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6835102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97KB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
“啊,大海有这样大!
跟它比,我实在是太小了。
”河伯望洋兴叹。
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去查《成语词典》。
词典里是这样写的:
望洋兴叹:
兴,发出。
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
《庄子·秋水》中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完成以下练习:
(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________,根据意思,“兴”应读作(xīng xìng)________。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________,
现在多比喻________。
“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________(原意/比喻意)。
【答案】
(1)发出;xīng
(2)《庄子·秋水》
(3)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原意
【解析】【分析】
(1)望洋兴叹,读音wàngyángxīngtàn,兴,xīng,兴盛;流行,兴叹,发生感叹 。
据此分析即可。
(2)根据常识可知,词语出自《庄子·秋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3)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比如,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
河伯望洋兴叹,指河伯感到自己在大海面前自己很渺小。
据此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发出、xīng;
(2)《庄子·秋水》;(3)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原意
【点评】
(1)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理解能力。
多音字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所以要在语境中具体分析多音字是哪个义项。
(2)本题考查对成语相关知识的理解。
《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
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
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
望洋:
仰望的样子。
(3)本题考查对成语语境义的理解。
语境意义亦称“上下文意义”或“情境意义”。
关于言语与表达言语的情境之间的关系的术语。
句子的理解和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意义的掌握。
2.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
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________
①指缝隙严密闭合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读了这段文字我知道了,瓢虫有两种,一种吃蚜虫,是________;一种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_,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答案】
(1)顺顺溜溜;严丝合缝
(2)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3)益虫;害虫
(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这是反问。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
(1)①顺顺溜溜;②严丝合缝;
(2)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3)益虫;害虫;(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理解词语。
挨挨挤挤:
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第________句描写荷叶。
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_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
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3)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________、________
(4)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5)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作者的意思是________
A. 能把这一池荷花画下来的画家可真了不起。
B. 这“一大幅活的画”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才是了不起的画家。
(6)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作者的意思是________
A. “我”穿着白衣裳,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
B. 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我”陶醉了,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
【答案】
(1)形容多而杂乱。
(2)2;碧绿;大圆盘;挨挨挤挤;3
(3)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4)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看书,看起来热闹极了!
(5)B
(6)B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挨挨挤挤”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有的……有的……有的……”是排比句。
(5)、(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形容多而杂乱。
(2)2;碧绿;大圆盘;挨挨挤挤;3;(3)明明白白;清清楚楚(4)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看书,看起来热闹极了!
(5)B;(6)B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4)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
恰当的使用排比句。
(5)、(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有的________着马,有的________着担,有的________着毛驴,有的________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把下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分别填到文段中的括横线上。
(填序号)
A.赶 B.挑 C.推 D.骑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有的________着马,有的________着担,有的________着毛驴,有的________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2)本段描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省略号说明( )
A. 走在大街上的人很多
B. 街上很繁华
C. 街上的马、驴、车很多
(4)请你用“________”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5)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答案】
(1)D;B;A;C
(2)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溜达的
(3)B
(4)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5)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骑着马、挑着担、赶着毛驴、推着独轮车。
(2)此题较容易,从文中一一找出即可。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故答案为:
(1)D、B、A、C
(2)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溜达的(3)B(4)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5)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的人物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阅读语段。
完成练习。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________。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________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________住了。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________过来。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________,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________去。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奔 跑 甩 扯 扑 挂
①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________。
②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________在了后面。
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________住了。
④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________过来。
⑤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________,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________去。
(2)读句子,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
①鹿不敢犹豫。
________
A.迟疑 B.果断
②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
________
A.愁眉苦脸 B.心灰意懒
(3)根据下面的提示及课文内容,填空。
角:
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
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鹿原本十分________自己________的角,而________四条腿长得________。
后来当狮子向他
扑来时,两只美丽的角却让他________,而难看的腿帮他________。
【答案】
(1)跑;甩;挂;扑;扯;奔
(2)A;B
(3)欣赏;美丽;抱怨;难看;差点儿送命;狮口逃生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选择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犹豫:
迟疑不决。
灰心丧气: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
(1)①跑、②甩、③挂、④扑、⑤扯、奔
(2)①A②B(3)欣赏、美丽、抱怨、难看、差点儿送命、狮口逃生
【点评】
(1)要正确使用动词,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两只蚂蚁
①雷阵雨过后,两只蚂蚁从树缝中爬了出来,它们呼吸着 的空气,沐浴着 的阳光,欣赏着雨后 的景色。
它们觉得山更青了,草更绿了,花更艳了,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蚂蚁被风吹了下来,正好掉到树下的大水坑里。
②一只蚂蚁吓得动也不敢动,僵直地伸着它的足和触角,连呼救的勇气也没有。
它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往下沉,它想“我不行了,我完了……”
③另一只蚂蚁虽然心里也充满了恐惧,但是它想:
“我怎能就这样死去呢?
哪怕有万分之一的生存弟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势力!
如果不与逆______(nìní)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它拼命地挣扎______(zházá)着,用尽______(jǐnjìn)全身的力气蹬着、划着……
④第二天清晨只有一只蚂蚁从树缝里钻______(zhuànzuàn)出来晒太阳仔细一看正是昨天在大水坑里挣扎的那只。
(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在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请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4)仔细阅读短文,用横线画出两只蚂蚁掉到大水坑时想到了什么?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7.【答案】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春;夏;秋;冬
(3)酷热;火热
(4)小草
(5)横线:
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
波浪线: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6)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来欢快的舞蹈。
【解析】【分析】
(1)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春、夏、秋、冬”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6)拟人句:
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春、夏、秋、冬
(3)酷热、火热
(4)小草
(5)横线:
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
波浪线: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6)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来欢快的舞蹈。
【点评】
(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意思。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8.【答案】
(1)设问句;妈妈怎么没去上班呢?
原来她生病了。
(2)B
(3)桃花、油菜花。
如果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则说明这种植物很可能需要昆虫来传播花粉。
通过查找资料和联系生活,我们知道一些植物开花的时候,会引来许多蜜蜂或蝴蝶,这说明这种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如桃花梨花、油菜花。
(4)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
【解析】【分析】
(1)划线句有问有答,作者自问自答,属于设问句类型。
可以照样子写:
妈妈今天怎么没上班呢?
哦,原来妈妈生病了。
(2)用昙花举例,不单是在说明昙花本身奇特,而是用来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受好多因素影响。
(3)划线句主要说明了有些植物必须靠昆虫传粉才能结出果实的道理。
可以联想到桃花、油菜花等春天开花的植物。
(4)从选文划线句中,可以总结出光照、温度、湿度、昆虫活动时间这些因素与植物开花时间有关。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设问修辞手法的理解运用能力。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从而把问题讲得一清二楚。
这种修辞手法能针对问题的主题,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2)本题考查对举例说明方法的理解能力。
举例说明是最基本、也最有说服力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实例来说明某一类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3)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题目要求读句子思考问题,首先看句子在说明一种什么道理,再根据平时的积累,触类旁通地找出其它类似的植物即可。
(4)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
选文主要讲述了植物开花的时间与好多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光照,再从选文中筛选出其它因素即可。
9.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划船的启示
富尔敦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敦小时候只爱画画,不爱读书。
一天,老师对他说:
“孩子,你只是美术好,别的功课都不行,会留级的。
”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敦去钓鱼,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来费劲极了。
他想____装上风帆只能随风飘____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个状况呢____
不一会儿,风停了。
富尔敦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中,心里还在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
他惊喜地发现,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
他又想:
“能不能用十字交叉轮子来代替轮船的桨呢?
轮子该怎么造?
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
船身又该怎样改装……”这些问题只靠画画是不能解决的。
怎么办呢?
这时候,富尔敦才领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他决定重新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敦发愤读书,进步很快,后来他成了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1)在第三段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正确的是( )
A. :
“,。
” B. :
“,?
” C. :
,?
(2)富尔敦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用“________”画出老师的话。
(3)划线的“这个状况”指( )
A. 遇上大风划船太费劲。
B. 装上风帆只能随风飘。
(4)当小船不知不觉荡到河中心,富尔敦惊喜地发现了什么?
用“________”画出来。
(5)这次划船让富尔敦领悟到________。
他决定________。
(6)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的感悟是( )
A. 学习知识只需要聪明的头脑就够了。
B. 我们可以只发展爱好,不必发愤读书。
C. 我们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实现理想打好基础。
【答案】
(1)B
(2)孩子,你只是美术好,别的功课都不行,会留级的。
(3)A
(4)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
(5)老师的话是对的;重新学习科学知识
(6)C
【解析】【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B
(2)孩子,你只是美术好,别的功课都不行,会留级的。
(3)A(4)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
(5)老师的话是对的、重新学习科学知识(6)C
【点评】
(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6)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10.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
”我叫起来,“坏了!
”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篇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课外阅读 训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