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docx
- 文档编号:6852235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5.11KB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docx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篇一: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是一位跨世纪的文学巨匠,其地位是举世公认的。
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
纯朴美丽的农村故娘苔丝来到贵族德伯维尔家当女佣,被恶棍少爷亚雷克诱骗失身怀孕,因而受到邻里的耻笑和指责,从此开始陷入痛苦的深渊。
后来苔丝遇到了出身富裕牧师家庭的克莱尔,两人真心相爱。
新婚之夜苔丝将自己过去的悲惨遭遇告诉了克莱尔,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克莱尔的无情离去。
苔丝吃尽了难以想象的各种苦头,却没有得到克莱尔的原谅和任何消息。
为潦困的生活所迫,绝望中的苔丝再次落入亚雷克手中。
此后醒悟了的克莱尔重新找到了苔丝,苔丝追悔莫及。
为了与心上的爱人克莱尔生活在一起,苔丝杀死了毁掉自己一生的亚雷克。
几天后苔丝被捕,以杀人罪被判处绞刑,克莱尔则遵照苔丝的遗愿,带着她的妹妹丽莎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我读过的外国小说中,《苔丝》大概是最具诗化最吸引人的作品了。
作者对19世纪英国西南部农村自然景色的优美描述,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尤其是他采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将自然界的优美景色与人物的细腻感情结合起来描写:
通过自然景色来揭示人的心境,又通过人的心境来使自然景象充满人的情感,这种巧妙的结合产生出诗的意境,因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使人读来真觉得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小说中哈代以生动的笔触,深挚的情感塑造出了一个善良美丽的少女苔丝:
宛若"一个清新、纯洁的大自然的女儿","在气质和体貌两方面都表现出一种尊贵的端庄,俨然是个皇后","她周身洋溢着诗意,一举一动都是诗,把诗人只在纸上写写的诗,活生生地显现出来了"。
虽然苔丝是个失贞的女人,甚至最后沦为了杀人犯,但作者还是大胆地摒弃了世俗的观念,赞扬她为"一个纯洁的女人","远远胜过别的处女的清新"。
苔丝是个悲剧式的人物,究竟谁应当为这一悲剧负责呢?
恐怕许多读者都会认为,罪魁祸首是恶棍少爷亚雷克。
而在我看来,导致这一悲剧起因的固然是亚雷克,但导致悲剧结局的还有苔丝名义上的丈夫克莱尔。
亚雷克只是赤裸裸的剥夺了苔丝的贞洁,从肉体上揭开了悲剧的序幕;克莱尔却在新婚之夜抛弃了苔丝,从精神上导致了悲剧的发展,并最终使这场悲剧落下了帏幕。
倘若克莱尔没有抛弃苔丝,没有披着那层虚伪的道德面纱,也就不会有这场悲剧的发展与结局。
篇二: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著称于世的"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力作。
小说描述了一位纯洁姑娘的不幸命运。
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的农家少女,因受东家少爷诱迫而失身怀孕。
从此,这一耻辱的事实剥夺了她接受真正爱情的权利,致使新婚之夜遭丈夫遗弃。
后来,万般无奈之中,她重回了少爷的怀抱,不料,就在这时她那有名无实的丈夫拖着病驱千里归来,苦苦寻觅。
苔丝为了自己真正的爱,毅然杀死同居的少爷,在与丈夫短暂欢聚后,走上了绞刑台。
父亲德伯的愚昧无知,对于金钱的贪婪推使苔丝跌下了社会的的深渊;而亚雷的邪恶无耻则将苔丝少女的所有美好梦想化为灰烬,促使她遇上了改变她人生的第三件事--与安玑.克莱相爱。
而正是这个安玑.克莱,这个有着天使之名的懦弱男人--最终造成了苔丝的悲剧。
有人会说安玑.克莱才是真正该批判的人,但是无疑他生活在那个时代,他需要时间来释放自己,不可忽视的是,安玑.克莱是爱苔丝的,至少那爱是真的,而不是像亚雷一样,只有肉欲,把苔丝当做自己的玩偶。
所以我认为苔丝的悲剧应该是当时的时代所酿成的,或许在现代社会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对于像苔丝一样的人来说,生存的机会就多了。
合上书,我想鞭挞当时的社会,指责亚雷的无耻行径,藐视安玑的懦弱,同情苔丝的悲惨遭遇。
第一位小作者从这个悲剧的故事中认识到了每个人物的不足,第三位作者也是如此,表达了对当时那个社会的不满。
第二位作者虽然也表达了对于悲剧的惋惜以及对于其中人物的痛恨,但是却写出了苔丝与自己朋友之间友谊的真实。
篇三: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作文
这本书,是对丑恶的男人的一种无情的鞭挞。
德北,苔丝的父亲,是一个用酒精把自己置于幻想之中的无能之辈,梦想着上天会将幸福的甘霖降到他的头上,他永远不会去考虑也永远不可能理解人生存的意义;德伯,一个不知廉耻、卑鄙下流的无赖,可以说,是他一手导演了苔丝的悲剧,他对苔丝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那肮脏的肉体的欲望,苔丝杀死了他,但实实在在的说,是他杀死了苔丝;安玑,一个道貌岸然、心胸狭窄的小人,自命清高,但从来不敢直面自己那虚伪的灵魂,在苔丝的悲剧中,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帮凶,在这部书里,他大概是一个最卑微的主人公了;可怜的克莱先生,他无助的道教,从来没有挽救过任何一个灵魂,甚至包括他的三个儿子......我不了解当时的英国社会,因此我无权评说社会制度如何地左右着下层社会人民的命运,但从小说中我仍然看到了当时的社会习俗。
美丽善良、勤劳坚强的苔丝没有屈服于多舛的命运,她没有因人们鄙视的目光而颓萎,也没有因农场主的睚眦必报而退缩,她在世俗的人们的指指点点中勇敢地站了起来,却又在世俗的克莱面前无助地倒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剧啊。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余华的《活着》。
作者在本书的序言中这样总结:
"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态度。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作者的这一段表白从作品的主人公福贵的话里也能表现出来: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挣这个挣那个,挣来挣去赔了自己的命。
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在这里,活着已经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意义了,而仅在于它对生命和生活的依恋。
在我看来,《活着》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样一个范畴,它和《德伯家的苔丝》一样,实实在在是在讴歌和赞美一种生命。
对于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不识庐山",我也无意去探其真实面目,能够无愧于做一个人,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何其难也?
篇四: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苔丝》被称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出版于十九世纪末,作者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托马斯。
哈代。
《苔丝》写的是社会把一个纯洁、质朴、正直、刻苦、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逼得走投无路,终于杀人而被判绞刑的故事。
这是一个悲剧,它无情地批判了社会现实,也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英国上流社会的腐朽堕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苔丝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但作为女人,她拥有迷人的外表。
漂亮的脸蛋,和恰到好处的身材。
哈代给这个人物以重墨描绘,那就是着重写了她的外在形象。
这个形象年轻美貌,天真活泼。
给我映象最深的是她性感的嘴唇,和她唇上的曲线。
粉嫩娇艳,如花沾露的唇,再加之细致分明,乖巧柔美的线条,在顾盼流转间,不动人也难。
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美丽质朴的姑娘,她善良纯真的天性却被狠毒自私的上流社会的一位青年贵族亚力克利用欺骗,始终不能摆脱亚力克的阴影,而走向黑暗的深渊。
她无力摆脱这种悲惨命运,只能用极端扭曲的方式对加在她身上的压迫进行反抗。
可是这反抗又有什么用呢?
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瞬间就会消失,被人们所遗忘,完全不可能动摇整个冷酷残忍的社会。
所以说,只靠个人力量的反抗,根本不起作用。
这也是人性乃至社会的悲哀。
当她好不容易逃离亚力克的魔掌,随后去农场工作,并遇见了自己今后所爱的人--克莱尔,克莱尔欣赏苔丝的纯真可爱,在工作中交流频繁,感情不断升温,最后坠入爱河并义无反顾地结婚了。
就在幸福快要来临时,因为苔丝的对过去不堪往事的吐露,导致两人从幸福的高空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谷底。
克莱尔因为接受不了这一事实,毅然离开苔丝,远走他乡,无情地抛弃了可怜的苔丝。
就是这样一位遭到命运戏弄的可怜人儿,想要与爱的人在一起幸福生活,就连这样一个简单平凡的愿望也没法实现,最终走投无路,惶惶不可终日,再加上亚力克的骚扰,她万念俱灰,对生活完全失去了希望,而动了杀念,杀死了侮辱她的,一直让她痛不欲生的亚力克。
在杀死了亚力克之后,苔丝并没有为此后悔难过,而是一下次轻松了,因为死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她终于自由了。
她以死来证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诚,来成全自己和克莱尔纯洁美好的爱情而没有遗憾。
亚力克也为当初抛弃苔丝而感到后悔,带着巨大的悲痛与歉疚归来,并与即将被处死的苔丝度过了她生命最后五天快乐的时光。
但是他失去了一个深爱她的人,一个把他当做生命一部分的人,一个可以为了他去死的人。
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的自私和所谓的虚伪道德的约束,而使苔丝陷入悲惨的境地。
对于苔丝来讲,克莱尔是她的希望,是她一切快乐的源泉,她为认识他而感到幸福,可是克莱尔把她最后一点希望也给抹灭了,即使后来克莱尔请求苔丝的原谅,以及在苔丝死后怀念追忆她,也无济于事。
可以说,克莱尔也间接促成苔丝的死亡,但是直接促使她走向死亡的还是这个社会,是社会的悲剧。
其实社会中像苔丝这样的可怜人很多,他们虽然身份卑微,但他们作为独立的人格,不应该被社会歧视抛弃,而是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
这样才不会出现如此多的悲剧。
如果说卡门的美在于野性叛逆,简爱的美在于倔强顽强,那么苔丝的美一定在于纯净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儿。
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
虽然小说女主人公身份低贱,遭受了无耻之徒的玩弄和侮辱,历经重重磨难,最后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但我们依然赞美苔丝不屈服于命运,敢于和不公平命运做斗争以及为爱奉献的精神,她单纯善良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篇五: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你愿意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一切么?
或许你会毫不迟疑的说:
"会"。
那么你愿意包容你所爱的人的过去么?
也许你会忧郁,那么先不要急着回答,建议先看看《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被称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出版于十九世纪末,作者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托马斯。
哈代。
《苔丝》写的就是社会如何把一个纯洁、质朴、正直、刻苦、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逼得走投无路,终于杀人的故事。
她以不同的艺术形象成就了一个悲剧,老长老长的故事也因为这个悲剧的成功成为了很老很老的人们心中的疼痛。
它的情节用现在的观点看似乎有点老套,但却深刻反映了古老的宗法制农村在资本主义势力侵蚀下瓦解的悲剧。
苔丝的失贞主要是亚雷。
德伯的责任,她第二次落入亚雷。
德伯之手是她的父母、安机。
克莱和亚雷。
德伯共同的责任,而她终于杀死亚雷。
德伯则是一位受尽欺凌的弱者的最后反抗。
在苔丝身上,我们自始至终看到的是她纯洁本性对逼迫她的力量的苦苦挣扎。
如果说卡门的美在于野性叛逆,简爱的美在于倔强顽强,那么苔丝的美一定在于纯净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儿。
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
作为女人,她有迷人的外表。
漂亮的脸蛋,和恰到好处的身材。
哈代给这个美人加了点色,那就是着重去写了她的唇,她唇上的曲线。
说那是任何男人都会为之神魂颠倒。
红丽娇艳,如花沾露的唇,本身就是情种,再加之细致分明,乖巧柔美的线条,在顾盼流转间,不动人也难。
苔丝是坚强的,乐观的,她的命运却不可逆转。
即使再多给苔丝几次选择,我相信她最终仍然会走老路,除非安玑克莱没有抛弃她远走他乡。
关于社会的悲剧,家庭的悲剧,人性的悲剧已有很多定论,令我感到叹息的只有苔丝和克莱的爱情悲剧。
两个人吃尽了苦头,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只是物是人非,苔丝选择了死亡来成全他们美好的爱情。
终究到底是一场空。
对于苔丝来说,她承受的苦难远大于克莱,她内心的彷徨无助克莱永远体会不到,如若不是苔丝的善良痴心,不计一切的去爱克莱,他们早已成为陌路人了。
受尽苦难的苔丝实际什么都没有得到,受尽了侮辱,却只想到要成全克莱的高尚纯洁,最后只能把克莱拜托给自己的妹妹。
在这场爱情当中,克莱是完全的操控着,最后的大赢家,苔丝是完全的牺牲者,纯粹的奉献自我至死方休。
克莱表现出来的虽然看上去是维护心中那份对爱情的信念,实际暴露出来的是那份冷酷与自私!
他爱的仅仅是自己虚构的一个形象,并非活生生的苔丝。
如果不是在异国他乡遭受病痛的折磨事业的失败我相信他不会还记得有个苔丝在泥沼里苦等着他前去营救。
爱情的发生,谁能说清楚孰真孰假?
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到位,一点点细小的差错就能导致去安排的否定。
即使最终结为伉俪,也无从分辨爱情是否真的发生过。
她那么爱安琪儿,不仅是他的容貌,不仅是他的琴声,不仅是他能给她带来的一切,甚至包括失去的,甚至为他所受的痛苦,她都能承受。
她记得他说的每一句话,她学唱他喜欢的歌,连他的那些理论,那些她自己还似懂非懂的理论,她都牢记着,奉若神明。
他成了她的呼吸,她的生命。
当安机问伊兹,那个曾经爱他的姑娘,能否像苔丝那样爱他时,伊兹几乎脱口而出,她不能,因为苔丝的爱是无法比的,她可以为他而死的。
在别人眼里,都能看出苔丝,如此厚重的爱。
可见这爱的程度了。
安机正是因为苔丝独具特色的纯净才爱上她并向她求婚。
可是当苔丝向她所爱的人坦白她那受伤的过去时,克莱尔犹豫了,对爱人的不理解和对感情的不坚定让她最终选择了离开。
苔丝心碎了,当她帮她的伤口小心翼翼的展现在所爱的人的面前时,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谅。
可是爱人却狠心的在弱小的苔丝的伤口上洒了一把盐。
苔丝的爱,不仅表现在欢愉时,全身心的投入。
更在于,当她明知道,安琪儿抛弃她,在她痛苦万分,而安琪儿梦游时,抱着她走时,她本可以叫醒他,唤回他的爱心,取得召他回头的可能时,她也在为他醒来着想,怕他醒来懊悔,而放弃。
虽然后来克莱尔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和狭隘,他的心仿佛看见天上有一颗名叫"苔丝"的星星对他说:
"亲爱的,现在你原谅我了么?
"很美的感觉。
但是,这终究是一个悲剧,仿佛许多的爱情都是如此。
为什么不可以抗拒,抗拒那虚伪的道德!
离别,等待,彷徨,后悔......虽然苔丝和克莱尔最后度过了五天美好的时光,可是,为爱复仇的苔丝结局依然悲惨。
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如果你深爱一个人,就应该接受她的过去,因为过去也是她的一部分,是她心灵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能接受她的过去,就永远无法走进她的内心,她那颗深爱你的心。
情到深处是理解,爱到深处是包容,因为爱,可以让我们的心像蓝天大海一样宽广,一样无私。
因为爱的温度能溶化一切。
因为,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理由。
篇六: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故事是从美丽的马洛特村开始的,这个在作者笔下"泉水从不干涸,土地永不枯黄,远离尘嚣的肥沃原野",犹如世外桃源般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这片"精致"的土地上,生活着同它一样精致的乡村姑娘苔丝。
她纯净如同蓝天中的一朵白云,又美丽娟秀如同娇艳欲滴的玫瑰。
在这样一个万物都看似美好的乡村田园里,悲剧的种子已被悄悄深埋进土壤,也注定了苔丝将走向毁灭的命运。
当看到监狱的旗杆缓缓升起黑旗,我心中的悲伤突然减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对于承受痛苦远多于喜悦的苔丝来说,死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苔丝离开了,留下累积已久的悲伤,带着她短暂的幸福走了。
其中导致她悲剧性一生的因素是深刻而又复杂的,这关乎当时的社会状况、苔丝的自身性格与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德伯家的苔丝》发行于1891年,此时的英国正处于一个充满变化与动荡的时期。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同时产生了各种尖锐的阶级矛盾。
苔丝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纵使她再美丽善良聪慧,在生活的重压下,她仍旧显得如此渺小。
苔丝无权无势,以至于在家中唯一的老马被撞死以后不得不委身亚雷,以此来维持全家老小的生活。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也为苔丝附上了双重压迫。
在"思想开明"的克莱尔面前,他与苔丝之间的感情脆弱得那样不堪一击。
他以心底根深蒂固的传统贞操观来看待一个女人的纯洁与否,无视苔丝的无辜,亲手将其推入痛苦绝望的深渊。
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偏见,使苔丝再次沦为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牺牲品。
从出场开始,苔丝的美不是张扬的,她有一双清澈的泛着天真的眸子,却始终透露出坚定、淡然的神情。
在她短暂的一生里,她历尽曲折寻得自己的真爱却被一个所谓爱她的人彻底毁灭,这是一个多少讽刺而又残酷的现实。
苔丝无疑是勇敢的。
她敢于拒绝亚雷,在当时男权势力当道的年代里,敢于在他的面前谈自尊。
在最后走上刑场的那一刻,她的从容甚至震慑住了周围的士兵。
但面对现实,她又始终逃脱不了宿命的羁绊,一而再再而三地质疑着自己的命运。
她似乎已经习惯性地认为她只能是一个可怜的乡村妇人,这是与她的出身紧密相连的,这其中也有点小农思想的意味。
苔丝始终摆脱不了传统的束缚,她的新思想是不完整的。
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她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她老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注意她的情形,不敢抬头见人"。
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
最终,苔丝的确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讽刺的是,她在临死前还不忘将自己的妹妹托付给自己的爱人,难道爱情可以如此轻易地被取代?
苔丝这个个体生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思想与举动必然受到制约,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她的悲剧。
苔丝的悲剧是必然的。
作者通过设置许多偶然巧合的情节让人感觉苔丝的悲剧是命中注定,其实不然,透过不可知的命运,就当时的社会来说,苔丝只是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
在资本主义对自然经济的猛烈冲击下,农民只得接受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与不平等待遇,这是社会发展规律下的必然产物。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而苔丝"无谓"的抗争并未改变其悲剧结果,反而使她的悲剧色彩更加浓重。
作者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将苔丝定义为"一个纯洁的女人"。
诚然,苔丝美好的形象与她家乡美好的风光是每一个现世人所共同追求与渴望的。
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在现实的冲击下,这些场景只能存在于小说中,作者塑造这样一个悲剧故事更将那些梦中人惊醒,将残酷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
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某种最初最美好的东西是不是也在悄悄流失呢?
这也许是要我们深思的。
如果说把《德伯家的苔丝》这本小说当作一面镜子,照射我们的内心,审视那些屈服于现实或是被现实扭曲的原本的真善美,每个人都会获得各自不同的收获,而这些往往是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东西。
篇七: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看到"痴心女子"和"冤家路狭"感觉很难过,很压抑,眼泪在眼眶打转,终于眼泪下来了,也读完了,虽然早已结局,但真的看到的时候还是感觉很难受、很难过。
多少词汇在脑海中出现,而我,只能用一个短语来形容苔丝--天真的美。
她是美丽的乡村姑娘,虽然有着贵族血统却依然纯朴,美,不是一种外表,而是内心高雅纯洁的表现。
心灵纯净自然的她是大自然的女儿。
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
一直想如果没有开头那个牧师的几句话,也许可怜的苔丝会是另一番生活,然而,十六岁的乡村女孩苔丝的悲剧就从这里开始了。
苔丝愚蠢的父亲忽然知道自己是一个大贵族的后裔,就在算计着怎么才能享受贵族的生活就逼着苔丝去认亲,结果天真的苔丝遇上了毁了他一生的那人--亚雷。
他是苔丝宿命中永远逃不开的仇。
夺去了苔丝所有的梦想,以及追梦的能力,夺去苔丝的青春年少的纯真的渴望。
然而,我们那个天真的女孩,依然是如此清纯,如此单纯到让人疼惜的女子。
苔丝决心开始新的生活,就去几百里以外的奶牛场工作了,在那里,她遇上了她第二个不应该遇上的人,至少我是这么觉得,一个她真正爱的人,但我始终以为那个人辜负了她的爱,他的举动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伪善。
如果没有克莱,苔丝的一身是悲剧化为平淡,然而克莱的出现却是在悲剧的背后涂上更浓墨重彩的黑暗。
其实我相信克莱是爱苔丝的,不然也不会在梦游时表露自己的情感,但,他还是被道德束缚着,不能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一切。
克莱正是因为苔丝独具特色的纯净才爱上她并向她求婚。
对克莱奔涌的爱潮,窒息的是苔丝自己。
他用他的爱伤害着那个天真的女孩儿,给她幸福的希望,又全部抹杀。
而她也用她所有的爱折磨自己。
苔丝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决定接受克莱的爱情。
可是当苔丝向她所爱的人坦白她那受伤的过去时,那所谓的爱人却犹豫了,对爱人的不理解和对感情的不坚定让克莱最终选择了离开。
苔丝心碎了,当她帮她的伤口小心翼翼的展现在所爱的人的面前时,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谅,可是狠心的爱人在弱小的苔丝的伤口上洒了一把盐。
他并不是一个感情很专一的人,也许我们看见他对苔丝那种深深的眷恋,可是当苔丝的失真违背他表面所鄙视的宗教时,他毫无余地的选择了退缩,而且退缩得是那样的磊落不羁。
苔丝今后又要一个人面对生活了,还要向父母隐瞒事实的真相,装着很幸福的样子,并且从仅有的一点生活费中寄钱给父母,克莱的离去,苔丝从事着最脏最累的工作,忍受着身体和心理两重的磨难。
而此时,那个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人在哪里?
但她却始终惦记着自己的丈夫有一天能够原谅她。
我只能说她真的是太天真了。
苔丝喜欢克莱,并把克莱当成他生存的全部源泉,甚至可以说他就是她的救命稻草,所以她的全部意念都是存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而面对现实爱情是多么苍白无力啊,美貌与高贵的血统,也许是战利品,但不是武器。
也许我们的苔丝,她,真的是太天真了。
苔丝看到回来的克莱伤痛欲绝夺门而去,苔丝也伤心不已,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仇恨,拿起了刀,将她多年以来所受到的屈辱与艰辛都发泄在刀头,刺向了那个毁了她一生的男人。
后就奔向黑漆漆的马路,追赶她的安琪儿去了......虽然苔丝和克莱最后度过了五天美好的时光,可是,为爱复仇的苔丝结局依然悲惨。
一切平静了,苔丝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终于和她爱的人体验了真正的蜜月,那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站,是她终于解脱的日子。
心碎的她,带着梦想和遗憾走向绝路的人生,在最后的,又是最漫长的,幸福的一夜......在生命中最后一次日出之时,她把对人生、爱情的遗憾带去了--另一个--美妙的世界。
我就是不明白,一个很好的天真女孩为什么会落的如此结果?
她有什么错?
漂亮?
天真?
自尊?
也许你的天真善良真诚是你美之源,亦是悲之源。
篇八: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前一段日子,读完了《苔丝》--流着眼泪读完的。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篇小说了,可从次数上来看虽是第二次,实质上只能说是第一次,或者说是一次多一点点。
我第一次看这篇小说的时候才只是一个小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读得也很粗略,那时,我对《苔丝》的唯一印象就是挺好看的,苔丝这个人物挺可怜的,除此以外便所剩无几了,根本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伯家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