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营地建设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6845874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90.99KB
生产生活营地建设施工方案.docx
《生产生活营地建设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生活营地建设施工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生活营地建设施工方案
目录
一、建设原则2
二、建设概况2
2.1、工程概况2
2.2、项目部组织机构3
2.3、施工工区划分3
三、建设方案及要求4
3.1、进场道路4
3.2、场地平整4
3.3、场地硬化4
3.4、设备生产能力4
3.5、水泥、钢材、木料、沥青5
3.6、生产、生活用电5
3.7、施工、生活用水及排水5
3.8、驻地不良地质7
3.9、驻地通讯7
3.10、高原严寒地区施工人员的健康、生命安全、工作效率保障措施7
3.11、驻地建设7
3.12、储料场8
3.13、设备安装8
3.14、建设进度9
3.15、主要工程数量9
3.16、期投入大型主要设备9
四、建立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10
4.1、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10
4.2、生产部站长工作范围10
4.3、操作工岗位职责11
4.4、技术员岗位职责11
4.5、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12
4.6、质检员岗位职责12
4.7、试验员岗位职责13
4.8、试块制作员岗位职责13
4.9、资料员岗位职责13
4.10、生产调度作业指导书14
4.11、操作员作业指导书16
4.12、计量校正16
五、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6
5.1、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7
5.2、材料室安全职责17
5.3、技术质量部安全职责17
5.4、生产计划部安全职责18
5.5、安全检查制度18
5.6、安全教育制度20
5.7、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20
K36+5001#营地建设工程数量表22
K38+450项目部营地工程数量表23
K48+400砂石加工系统营地工程数量表24
K51+1602#营地工程数量表25
K61+9003#营地工程数量表26
K36+500沥青混凝土拌合站1#营地平面布置图27
K48+400砂石加工系统及水泥稳定拌合站平面布置图28
K51+160混凝土搅拌站2#营地平面布置图29
生产、生活营地建设施工方案
根据招投标及合同文件,结合施工作业环境及该地区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地震、地质等自然地理特征,在认真勘察施工沿线和各种材料来源的基础上,结合我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以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的组织计划,周密的安排,严谨的保证措施,确保实现对业主在质量、工期、安全、进度、环保、文明施工,保通等方面的承诺。
为参建的技术、管理及作业人员提供较好的作业环境及满足施工建设进度、确保施工质量和各项办成品的生产能力,进场后我部立即建设生产及生活营地。
一、建设原则
本着经济、实效、合理的原则,根据《九龙县上团乡通乡公路及孟底沟水电站对外辅助道路Ⅱ标施工招标文件》、合同、工程量清单;《九龙县上团乡通乡公路及孟底沟水电站对外辅助道路Ⅱ标施工投标文件澄清备忘录》;《九龙县上团乡通乡公路及孟底沟水电站对外辅助道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至四册》及附件;《九龙县上团乡通乡公路及孟底沟水电站对外交通辅助道路(上团乡连接线)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80-200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公路工程水泥及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程》JTGF71-200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G10-2006;
项目部建设在K38+450,1#营地及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建设K36+500,砂石料加工系统及水泥稳定碎石搅拌站建设K48+400,2#营地及混凝土搅拌站建设K51+160,3#营地租赁在K61+900。
总占地面积76.94亩。
该5处地势比较开阔,基本满足我方建站选址、森林防火、不良地质灾害防止要求。
二、建设概况
2.1、工程概况
我司承建的九龙县上团乡通乡公路及孟底沟水电站对外交通辅助道路Ⅱ标施工,辅助路K33+000~K64+895(短链190m)和上团乡连接线K0+000~K1+965,路线全长33.67公里。
清理现场47.03万m²,路基挖土方11.6941万m³,路基挖石方21.9144万m³,路基填筑利用土方3.3211万m³,利用石方3.4643万m³。
C20砼路堑边沟31274m,C20砼路堑墙边沟1760m,盲沟1604m,C15片石挡土墙5805.7m³,M10浆砌片石挡土墙41654m³,M5浆砌片石拦渣墙5357m³,挂网喷锚支护3839.5m²等;本合同段桥梁377m/13座(小桥),混凝土数量约8000m3;涵洞共有698.8m/116道,其中钢筋混凝土圆管涵539.30m/92道,混凝土数量约1400m3;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59.50m/24道,混凝土数量约1900m3;200mm厚4%水泥稳定土基层(含平交)5.7万m²,厚220mm4%水泥稳定土基层(含平交)11.5万m²,厚200mm级配碎石底基层(含平交)5.8万m²,沥青透层(含平交)16.5万m²,厚40m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含平交)16.5万m²等;SA级钢筋砼护栏6831米,钢筋砼挡块5262个,白色热熔型涂料路面标线6503m²
2.2、项目部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技术质量部、工程管理部、财务部、设备物质部、综合办公室、安全环保部、工地试验室、民工管理部;根据工程数量、现场施工条件、工期要求等特点,项目经理部配备人员如下:
项目经理部按招标文件要求,配置具有类似公路施工资历的项目经理一人,常务副经理、常务副总工、生产经理、安全负责人各一人,测量工程师一人、质检工程师一人、试验工程师一人,合同工程师一人、桥梁工程师一人,计量工程师一人、财务负责人一人,每个施工队配备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技术员一名和其他相应的管理人员。
2.3、施工工区划分
路基土石方开挖、回填、防护、涵洞的基坑开挖施工队分三组:
施工一组负责K33+000-K42+000段路基的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配备炮工2名,普工4名;施工二队:
负责K42+000-K54+000及连接线K0+000-K1+965段路基的现场施工与管理配备,炮工3名,普工6名;施工三队:
负责K54+000-K64+895段路基的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配备炮工3名,普工6名。
涵洞施工分三个组:
施工一组负责K33+000-K42+000段圆管涵及盖板涵的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普工5名,模板工5名,砼工5名;施工二队:
负责K42+000-K54+000及连接线K0+000-K1+965段圆管涵及盖板涵的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普工10名,模板工10名,砼工5名;施工三队:
负责K54+000-K64+895段段圆管涵及盖板涵的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普工10名,模板工7名,砼工8名;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分三个组:
施工一组负责K33+000-K42+000段浆砌片石及混凝土挡墙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普工10名,模板工6名,砼工5名;施工二队:
负责K42+000-K54+000及连接线K0+000-K1+965段浆砌片石、混凝土挡墙及锚喷支护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普工12名,模板工9名,砼工5名,架子工5名;施工三队:
负责K54+000-K64+895段浆砌片石及混凝土挡墙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普工12名,模板工9名,砼工5名;
桥涵施工队:
负责全段桥梁工程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及盖板涵预制、安装工作。
钻孔施工班组,配备钻孔工人3人;钢筋班组配备焊工2人,制作工3人,绑扎工5人;架管工15名,混凝土工15名,模板工20名。
地材加工分三个加工组每组配备6人。
路面施工队:
分两个组即水稳层组及沥青混凝土施工组,每组配备普工8人。
交安施工队:
负责全段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每组配置普工20人。
三、建设方案及要求
3.1、进场道路
该工程为改扩建道路,项目部、工区营地均靠近原有道路。
对原道路、旧桥涵进行临时改造及加固后便畅通,砂石加工系统需修建1144.97m临时便道,局部地段修建措车道及路基加宽至7.0m。
3.2、场地平整
进场后及时与州政府、当地政府及政府各部门联系,办理临时租地手续。
该地区为国家原始森林保护区,土壤较为稀缺,在平整场地时,将原地面30cm厚的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质清理成堆集中堆放,便于后期恢复生态。
场地按1.0%或自然坡度向河内排水。
3.3、场地硬化
住宅区及临时设施采用15cm厚C20混凝土硬化,拌合机部位、堆料场、水泥库房及便道采用25cm厚C25混凝土硬化,搅拌站及砂石加工系统基础采用C30混凝土。
3.4、设备生产能力
水泥稳定碎石料选用300型拌合机,每小时生产能力为300T/h,每工班按8小时计算,利用率按75%计算,每班可生产1800吨,即800m3,平均每天铺筑800~900m,可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设备基础采用C30混凝土。
XWB300型拌合机总功率为120.8KW,场内配置一台200KW发电机及50D装载机上料,拌合站基础及预埋钢板按厂家提供的施工图施工。
混凝土搅拌站配备JD750D混凝土强制性搅拌机,每盘料搅拌0.7m3,每3分钟搅拌一盘料,利用率按90%计算,每小时可搅拌混凝土12.6m3,JD750D混凝土搅拌站总功率为80KW,场内配置一台120KW发电机及30D装载机上料,拌合场基础混凝土及预埋钢板按厂家提供的施工图施工。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配备2000型沥青拌合站,每小时生产能力为200T/h,每工班按8小时计算,利用率按75%计算,每班可产生1200吨,即400m3,平均每天铺筑1500~2000m,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设备基础采用C30混凝土。
2000型拌合机总功率为420KW,场内配置一台600KW发电机及50D装载机上料,拌合站基础混凝土及预埋钢板按厂家提供的施工图施工。
砂石加工系统采用震动筛和反击破,每小时生产能力为80.0m3/h,每工班按12小时计算,利用率按75%计算,每班可产生720m3,全线总共砂石料用量为112000m3,需5个月。
其生产量满足施工总进度要求。
砂石加工系统总功率105KW,场内配置一台150KW发电机、两台50D装载机上料及斗容量1.6m3单斗挖掘机1台。
砂石加工系统基础采用C30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及预埋钢板按厂家提供的施工图施工。
3.5、水泥、钢材、木料、沥青
水泥、钢材、沥青等辅助材料从西昌购买,至路线起点运距约310km,利用雅西高速和省道215线运输。
水泥采用42.5R袋装水泥,水稳层拌合站、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库房均可存储水泥300吨,水稳层拌合可满足4天的铺筑,水泥采用边用边存储方式,在正式铺筑时,每天进场水泥不少于70吨。
根据需用量随时调整水泥进场量。
水泥储存可满足施工要求。
3.6、生产、生活用电
施工用电采用自主购买发电机组,根据施工现场各项设备总功率及预留富余值,混凝土拌合站额定功率80KW,配备120KW发电机组1台;砂石加工系统总功率105KW,配备150KW发电机1台;水泥稳定基层拌合站额定总功率120KW,配备200KW发电机组1台;沥青混凝土拌合站额定总功率420KW,配备600KW发电机组1台;桥梁施工现场配备120KW(桩基施工)1台及50KW发电机组4台;项目部、各营地、拌合站生活及办公用电配备30KW发电机6台;防护、涵洞现场施工配备20KW发电机4台;所有固定发电机组搭设钢管彩钢瓦棚,施工现场移动发电机采用临时钢管棚;根据发电机组功率配备配套漏电、短路器(0.01秒)总配电柜各项用电配备分配电箱,各施工部位接线采用铜芯电缆,施工现场、生活及办公配备漏电、短路(0.01秒)配电箱,在房间内、外穿绝缘线管,为加强管理夜间实施停电。
所有发电机由项目部设专人电工、机修工统一管理。
施工用电柴油设专人专车在九龙县购买。
3.7、施工、生活用水及排水
全区水系均属雅砻江水系,沿线冲沟较为发育,水文网呈树枝状,均经支流汇入雅砻江,大都具有源头近、流程短、流量小的特征。
雅砻江蒙古山—八窝龙河段内发育较大的一级支流主要有:
正沟、热水沟、孟底沟等,其中,孟底沟沟道较长,发源于久鲁祝,长约32km。
项目所在九龙县地处横断山系北段,大雪山脉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境内群峰林立,河流溪沟密布,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因海拔高度悬殊,形成气候垂直差异,有河谷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寒温带、山地亚寒带、山地寒带等多种气候带。
受高原气候和季风影响,冬春干冷漫长,夏秋温差悬殊,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雨稀少,气候干燥;雨季(5—10月)降水集中,气候湿润,降水变率显著,夏秋多阴雨,日照少,呈大陆性气候特征,属大陆性高原型气候。
1#营地生活用水在K36+120冲沟内提取,经PH值测定及检测,无色、无味、透明。
通过工程区地表、地下水的化学成份分析表明,水质类型为Ca—HCO3,总矿化度179.63~849.12mg/L,PH=7.5~8.1,属中性偏弱碱性,水质较为优良,复合饮用标准,采取360mφ25mmPPR管引至K36+480路基右侧边坡上,在此处修建5.0×2.0×2.2mC25防渗钢筋混凝土沉淀池。
底面浇筑25cm厚混凝土,顶面采用1.2cm透明玻璃覆盖,沉淀池至厨房采用420m(为不影响材料进出场,水管采用K36+660涵管穿越路面)φ25mmPPR管,每间厨房接2个水龙头及洗菜池,在厨房侧面设置洗漱槽及7个水龙头。
使用的废水采用20.0mφ160mmPVC管引进6.0×5.0×2.0mC25钢筋混凝土废水处理池,在废水处理池沉渣及消解后,达到三类水质再排放至河内。
施工用水采取在正沟河内抽取,在拌合场设置5.0×3.0×2.2m蓄水池,水池高出地面1.0m,在水池内涂刷2层防水涂料,蓄水量为30.0m3,养护及路基填筑用水每天需60m3,水池距离正沟河60m,在水池上预埋φ110PVC管出水管,并引至边坡上。
垂直高差40m,总扬程达到60.0m,抽水管道采用φ63mmPPR管,水泵采用三相17.5KW螺旋泵1台,在河床上修建3.0×3.0×3.2m泵房1座。
2#营地生活用水在K51+195冲沟上提取,经PH值测定及检测,水质较为优良,复合饮用标准,采取100mφ25mmPPR管引至路基左侧边坡上,在此处修建5.0×2.0×2.2mC25防渗钢筋混凝土沉淀池。
底面浇筑25cm厚混凝土,顶面采用1.2cm透明玻璃覆盖,沉淀池至厨房采用80m(为不影响材料进出场,水管沿料仓外侧布设)φ25mmPPR管,厨房接2个水龙头及洗菜池,在厨房后面设置洗漱槽及4个水龙头。
使用的废水采用排入采用12.0mφ160mmPVC管引进4.0×3.0×2.0mC25钢筋混凝土废水处理池,在废水处理池沉渣及消解后,达到三类水质再排放至河内。
施工用水K51+195冲沟采用φ110mmPVC管引至3.0×2.0×2.8m水池内。
砂石加工系统生活用水采取在热水河打水井方式提取,水井设置在热水沟河床上,距离改移后的河床35.00m,水井采用人工开挖,每1.0m设置15cm厚C20钢筋混凝土。
总深度6.0m。
提取的水经PH检测后再使用。
距厨房距离为500m,高差8.0m采用65.0m扬程潜水泵抽取。
施工用水直接在河内抽取,采用φ120mm37.5KW污水泵抽至洗料场。
项目部生活用水采用对原住户水管改造,水源在K37+600处采用PPR管引取。
3.8、驻地不良地质
施工驻地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无滑坡、泥石流现象,山体背后基岩较为稳定。
3.9、驻地通讯
为便于指挥工地生产及内外信息沟通与联络,在项目经理部、各施工作业队驻地装卫星电话,所有人员自备移动电话,现场内部采用对讲机联络。
3.10、高原严寒地区施工人员的健康、生命安全、工作效率保障措施
由于本标段高程在2000m以上,属于高原地区;为了加强管理,根据业主的统一部署,我公司按照高原严寒地区进行施工管理。
1、驻地建设:
发包人制定的标准化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生产区和办公区、生活区合理布置,做到保护自然、绿化环境、井井有条、干净清爽、以人为本、科学合理。
办公室、生活用房具备保温条件;厕所干净、卫生,满足环境要求;淋浴室配置热水装置;在项目部建设防寒设施,设有制氧供氧系统,医疗保障系统,冬季保暖系统,保证职工和雇员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2、生活保障、卫生防疫:
食堂配备一定的容量的高压锅、液化气灶、蓄水池,确保给职工等提供安全、卫生的熟食品;在生活区做好防鼠处理,防止鼠疫的发生;
3、医疗服务:
进场前,所有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体检;只有体检合格人员才能进场施工。
与当地医疗单位建立联系,并在工地配备相应数量的、医疗急救方面有一定经验的医护人员、备用药品;在工地医疗室内,除配备常规药品和常用医疗器械外,还要备有氧气瓶、担架、呼吸机、救护车等,发现重危病人或疑难杂症,及时送往离驻地最近的医院救治。
4、冬季气候寒冷,施工场地内冰雪多,供暖火源多,必须按照冬季施工方案的要求,落实各项安全质量措施,设置救援机构,备齐备足救援材料。
尤其是冬季防冻、防滑、防火、防触电、防爆炸、防职业中毒窒息、防交通事故及防寒保暖等必须逐一落实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不安全隐患,有效防止人身事故和各类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制定详细的冬季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并配齐冬季施工安全防护用品以及防寒防冻防滑等劳动保护用品。
3.11、驻地建设
由于受征地及地形影响。
所有场地建设规划受限。
施工项目部选择在运脚村即K38+450,项目部租用当地24间民房,住宅面积约600m2,总租赁面积约1200m2,与住户签订2年租赁合同,其租赁费用按0.08元/m2/天计算。
再在租赁地建设100.0m2活动板房及建设空心砖临时库房120.0m2。
K36+500建设1#营地,占地12.09亩。
驻扎路基土石方开挖、回填、防护、涵洞施工一组及路面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班组,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设置在1#营地。
驻扎人数85人。
住宿活动板房搭设8间,面积为160.0m2,厨房搭设2间,面积为40.0m2。
K48+400建设砂石加工系统及水泥稳定拌合站,占地59.23亩。
砂石加工系统人员及路面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班组,驻扎人数85人。
住宿活动板房搭设3间,面积为60.0m2,厨房搭设1间,面积为40.0m2,库房1间,面积为40.0m2。
K51+160建设2#营地,占地面积3.75亩,驻扎路基土石方开挖、回填、防护、涵洞施工二组及混凝土搅拌站及涵洞盖板预制场,驻扎人数100人。
搭设活动板房10间,厨房1间,库房1间。
K61+9003#营地为租赁成都勘测设计院房屋,总租赁面积约400m2,生活用水及排污按每吨计算,驻扎人数70人。
签订2年租赁合同,其租赁费用按0.1元/m2/天计算。
3.12、储料场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堆料仓采用M10砂浆浆砌片石,隔仓规格为0.5×1.5m,背墙采用0.75×1.5m,堆料高度平均按3.0m计算,石屑面积为1050m2,计划堆料3150m3,碎石(两个仓),1500m2,计划堆料4500m3,可连续满足6天的铺筑,按正常施工每天进场原材料为:
碎石700m3,石屑200m3,沥青16吨。
混凝土搅拌站堆料仓采用M10砂浆浆砌片石,隔仓规格为0.5×1.5m,背墙采用0.75×1.5m,堆料高度平均按3.0m计算,砂面积为80m2,计划堆料240m3,碎石(两个仓),160m2,计划堆料480m3,砂石加工系统距混凝土拌合站2.6km,根据消耗量确定材料进场量,水泥库存量至少100吨。
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站每天消耗量不少于800m3材料,其材料堆放场至少满足10天用量,建设面积不少于6000m2,在施工沿线无适合的场地,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站采取在砂石加工系统场建设。
砂石加工系统堆料场采取麻袋装砂分隔不同种类材料。
3.13、设备安装
场地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开始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根据实验室配合比进行机械试运行。
建立健全水稳层拌和站管理制度,公司派遣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技术指导,各道工序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控制,对不合格的原材严禁进入拌和现场,对不合格的水稳材料严禁出场,进入场地的原材料加以过磅认定,在生产过程中专业质检员及操作人员随时检查,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实验室签发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了的配合比进行配料。
3.14、建设进度
1#营地计划开工日期为2015年3月10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5年9月15日(包括热拌系统)
项目部计划签订合同及开工日期为2015年3月10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5年4月20日。
入住时间为2015年3月10日。
2#营地计划开工日期为2015年3月10日,计划拌合站投产日期为2015年4月25日。
砂石加工系统计划开工日期为2015年4月1日,计划投产日期为2015年5月20日,全面建设完成为2015年8月30日。
3#营地计划2015年5月20日签订合同,计划2015年5月25日入住。
3.15、主要工程数量
见后附数量表
3.16、期投入大型主要设备
设备表
四、建立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4.1、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掌握混凝土、水稳碎石、沥青混凝土行业的各种相关试验标准、规范和试验方法,领导全室人员认真贯彻国家标准,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2、抓好技术管理工作,组织工程质量检查及用户回访;
3、负责召开质量事故分析会,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分析报告;
4、负责对各种试验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分析报告;
5、负责开展以稳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研制开发新品种为课题的各项科研工作;
6、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完成质量目标的措施和管理办法;
7、负责审核试验报告,对试验报告的准确性负责;
8、协助试验室主任做好试验室的管理工作;
9、负责开展质量教育工作。
4.2、生产部站长工作范围
1、生产部站长在分管副总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分管副总负责;
2、生产部站长是本部门各项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搅拌站生产、设备方面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
3、负责按生产计划,指导、监督、检查搅拌站和运输队合理组织生产,确保生产任务的达成;
4、负责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指导、监督、检查搅拌站和运输队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5、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搅拌站和运输队做好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6、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搅拌站和运输队进行生产成本的量化管理,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7、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搅拌站和运输队做好设备台帐、计量器具台帐及其维修保养台帐的管理;
8、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搅拌站和运输队做好生产、设备事故的现场维护,并做好记录,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处理;
9、负责主持制订本部门、搅拌站及运输队的规章管理、工作流程、考核制度及下属人员的岗位描述、岗位职责,并指导、监督、检查、考核本部门、搅拌站及运送队人员的执行情况,对违纪、违规行为和人员进行查处;
10、负责本部门人员的培养、培训、考核工作,并负责协助对公司其他部门人员进行生产、设备方面的培训工作;
11、负责本部门的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负责宣贯公司各项管理制度;
12、负责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有关生产、设备方面的工作;
13、负责向分管副总汇报有关生产、设备、运送方面的工作情况;
14、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4.3、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生活 营地 建设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