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策划.docx
- 文档编号:6829562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3.78KB
国企改革策划.docx
《国企改革策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企改革策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企改革策划
30年的国企改革历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企业家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流失
虽然从1992年起,我们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95%的商品物资已经放开由市场调节。
但是,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
许多企业的中上层领导,习惯于按计划、按规章和按上级指示办事,不习惯于市场调节;重生产管理,轻市场营销;重固定资产投资,舍不得在广告、品牌、商标等方面投资;重增加了多少资产和产值,轻资产负债率、产品成本效益;重生产工艺,轻法律、经济、财务、公共关系;重自己的生产管理经验,轻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咨询等业务和知识;重短期利益,轻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重借钱要钱,轻还钱挣钱。
企业的领导和中下层干部,按照规模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实际是政府官员在企业中的一种延伸。
有许多企业领导从心底里重官而轻商。
因此,真正善于开拓市场、精心算计成本、讲究效益的企业家较少。
一个大多数企业近乎由行政人员领导的地区与一个有较多企业家领导企业的地区是无法在投资、成本、营销方面进行有效的竞争,更无法与国外企业抗衡。
据笔者的调查,技术人才在国有企业中难以发挥作用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改革开放多年来,一些国有企业的技术人才向乡镇、“三资”、民营企业流动,有的技术人才虽然名义上在国有企业中,但只担任“星期日”工程师,他们将自己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扩散给这些非国有企业,提高了其产品的质量,反过来与国有企业进行竞争;有的兼职技术人才在非国有企业工作充满精力,而在国有企业工作则没有积极性。
二是国有企业原有的技术人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更新困难,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国有工业企业工作,有的只是将国有企业当作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一个阶段,之后再到其他工资和待遇较高的企业去应聘。
三是由于科研和技术开发经费不足,工作条件差,领导不重视技术和产品更新,工资和其他待遇较低,一些技术人才不能在国有企业中为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差
一个企业,只有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在全国市场上占有它应占有的份额,才能生存和发展。
如果产品不能理想地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和销售,资产再多、工业基础再雄厚、技术人才再多,也不能说明这个企业有多么优秀,实际上,这反而使一部分资源被闲置和浪费。
近年来,国有企业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
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非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特别是国外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许多国有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时,其产品在国内还有一定的知名度,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到了90年代,因广告投资不力,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没有更新换代,人员过多、社会负担过重、成本过高,在市文章来源:
场上没有竞争力,最后被市场淘汰出局。
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行为体,其体制和行为还没有与市场经济对接,其计划经济下的体制和行为还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对它们的调节。
三、国有企业缺乏规模经济
现代经济中,规模经济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从我国的国有企业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规模应该大的不大,应该小的不小,难以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经济企业。
据有关方面分析,1995年我国500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还不及美国500家大企业的前3家。
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集团机械的总资产和销售额只相当于美国同行业企业卡特彼勒(Caterpillar)的1.97%和1.39%,仅是日本同行小松制作所的2.22%和2.15%。
我国最大重型设备制造企业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的总资产和销售额仅是德国同行曼内斯曼(Mannesmann)的1.79%和0.45%,相当于日本石川岛播磨的2.27%和0.89%。
我国为数众多的轿车制造厂,迄今还没有一家达到当代技术所要求的最小经济规模。
由于企业规模和实力与国外企业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在对外开放和外资进入的情况下,我国许多企业难以应付,面临生存危机。
四、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来看,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一定阶段,相应的政治体制不进行改革,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也深入不下去。
从影响企业效率的角度看,与企业有关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1)行政和事业的规模相对于经济基础而过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政社会团体和各种事业单位就业的人员增长最快。
国家在吃“皇粮”方面的财政开支越来越大,而能用于企业资本金注入的财力相对越来少。
同时对企业摊派和各种变相的收费屡禁不止。
(2)管理部门太多太细,条块分割严重。
任何一级政府任何一个部门都可以是全民所有的代表,都有所有者的一部分权力,都可以行使管理企业的权力,获得有关的利益,但是都不对企业的风险、微利和亏损负责;各个部门都想扩大自己对企业的管理和制约权利,这些部门之间相互争权、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相互消耗,出台了许多相互矛盾和前后矛盾的政策和规定,企业按照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和规定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到各部门办事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时间太长。
(3)国有企业的需要扮演非经营性组织角色。
党政社团各个部门都要求企业设立委办处科室,太小的企业也要设专管人员,实际上将企业办成了一级党政社团的基层组织,是一级政府,而不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企业要花费很大人力、财力、精力去应付开会、应付检查、评奖以及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
有的企业没有现代企业应当有的市场营销、广告策划、技术开发、售后服务等等这样的部门。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要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进程,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把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为国有企业跨世纪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
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方针: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
(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
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三)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
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五)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全面加强企业管理。
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基础工作,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七)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
依靠各方面力量,扩大就业门路,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八)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帮助企业增资减债、减轻负担。
(九)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素质,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十)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在谋求实现现代市场经济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对接"过程中,难度最大的问题恐怕莫过于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下一阶段,有可能面临重要的突破。
本文拟在对前一阶段国企改革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和21世纪初期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再探讨。
一、前一阶段国企改革进程的简要分析
我国国企改革是从1979年春天开始的。
在过去的20年中,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979年春-1984年10月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因为改革的主战场在农村,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搞"扩权"试点。
(2)1984年10月-1991年底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按"两权分离"的思路来进行改革,即国家掌握国企所有权,企业拥有经营权,所谓搞活企业,也主要是搞"经营权革命",具体方式如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资产经营责任制诸如此类。
这些改革没有触及企业制度和更大范围的国有经济问题。
(3)以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及这一年秋天召开的十四大为标志,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这个新阶段,由80年代扩权让利的政策调整型改革上升到制度创新型改革,同时,也开始触及整个国有经济的布局问题。
十四大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国企改革处于第三阶段的上升时期。
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组建企业集团和放活小企业方面有一定进展
此期间,国家从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角度,努力抓好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大型企业,包括根据需要组建企业集团。
列入国家试点的企业集团达120家。
至于全国各地成立的冠以"企业集团"名号的经济联合体则有数千家。
这几年,对企业集团的认识实际上有起伏:
"十五大"前后,组建企业集团引起全社会重视,以至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亚洲经济危机后,鉴于韩国某些大企业集团破产以及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教训,企业集团一度被淡化;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出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的考虑,企业集团又开始升温。
就组建方式来说,在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出现盲目求大求快以及搞行政性的"拉郎配"等做法,通过及时调整已经得到纠正,现正在稳步发展。
与组建企业集团相比,"放活"小企业的步伐更快一些。
在这项变革中,地方政府和企业表现了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各地通过兼并、股份合作制以及出售等方式,来放开国有小企业。
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之后,按照"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在国有小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在放开转制形式的多样化和股份合作制的股权结构多样化方面进展比较明显。
县属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较大。
据笔者到几个县调研,进展快的县企业改制达2/3或2/3以上,进展一般的县企业改制也接近1/3。
尽管个别地方曾有过偏差,有些企业还存在着改制"夹生饭"现象,但总的来说,方向是正确的,效果也是显著的,1是符合十五大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战略重组的大趋势的。
(二)"优化资本结构"力度加大
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规范破产、鼓励兼并入手来"优化资本结构"。
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将18个优化资本结构的城市增加到50个;1997年,又增加到111个试点城市,其国民生产总值已占全国一半。
同时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围绕国有企业兼并、破产,银行核销呆帐准备金逐年增加。
1996年安排200亿元,1997年增加到300亿元,1998年增加到400亿元。
企业破产也有所进展。
据北京思源兼并与破产事务所根据法院宣布的破产公告所作的统计,1996、1997年破产案件分别为6222件和4526件,其中国有企业占六成左右。
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多兼并,少破产",但实践表明这一思路未必正确,该破产还是要坚决破产。
2同时实践表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已不符合改革形势的要求,需要修订。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九五"计划期间,恰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全面实施时期。
列入国家经贸委和原国家体改委试点企业共100户,现已完成试点。
具体采取如下形式:
(1)直接改造成持股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2)改造成国有独资公司。
试点初期,绝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改制模式是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1996年约占80%)。
此事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引起争议,人们对这种不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形式提出种种疑虑,经矫正,试点企业一部分已经变成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制度。
(四)扭亏增盈,努力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
据国家经贸委提供的资料,1997年末,在全国16874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亏损企业为6599户,占总户数的39.1%。
国家采取诸种措施,特别是"三改一加强"来扭转亏损,一些措施如纺织行业的限产压锭、煤炭行业的部分关井,对缓解国企亏损发挥了一定作用。
从工业行业的情况看,石油、化工、机械、纺织等行业不同程度出现减亏增利的状况。
据媒体报道,到1998年年底,原来亏损的6599家企业中,已有1478家初见成效。
在看到国企改革在取得上述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主要是,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对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实力进入我国所造成的竞争局面缺乏清醒的认识;国企制度改革尚处于"爬坡"阶段,特别是机制转轨尚不理想;至于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比原来预想的还要困难。
那种夸大或过分渲染国有企业的困难是错误的,但是,无视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盲目乐观的思想,对改革与发展也是不利的,必须客观地估计和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态势。
二、国有企业蕴涵的矛盾及其几点反思
自1984年提出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后,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在国企改革方面花费的精力不可谓不大,然而,国有企业改革并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
原因何在?
国有企业究竟面临哪些矛盾?
在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情况下,需要对此进行冷静的分析。
笔者以为,我国国有企业蕴涵的矛盾颇为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组问题:
(一)宏观层面:
国有资本的总体布局错位
我国国有资本现有的配置格局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这种矛盾突出表现在国有资本配置格局的严重错位。
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布局错位:
相当一部分国有资本配置偏离"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功能定位,不适当地覆盖到大量竞争性产业中,造成国有资本的配置极为"泛化"。
二是企业布局错位,将近一半的资本配置在不宜投入的大量中小型企业上。
据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材料,1998年,全国国有企业(不包括金融企业)总计23.8万户(其中国有独资企业21.4万户,国有控股企业2.4万户),拥有资产总额13.5万亿元。
其中,大型企业9357户,占全部国有企业总数的3.93%,资产总额7.6万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总资产的54.6%。
3这就意味着,在23.8万国有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占96.07%),其资产占国有企业总资产的45.4%。
显然,在中小企业这一部分,存在明显的失衡问题。
三是地区布局错位,表现为经济落后的地区,国有经济的比重相当高。
总起来说,我国国有资本配置在产业、地区和企业上的错位,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全局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无从谈起。
(二)微观层面:
国有企业自身的制度问题
中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眼光来审视,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
一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模糊。
除法律上的最终财产所有者关系明确外,在经济过程内代表法律上的所有者行使所有权职能的国有资本所有者并未真正到位,至于企业中的法人财产权关系也尚未建立起来。
二是,产权结构不合理。
相当一些企业仍然是纯而又纯的国有资本"独占"格局,尚未形成投资关系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三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滞后,即使是已经上市的股份公司也尚未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
四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尚未形成一套规范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体系。
所有这些都表明,在解决宏观层面问题的同时,在微观层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国有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问题
公平竞争的环境缺乏,集中表现在国有企业所承载的历史负担。
首先是债务负担过重。
尽管近几年在努力进行增资减债,但资产负债率仍然居高不下,据统计,大约85%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负担过重,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80%,甚至超过100%。
上市公司中高资产负债率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二是冗员负担过重。
近几年虽然作了艰苦的剥离,但分流难度很大。
据笔者调查,这一问题在东北、西南地区和煤炭、森工、军工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三是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仍未根本性摆脱,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不是市场主体,仍在行使着社会福利组织的职能。
除以上三组问题外,国有企业还存在技术创新"萎缩"和内部管理薄弱的问题,鉴于篇幅不展开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有企业诸种矛盾的分析,对前一阶段国企改革的实践,我觉得有三点值得反思:
反思之一:
深化国企改革既要强调全面把握、系统运作,又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酿成今天的局面,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布局问题,也有制度问题,既有历史问题,也有现实问题,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管理问题。
这就要求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只靠采取"单一药方"是难以奏效的,对如此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靠系统运作来解决。
同时,也正因为涉及的问题复杂,所以尤其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
在上述五方面问题中,笔者认为,"宏观布局"和"微观制度"是症结之所在。
紧紧抓住这个症结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使企业摆脱困境,否则,可能使国企脱困的路子变得相对狭窄。
反思之二:
对计划经济体制给国有企业造成的后果要有充分估计并采取特殊对策。
这几年,企业在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是实践表明,计划经济体制给企业造成的"恶果"是相当严重的。
为什么国有资本形成如此失衡的格局?
为什么国有企业形成如此僵化的制度?
为什么国有企业因袭如此沉重的历史负担?
从深层开掘,莫不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直接关系。
这些问题的形成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同时单靠个别企业也难以解决。
现在,计划经济体制积累的"遗产"仍在困扰着企业。
对此,需要深入剖析计划经济体制给资产布局、企业组织造成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采取特殊的措施(包括设立特殊基金等)来解决历史遗留的旧债。
要研究相应的补偿机制。
反思之三:
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既要着眼于搞活国有经济,又要着眼于搞活和发展整个国民经济。
经过前一阶段的历程,我国在国有经济调整的同时,民营经济(包括城镇集体经济、私营个体经济和非国有资本控股的股份经济)迅速崛起,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撑力量。
1998年,在全国近12万亿元工业总产值中,民营经济占2/3左右。
此外,尚有一部分外资经济。
今后,国有、民营、外资诸种经济之间的全方位互动将形成一幅全新的历史画卷。
前一阶段国有企业承担了经济体制改革相当大部分的成本,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由整个社会资本来承担。
因此,需要从更大的范围来运筹帷幄。
即不仅要使国有资本这一层次得以优化配置,而且要统揽包括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在内的整个社会资本的总体格局,使整个社会资本得以优化配置。
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有经济确实能发挥其应有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只要国民经济能够蓬勃发展,国有经济退出一部分领域,也不会防碍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三、21世纪初期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新挑战
以上分析了国有企业自身的矛盾,如果放宽视野,综观21世纪初期的经济发展趋势,就会发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一)科技革命兴起对我国国企改革的挑战
科技革命问题是我国乃至当代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这场革命,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革命性变革将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从企业角度来说,科技革命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据亚太论坛会议专家预计,科技革命将使今后20年的工业结构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某些工业连同它的企业将被彻底改造(如出版印刷业),而某些工业(特别是软件工业)将会爆炸性增长4。
随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重组,国有资本的存量格局需要做重大的调整,这给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带来新课题。
第二,带来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
随着网络将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组织形式,经济组织更趋独立化,成员也更趋个性化,要求企业组织相应创新。
第三,科技成果的"资本化"趋势,使科技成果得以折股投资,从而促进股权结构的创新。
至于科技革命给企业技术带来的冲击更为直接,为此,除了在国家层面要建立国家创新系统之外,在企业层面也必须相应建立企业创新系统。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企业改革的挑战
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在这一形势下,西方发达国家出于占领市场的目的,鼓励本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向我国投资。
近年来,外商对华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1)投资规模有所扩大;
(2)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3)投资主体趋于跨国化;(4)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
上述动向表明,外商投资企业正在全力提高其在华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使国有企业在"家门口"就面临着极其残酷的国际市场竞争。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挑战是严峻的。
第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浪潮,使得任何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面对的都是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企业的兴衰甚至存亡越来越取决于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国有企业要迎接境外企业的挑战,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这就逼迫企业进一步加速资产的重新组合;包括在重要、关键领域组建一批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集团。
第二,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将加大,开放度进一步扩大,这将给原有体制造成新一轮大冲击,尤其是国际信息技术、基础电信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将对我国传统的垄断性产业的资本结构形成深刻的冲击,并由此带动民营经济的进入。
以此为契机,有望形成新一轮"开放促改革"的浪潮。
第三,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各类人才的争夺将日趋激烈,经营管理者的价值相应"升值"。
如果国有企业对经营者依然缺乏适宜的激励机制,那么,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将会不可阻遏。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推进企业改革还主要是适应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话,那么,在21世纪初,企业改革和发展则是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三)国内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推进对国企改革的挑战
21世纪初期,是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阶段。
如果城市化水平按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计算,那将意味着每年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对国有企业的用工机制、收入机制以及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都将提出新的问题。
从市场化角度分析,经过近20年的改革,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有了很大提高,但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和政府行为适应市场化需要的程度过低,充分暴露了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
国民经济市场化的加速推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必然要面临更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企改革 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