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6845472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3.20KB
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长宁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那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
这个时期最早应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答案】B
【解析】甲骨文的形成和青铜器的开始铸造是在商朝时期,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深刻影响了我
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道家思想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D.儒家思想
【答案】D
【解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故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B、C项。
点睛: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得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儒学覆盖社会各个领域,贯彻于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全社会都需重视、学习的理论学说,儒学由一家之言上升到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官方御用之学,成为大一统政治格局和指导人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在政治方面,秦朝给
中国留下的印记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答案】B
【解析】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故答案为B项。
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的选官制度,行省制是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C、D项。
4.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A.推行法家思想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无为而治D.提倡百家争鸣
【答案】B
【解析】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故答案为B项。
A、D项与汉武帝实行这一政策无关,排除;汉武帝时期改变了无为而治政策,实行积极有为的政策,排除C项。
5.体现“汉化风气下南北民族融合”的历史事件是
A.文景之治B.对匈奴战争
C.唐蕃联姻D.孝文帝改革
【答案】D
【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也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故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没有涉及“汉化”和“民族融合”,排除A、B、C项。
6.“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
”这种贸
易形式被称为
A.转口贸易
B.朝贡贸易
C.行商贸易
D.民间贸易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来看,这种贸易形式是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由官府严格控制。
故答案为B项。
A、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从材料中的“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来看,对外贸易由官府控制,不是民间贸易,排除D项。
7.下图为《近代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
图中开放最西通商口岸的对应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开放的最西通商口岸是重庆。
《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B、D项。
点睛:
《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辛丑条约》没有规定开放通商口岸。
据此确定本题答案。
8.“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
”这场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康梁之徒”是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
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试图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故答案为B项。
洋务运动是清朝官员中的洋务派开展的,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自身发动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的斗争,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
9.上海和嘉兴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一大”召开D.南昌起义
【答案】C
【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故答案为C项。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是在北京爆发,排除B项;南昌起义是在江西南昌,排除D项。
10.根据右图分析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全国大规模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
【答案】C
点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11.某地因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当地人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率先从中世纪转变到近代,创造出新的时尚。
“某地”是指
A.葡萄牙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答案】B
【解析】意大利位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中心;作为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
12.14至17世纪欧洲相继实现了“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其所指历史事件分别是
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D.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主张以人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人的发现”;新航路开辟成功,世界逐渐联结为一个整体,这是“世界的发现”。
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点睛:
“人的发现”是以人为中心,“世界的发现”是世界由分散孤立状态逐渐连为一体。
本题的解答首先要理解这两种说法的含义。
13.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集中批判的是
A.人文主义B.专制主义C.霸权主义D.理性主义
【答案】B
【解析】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集中批判的是专制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
故答案为B项。
启蒙运动发展了人文主义,排除A项;启蒙运动的开展与霸权主义无关,排除C项;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排除D项。
点睛:
启蒙运动不再承认外界的一切权威,主张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扬。
启蒙思想家们由提倡人性到提倡理性,由批判神学到集中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并对未来社会作出理想的设计,如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建立法治社会等。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上来。
14.有学者认为:
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即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
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奴隶
C.传播基督教思想D.输出机器
【答案】A
【解析】英国通过拓展殖民地,不仅带来巨额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的很多商品供不应求。
尽管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故答案为A项。
B项与工业革命的爆发无关,排除;传播基督教思想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排除C项;在工业革命开展后才出现机器生产的方式,排除D项。
15.恩格斯说:
“俾斯麦用使资产阶级本身感到惊奇的速度和准确性实现着他的民族纲领。
”
指的是俾斯麦即将完成德国的
A.国家统一
B.工业革命
C.议会民主
D.殖民掠夺
【答案】A
【解析】俾斯麦将要实现的“民族纲领”是完成德国的统一,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通过发动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统一。
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
16.最早对日本进行武力叩关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国
【答案】A
【解析】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
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
17.以下表格内容是某同学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由此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应该是
A.工业革命对亚洲的影响
B.反对殖民侵略的变革
C.富国强兵的革命浪潮
D.现代化改革是救国之道
【答案】D
【解析】克里木战败,俄国开始废除农奴制的改革;“黑船事件”导致日本国门被打开,不得不面向世界,学习西方,才有明治维新的改革运动;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
材料表明三个国家都是试图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实现现代化来挽救国家于危亡。
故答案为D项。
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克里木战争不是殖民侵略战争,排除B项;通过改革巩固自身统治,不是“革命”,排除C项。
18.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是
A.国家干预B.自由放任C.重商主义D.计划经济
【答案】A
点睛:
罗斯福上台后立即实行“新政”,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
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D.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答案】D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形成,建立起二战后的世界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故答案为D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A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都是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不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排除B项;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0.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
图中①处应填写
A.莫洛托夫计划B.“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D.欧洲煤钢联营
【答案】C
【解析】美国通过对西欧实行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复苏,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秩序。
故答案为C项。
莫洛托夫计划是苏联实施的,排除A项;“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与漫画信息无关,排除B项;欧洲煤钢联营的成立是在1952年,排除D项。
点睛:
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
(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
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21.
(一)“一带一路”的历史记忆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问题: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中国古代哪一时期?
它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1)唐朝时期,中央政府是如何维护丝绸之路畅通的?
(2)以史实说明“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答案】
(1)西汉时期;张骞
(2)开疆拓土,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驻军防守。
(3)各国的商贾、僧侣、使节络绎不绝、往来于途;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科举制传入日本、朝鲜和越南;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输出,外国香料等物品输入;文化上,佛教传入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又传入朝鲜、日本,国外艺术、科技传入中国,中国的印刷术、火药及火器技术等西传。
早期的西学东渐。
【解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中国古代西汉时期;与这一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是张骞。
(2)唐朝时期中央政府维护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开疆拓土、设置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管辖、驻军防守等方面来回答。
(3)“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可以根据所学有关内容,从贸易往来、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等方面来说明。
22.
(二)世纪的烙印
世界近现代的每一个世纪,都有一个国家格外耀眼,使得该世纪打上她的烙印。
16世纪是西班牙的世纪,17世纪是荷兰(或者尼德兰)的世纪,18世纪是法国的世纪,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21世纪初期的标志性事件则是中国的崛起。
——摘自[阿根廷]盖铁戈:
《21世纪:
中国的世纪》(《环球日报》2017年5月8日)
(1)根据材料提示,完成表格填写。
(2)你是否赞同作者对“18世纪是法国的世纪”的评价?
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
(二)世纪的烙印
(1)18世纪法国: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1791年宪法;《人权宣言》19世纪英国:
工业革命完成;工厂制度;世界工厂;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日不落帝国20世纪美国:
工业产值世界第一;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冷战
(3)同意。
18世纪下半叶,法国现代化启动,是欧洲大陆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
法国启蒙思想家辈出,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扫荡了法国传统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颁布179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人权宣言》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不同意。
相对英国,法国经济落后,工业革命起步晚;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长期处于动荡;大革命爆发于18世纪最后十年,影响有限。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就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威力。
18世纪是“双元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有关史实说明、论证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世界近现代的每一个世纪,都有一个国家格外耀眼,使得该世纪打上她的烙印”,即能突出某一国家在当时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对于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史实,列举符合时间要求的能够代表这一时期该国重大成就的事件。
(2)对“18世纪是法国的世纪”的观点,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如果同意,则应当联系所学,从这一时期法国的重大成就如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人权宣言》的发表等事件来说明;如果不同意,则可以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从对世界局势的影响还存在不足等方面来说明。
23.(三)梁启超谈中西文化
材料一:
1919年,英国科学家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国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
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遨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
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论战正酣之时。
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
“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
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国中那些老辈,故步自封。
说什么西学都是中国所固有,诚然可笑;那沈醉西风的,把中国甚么东西都说得一钱不值,好像我们几千年来就像土蛮部落一无所有,岂不更可笑吗?
要发挥我们的文化,非借他们的文化做途径不可,因为他们研究的方法实在精密。
……所以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
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
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
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
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
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
我们人数居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我们对于人类全体的幸福,该负四分之一的责任。
……”
——摘编自《梁启超传》、《欧游心影录》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论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概述材料二中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要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张?
【答案】
(1)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著名
知识分子的推崇;文化舆论的宣传。
(2)尊重爱护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出现了严重的弊端,但西方文化有长处可学习借鉴;中国文化可与西方文化进行化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系统;融合中西文化的新系统可被世人接受。
(3)能从时代背景的视角,解读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张折射了当时自身的理想与信念。
20世纪初,西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残酷的世界大战,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导致科学破产;民国建立后,主张用西学改造中国也出现了诸多乱象。
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倾向,梁启超却极力主张尊重传统文化;同时,也不排斥西方文化,主张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的长处,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化合,用西学的研究方法发扬中国文化优势,显得开放中有坚守,温和理性。
【解析】本题考查相对论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要观点以及如何看待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相对论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19年,英国科学家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要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要发挥我们的文化,非借他们的文化做途径不可,因为他们研究的方法实在精密”“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3)如何看待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张,应当联系所学和材料信息,从时代背景的视角,解读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点睛:
本大题基本上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如第一小题的“说明相对论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和第二小题的“概述材料二中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要观点”。
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
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长宁区 下学 教学质量 检测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