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四单元.docx
- 文档编号:6830641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3.21KB
历史第四单元.docx
《历史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四单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1、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受封者、受封者的权利、受封者的义务、作用。
①目的(原因):
为了有效的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②受封者:
亲属(王室)、功臣、先代的贵族③受封者的权利: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掌握封国内的军政大权④受封者的义务:
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定期朝见天子等⑤积极作用:
确立了周王室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
消极作用:
诸侯王权利和土地的扩大会威胁周王,为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
2、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书P70这首诗反映了西周时期,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周天子管辖。
3、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怎么决定的?
P71
社会地位和权力是由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决定的。
等级越高,社会地位就越高,权力也越大。
西周社会和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西周社会强调社会等级,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奋斗精神。
4、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
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5、礼乐制度的作用(评价):
答:
①礼乐制度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②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6、述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
答: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紧密联系的。
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进行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使得周王确立了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疆域,同时也密切了周王室和诸侯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使周迅速发展成为幅员广阔,对周边民族影响比较大的国家。
礼乐制度是宗法等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
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都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的工具。
7.春秋五霸:
①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②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齐楚秦。
8.说出战国七雄相当于今天的哪些地区?
①齐:
今山东东北部;②楚:
长江流域(湖北);③秦:
在西边关中地区;④燕:
在华北、东北;⑤赵:
今河北;⑥魏:
在今河南⑦韩:
在今河南、山西一带。
9、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归类:
①纸上谈兵(赵括)②老马识途(管仲)③三令五申(孙武)④负荆请罪(廉颇)⑤完璧归赵(蔺相如)⑥胡服骑射(赵武灵王)⑦退避三舍(晋文公)⑧一鸣惊人(楚庄王)⑨立木取信(商鞅)⑩卧薪尝胆(越王勾践)⑾有教无类(孔子)⑿围魏救赵(孙膑)⒀图穷匕现(荆轲)⒁三迁之教(孟子)⒂田氏代齐(田和)⒃奇货可居(吕不韦)
10、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在今天的意义
答:
令出必行,取信于民。
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秦国商鞅变法的时间、人物、内容、性质和作用:
答:
①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
②人物:
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③内容:
a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劳役;c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e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发,否则予以处罚等。
④性质:
一次比较彻底、全面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⑤作用(结果):
废除了奴隶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和士兵的积极性,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秦国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和对我们现代化社会的启示或意义
⑴成功原因:
变法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它对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商鞅具有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⑵启示或意义: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强大必须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故步自封、固守传统,只能落后于人。
13、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
①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②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霸主的“攘夷”斗争中,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
③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从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④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灾难。
14、分析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答:
①从地理位置来看,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有称霸的物质基础;②从齐桓公的为人来看,他胸襟宽阔,任用贤能,这样聚集了优秀的治国人才;③从谋略的角度来看,齐桓公采取了正确的治国方略,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建设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域,使得齐国国富兵强。
这些条件促成了齐桓公首先称霸。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
15.百家争鸣主要的学派、思想家及其代表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时代
主要主张
经典格言
儒家
孔子(创始人)
春秋晚期
“仁”“克己复礼”“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孟子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道家
老子(创始人)
春秋晚期
“无为”、顺应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墨家
墨子(创始人)
战国前期
“兼爱”“非攻”
视人之身,若视己身
法家
韩非子(创始人)
战国时期
法治
兵家
孙子(兵家鼻祖)
春秋末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时期
“事备而后动”
16.诸子百家哪些思想在今天还大放异彩(仍然有价值)?
答:
①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②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③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④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当时在治国策略上最容易发生争执的是儒家(孔子)和法家(韩非子)]
17、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孔子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个人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使人人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③孔了还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④此外,孔子还注重启发式教育,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⑤强调“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可借鉴意义:
①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②“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③“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④启发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教育都有借鉴意义。
18、联系战国时期的社会形势,谈一谈法家为什么在秦国会受到重视,而儒家(孔孟之道)始终未被重用?
因为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局面。
当时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
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需要,自然受到青睐,而孔子、孟子“仁”“德”的思想不可能被统治者所接受,因而遭到冷落。
儒家思想为什么到了西汉时被汉武帝所采纳,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因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适应了西汉统治者统一思想、加强皇权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因而被汉武帝所采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9、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即秦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或条件)?
书P79
①战国以来,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政治上的分裂混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人们已经厌烦了常年不休的战争,渴望和平安静的生活,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易守难攻,③物产丰富,充足的物资财富能够供应长期战争;④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为强国,军队威武雄壮;⑤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
20、评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利弊:
答:
一方面是以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统的需要,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遗留贵族时刻图谋复国,诸子百家对新政议论纷纷,不利于维护统一局面,采取这个政策有利于统一;另一方面,他催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残杀儒生,落下了千古骂名。
但推行思想文化一统并非是亡国的必然因素。
2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
1)政治上:
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①自称“始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②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
③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作用:
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套制度)
2)交通上:
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
(作用:
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
3)文化上:
统一了文字(小篆)。
(作用:
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
4)经济上:
统一了货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
(作用:
统一了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
5)思想上:
焚书坑儒。
(作用:
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思想。
)
6)军事(边疆治理或民族关系)上:
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②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作用:
有利于疆域的巩固和拓展)
22、对秦始皇的评价
答: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他功大于过。
(1)主要功绩:
①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
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
②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
③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修造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2)历史罪过:
①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②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严重剥削百姓。
③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第二课 汉唐盛世
23、汉武帝的政绩(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西汉的新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
答:
1)政治上:
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②加强监察制度,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监督,加强皇帝权威。
2)思想上:
①采取儒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统一思想;②大力推行儒学教育,长安设立太学,地方上设立官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军事(疆域治理或民族关系)上:
开疆拓土①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基本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的地区;②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汉和西域的联系。
[后来公元前60年(汉宣帝统治时期),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正式归属西汉版图]③加强对南方的经营:
在云、贵、川等地建立了郡县,派官员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了内地同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
总之,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结果)
2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历史发展的利弊(评价)。
答:
①从政治统治的角度看:
这一思想为汉武帝提供了实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武器,在解决汉朝分封诸侯引起的弊端问题上起了积极作用,它能够统一思想,有利于皇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②从思想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它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说,限制其他各家学说的做法对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和文化发展是不利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当时的影响:
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对后世的影响:
西汉汉武帝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5、书P85“农事图”壁画所展现的生产场面说明了什么?
答:
①反映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农牧结合的生活情况。
②反映了汉匈两族的经济交流③反映了少数民族也被汉族文化所吸引,逐渐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26、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答:
①目的: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②意义:
沟通了西汉和西域的联系;西汉和西域各国的友谊从此建立起来;著名的丝绸之路从此开始出现,大大加强了汉朝和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27、三国鼎立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治区域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益州(四川),荆州(湖北湖南)部分地区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江东地区(长江下游的江南一带)
28、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答:
①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
三国鼎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
这是因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反之,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②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
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
这是因为从东汉末年开始,大小数十个军阀割据势力的存在使东汉实际上已是一个分裂的国家,而三国鼎立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如曹魏实际上是在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实现了北方地区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的),而这种局部的统一既是大一统的前夜,又为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9、《史记》描述的南朝前期的江南地区与《宋书》描述的汉朝中期以前的江南地区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
(1)变化:
司马迁《史记》描述的汉代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但贫富分化的程度也低;而《宋书》所描述的南朝时期的江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
(2)变化原因:
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
①从自然条件来说,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②从人口方面来说,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③从技术条件来说,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④从社会状况来说,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江南地区的变化。
3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答:
(1)内容:
①废除鲜卑族的旧俗,主动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②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改用汉姓,提倡同汉族人联姻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
(2)作用:
①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鲜卑族人积极学习和吸收中原汉族地区的先进文化,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顺应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对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③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的进程。
总之,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31唐朝“帝国新政”的内容(即唐太宗巩固政权的措施或唐太宗“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答:
吸取隋亡于暴政的教训,正确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调整统治政策:
1)政治:
①善于用人,保证政治比较清明②虚心纳谏,保证决策的正确性;③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完善科举制度,重视治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
①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不误农时,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注意节俭,去奢省费。
3)民族关系:
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促使民族关系融洽和民族大团结。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给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①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②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③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④艰苦奋斗,勤劳节俭;⑤实行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
32、书P91答案:
唐太宗说:
“以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已的得失。
我常常通过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误。
魏征死了,我也失去了一面镜子。
”可见,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已的得失。
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33、科举制度最早实行的朝代是什么?
哪个朝代得到进一步完善?
科举制度在实施初期有什么历史作用?
在读书人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
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
答:
①隋朝②唐朝③实施初期的进步作用:
科举制改变了过去依赖于推举和家庭出身的选官方式,它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扩大和稳固了国家的统治基础。
④在读书人看来,科举考试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他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施展自已的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自已的社会地位。
⑤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制可以网罗人才,为他们的统治服务。
⑥书P93唐太宗与宰相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唐太宗是为了网罗人才,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
而这位宰相只是为了维护大官僚的利益。
34、“唐装”和“唐人街”说明了:
唐朝的繁荣强盛和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35、唐朝社会生活的特点:
①丰富多彩,②中西互通,③胡汉交融。
36、中国古代妇女地位普遍很低,但还是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人物。
请列举两位人物并说出她们的主要成就。
①商朝的女将军妇好:
是中国第一位出现在文字记载中的女将领,她英勇善战,功绩卓著曾率领1万多人出征。
②武则天: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且惟一的女皇帝,她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大开科举之门,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她统治时期史称“贞观遗风”。
③元朝的黄道婆(“织布业祖师”)从黎族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她改造的木制棉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线,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领先欧洲400年);使棉布取代丝绸和麻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使松江成为当时的棉纺织业的中心。
37、唐朝诗人杜甫《忆昔》一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什么关系密切?
(即开元盛世的局面出现的原因):
书P94
答:
⑴这首诗反映了开元盛世的社会风貌,当时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⑵原因:
①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贞观遗风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②唐玄宗善于用人,制定了正确的政策,使得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③当时的农耕技术以及农耕工具等都较有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出现。
38、列举中国古代几次统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太平治世):
答:
①西汉:
文景之治;②东汉:
光武中兴;③隋文帝:
开皇之治;④唐太宗:
贞观之治;⑤武则天:
贞观遗风;⑥唐玄宗:
开元盛世
39、书P96答案:
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从礼仪的角度讲应用“敲”。
这个故事说明了唐朝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做事情应该反复推敲。
②李白:
《静夜诗》《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杜甫:
《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李商隐:
《夜雨寄北》;王维《山居秋暝》《渭城曲》;孟浩然《春晓》。
40、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什么?
不同的贡献是什么?
书P97
①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都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不同的贡献是:
玄奘是到印度求取佛经,将印度的佛教文化带回中国,并进行了大规模的译经活动,写的《大唐西域记》介绍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鉴真是将中国的佛教、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传到日本。
41、丝绸之路开辟的时间、人物、主要路线、经过的主要国家、经过的主要地形。
答:
①开辟的时间:
西汉;②开辟的人物:
张骞;③丝绸之路主要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玉门关、阳关—新疆—中亚—西亚—欧洲大秦(古罗马) ④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国家:
经过的长安、敦煌、楼兰、疏勒在中国境内;蓝氏城是今阿富汗法兹拉巴德;华氏城是今印度巴特那;阿蛮是今伊朗哈马丹;塞琉西亚在今伊拉克;埃德萨是今土耳其埃德萨城;君士坦丁堡是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罗马是今意大利罗马。
⑤经过的主要地形:
经过陕甘高原、乌鞘岭、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等。
42、丝绸之路为什么成为“东西方交往的代名词”?
(即:
丝绸之路的作用或地位)
答:
①是沟通中西交通的路上要道;②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传入西方,西方的毛皮、香料、药材、珠宝传入中国);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汉代城市有古罗马魔术艺人表演、唐朝盛行由波斯传入的马球游戏);④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⑤是联结中国同亚洲、欧洲、北非各国的友谊之路。
[注:
亚欧大陆桥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陶瓷之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43、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原因)、概况、评价(当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答:
(1)开凿的目的(原因):
①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南地区的控制,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以及满足自己巡游江南的愿望。
②在古代,南北的物资运输主要依靠陆路交通,存在很大缺点:
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运输大宗货物十分困难。
为了方便南北之间的货物往来。
(2)概况:
①一个中心:
洛阳(隋朝的东都、重要粮仓、交通要道)
②两个起讫点:
东北到涿郡(今北京)、东南到余杭(今杭州)
③三百万民工和士兵
④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由北往南)
⑤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⑥六年:
605---610年
⑦七个省级行政区:
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3)评价隋朝大运河(一分为二):
○当时的积极作用(历史意义):
①使运河沿线的城镇迅速繁华起来;②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③贯通了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的交通(南粮北运和盐运的主要通道);④使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南粮北运成为关系到王朝安危,政局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⑤加强了政治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
○消极影响:
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同时征收了大量赋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但隋朝的灭亡不能说是因为开凿了大运河,而是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残暴统治。
(4)京杭大运河在今天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现实意义):
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发挥着水路运输(航运)的作用;大运河是现在“北煤南运”干线和防洪灌溉干流;当前“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
总之,大运河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44、书P103—104自我测评答案:
3、唐朝钱币与日本钱币都是圆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第四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