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6841382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50.58KB
部编本人教版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本人教版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请认真答题。
期待你出色
的表现,加油!
祝你答题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渺茫/缥缈埋怨/埋头苦干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B.渊博/搏击折扣/不折不挠持之以恒/断壁残垣
C.汲取/吸收模式/一模一样自暴自弃/一曝十寒
D.中伤/中意灌溉/以偏概全大发雷霆/挺身而出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压榨儒夫豢养不言而喻
B.懒惰摧残悬虚不足为据
C.繁殖墨守停滞走头无路
D.探求创意鲁钝孜孜不倦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这篇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了中心思想
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恢宏的艺术宫殿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串于工作的始终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
《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苏轼曾说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D.多名官员因贪污受贿被判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人们还密切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2017年5月、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D.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6.观察下面两幅图。
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
请你读“图二”,将你的理解写下来。
(不少于20字)(5分)
“图一”理解:
同学一:
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你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
同学二:
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图二”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当今社会已进人网络时代。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6.95亿。
在网络发展迅猛的今天,其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下面是2015年和2016年全国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总量情况。
(1)根据图表分析这两年全国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情况。
(2分)
(2)班级要举行以“网络与学习”为主题的班会,你想和同学们交流些什么?
要求: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不少于80字。
(8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2分)
深思笃行:
面对传统文化
尤炜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
在许多家庭里,对古代诗词“无感”的孩子,脑中古诗词几乎“无存”的父母,甚至觉得竞赛类电视节目“无趣”的老人,都被吸引到荧屏前,—看再看,如痴如醉。
新学期刚开始,不少师生已经在语文课上玩起了“飞花令”。
在一个文化取向日趋多元的社会,要将教育背景、审美偏好、思维方式迥乎不同的多个人群吸引到一起,仅仅依靠带有娱乐性的节目创意与市场化的节目运作是很难做到的。
可以说,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与魅力,放大了当代传媒的“圈粉”“造星”功能,从而产生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此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热播,原因也莫不如此。
原来天天在用的汉字有如此大的魅力;原来看起来平常的成语有那么深的江湖;原来那些“道不得”的眼前景、“说不清”的心头情,都已经在古诗词中有了精妙的表达;原来诗和远方并不在天的尽头,而在历史的深处……无论是惊叹、感慨,还是自愧,种种“原来”告诉我们,虽然枝干屡遭风雨,花叶时或凋零,传统文化的根柢仍然深固。
经历了坎坷与冲击,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依然存在。
在内心深处,它们其实从未远离。
中国文化的基因,以及它所维系的中华文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真正基石。
所谓传承传统文化,其重点就在于不断强化这种基因,维系这一文脉。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始得到重视,但严格说来,普及与传承并不相同:
前者,关注点是知识的组织与传播;后者,着眼于精神的开掘与延续。
在广大中小学,应明确地将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中华美德、人文精神作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重点。
课程目标的确立、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改进都不能偏离这些重点。
有人认为,中小学生主要应学习传统文化常识,理念、精神一类的东西对他们而言过于“高深”。
其实,基础教育的“基础”二字,主要意义并不是“简单”或“肤浅”,而是“必需”和“奠基”。
普及文化常识犹如修枝剪叶,散花献果;传承文化精神好比耘土浇水,培根固本。
于根柢处着力,正是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
当然,因学生的年龄不同,在具体教学中需要遵循“接触、感受——了解、认知——理解、认同”的规律。
但是,那种以“降难度”和“打基础”为辞,将传统文化学习窄化为常识积累和文词记诵的做法,显然并不符合传承传统文化的本旨。
进而言之,“常识”的意义也应有所拓展。
常有的观念、常见的思想、常态的行为等,都应属于“常识”的范畴。
“常识”之“识”,也不应仅仅是知识,还应包括认识、见识在内。
学习这样的“常识”,才能更好地让文化植根于青少年心中,而不仅仅是成为其知识版图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的丰厚遗赠,更是能融入现实社会、开启未来生活的重要资源。
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不能停留于赞叹其年深日久、古风古韵,而是要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我们不能忘记,返本是为了开新,传承是为了发展。
在培育根柢的过程中,想要使其不断壮大深固,除了正视过去门还要放眼当下,让它能从新的土壤中汲取营养。
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这两方面都深思笃行,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当代文化才能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选自《人民教育》2017年第5期,有改动)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应该重点学习其中的核心理念、中华美德、人文精神等内容
B.作者认为,常识之“识”不应仅仅是“知识”还应包含“认识”“见识”等内容
C.传承传统文化,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其根柢不断壮大深固
D.这篇议论性文章主要是写给广大中小学生,旨在给大家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思路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传统文化因其放大了当代传媒的某些功能,从而彰显了自身的价值与魅力,产生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B.传承传统文化,重点应在于不断强化中国文化的基因,维系中华文脉,着眼于精神的开掘与延续
C.作者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常识既不宜“高深'也不宜“窄化”需要因学生年龄的不同,遵循一定的规律
D.只要我们正视过去,放眼当下,在这两方面都深思笃行,我国传统文化就能得以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全文围绕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话题,重点阐明了传承传统文化应采取的几种具体做法
B.全文从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传承传统文化的重点以及应有的态度等角度逐层论述
C.文章运用比喻、举例等论证方法,把“传统文化传承”这个抽象的内容阐述得清楚明了
D.文章语言严谨凝练,内容充实,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殷切期望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5分)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
对此,国人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创新成了代表委员热代的高频词。
由此可见,在前沿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②创新从哪里来?
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
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
看当下转型升级,谋长远富民强国,创新都处于核心位置。
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宵衣旰食,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
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报效祖国、发展国家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可以成大道。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
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抗打击能力。
有大量科研创新的事例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10%左右。
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
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
一位著名画家说,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
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踏着失败拾级而上,方有可能直至梦想的顶峰。
④“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
宽容是种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
一些高精尖企业创新成果之所以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
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⑤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
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
有一位大学教授与7名教师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研发团队获得公司95%的股份,学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
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
实践表明,敢于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⑥创新兴则国家兴,创造强则民族强。
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国一定能实现爬坡过坎,弯道超车。
(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从句式角度分析下面句子在选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
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
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
3.选文第③④段能否调换顺序?
为什么?
(4分)
4.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8分)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
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
南宋学者陈善云:
“读书须知出入法。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
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
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
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
朱熹认为: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
何故?
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
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
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
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
“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
”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
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
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
“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2.下面这句话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
请说明理由。
(3分)
孟子认为: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3.(核心素养题)鲁迅读进化论书籍的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出’于书”“用得透脱”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
三、写作(40分)
阅读下列一组名人名言,按要求作文
(1)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莎士比亚)
(2)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得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爱默生)
(3)有所尝试,就等于有所作为。
(朗费罗)
上述的一组名人名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你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一、1.C2.D3.C4.C5.A
6.(示例①)学习的动力来自质疑、探索和发现的共同驱动。
(示例②)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7.
(1)(示例)2016年全国网2015年大幅增长。
(2分)
(2)(示例)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学习的优点:
①开阔视野。
网络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②促进我们的个性化发展。
网络提供给我们书本以外的知识,我们可以快捷及时地从网上获取,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不断地输送养料。
③拓展我们学习的空间。
我们在网络上可以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
上网的弊端:
①网络信息丰富繁杂,良莠不齐,学生如不加辨别地接受,易受到“信息污染”。
②网络休闲引发学生道德行为失范。
③网络的虚拟性造成学生“社会化不足”。
④网络的诱惑性导致学生产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我们要合理地使用网络,消除其不好的影响,让网络为我们所用。
二、
(一)1.D2.B3.A
(二)1.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2.运用两个反问句,加强语气,肯定了屠呦呦、诺贝尔因无畏失败、善待失败才取得划新成功的事实。
3.不能。
第③段论述了创新能力取决于抗打击能力,第④段论述了社会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
两者是递进关系,调换后逻辑关系混乱,所以不能调换。
4.举例论证。
举某设计公司的研发团队因改革体制而激活创新动力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的观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1.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
作用:
用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时区分“见”与“望”的典型事例(事实),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人书’之妙诀”。
2.放在第⑤段。
孟子的这句话指出了读书要善于分析,大胆质疑,与第⑤段“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的观点一致。
3.①不能完全相信从书中得来的理论,要用客观事实加以检验。
②一旦发现书本理论与客观事实不符,要大胆摒弃。
③要在质疑、批判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正确理论。
三、范文:
勇于尝试,才能走向成功
小学时,我们都读过小马过河的故事。
有些事情光听别人的话不行,需要自己亲身试一试。
故事的寓意谁都能懂,但越是筒单的道理,却越多人犯迷糊。
在这个社会上,许多人有不愿意尝试或害怕尝试的缺点,所以成功的只是少数人。
怯懦者总是说:
“算啦,我不是那块料,我不行的!
”就像井底之蛙永远蜷缩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故步自封,注定碌碌无为。
勇于探索,向未知领域挑战,才能发掘出生活的金矿,才能拥有丰富的人生。
人生是一个精彩的舞台,悲喜剧的上演,都由我们自己编排。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不要轻视我们自己,不要把自己想象得太脆弱。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大胆去探索、去尝试,我们在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中,会变得日趋成熟,最终经验会引导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有一个关于大象与木桩的故事。
马戏团里,大象小的时候很调皮,驯象师就用绳子把它拴在木桩上。
那时候,它力气还小,虽然做了很多次挣扎,终究还是没有从木桩上挣脱出来。
成年之后,虽然它完全有能力摆脱木桩的制约,但从小的经验告诉它,眼前的木桩无法拽动,因此它依然安分地被木桩束缚着。
成长的过程是艰难的,我们有太多的困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我们也一次又一次地和命运抗争。
当那些抗争都失败以后,我们渐渐地顺从了命运,就像被驯化了的大象,麻木得失去了和命运抗争的勇气,后来连抗争的想法也没有了,以至于我们有能力改变命运时,却依然听从命运的摆布,不敢再去尝试。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不敢去演讲,不敢参加某项比赛……“我不是那块料,我不行的!
”潜意识中设置了障碍,导致我们错过了很多展示才华、锻炼自我的机会,永远在成功的起跑线上徘徊。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们总是竭尽全力地规避风险,而那些妨碍我们的事物,很多时候只是自己想象的产物。
曾经失败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们,以至于我们有能力应付一切的时候,还是畏缩不前。
其实,很多时候挡住我们的只是一条小河,我们完全有实力蹚过去;拴住我们的仅是一根木桩,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它拔掉,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做出尝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人 教版度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