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归有光专题.docx
- 文档编号:6824364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08KB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归有光专题.docx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归有光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归有光专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归有光专题
写“匹夫匹妇”,道“天下至情”——归有光与中国古典散文的转型
学习和继承——文学史就是优秀作家的“接力赛”。
李白——苏轼——公安派
归有光——桐城派
归有光:
往下看,最终是为了往上看。
关注小人物:
原本士大夫的情趣并不涉及小人物,到了明代为之一变。
关注普通情怀,以“小”解“大”。
(解构——构建)
中国古代散文传统:
形不散而神亦不散、讲究笔法(如:
八股文的结构学)
归有光《震川先生别集卷一·泰伯至德》:
“圣人者,能尽乎天下之至情也。
……夫惟匹夫匹妇以为当然,是天下之至情也。
”
对“圣人”的新解:
圣人——至情
《论语·泰伯》子曰: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
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
“启予足,启予手。
《诗》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
曾子曰: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
曾子曰: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
”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子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子曰:
“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
子曰: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
子曰: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
子曰: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子曰: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
子曰: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
子曰: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子曰:
“巍巍乎!
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
子曰:
“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武王曰:
“予有乱臣十人。
”孔子曰:
“才难,不其然乎?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
子曰:
“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吾无间然矣。
”
嘉靖中期:
心学高峰——万历:
李贽
归有光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的分水岭/中国古典散文的转型——近代化萌芽
1.题材转变:
大——小、国——家。
从天下忧患到人情,颠覆崇高。
2.艺术转变:
重视细节描写(归有光散文的现代特质),时间感和情感的带入,非观念化。
3.审美转变:
人情与审美,对文以明道的突破,从形神不散到形散而神不散。
时间是客观的,情感是主观的。
而情感的浓淡,反映着时间的流淌,如情同手足到形同陌路。
时间和情感相互作用,会生成记忆,记忆是时间的陈酿。
远去的东西如同背影,只留下了部分的信息,并且经过时间的自然淘汰。
情感经过了生命的过滤,留给时间剪裁。
时间是最真实、最挑剔的剪裁师。
它所留下的东西都是细节、情境和充满诗意的。
归有光散文有一种“非官僚化”的气息,并不以散文载大道,而中国古代散文长期聚集“官僚化”的弊病。
归有光散文中的人物不再是高大的,而是细节化的、充满人情味的。
不为人物做品德注脚,而人情味中又有很强的古典化特征——人伦孝悌。
继承归有光散文的桐城派总结了中国古代散文理论:
“言有物,言有序”,此语出自《易》。
(刘勰《文心雕龙》的思想在《五经》中发现。
)
桐城派在时差如此之久的《易》中仍旧发现了养料。
而观念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论。
从现代散文出发,明清散文是极致;而从古文出发则不然。
归有光(1506——1571):
唐宋派代表。
号震川,昆山(苏)人。
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
八次会试落榜,移居嘉定安亭,读书讲学,生徒数百人。
世称“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
时年60岁。
先后人长兴知县、顺德府通判、南京太仆寺丞。
(小人物、小官职)
66岁卒。
有《震川先生集》传世。
归有光还是一位水利专家,有专著,且被海瑞采纳。
同时参加过抗倭斗争,并作《御寇议》。
(唐顺之也颇为爱国,当时的沿海作家几乎都涉及抗倭斗争。
)
唐宋派的演变:
派,即展现出一种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结合,呈现出一种脉络,表现时间的延展性。
宗宋(王慎中、唐顺之)——唐宋并举(茅坤)——推崇唐宋并重“龙门家法”与“至情”之文(归有光:
文字纯真)
归有光走出了文派之争的狭隘界限。
(龙门家法:
司马迁,陕西韩城人)
“复古派”之称:
以诗歌论为唐宋派,以文章论为秦汉派,以人论为前后七子。
(偏爱什么,意味着排斥其他。
)
王慎中《明史》本传有“已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意力于曾巩。
”
唐顺之《与王遵岩参政》“三代以下之文,未有如南丰。
”
归有光《与王子敬》提及“龙门家法”。
《四库提要》言归有光“由韩、柳、欧、苏沿洄以溯秦汉。
”
归有光《陶庵记》:
“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见其感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
以为君子之处世,轻重之衡,常在于我,决不当以一时之所遭,而身与之迁徙上下。
”(理学之后,处理人的心怀。
)
时间越往后,后人越受前人的滋养。
落笔之前属于自己,落笔之后即属他人。
怀才不用和怀才不遇:
升官发财真是所谓的“用”与“遇”吗?
(李贽有《藏书》、《续藏书》:
将李贽作为历史学家来观照。
一个历史学家,不仅仅是在单纯的抒写历史,而是有自己的史观的。
)
归有光散文的三大特点详述:
1.题材特点:
记录凡人琐事,尤以家庭、亲情为主——家庭散文\亲情散文。
从人伦意义中获得独特的审美力量。
《寒花葬志》:
婢、孺人(妻子)
《先妣事略》:
母亲周氏
《畏垒亭记》、《世美堂后记》:
妻子
《悠然亭记》:
表兄
《思子亭记》:
亡儿
《女如兰圹记》:
亡女
2.情感特点:
人生落寞、家庭悲情、世态凄冷注入笔端,真切细腻、深致婉曲——悼忆散文\悲情散文。
林纾谓之“巧于叙悲”。
悲情中获得他人难以企及的审美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写“死亡”的散文。
3.叙述特点:
写往事、记忆,追叙和翻检心灵深处的故事。
(时间感极强,强调发生的时间,并且将时间形象化,可感可把握。
情感化了的时间,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
“史笔”叙事,多重层次。
“层层累加”的效果,具有延展性和“观澜”之感。
剪裁精当,细节生动。
(主观、客观的剪裁。
)
语言质朴,不事雕琢。
《项脊轩志》: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寒花葬志》: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
”
《先妣事略》: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生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昨日,馀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痛哉!
”
归有光散文研究推荐书目:
《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归有光文选》赵伯陶选注,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归有光研究》贝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归有光与嘉定文坛关系研究》忻平,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年
《明代唐宋派研究》黄毅,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中国古典散文》顾彬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经典名篇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
“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要将归有光的散文放入整个中国散文的发展、演变中去观照。
第一段: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
旧——小——漏——暗
第一段可与《陋室铭》参观。
但又不同于《陋室铭》。
“百年老屋”: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为砖木结构。
易损坏,难保存,而“房子”应该是千年大计。
这是中西方文化所不同之处。
利玛窦《中国杂记》中比较了中西方文化。
且利玛窦与中国上流士大夫深度交往,在中国生活多年。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
归有光的改造。
(以“法”来解读文章的话,那么此处可作“欲扬先抑”讲。
)
真实现象的叙述。
归有光不是一个安贫者,而是一个改造者。
化腐朽为神奇。
“改造”也显示出归有光的一种生活态度。
“借书满架”,书显示了一个读书人的身份。
“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活泼诗意。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极美。
显示中国古代文学散文的审美特征:
1.清简。
2.情景化。
3.作者情怀、心灵的映照。
文章虽短,内容极其丰富、充实。
且每段文字均具呈现能力。
第二段: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过渡。
将生活内容引出。
片段化,似电影一般的展现。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
分家,似有家庭纷争。
家庭衰落、鸡犬不宁。
而穷家最害怕的就是客人的到来。
生活拮据、混乱。
不分家,某种意义上象征着家庭的和睦。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人物出场。
相比于上文的模糊性,老妪的出场显得具体化。
采用戏曲人物登场的手法:
“副末开场”、主角在后。
这是一种结构规则。
归有光在8岁时丧母,所以对母亲的记忆是稀少的。
先写“老妪”:
很多时候,读者并不是以叙述手法来解读文章,而是以“法”观文章。
老妪的忠诚可以反映出本家的家风。
观家仆、家奴的遭际变可反观本家的做派。
观大富大贵者,便看他们子女的品德。
“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
情景再现、可视可听、消歇模糊性、亲切并真实可信。
亲情的阳光:
中国古代多重的家庭关系,容易培养人深沉的情感。
亲情的冷漠:
现代社会的“个人化”,个人不需要交流,其便可以自己生活。
没有鉴别就没有好坏。
个人化的自主性造成现代人不需要依赖他人。
不说一句话,也能办好自己的事。
消解了沟通。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小小文字,信息和感情都一样充盈。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
大母(祖母)——隔代之爱。
细节化、片段化处理。
显示出完整的情感链条和脉络。
比较母亲之爱与祖母之爱。
从祖母口中也能察觉到归有光读书的用功。
祖母亲自上门见孙,温暖之情满溢。
“以手阖门”,轻轻地、小心翼翼。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
写了祖母的三次说话。
内容、说话方式均有不同,但都见深情。
祖母的厚望与爱是交织在一起的。
象牙笏板是形象性的励志。
(太常:
明代朝中三品)
科举塑造了许多文人的抗挫折能力。
归有光挫而不败,理想之光不灭。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散文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
从叙述到抒情,自然而然。
第三段: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听音辨人。
遭火不焚。
第四段:
项脊生曰:
“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
寡妇蜀清,自《史记·货殖列传》。
举例:
蜀清、诸葛亮。
生活简朴不影响归有光的志向,志向之外的一切均是附属之物。
第五段、第六段是时隔13年后补记之文。
仍旧与前文浑然一体、相互映衬。
笔法、风格没有时间的痕迹。
第五段: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好学且爱屋及乌,两人相亲相爱。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阁子”中的生活,神奇、神秘又令人神往。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轩的破败——心中悲伤——生活坎坷
第六段: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
《项脊轩志》写三代女性:
母亲、祖母、妻子。
妻子魏氏与归有光生活6年(1528——1533)。
《项脊轩志》分别创作于作者19岁和31岁。
三代四个时间段落:
祖母——母亲——妻子——妻子逝后
这篇亲情散文也可与朱自清的《背影》比较:
《项脊轩志》描写了男性对女性的情感。
对母亲的情感是中国人的第一情感。
《背影》是男人写男人。
《寒花葬志》
婢,魏孺人媵也。
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
葬虚丘。
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
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
魏孺人笑之。
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
吁,可悲也已!
“婢,魏孺人媵也。
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
”
寒花去世十年所写的追忆文字。
归有光没有忽略这样的小小人物,而是精确的记忆了她去世的时日。
“情”是他文章的本源。
细节处理,显示非官僚化的态度。
“曳深绿布裳”,寒花的衣服并不合身。
看古人衣着便能反观其家庭的风气。
一室三人,并没有出现妻子的声音,而只写了妻子的“笑”。
作大人的,对小孩的“说”与“不说”是极有讲究的。
主写寒花,又写妻子,珠联璧合,一石二鸟。
不直写,又处处在写。
“寒花三事,孺人二笑”
媵,陪嫁。
孺人:
古代命妇的一种。
七品及以下官员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夫人,一品、二品;淑人,三品;恭人,四品;宜人,五品;安人,六品。
用最高和最低的标准做广泛的指代。
一百余字,情景逼真、历历在目、动人心怀。
《先妣事略》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年十六年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
“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
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
外曾祖讳明。
外祖讳行,太学生。
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户内洒然。
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
周氏家有羊狗之痾。
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
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痛哉!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
‘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
为母之苦:
非理性的繁殖生育状态。
显示自然的不可抗拒。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精确记录了母亲去世的时间。
“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
”
以为母亲只是睡着,后来明白过来,幼年失母的剧痛。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
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
画母思母。
充满人情味的为母亲画像。
真切的生活。
何以动人——情感是最好的文章。
从生孩子到母亲去世的陡转。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母亲劳作场面。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母亲治家有方。
勤劳、节俭成为母亲的一种本色。
短短文字,信息密集,层次丰富,要言不烦。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
情境互现,母亲望子成龙。
可类比孟母、欧阳修的母亲。
教导有方、严格要求。
《畏垒亭记》(节选)
予妻治田四十亩,值岁大旱,用牛挽车,昼夜灌水,颇以得谷。
酿酒数石,寒风惨傈,木叶黄落,呼儿酌酒,等亭而啸,忻忻然。
记妻子王氏。
“畏垒”,语出《庄子》。
妻子以“道”治田。
“四十亩”,负担、辛苦矣。
中国以农立国,看天吃饭。
所以重视历法、天象。
颇,有“稍稍”之意。
“酿酒数石”,适逢大旱,妻子仍旧为归有光用粮食酿酒,足见夫妻情深,以及归有光对妻子的感恩。
幸福满满。
《世美堂后记》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
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馀姚。
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
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
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扁曰“世美”。
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
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
“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
”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
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
五六年,始尽雠其直。
安亭俗呰窳而田恶。
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
余于家事,未尝訾省。
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旱而独收。
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
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
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
有遘悯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
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
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
余谓:
“得无有所恨耶?
”曰:
“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
“世无知君者矣!
然张公负君耳!
”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
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
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
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
“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
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
余谓:
“得无有所恨耶?
”曰:
“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
“世无知君者矣!
然张公负君耳!
”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
“余落第出都门”,归有光八次落第。
现今人的感触,似乎不如古人深切、浓厚。
今人比古人拥有更多、更大的历史参照,从而更容易胸襟开阔,更加豁达。
古人学而优则仕,今人读书也不一定会去做官。
现在的读书人跌入了普通阶层,不再有政坛之中的沉浮之感。
如,苏东坡就是“跌落”出来的。
今人是一种人,古人是一种人,如今学习古代文学是一种人看另一种人。
古人求学与今人求学也是截然不同的。
事业与职业:
古人两者合一。
今人不同。
归有光的八次落第,代表着他从昆山到北京已然往返八次。
人生的体验丰富。
相比较而言,李东阳十七岁中举,少年得志,名满天下,其作品却普普通通。
得志之人,如浮云,有飘然之感。
不得志之人,如酒,沉重凝练又深郁。
“吾妻具酒相问劳”,“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写妻子的豁达境界。
“世无知君者矣!
然张公负君耳!
”妻子才是归有光的真正知己。
明清时期,女性形象开始向“知己”演变——《红楼梦》达到高潮:
“宝黛”。
不再是简单的“慕色慕才”的才子佳人。
而是如《桃花扇》般的侯李二人一样的结合。
又如李贽与他的女学生、钱谦益与柳如是。
妻子的话虽不多,却句句点题。
一个人的一生,未必能够遇见能赏识自己的人。
这是归有光文章中的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南 大学 硕士研究生 选修课 有光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