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模型 北京市中考数学一轮辅导专题复习.docx
- 文档编号:6827050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76.94KB
手拉手模型 北京市中考数学一轮辅导专题复习.docx
《手拉手模型 北京市中考数学一轮辅导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拉手模型 北京市中考数学一轮辅导专题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拉手模型北京市中考数学一轮辅导专题复习
手拉手模型
【课前诊断】
1.(5分)如图,已知△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
BD=CE;
(2)求∠DPC的大小.
2.(5分)如图,已知△ABC和△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ED=90°.
求证:
△AEC∽△ADB
改错区:
【知识梳理】
考点自查表
考点
知识难度
是否掌握
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
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
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
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
□
一、手拉手全等模型
1.储备知识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角对等边”;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三边相等,各内角为60°;
(4)正方形的性质:
四边相等,各内角为90°.
2.模型特点
“共顶点,等线段,夹角相等”
如图,已知△ABE和△ACD为等腰三角形,且AB=AE,AC=AD,∠DAC=∠BAE=α.
3.结论
(1)BD=;
(2)∠DOC=;
(3)OA平分.
二、手拉手模型的逆向运用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通过证明一对全等三角形,推出另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是共顶点等顶角的等腰三角形.
三、手拉手相似模型
1.储备知识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比例的性质:
若
,则
.
2.模型特点
“共顶点,成比例线段,夹角相等”
如图,已知
,∠BAE=∠CAD.
3.结论
(1)△ABE∽;
(2)△ABC∽.
四、构造手拉手全等模型
题目本身没有手拉手模型,需要我们去构造手拉手模型,再通过证明全等来解决问题;
关键:
关注共顶点的等线段以及从这个顶点出发的其他线段.
【典型例题】
【例题1】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E,连接AE与CD,证明:
(1)AE与DC的夹角为60°;
(2)AE与DC的交点设为H,BH平分∠AHC.
【练习1】如图,以锐角△CDE的边CD、DE为边长向外分别作正方形ABCD和DEFG,连接AE和CG,交于点H,CG与DE交于点K.
(1)求证:
AE=CG;
(2)求证:
AE⊥CG.
【例题2】如图甲,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E,∠ADE=∠AED=45°,∠DAE=90°,AD=AE.解答下列问题:
(1)如果AB=AC,∠BAC=90°,∠ABC=∠ACB=45°.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乙,线段CE、BD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数量关系为 .(不用证明)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丙,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
(2)如果AB≠AC,∠BAC≠9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
试探究:
当△ABC满足一个什么条件时,CE⊥BD(点C、E重合除外)?
画出相应的图形.
【练习2】如图甲,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如果AB=AC,∠BAC=90°.
解答下列问题:
(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甲,线段CF、BD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数量关系为 .
(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乙,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
(要求写出证明过程)
【例题3】如图,已知△ABC中,AB=AC,∠BAC=90°,点D为BC的中点,点E、F分别在直线AB、AC上运动,且始终保持AE=CF.
(1)如图①,若点E、F分别在线段AB,AC上,求证:
DE=DF且DE⊥DF;
(2)如图②,若点E、F分别在线段AB,CA的延长线上,
(1)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
说明理由.
【练习3】在▱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E,交直线DC于点F.
(1)若∠ABC=90°,G是EF的中点(如图1),求∠BDG的度数;
(2)若∠ABC=120°,FG∥CE,FG=CE,分别连接DB、DG(如图2),直接写出∠BDG的度数.
【例题4】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BC,D是线段AB上的一点(不与A、B重合).过点B作BE⊥CD,垂足为E.将线段CE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F,连结EF.设∠BCE度数为α.
(1)①补全图形.②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CDA.
(2)若
,求α的大小.
(3)直接写出线段AB、BE、CF之间的数量关系.
【练习4】如图,在△ABC中,AB=AC,△ADE∽△ABC,连接BD,CE.
(1)判断BD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AB=2,AD=2
,∠BAC=105°,∠CAD=30°.
①BD的长为 ;
②点P,Q分别为BC,DE的中点,连接PQ,写出求PQ长的思路.
【例题5】已知,△ABC中,∠ACB=90°,AC=BC,点D为BC边上的一点.
(1)以点C为旋转中心,将△ACD逆时针旋转90°,得到△BCE,请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延长AD交BE于点F,求证:
AF⊥BE;
(3)若AC=
,BF=1,连接CF,则CF的长度为 .
【练习5】正方形ABCD中,将边AB所在直线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α得到直线AM,过点C作
CE⊥AM,垂足为E,连接BE.
(1)当0°<α<45°时,设AM交BC于点F,
①如图1,若α=35°,则∠BCE= °;
②如图2,用等式表示线段AE,BE,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当45°<α<90°时(如图3),请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AE,BE,CE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试牛刀】
1.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在平面内任取一点D,连结AD(AD<AB),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连结DE,CE,BD.
(1)请根据题意补全图1;
(2)猜测BD和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作射线BD,CE交于点P,把△ADE绕点A旋转,当∠EAC=90°,AB=2,
AD=1时,补全图形,直接写出PB的长.
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4,CD⊥AB于D,P是线段CD上一个动点,以P为直角顶点向下作等腰Rt△BPE,连接AE、DE.
(1)∠BAE的度数是否为定值?
若是,求出∠BAE的度数;若不是,说明理由.
(2)直接写出DE的最小值.
【易错点总结】
【巩固练习】
1.如图,在Rt△ABC中,∠ABC=90°,AB=BC,点E为线段AB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CE,将∠ACE的两边CE,CA分别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射线CE′,CA′,过点A作AB的垂线AD,分别交射线CE′,CA′于点F,G.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若∠ACE=α,求∠AFC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3)用等式表示线段AE,AF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ACB中,∠C=90°,以点A为中心,分别将线段AB,AC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AE,连接DE,延长DE交CB于点F.
(1)如图1,若∠B=30°,∠CFE的度数为 ;
(2)如图2,当30°<∠B<60°时,
①依题意补全图2;
②猜想CF与AC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3.如图1,在△ABC中,∠ACB=90°,AC=2,BC=2
,以点B为圆心,
为半径作圆.点P为⊙B上的动点,连接PC,作P'C⊥PC,使点P'落在直线BC的上方,且满足P'C:
PC=
,连接BP,AP'.
(1)求∠BAC的度数,并证明△AP'C∽△BPC;
(2)若点P在AB上时,
①在图2中画出△AP′C;
②连接BP',求BP'的长;
(3)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BP'是否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若有,请直接写出BP'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时
∠PBC的度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4.在△ABC中,∠A=90°,AB=AC.
(1)如图1,△ABC的角平分线BD,CE交于点Q,请判断“QB=
QA”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2)点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连接PA,PB,且PB=
PA.
①如图2,点P在△ABC内,∠ABP=30°,求∠PAB的大小;
②如图3,点P在△ABC外,连接PC,设∠APC=α,∠BPC=β,用等式表示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拉手模型 北京市中考数学一轮辅导专题复习 手拉手 模型 北京市 中考 数学 一轮 辅导 专题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