全部内容。
实验一SPSS的数据管理
[目的要求]
熟悉SPSS的菜单和窗口界面及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实验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目的要求]
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1、定义变量,建立数据文件并输入数据.
2、选择菜单“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Frequencies”,选择分析变量,要输出的统计量以及要绘制的统计图,即完成了频数分析.
3、在1的基础上,选择菜单“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Descriptives",选择分析变量即完成了描述性分析。
4、在1的基础上,选择菜单“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Explore",选择Dependent变量和Factor变量,要输出的统计量以及要绘制的统计图,即完成了探索分析.
5、在1的基础上,首先对频数变量的值进行加权处理,再选择菜单“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Crosstabs",选择分组变量和分析变量,然后选择卡方检验,定义列联表单元格中需要计算的指标,即完成了交叉列联表分析。
实验三均值检验
[目的要求]
利用SPSS进行单样本、两独立样本以及成对样本的均值检验。
[实验内容]
(一)描述统计(Means过程)
某医师测得血红蛋白值(g%)如表3.1,试利用Means过程作基本的描述性
统计分析。
表3。
1
对象
编号
性别
年龄
血红蛋白值
对象
编号
性别
年龄
血红蛋白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男
女
男
18
16
18
17
16
18
16
18
18
17
18
18
16
17
17
17
17
16
16
18
12.83
15。
50
12.25
10.06
10.88
9.65
8.36
11.66
8.54
7.78
13.66
10。
57
12.56
9。
87
8。
99
11。
35
14。
56
12。
40
8。
05
14。
03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16
16
18
18
17
18
17
16
16
18
16
16
18
18
18
18
17
17
16
16
11。
36
12.78
15.09
8。
67
8。
56
12。
56
11.56
14。
67
7.88
12。
35
13.65
9.87
10.09
12.55
16.04
13.78
11。
67
10。
98
8.78
11.35
实验步骤:
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4个变量:
ID、Gender、Age和HB,分别表示编号、性别、年龄和血红蛋白值.
2。
选择菜单“Analyze→CompareMeans→Means”,弹出“Means"对话框.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血红蛋白值”进入“DependentList”列表框,选择变量“性别”进入“IndependentList”,单击“Next"按钮,选择变量“年龄”进入“IndependentList"。
3.单击“Options”按钮,在弹出的“选择描述统计量”对话框中设置输出的描述统计量。
4.单击“OK”按钮,得到输出结果.
(二)单样本T检验(One—SampleTTest过程)
实验步骤:
(三)双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TTest过程)
实验步骤:
(四)成对样本的均值检验
实验四方差分析
[目的要求]
利用SPS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
[实验内容]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过程)
(二)多因素方差分析(Univariate过程)
实验步骤:
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变量名:
编号、大肠杆菌数量、处理方法和排污口的变量名分别为x1、x2、x3和x4,之后输入原始数据。
2。
选择菜单“Analyze→GeneralLinearModel→Univariate”,弹出“多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大肠杆菌数量"进入“DependentVariable”框,选择“排污口”和“处理方法”进入“FixedFactor(s)
”框。
3.选择建立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模型.
单击“Univariate"对话框中的“Model”按钮,弹出“Univariate:
Model"对话框.选中“FullFactorial”单选纽即饱和模型。
4.设置多因素变量的各组差异比较。
单击“Contrasts”按钮,弹出“Univariate:
Contrasts”对话框,在“Contrasts”下拉框中选择Simple;单击“Change”按钮可改变多因素变量的各组差异比较类型.
5.设置以图形方式展现多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单击“Plots”按钮,弹出“Univariate:
ProfilePlots”对话框。
选择变量“排污口"进入“HorizontalAxis"编辑框,单击“ADD”进入“Plots"框后,选择变量“处理方法”进入“HorizontalAxis”编辑框,单击“ADD”进入“Plots"框。
6.设置均值多重比较类型。
单击“PostHoc"按钮,弹出“Univariate:
PostHocMultipleComparisonsforObservedMeans”对话框。
将因素“排污口”选入“PostHocTestfor”列表框,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在“EqualVariancesAssumed”复选框组中,选择LSD法进行方差齐时两两均值的比较。
7.设置输出到结果窗口的选项。
单击“Options"按钮,弹出“Univariate:
Options”对话框,在“Display”复选框中选择Descriptivestatistics和Homogeneitytests。
8.单击“OK”按钮,执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到输出结果。
(三)协方差分析(Univariate过程)
政府实施某个项目以改善部分年轻工人的生活状况。
项目实施后开始对年轻工人生活的改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工人受教育程度、是否实施了该项目、实施项目前的工资(前工资)和实施项目后的工资(后工资)如下表所示.用实施项目后的工资来反映生活状况的改善,要求剔除实施项目前的工资差异,分析工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该项目实施对工人收入的提高是否有显著的影响。
编号
前工资
后工资
受教育程度
项目实施
编号
前工资
后工资
受教育程度
项目实施
1
8
12
初中
否
16
8
12
初中
否
2
8
10
高中
否
17
8
10
高中
否
3
8
11
初中
否
18
8
11
初中
否
4
9
18
初中
是
19
9
18
初中
是
5
7
12
初中
否
20
7
12
初中
否
6
8
15
初中
是
21
8
15
初中
是
7
8
13
高中
否
22
8
13
高中
否
8
9
22
初中
是
23
9
22
初中
是
9
7
18
初中
是
24
7
18
初中
是
10
7
9
初中
否
25
7
8
初中
否
11
6
8
初中
否
26
8
12
初中
否
12
10
20
高中
是
27
8
15
初中
否
13
6
14
初中
是
28
9
13
高中
否
14
8
16
初中
是
29
11
14
大学
否
15
12
25
大学
否
30
6
14
初中
是
实验步骤:
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5个变量:
x1、x2、x3、x4和x5,分别表示编号、前工资、后工资、受教育程度和项目实施。
注意:
这5个变量都应是数值型的。
2.选择菜单“Analyze→GeneralLinearModel→Univariate”,弹出“多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3.选择进行协方差分析的变量。
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后工资”进入“DependentVariable”框;选择变量“受教育程度”和“项目实施”进入“FixedFactor(s)"框;选择变量“前工资”进入“Covariate(s)”框.
4.选择建立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模型。
单击“Model”按钮,弹出“Univariate:
Model”对话框,选择饱和模型。
5.其他设置与多因素方差分析类似,在此略。
6.单击“OK”按钮,执行协方差分析,得到输出结果。
实验五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目的要求]
利用SPSS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距离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性元线回归。
[实验内容]
(一)两变量的相关分析(Bivariate过程)
(二)偏相关分析(Partial过程)
(三)距离分析(Distances过程)
(四)一元回归分析(Linear过程)
(五)多元回归分析(Linear过程)
实验六绘制统计图
[目的要求]
利用SPSS绘制各种统计图.
[实验内容]
(一)直条图
研究血压状态与冠心病各临床型发生情况的关系,分析资料如下所示,试绘制统计图.
血压状态
年龄标化发生率(1/10万)
冠状动脉机能不全
猝死
心绞痛
心肌梗塞
正常
临界
异常
8。
90
10.63
19。
84
12.00
18.05
30。
55
34。
71
46。
18
73。
06
44.00
67.24
116.82
实验步骤:
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变量名:
年龄标化发生率为RATE,冠心病临床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SPSS 实验 指导 手册 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