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近义词辨析.docx
- 文档编号:6845301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54.07KB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近义词辨析.docx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近义词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近义词辨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近义词辨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
[按照•依照•遵照]都是介词。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
“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使用“依照”多,
如“依照刑法第×款第×条”。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如“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包含•包涵]
包含——里边含有。
如:
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
如:
请多包涵。
[必须•必需]
必须——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能愿动词。
如:
学习必须刻苦。
②表示加强命令语气,副词。
如:
你必须离去。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动词。
如:
煤和铁是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辨明•辩明]
辨明——辨别清楚。
如:
辨明方向/辨明是非。
辩明——分辩清楚;辩论清楚。
如:
这场论争已辩明事理。
[变换•变幻]
变换——只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
如_变换位置/适应季节的变换。
变幻——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的或奇异的变化,不能带宾语。
如:
风云变幻/情绪变幻无常。
[不和•不合]
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
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
我俩脾气不合。
[必然•必定•一定]
三个词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
区别是:
“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有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
而“必然”和“偶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有时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
“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如“他每次进城,必定来我这里坐坐”。
“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如“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本来•原来]都是副词。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如“当天的作业本来就应当天完成”。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如“事情真相原来如此”。
[不免•未免]都是语气助词,作状语,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不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有时还可以作谓语,如“老栓见这样子,
不免皱了皱展开的眉心”。
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不能作谓语,如“这封挂号信倘要遗失,未免可惜”。
[不止•不只]
不止——①指继续不停,如“他的一句笑话引得伙伴们大笑不止”;②指超出某个
数目范围,如“他恐怕不止60岁了”。
不只——有不但之意,如“河水不只可以用来灌溉,还可用来发电”。
[不至•不致]
不至——表示不会达到某种程度,
如“作为一位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不至于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吧!
不致——表示不会引起某种后果,如“事前做好准备,就不致到时手忙脚乱了”。
[查访•察访]
查访——侧重于通过打听进行调查,其对象一般是与案情有关的人,其目的是弄清案情,为断案结案做准备。
如:
查访有关人证物证。
察访——调查手段除访问之外,还有观察,也不限于对案情的调查,其调查对象要广泛得多。
如:
这一事件经过长期察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
如:
工人出身。
[处世•处事]
处世——泛指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
如:
人心不古,
处事——处理事物的意思,一般是指具体事物的处理。
[篡改•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
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常常•往往•经常]这三个词都是副词,都表示“多次、多数、不断发生”。
常常——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有时常、不断的意思。
它既表示时间,又表示频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与“往往”互换,如“闹这类独立性的人,常常跟他们的个人第一主义分不开,他们在个人和党的关系问题上,往往是不正确的”。
往往——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可以用来表现在一定条件或前提下将要出现的情况,如“我们有些同志理论上承认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就把这个基本观点忘掉了。
经常——也表示“常常”“往往”的意思,但还有连续不断、经久常行的意思,
可以构成“经常性、经常不断”等词组,如“人的思想也要经常检查,不断改造。
”
[曾经•已经]都是副词。
曾经——表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如“我曾经许下诺言,一定要到未名湖去读大学”。
已经——强调动作行为的完成或可能还在延续,如“我们的航船已经驶入了21世纪”。
[度过•渡过]
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如:
度过美好的春天(青年时代岁月)。
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点、危机等。
[大概•大约•约莫]这三个词都表示估计的意思,都是副词。
大概——侧重于表示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如“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
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台没有打领结”。
大约——侧重于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如“从花开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
看来我是等不及在这儿吃鲜荔枝了”。
约莫——侧重表示对数目或时间的估计,如“约莫一袋烟的工夫,老人又转了回来”。
[大力•大举•大肆]都是副词,都有在行动上采取大规模的方式的意思。
大力——侧重指尽最大的力量,适用范围较大,多用于积极方面,含有褒义,
如“大力推广普通话”。
大举——侧重指大规模的行动,?
多用于军事行动方面,如“以色列大举进攻巴勒斯坦”。
大肆——侧重指不顾一切地任意妄为,一般用于消极方面,是贬义词,
如“法轮功组织大肆吹嘘法轮功的‘神效’,致使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当受骗”。
[单是•但是]
单是——即单纯是,单单是。
但是——作连词,连接转折关系;作副词,相当于“只是”。
[但是•可是•然而•却•只是]
这五个词都是连词,用在两个分句之间,表示转折关系同的是转折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是”转折的程度和语气重一些,为重转连词;其他的词转折的程度和语气较轻,为轻转连词。
[对•对于•关于]
这三个词都是介词。
“对”和“对于”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可以通用,凡能用“对于”的地方均能改为“对”,如“他对(对于)工作很负责”。
但它们又有些不同的地方:
第一,当“对”含有对待、向等意味时,“对”不能换成“对于”;
第二,当“对”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时,“对”不能换成“对于”;“对”多用于口语体,“对于”的色彩庄重些,更适合用书面语体
“关于”是限定、提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范围的介词,有时可跟“对于”互换,如“关于(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我完全同意”。
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表示某种范围,用“关于”不用“对于”;第二,“对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关于”只用于句首,如“我对于这个问题很了解”,不能说成“我关于这个问题很了解”;
第三,“关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常作定语,常常单独作为的标题,而“对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多作状语,不能单独的标题,只有当它与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时才能作为标题。
[恶运•厄运]
恶运——侧重指坏的带有凶险的运气。
如:
交了恶运。
厄运——侧重指不幸的遭遇。
如:
想不到他中年丧妻.遭此厄运。
[遏制•遏止]
遏制——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使不发作,对象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
如:
遏制心中的怒火。
遏止——着重于“止”,通常用于战争、进攻、暴动等。
如:
改革的大潮是无法遏止的。
[而且•并且]二者都是连词,在句子中起关联作用,但是连接的句间系不同:
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它连接的是递进关系,
如“我们不但战胜了各种灾害,而获得了大丰收”。
并且——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是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如“会上大家热烈讨论且一致通过了这个生产计划”。
二是用在复合句后一半里。
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她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并且出席了全劳模表彰大会”。
[发愤•奋发]
发愤——侧重强调内心下决心,立大志,努力奋斗。
如:
他立志发愤读书,考上全国一流大学。
奋发——侧重强调精神状态的饱满、振作,努力奋斗。
如:
青年一代有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
[反应•反映]
反应——名词,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如:
反应十分强烈。
反映——动词,把客观情况告知上级或有关部门。
如:
把情况反映到县里。
[妨碍•妨害]
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如:
妨碍交通。
妨害——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如:
妨害健康。
[分辩•分辨]
分辩——解释清楚理由。
分辨——区分,辨别差别。
[肤浅•浮浅]
肤浅——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不透等。
浮浅——浮在表面,指认识浅薄,不扎实。
[抚养•扶养]
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
扶养——指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
[赋予•付与]
赋予——上对下或组织对个人,有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色.涉及对象多为重大任务、使命等。
如:
历史赋予的重任
付与——交接双方无上下之分,通用语体色彩,涉及对象多为具体事物。
如:
付与对方十万元现款。
[富余•富裕]
富余——动词,指把东西剩下来。
富裕——形容词,指东西多,手头宽裕。
[竿子•杆子]
竿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
如:
钓竿/百尺竿头。
杆子一有一定用途的细长木头或类似的东西。
如:
电线杆子。
[勾通•沟通]
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含贬义。
如:
勾通日寇,背叛祖国。
沟通——使双方相通,中性词。
如:
沟通文化。
[贯串•贯穿]
贯串——用于抽象事物。
如:
贯串着革命精神。
贯穿——对象可以是抽象事物,也可以是具体事物。
如:
公路贯穿本省十几个县。
[国事•国是]
国事——国家政事。
如:
莫谈国事。
国是——国家大计。
如:
共商国是。
[过度•过渡]
过度——形容词,指超过适当的限度。
过渡——动词,指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转入另一个阶段。
[赶快•连忙]二者都有时间急迫的意思,都是副词。
赶快——形容急迫地要去完成一件事,多用于时间方面,
如这是封加急信件,得赶快送到他们那里去”。
连忙——则形容急迫的状态,一般用于动作方面,
如“一见同学们走过来,王老师连忙打招呼”。
[格外•分外]二者都有特别突出的意思,都是副词。
格外——是说程度高,超乎寻常,有特别的意思,如“他学习成绩格外好”
分外——指本分之外,即一般范围之外,超出了平常它和“格外”是等义词,
不过“格外”更接近口语,“分外”多用于书面语,如“瀑布也似乎分外响了”。
[果然•居然•竟然]三者都是副词,经常用作状语,都表明预想和结果的关系。
果然——含有表示结果和预想一致,含有真的、果真如此的意思,如“等到第二天早晨,
山头上的云雾果然消散了”。
居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含有没有料到真会是这样的意思,
如“现在居然有了一头牦牛,怎么不叫人高兴呢!
”。
竟然——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常用于假设句,语气较重,如“为了种出不落桃的棉花,他竟然遭受到那么残酷的迫害,经历了那么严重的斗争”。
总之,主观愿望与结果一致的用“果然”,主观愿望与结果不一致的用“居然”和“竟然”。
[洪大•宏大]
洪大——主要形容声音大。
如:
洪大的涛声。
宏大——宏伟,巨大。
可形容气势、规模、志向、理想等。
如:
规模宏大。
[化妆•化装]
化妆——用脂粉之类使容貌美丽。
如:
中学生是不允许化妆的。
化装——①演员修饰容貌。
如:
化装师。
②假扮。
如:
他化装成敌特工人员。
[何曾•何尝]都是副词。
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发生,如“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非,如“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罢了”。
[何必•何苦]都是副词。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来表示不必要,如“你何必跟他过不去”。
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如“你何苦为他们愁这愁那,孩子大了,
路让他们自己去走吧”。
[或•并•而•与]
这四个词都是连词。
其区别是:
“并”和“而”是连接动词、形容词或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词组的。
“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甚至上下两段。
它可以表示并列、转折、顺承、偏正等各种关系。
“与”和“或”能够连接各类词或各类词组。
“与”语气色彩比较庄重,所表示的是并列关系,如“欲与天公试比高”。
“或”所表示的是选择关系。
[忽然•突然•猛然]
这三个词都作状语,位置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也可以在句子前头,指动作变化快,出乎意料,有时可以互相替换。
忽然——指时间短促;
突然——有突如其来的意思,有时可以用程度副词修饰;“
猛然——指来势凶猛,猛烈。
[或者•还是]二者都表示数(或二)者择一,都是连词。
或者——只表示选择,不表示疑问,如“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
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还是——含有疑问的口气,可用在问句中,也可以用在非问句中,往往表示作者已选定的语气,还可以指没有变化、照旧等语气,如“白杨在迎风呼号,那是为老汉在呜咽,还是为这不平在愤怒?
”?
“不论是月白风清,还是九级风浪的夜里,他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宽阔的海域”。
[及时•即时]
及时——①正赶上时候。
如:
及时雨。
②不拖延。
如:
及时解决问题。
即时——立即。
如:
即时投入战斗。
[检查•检察]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
如:
检查工作、检查思想。
检察——审察被检举的犯罪事实。
如:
检察院。
[截止•截至]
截止(三声)——(到一定时期)停止。
如:
报名已截止。
截至(四声)——截止到(某个时期)。
如:
截至9月中旬。
[节俭•节减]
节俭——形容词,节约俭省,用钱用物有节制、不浪费。
如:
他生活节俭。
节减——动词,节省减少。
如:
节减开支。
[界限•界线]
界限——尽头处,限度。
如:
他的野心没有界限。
界线——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如:
跨越界线。
[惊慌•惊惶]
惊慌——多形容行动的慌张。
如:
只要听到一点声音,
躲在屋里的三个罪犯就惊慌地挤成一团。
惊惶——侧重于形容内心的恐惧。
如:
大火熊熊,王刚惊惶地站在那里,
不知所措。
另外,“惊慌”多用于口语,“惊惶”多用于书面语。
[精心•经心]
精心——注重指用心用力,常作状语、定语,一般不作谓语,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经心——指留心、当心、在意,常作谓语,一般不作状语和定语。
如:
他这个人大大咧咧,干什么事都似乎不大经心。
[眷恋•眷念]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深地留恋。
如:
《涉江》流露出诗人对楚国的无限眷恋。
眷念——想念。
如:
离别家乡多日,对亲友甚为眷念。
[几乎•简直]二者都是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表示强调。
几乎——表示相近、差不多的意思,着重强调两者相差甚微,
如“在小村子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
简直——还含有表面好像不是,实质上就是的意思,强调程度比“几乎”深,
如“今日的洞庭湖,简直是一个用珍珠缀成的崭新世界”。
[基于•鉴于]都是介词。
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如“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
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
如“鉴于上次比赛中各自为战的教训,我不赞成他当队长”。
[继而•既而]
继而——是状态副词,表发生的两件事紧紧相接,如“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是时间副词,表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如“既而雨停了,
我们又走在了攀登泰山的征途上”。
[径直•径自]都是副词。
径直——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问断,如“放学后,他径直到文化广场去了”。
径自——指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如“他不听师长的劝告,径自离校出走,
长达两个月之久”。
[渐渐•慢慢]二者都是副词,都表示不迅速。
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的逐步增减,如“过了清明节,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
慢慢——重在表示速度的缓慢,如:
“别急,让我慢慢把话说完”。
[绝然•决然]二者都是副词,可以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绝然——有断然、绝对的意思,如“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最后一个”。
决然——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形容很坚决,如“决然返回”;一种是表示必然、一定,
如“东张西望,道说途说,决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
[究竟•毕竟]二者都表示终于、到底,副词,在表示判断时,两者可以互换。
究竟——表示追根究底,常用于问句(疑问、设问、反问)中。
“究竟”有时还作名词,
指实际情形,如“他想到门口看个究竟”。
毕竟——是“终于、最后”的意思,表示客观情况发展的必然趋势,常用于陈述句中,
如“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尽管•不管]二者都表示偏正关系,用于偏正复句的偏句中。
尽管——相当于“虽然”,表示转折关系,与“但是、可是、却”相呼应;
不管——相当于“无论”,表示(无)条件关系,与“都、总”呼应。
尽管——肯定的是一个特定情况,后面可以用指示代词“这么、这样、如此”等,
但不能用疑问代词;
不管——是排除一切条件,后面用疑问代词“怎样、怎么、如何”等,但不能用指示代词。
此外,“尽管”还可单独使用,相当于“只管”。
例如:
“他们的愿望尽管是好的,却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管他从事的事业重要还是不重要,他都不失为一个值得赞扬人物。
”
[考察•考查]
考察——表示实地调查,深入细致地观察,目的质。
如:
考察南极。
考查——以一定的标准去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是追本溯源。
如:
考查业务。
[旷费•旷废]
旷费——侧重于浪费,涉及的对象多为时间。
如:
旷费时日。
旷废——侧重于荒废,涉及的对象多为学业。
如:
旷废学业。
[况且•何况]
二者都指在已经举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或补充一层理由,相当于口语里的“再说”,都是连词。
“何况”常用在反问句里,即表示甲事物已是如止,乙事物当然更是如此,相当于口语里的“甭说、甭提(但‘甭说、甭提’没有反问语气)”这一类用法,而“况且”没有这种用法。
如“上海地方那么大,况且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一下子怎么找得到他呢?
”“他连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更何况写文章。
”
[滥用•乱用]
滥用——指无限制地用,不必用也用,不该用也用。
乱用——指无条理、无秩序地用,该用这而用那。
[力行•厉行]
力行——努力实践,不能带宾语。
如:
身体力行。
厉行——严格实行,要求带宾语。
如:
厉行节约。
[利害•厉害]
利害——①利益和损害。
如:
这是利害攸关的事。
②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
如:
这人非常利害/天热得很厉害。
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
(与利害②相同)
[流传•留传]
流传——多指事迹、作品等传下去或传播开。
如:
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的意思,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适应对象比“流传”广,
不限于事迹、作品,还可以是其他具体的、抽象的事物。
如:
父亲留传下来的遗产,不仅有物质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的。
[年轻•年青]
年轻——所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在比较中,
可以说60岁的人比70岁的人年轻。
年青——是指年龄相当于青年人这个阶段,并只能用于青年。
从语法角度看,“年青”一般作定语,而“年轻”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
[偶尔•偶然]二者都是副词,都指不经常。
偶尔——是说次数极少,如“他常常写小说,偶尔也写诗”。
偶然——除了表示次数少之外,还有不是必然的意思,
如“他偶然遇到了一个阔别多年的同学”。
还可以构成“偶然性”。
[启用•起用]
启用——开始使用。
如:
启用印章。
起用——重新任用。
如:
起用退休干部。
[清净•清静]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
如:
耳根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
如:
环境清静。
[情意•情谊•情义]
情意——指心意、感情,即真心实意,相待很好。
用于一方对另一方。
“情意”可与深厚、难忘、热烈等词搭配。
如:
深厚的情意/难忘的情意/热烈的情意。
情谊——指交情、友谊,用于两方相互之间。
“情谊”可与阶级、革命、深、长等词搭配。
情义——指感情的联系,多用于亲戚、朋友间。
“情义”可与有、无、朋友等词搭配。
[祛除•驱除]
祛除——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的邪祟等)。
如:
祛除病魔/祛除疑虑。
驱除——指赶走、除掉(人或动物)。
如:
驱除蚊虫/驱除敌人。
[权力•权利]
权力——①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如:
一切权力归人民。
②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如:
他的权力太大。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如:
男女平等的权利。
[启事•启示]
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
如:
征稿启事。
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
如:
这篇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
(这里用作名词)
[岂但•不但]
都是连词,都可表示递进关系。
“岂但”多用于书面语,常带有反问语气;“不但”书面语、口语都常用,不带反问语气。
“岂但”常与“也”“还”“又”“更”等搭配使用;“不但”除了能与以上副词搭配,还可与“而且”“反而”“反倒”等搭配使用。
如:
“这本书要的人可多了,岂但你们几个。
”“他不但有科研头脑,而且有实干精神。
”
[溶化•熔化•融化]
溶化——物质在液体中化开。
如:
糖溶化在水中。
熔化——固体受热后变成液体。
如:
铁熔化成铁水。
融化——变成水。
如:
积雪融化了。
[仍旧•仍然]二者都是情态副词,都指照旧,常可以互换,只是“仍然”语气略重一些。
仍旧——强调跟从前一样,如“他虽然遇到许多困难,可是意志仍旧那样坚强”。
仍然——除有“仍旧”的意思外,还有原来的想法、做法不改变,即“还是”的意思,
文言色彩较浓,如“掌柜的也仍然同平时一样,笑着对他说话”。
[审定•审订]
审定——经过审查之后作出决定。
如:
审定计划。
审订——审阅修订。
如:
审订书稿。
[声明•申明]
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
如:
声明立场。
②声明的文告。
如:
发表声明。
)
申明——郑重说明。
如:
申明理由。
[施行•实行]
施行——指法令、法规等发生效力。
如:
《广告法》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如:
实行责任制。
[时势•时事]
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如:
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如:
时事政治。
[实验•试验]
实验——实地验证,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试探观察,为了查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熟悉•熟习]
熟悉——知道得清楚。
如:
熟悉情况。
熟习——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如:
要熟习业务。
[树立•竖立]
树立——侧重指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立起新人、新事、新风尚。
“树立”多用于褒义,
对象多是抽象的好的事情。
如:
树立典型/树立新风/树立信心。
竖立——侧重指在地上或物体上把一些物体直立起来。
“竖立”是中性词,对象都是具体的。
如:
竖立碑石/竖立旗杆/竖立井架。
[顺序•顺叙]
顺序——排列的先后次序。
顺叙——写作上的术语,指记事、写人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尚且•姑且]二者结构相似,但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
尚且——是连词,表示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职业能力 测验 言语 理解 表达 近义词 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