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模型图解读.docx
- 文档编号:6824953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7.61KB
亲子关系模型图解读.docx
《亲子关系模型图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关系模型图解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亲子关系模型图解读
亲子关系模型图解读 2013-4-1014:
34 阅读(12) 转载自鸣鹤在天
∙赞(143)
∙评论
∙转载(5150)
∙分享(219)
∙复制地址
∙举报
∙更多
教育目的:
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的思路:
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
孩子成长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
1、自尊心:
精神人的脊梁骨
2、自信心:
进入大脑的主程序
3、责任心:
管住自己的心锁
4、主动进取精神:
人生的动力源
5、学习兴趣:
学习行为的生理学动力
6、良好习惯:
杰出表现的自动程序
家长手中最重要的八个工具:
1、爱:
无条件的爱
2、表扬:
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
3、鼓励:
信任孩子(人格、能力)+我相信你能行+身体接触
4、确认:
直接说出孩子优点+帮孩子建立是非观念、往大脑中输入价值观
5、理解:
必须把孩子视为朋友+搞清楚孩子行为的原因+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
6、陪伴:
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家长的人本身与他相处,才能学会“人”的各种行为方式
7、制定规则:
该怎么做+平等协商+制定行为标准和规则+执行规则+负责检查监督
8、批评:
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期望
家庭教育的三条高压线
1、忽略孩子的存在
2、强迫
3、破坏性的批评
家庭教育的两个“陷阱”:
1、有条件的爱
2、家长输不起的心态
亲子关系模型图简介
在这个独生子女为主的时代,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成了众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教育是一个终身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优秀子女的关键。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家庭教育的方法,我们的祖先都是在一家一户各自独立的状态下被教育长大的。
我们发现很多个体的方法和经验不能普遍适用,我们必须找到家庭教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为大众所遵循。
亲子关系模型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教育孩子的规律,它代表整个家庭教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图上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两条带箭头的线,这代表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信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方法你全可以不会,只要你能激发起他成长的动力,他仍然可以正常成长。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孩子是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
但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家长究竟要在孩子身上完成什么任务?
有太多的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其实那主要是学校的事情。
有很多家长对于学校应做的事,瞎忙个不停,比如帮孩子做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等。
而到头来劳而无功,事倍功半。
我认为我们很多家长都是不务正业者,我们是种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
没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
做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
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如果这些没处理好,孩子是注定要出问题的。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
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
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
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
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他不在乎你的看法,你的批评对他不起作用。
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
应该说,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
自尊心没有建立起来,就等于孩子的生命之火没有点燃,因此,他不会有成长的动力。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
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时候,他开始尊重自己,进而他会尊重别人。
这样他的“人化”过程才能启动。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个重要的方法是无条件地爱孩子。
当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自我价值会上升,他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会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
孩子在离开家长之前,家长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树立过程。
就是说一个人不能一劳永逸地永远有自信心,他必须每时每刻地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去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
假若打个比喻,自信心相当于电脑进入主运算程序的前置性程序。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自信心,当他面对一个习题时,他的大脑进入的是一个子系统,启动的程序是如何来解释我为什么没做上这题,我为什么不行。
而有自信心时可以进入主运算程序,他的大脑的注意力的焦点会集中在解题的方法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总可以把问题做出来。
所以自信心是一个孩子能否做事(即学习),能否把事情做对的核心的心理程序。
诚然,自信不是我们大家理解的挺胸抬头那么简单。
它是人们做事时的心理运算程序:
一个自信的小学生,他面对试题时,大脑会深入题的内部去运转,去找条件和结果间的因果关系,把题做对;如果没自信的孩子,看到题马上会停留在题的表面,感受问题带来的压力和焦躁的情绪,然后会想:
这题怎么这么难?
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
我做不出我妈会怎么批我?
结果20分钟过去,他根本没做题,而在想别的东西和感受痛苦。
最后他得出结论:
你看我数学不好吧,我还是不行!
第三个精神软件是“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相互关系时产生的主观心理状态。
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痛苦、快乐产生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候,就产生了责任心。
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讲话影响其他同学,如果他有责任心就不会在课堂上讲话了。
责任心分为对内的和对外的责任心。
对外的责任心比如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的。
我们要讲的是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我们太多的家长没有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责任心,没能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然后由我们来看管,来强迫,这样,等于孩子对人生的责任由家长来承担了。
家长当了警察,孩子成了小偷,我们不断的在后面监督。
如果孩子建立起对自己负责任的责任心我们家长的监督职能就可以解除了。
责任心没建立,一个孩子是断然不可能去积极进取的!
孩子会变得被动,家长推一下他动一下。
第四个精神软件是“主动进取精神”
如果孩子自己要成长,自己要学习,那么教育孩子就是太简单的一件事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才能学习好。
如果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孩子是无法学习好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我们没有培养出孩子的主动进取精神,那么将来孩子是断然不可能在人生中成功的。
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就意味着一个孩子对生命没兴趣、对人生没有兴趣、对自我没有兴趣、对一切都没有兴趣,整个人萎蘼不振,那么这个孩子精神上是不可能发育成长的。
第五个精神软件是“学习兴趣”
我在大学时读过苏联教育家写的《学习与兴趣》一书,读完之后豁然开朗。
那里的基本概念是说:
兴趣是学来的,不是天生的。
所谓兴趣是当孩子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他能感受到快乐,不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去做,形成自动反应叫做兴趣。
如果在孩子大脑的神经系统中,做一个学科的功课会产生条件反射的快乐,学习兴趣就产生了。
这种行为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孩子第一次做这个行为是不会有什么快乐的,反复行为,最后能不用意志力,条件反射的把事情做对,再由于家长的表扬、鼓励,孩子找到了快乐,时间长了,形成自动反应了,每次行为孩子能够找到胜任自如的感觉。
此时,所谓兴趣就产生了。
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
孩子晚上看书到一、两点钟,是因为有兴趣看书,不想睡觉,也不觉得累。
如果凭意志力,是断然做不到的!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对于孩子来说,要想使孩子学习好,培养学习兴趣是前提,是第一位的。
而学习兴趣是需要家长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的。
第六个精神软件是“好习惯”
习惯即不用意志力就能做出自动反应。
好习惯是一个人快速成功的快车道。
真正以学习为生的人,比如很多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授,没有人是靠意志力来学习的。
这些人都是因为学习产生快乐才会没日没夜的做,后来就成了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了他日常的行为,而这日常行为决定了他的成就。
总结上述观点,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要在孩子的大脑中镶入这些精神软件。
家长好比程序输入员,孩子象刚出厂的计算机,硬盘还没有经过格式化,需要一道道输入程序,然后才可以独立的使用。
孩子只有变成独立的人,才得以在社会上正常行走!
如果说孩子是我们雕塑的作品,那么我们手中应有的工具是什么?
家长手中最重要的工具
第一个工具是“无条件的爱”
做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有意识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被无条件的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会大增!
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
在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产生,即自我价值开始萌芽。
而无条件地爱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个工具是“鼓励”
美国有个大教育家说过一句非常偏激的话: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
”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
教育孩子,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告诉你的孩子:
“没问题!
爸爸相信你.!
”你要每天不断的巩固。
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多!
”这些家长仿佛是专门来为孩子泄气的。
每位家长都应牢记:
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第三个工具是“表扬”
表扬是孩子做对行为、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
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的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
所以表扬是家长经常要做的行为。
孩子每天、每星期总会有优良的行为,或者取得小的成绩,比如用过东西放回原处,家长应及时的表扬,表扬会把行为确定下来。
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会增强。
第四个工具是“确认”
一个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这里不带有任何表扬和批评,家长要客观的帮孩子分清是非。
实际上确认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过程。
所以,家长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动的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都是学来的,是我们家长不断灌输的结果。
比如去年美国双子大厦被炸,我女儿的班级产生了争论。
她回家跟我讲时说:
“爸,要把我吓死了!
”我说:
“怎么了?
”她说:
“今天我们老师说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双子大厦该不该炸?
我们男生一齐喊‘该炸!
’然后,老师说:
‘我觉得也该炸!
’我们班有个女生站起来说:
‘老师,我认为不该炸!
里面有那么多无辜的人,这是针对政府的行为,他们不该被炸无辜的平民!
’我们班男生一起喊:
‘打倒***!
’。
我们老师不但不制止,还说‘我认为美国太气人了!
应该炸!
’”我问女儿:
“你怎么认为的?
”她说:
“太不应该炸了!
老师不该这样说呀!
”我告诉她:
“你是对的,恐惧分子是人类的敌人!
伤害无辜的人,这是对生命的残害!
”所以,我们家长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五个工具是“理解”
有些家长来找我咨询,对我说,孩子就是不跟我讲话,最近他学习成绩下降,在学校和老师作对,回来什么也不和我说!
我问什么原因?
他说不知道。
如果你去投医,医生什么都不问,就给你开药,那他百分之百是个江湖郎中!
一个孩子行为上出现偏差可能有二十个原因,你想讨秘方,药不对症能治病吗?
很多人想让我简单的出秘方,我开玩笑地说“打”。
有很多学校的“家长会”就是这样给家长开秘方的!
这么武断!
拿人当玩笑一样。
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
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平等的。
你要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
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是待培养的,是需要你不断的培养的小动物。
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
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
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
假如说你有工作上的烦恼,来找我谈谈,我什么也不问,劈头盖脸的把你一顿数落,你肯定觉得董老师是不是有毛病,都没搞清怎么回事就骂我一顿。
!
可是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却是不问原由,开口就批。
在“理解”这个问题上,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带任何的价值评判的,单纯听孩子说他有什么理由。
我请家长记住一句话:
“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
”孩子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总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对的!
或说是不成立的。
如果你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么,想改变他的缺点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不能彼此倾听对方的心声,就无法搞清他行为的原因。
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是通过“理解”建立孩子的自我尊重感,他可以和别人心灵相通,感觉自己有能力沟通,感受彼此有能量流动,这时亲子关系就稳定了。
第六个工具是“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们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
我在大四时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正是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促使我开始对教育进行了这么多年的研究。
当时我只有20几岁,只觉得有一句话很深刻,但深在哪里并没完全理解。
这句话简单得不得了:
“人需要人!
”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
孩子的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
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
太多的家长因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钱打发孩子,其实大错特错。
假设在此时此刻,让孩子选择给他100块钱或父母用1小时来陪伴他,来了解他的生命,他可能会选择100元钱。
这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他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他的潜意识里更需要父母用1小时确认他的价值,伴随他成长!
我们既要把孩子在主体资格上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又要在思维方法上考虑到他的人格是待发育的、能力是待培养的,所以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们的意思。
这也是儿科医生难当的原因。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只是哭,不知道自己哪不舒服,医生必须像兽医对待小动物那样去观察、了解。
孩子缺乏父母的爱,他自己并不清楚,更不会表达。
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去体会、去陪伴孩子!
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通过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第七个工具是“制定规则”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该由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让孩子自己做,家长绝不能包办代替。
如果一味要求孩子只管学习就行了,变成“有事父母服其劳”,那只能将孩子打造成废人了。
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坐下来与孩子平等协商,充分认清哪些是孩子应该做的,哪些是家长该做的,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孩子制定出明确的行为标准和行为规则,以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在“和平共处”的氛围下顺利执行。
那种“老子天下第一”单方说了算的错误做法再也要不得了。
第八个工具是“批评”
这是应该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
“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
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
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
这样批评才有作用。
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评是正确的,是直指行为的、不损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评,这时批评只会起副作用。
批评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没有经过训练,很少有人会把批评做对。
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用批评。
家庭教育的真正目的——培养真正的人
我们有些家长脑海里,只是盯着上大学。
我认为大学无论如何要上,这是没有问题的。
在办家长课程的过程中,我遇到一个非常大的悖论:
我是坚决反对以上大学为诱惑,让家长来听课的,但在家长的脑海中,你不说培养孩子上大学他就不来听你的课!
我认为,培养孩子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是必须做的。
让孩子上大学不是目标大了,而是目标小了!
上大学就相当于让孩子吃一顿糖三角一样。
我打这个比喻的背景是70年代到80年代初,《人民日报》作过一个调查,问一个农民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农民想了半天说: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就是每天让我吃糖三角!
有很多家长想让孩子上大学的心情和那个农民想吃糖三角是一样的!
不是目标大了,是小了!
上大学是正常人应该接受的教育,我们高中生考大学的升学率已经达到50%了,10年内达到60%是没有问题的。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上大学,而是培养真正的人!
这是每个家长都应真真切切铭记在心的!
我们要培养的不只是高智商的人,还应该是正直、善良的人,并且是对我们的社会有正面价值的人。
这是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更重要是对孩子自己人生的责任!
对于家长来说,你的儿子、女儿硕士毕业了,博士毕业了,可是,婚姻不幸,家庭不幸福,事业无成,作为家长我们做何感想。
我们要培养的是真正的人!
让他成功、幸福、快乐!
让他通过上大学这个渠道来达到生命的目的!
家庭教育成功的总思路——引发孩子成长的动力
我相信80%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头脑没有自觉的、系统的思路。
教育孩子不是我们不断的讲道理、告诉他该怎么怎么做,而是我们要从他的角度出发,看什么能把他激励起来,使他自己能够学习、能够成长、能够探索自然、能够探索人与人的关系、探索社会…也就是我们要让孩子找到“我想学”的感觉。
我们是在引发出他成长的动力!
而不是我们要他怎样。
是他自己想要成为一个男子汉,而不是你强迫他去做男子汉。
当一个人有了成长的动力,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他想成长、想学习新的行为,他会有动力去完成。
如果孩子主动学习、想报这个班、那个班,想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想有好的品质,孩子的幸运之神降临了。
而没引发出孩子成长的动力,不厌其烦的讲道理是毫无效果的!
当我们把孩子当作“人”而不是当“物”来对待,这个思路就是必然的选择。
我们向孩子示范正确的行为是什么样的、成功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幸福快乐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学习好了以后会怎么样……。
让他自己来选择,诱导他作出正确的选择,引发他成长的动力。
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家庭教育的“高压线”
在亲子关系模型中最后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的高压线”.。
所谓高压是我们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绝对不能碰的,碰到就死!
第一条高压线是“忽略孩子的存在”
在孩子生命早期1-3岁间,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的解释家长不听,这时第一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第二会损害自信心,他会认为自己不够好,父母不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
“忽略孩子的存在”是比打骂孩子还严重的恶习。
我们头脑中的观念是:
孩子还小,还不懂事!
我们认为等孩子懂事时,在去注意听他说话,就可以了。
有个5岁小男孩,他母亲穿着背心、短裤,他早上起来看见妈妈就对他妈妈说:
“妈妈,我要和你说句话…”他妈妈着急说:
“等一会,等一会!
”然后,领着孩子去超市,在超市里,孩子说:
“妈妈,我要和你说句话…”,他妈妈说:
“等一会,等一会!
”然后买了牛奶、面包往回走,和相遇的熟人打招呼。
回家路上孩子又说“妈妈,我要和你说句话”妈妈说“等一会,等一会!
”,终于回到家,妈妈说:
“好了,这回你说吧!
”“妈妈,你短裤前边的拉链没拉上!
”我们太多的家长没有耐心去听孩子说话!
孩子要买什么东西,要做什么事情,要解释什么东西,我们认为小孩子不懂事不用理睬,根本不听他的理由!
我再重复一遍:
任何一个孩子的任何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合理的理由!
你必须听明白他的理由,然后告诉他哪个成立,哪个不成立。
帮孩子解决问题,否则的话,就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根高压线:
破坏性的批评
破坏性的批评是扼杀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重要的杀手。
我们很多家长,批评已经成为顽固性的痼疾。
对孩子除非不说话,说话就批评。
我们自己认为批评是为孩子好,是为了改正孩子的缺点。
事实上,破坏性的批评的结果与我们希望它达到的结果完全相反,我们本来希望该掉孩子身上的缺点,却反而把缺点给固定下来了。
我们希望激发起孩子成长的动力,却反而扼杀了孩子成长的动力。
我们希望孩子完美,却把孩子弄得没皮没脸,自尊心丧失殆尽。
第三根高压线:
强迫
父母强迫孩子做事情,会扼杀了孩子的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而且形成被动的习惯。
我们知道学习是脑力劳动,它需要学习者处于主动状态,他自己主动想学习,才能学习好,才能不感到辛苦劳累。
如果孩子不想学习,厌倦学习,那么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折磨。
是苦不堪言的事情,他是很难取得优秀的成绩的。
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会成为一个被动的人,那是他一生不幸的根源。
家庭教育的“陷阱”
所谓“陷井”,就是表面上看没有问题、有道理,但实际上是灾难!
第一个陷井是:
“有条件的爱”
有条件的爱,是说我们家长不能无条件地爱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
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做出相应的行为或取得相应的成绩,然后我们再给予孩子与之相适应的爱。
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成了“生意”关系。
这种有条件的爱,极大地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还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父母才能爱自己。
孩子在意识深层感觉的是屈辱,是人格的贬损,是自尊心的伤害。
在人间,爱的可贵性在于它的无条件性。
无论在成人的世界还是亲子关系中,有条件的爱都是爱的“伪造品”。
第二个是“家长输不起的心态”
今天就有个家长对我说:
“我真的输不起了!
”为什么呢?
我们生怕孩子不学好!
“那咋办?
就这一个孩子!
”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
当你说出“输不起”三个字时,你已经输了!
因为你已经把自己放在输家的位置上了,你没有绝对信任孩子会上大学,会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你是站在错误的角度看孩子:
这孩子可能成流氓,可能做不该做的事…你越是担心,就越是加倍看守孩子,最后导致孩子的自尊、自信、责任、主动精神被加速的扼杀!
因为有输不起的心态,我们家长严格监视孩子的一言一行。
然后帮他做所有的事,告诉他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
特别是看到孩子和坏孩子在一起,有坏的行为的苗头,我们就越发担心,越担心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进行破坏性的批评,最后孩子真的学坏了!
这好比孩子站在万丈悬崖上,有掉下去的危险,家长从后面以百米的速度冲上去来救孩子,结果可想而知。
真实的逻辑是怎样的呢?
80%的情况是孩子被我们亲手推下去了!
这个时候真正应该做的是放松,相信孩子没问题,然后通过与孩子建立良性关系来把孩子拉回来。
以上整个亲子关系模型图的内容,它代表了我的教育理念的基本理论基础。
这个模型反映了家长和孩子的互动关系:
我们家长需要做什么,使用什么工具,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思路是什么,高压线在什么地方,我们不能碰,陷井在什么地方…
如果我们能够循着亲子关系模型所设计的线路来扮演家长的角色,我们教育孩子将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也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上一篇 | 下一篇:
幼儿园一年大型活...
∙赞(143)
∙评论
∙转载(5150)
∙分享(219)
∙复制地址
∙举报
∙更多
上一篇 | 下一篇:
幼儿园一年大型活...
汕头智慧树、 网络虚伪 等143人觉得很赞
转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亲子关系 模型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