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重点摘要.docx
- 文档编号:6833347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48KB
教学设计重点摘要.docx
《教学设计重点摘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重点摘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重点摘要
教學設計重點摘要
主題名稱:
新式游泳教學法~適應水性 參加領域:
健體領域
一、背景說明
台灣地區四面環海,似乎有水的地方都是人潮洶湧,人們總是喜愛在豔陽天裡享受清涼的夏天。
可是在另一方面,卻也因此而發生許多不幸的意外事件,使得台灣在世界各國中名列於發生溺水死亡率居高位的前幾名國家之中。
人們喜歡玩水卻不懂得適應水性,這確實是件令人遺憾的事。
本方案的發展動機,主要是讓學生從活潑的課程設計中認識並了解水性,進而去適應水性,使得日後在從事各種水上活動時不至於發生危險,而能盡情的享受在其中。
二、創新策略:
游泳教學不再是僅僅延用於過去傳統乏味的方式、它應是一種藝術,能繼往而又能附於創意,展現出來的是多元創新和活力四射的新貌。
傳統的游泳教學,大多採用分段後再連貫的教學方法。
如果能在這模式中加點創意,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老師的教學效果必會有所提升。
諸如以音樂來代替哨音,沖淡學習的緊張氣氛、以另類的輔助器材(銅板、象棋、氣球、乒乓球、浮條等)來代替過去的徒手教學、以游戲引導動機而不脅迫、以輕鬆樂趣的方式來達到心肺功能的目的等,因此教學前的準備功夫就顯得額外的費心。
以一年級的學生作為實施對象,按所擬定的課程計畫步驟實施,再自省糾正其中缺失,相信更能收加倍的教學成效。
三、創新成效:
(一)參與率提升
一些不愛下水的學生覺得新奇有趣,覺得「沒想到游泳課也可以這麼上」,來吸引他們的參與。
(二)歡笑聲不斷
歡笑聲取代過去的「唉喔」聲。
(三)學習效果突破
雖是樂趣,但卻能容易達到課程的目標。
如增進體能、學會適應水性等。
新式游泳教學―
適應水性 Í劉素萍
壹、前言
適應水性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習者了解水的特性,使其體會個體在水中緊張與放鬆的感受、頭埋入水中的感覺,進而明白如何適應水的阻力與浮力平衡的前進,使身體在水中適應自如,習慣水的環境而不怕水。
這是初學游泳的人必經的過程,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當熟悉水性之後,才能正式進階學習各式泳姿。
因此,游泳教學應講求樂趣化和創意性,若一味的執意於延用過去的知識和方法來教學,往往所呈現出來的總是即呆板又乏味的一面。
游泳教學應是一種萬變的教學藝術、活力四射的展現,如此才能激發出學生勇敢且樂意學習的動機。
貳、下水前的伸展運動
包括頸、肩、腰、髖及四肢的伸展運動。
常用的伸展操有:
一、 頸部伸展:
左手下壓頭部向左側伸展頸部,之後交換動作伸展。
二、肩部伸展:
1.左手伸直於前,右手握拳置於左手肘,向右伸展左肩部,之後交換動作伸展。
2.左手向上後彎,右手置於左手肘下壓左肩部,之後交換動作伸展。
3.左手向上後彎,右手由下往上後彎,雙手手指於後背位置互扣,之後交換動作伸展。
4.兩腿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在後交叉互扣,身體前彎兩臂伸直儘量上舉。
5.兩腿略開於肩,雙手伸直置於兩膝上同時微蹲,手臂伸直左肩下壓,之後交換動作伸展。
三、腰部伸展:
1.雙腳與肩寬,上體向前下彎手指觸地,之後兩手插腰上體向後仰。
2.舉雙手掌心向上,十指互扣,向左、右作體側伸展。
3.兩手伏撐雙腿併合後伸,上體向上向後仰。
四、大腿前側伸展:
1.左腿向上後彎,雙手向後捉住左腳背並使腳跟碰及臀部,之後交換動作伸展。
2.左腿向上舉,雙手握住左膝並往上拉,之後交換動作伸展。
3.雙腳前後分立,前腿彎曲,後腿伸直,雙手握於前腿膝部,上體筆直向下蹲壓伸展。
1
五、大腿內側伸展:
1.兩
1.兩腿略開於肩,左腿深蹲右腿伸直伸展,之後交換動作伸展。
2.分腿或併腿坐於地面,上體向前彎,使手能碰到腳趾。
3.仰臥與地板上,左腿筆直上舉,身體前起雙手捉住左腳 踝,使頭部盡量碰觸左膝蓋,之後交換動作伸展。
六、小腿伸展:
兩手伏撐抬高臀部,墊起左腳尖並使左腳跟向下拉直,伸展左小腿肌肉,之後交換動作伸展。
七、髖部伸展:
坐於地面雙腳腳掌相碰,雙手握住腳趾並將雙腿向身體的方向拉近,身體向前微彎。
所有的伸展動作應注意避免過度伸展、不要彈震(即以靜態方式伸展)、緩慢且保持呼吸順暢來操作,同時每一個伸展動作應持續20秒以上。
伸展操可以提高肌肉溫度,改善循環系統,同時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以減少肌肉緊繃,避免下水後的抽筋和肌肉的麻痺,減少運動時的傷害發生。
在結束伸展操後記得讓學員淋浴洗腳以將身上沙土、汗水沖走。
參、適應水性教學法
一、進入水池
指導學生從階梯背向泳池步入水中,以雙手側平舉而不碰到其他同學為原則面向池岸自由站立。
二、水中有氧運動
令學生跟著模仿老師岸上的動作,操作原地左右抬腿、連續抬腿、原地跑步、V字形踏步、左右跨步、前後跨步、交叉步、左右側併步、跑跳步、前後左右跳躍、旋轉跳躍等動作,加上手的配合如上舉、平舉、插腰等動作和熱門音樂的輔助,進行水中有氧運動。
整個過程約10~15分鐘,同時不將頭埋入水裡。
三、樂趣化教學
1.水中走路:
採用手牽手或採單獨個人的在水中步行,再逐漸加入跑跳的動作,要求學生做到水中的平衡。
水中步行的跑跳也可以加上雙手划水的動作一起實施。
2.水面吹泡泡:
採用漸近的方式,先在水面上練習吹氣,然後口入水、鼻入水、臉入水。
3.低姿勢水中走路:
要求學生肩膀需埋入水中並划水前進,若水浪衝擊過來時,則以吹泡泡的方式來解除。
4.捧水洗滌:
漸漸的進入洗肩、洗臉、洗頭等各部位。
5.打水戰:
擊打水面激起水花,讓學生體會臉上沾碰水花的感覺,同時也可以潑向他人,在水戰中讓學生初步適應水性。
6.水中睜眼視物:
是讓初學者學習勇氣的方法之一。
指導老師可以在水裡比劃手勢讓學員在水裡睜眼辨示後出水面回報。
水中視物開始時不必要求學員頭部埋在水裡的深度和時間,所以指導老師可以馬上出示手勢讓學員辨識後回答,待學生學會悶氣時,才延長在水裡手勢出示的時間。
7.悶氣:
從水面上的悶氣練習,到雙膝微蹲垂直下降式自鼻、口、額、頭頂埋入水裡的練習,同時逐漸加長悶氣的時間。
8.水母漂浮:
深吸一口氣後雙手抱膝,頭埋入水中,身體放鬆就能浮起。
膽小的同學,指導老師或同學可以站在旁邊扶持協助。
9.水中站立:
特別強調雙腿雙手同時動作,雙手自然向後划可以站得更穩。
10.浮板踩水和打水
讓學生抱著浮板踩水進而要求捉住浮板踩水。
接著讓學生抱著浮板用自由式和仰式的打水前進,先不要求動作的正確性,只讓學生體會成就的感覺。
11.其他趣味遊戲:
藉以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讓他們適應水性的方法,如:
(
(1)水中走路:
如「踩腳游戲」、「火車嘟嘟往前開」、「拳王爭霸戰」、「老鷹捉小雞」、「追趕跑跳碰」、「紅綠燈」等遊戲。
(2)水面吹泡泡可借助乒乓球或氣球來操作。
( (3)悶氣:
如「觸摸大腿和膝蓋」、「撿銅板(撿到歸自己)」、「打地鼠」、「水中猜拳」、「尋寶」、「分組取號接龍」等遊戲。
四、韻律呼吸
要求學生在水面上由口吸氣、水面下由鼻吐氣,如陸上正常的呼吸動作般進行。
稍微把換氣的動作要領放在適應水性中學習,如此等到進入正式的泳姿換氣時,再加強和複習換氣的動作,就能很快的學會聯合的動作。
五、團體遊戲
1.水中傳接球
2.搶球爭奪戰
3.水中接力賽跑
4.抱浮板打水接力賽
5.取號接龍賽
六、漂浮
1.池邊漂浮:
雙手輕握池邊,深吸一口氣埋頭入水,雙臂伸直一腿上提離地浮起,另一腿再上提浮起,若覺得雙腿下沉,則可用雙腿輕輕向下壓,如此便會使身體浮起。
2.蹬牆漂浮:
背向池邊雙手後握池壁或前伸皆可,然後深吸一口氣埋
頭蹬牆,使身體放鬆向前漂浮前進。
3.原地蹬漂浮:
雙膝微彎,重心向前傾,然後深吸一口氣埋頭蹬池底向前漂浮前進。
肆、教學評量
對於學生動作表現能力的評估,是學生學習動作的重要指標。
採用多元的評量方式,調整或放寬給分的標準,提升學生的成就以及參與感,是教學過程的重點。
評量內容如下:
1.出席率―10%
2.認真參與度―20%
3.水中悶氣20秒―20%
4水母漂浮20秒―20%
5.蹬牆漂浮手指通過七公尺指定距離―30%
伍、教學活動設計簡案
游泳課程單元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水上Party
實施年級
七年級
授課教師
劉素萍
學習領域
健教與體育
教學目標
1.能樂意並快樂的參與教學活動
2.了解熟悉水性對游泳的重要性
3.了解並學會漂浮前進
教學方法
實際操作、示範、口頭講述法
輔助教具
哨子、乒乓球、浮板、銅板、音嚮
評量方式
觀察、實際操作
實施時間
90分鐘
實施時間
活動設計
分段能力指標
融入新興議題
10’
10’
15’
10’
10’
10’
10’
5’
5’
5’
一、伸展操
二、水中有氧運動
1.左右抬腿、連續抬腿、原地跑步
2.V字形踏步、左右跨步、前後跨步、交叉步
3.左右側併步、跑跳步、前後左右跳躍、旋轉跳躍
4.動作串聯並連續重複操作
三、樂趣適應水性教學
1.水中走路。
搭配遊戲:
「拳王爭霸戰」2.水面吹泡泡,借助乒乓球為輔助器材。
3.低姿勢水中走路、捧水洗滌、打水戰、水中睜眼視物。
四、悶氣。
搭配遊戲:
「觸摸大腿和膝蓋」、「撿銅板(撿到歸自己)」、「打地鼠」
五、水母漂浮與水中站立
六、浮板踩水和打水
七、抱浮板打水接力賽
八、韻律呼吸
九、欣賞觀摩及提示下一節課程內容
十、上岸沐浴
1-3-1了解個人運動潛能及動作發展的差異性,並充分發展。
3-3-1評估個人及他人的表現方式,以改善動作技能。
4-3-1了解運動參與在個人層面的意義。
4-3-5培養欣賞的能力
兩性教育
三、捉捉樂
●請在報章雜誌或網路上剪貼一張有關水上運動的圖片,說明喜歡的原因,並自行創作編輯。
(用輕鬆愉快的心情面對作業並請按時繳交)
家長簽名:
柒、結語
游泳這玩意兒屬於一般的技術性運動項目,非經過不斷反覆的練習再練習才能有所領悟。
身為游泳課程的指導者,除了要有教學前的準備外,同時在教法上更需要懂得創新。
在不斷反覆練習之前如何帶領學員由畏懼水性進入學習狀況,有時也得運用心理學上的技巧,方能湊效。
諸如營造一個樂趣化的教學氣氛、親切溫柔的鼓勵語氣、與學員打成一片等等,都能收加倍的教學成果。
游泳這玩意兒,當打破畏水的心理而進入它的樂趣領域時,就會令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在它的鬆馳自在裡,真有如魚得水般的悠遊自在。
期待從事教育的我們能不斷的細心設計出各樣新式的教學計畫,讓莘莘學子們真能體會到這種感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 重点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