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问题诊断与辅导策略.docx
- 文档编号:6822057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77.71KB
学习问题诊断与辅导策略.docx
《学习问题诊断与辅导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问题诊断与辅导策略.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问题诊断与辅导策略
学习问题诊断与辅导策略研讨会
主办单位:
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研究所
协办单位:
淡江大学学务处谘商辅导组
淡江大学师资培育中心
日期:
九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
地点:
淡江大学觉生国际会议厅
提醒事项
敬请与会来宾惠予配合下列事项:
1、会议期间请携带名牌。
2、会议进行中,行动电话与呼叫器请关机。
3、会议结束后请将名牌塑料套掷交会场门口之回收箱。
4、研习时数证明或证书于会议结束时,径至服务台领取。
目录
一、议程…..………………………………………………3
二、学习诊断与辅导在教学上之应用………………………4
学习道路上的黄灯/柯华葳......………………………5
从情绪教育各种活动谈教学方法的应用/张景媛教授……...7
三、心理测验对情绪困扰学生之辅导策略…………………12
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法子
--如何用心理衡鉴找出孩子的困扰来源/高恒信主任.……13
情绪困扰学生的评量与辅导/郑振章老师………….16
四、语文科教学诊断与辅导策略……………………………22
亲子共读/刘佩云教授………………………….…..23
学习阅读/方金雅教授……...…………………………25
如何学得好?
以语文的听说能力为例/柯志恩教授……...27
五、数学科教学诊断与辅导策略……..……………………30
数学学习问题诊断与辅导的三个要点/吴昭容教授………31
浅谈数概念及借位概念的学习/吴信辉教授………..33
从数学文字题的解题过程探讨学习辅导策略/陈萩卿老师….36
六、动机提升策略之综合座谈.……………………………39
为什么学生不想学?
谈学生的学习动机/李丽君教授……..40
七、参加人员名单..……….…………………………………43
议程
时间
活动内容
08:
40-09:
10
30’
报到
09:
10-09:
20
10’
开幕致词
张校长家宜(淡江大学)
来宾:
冯副校长朝刚、高副校长柏园、蒋学务长定安、陈院长伯璋
09:
20-10:
30
70’
议题:
「学习诊断与辅导在教学上之应用」
主持人:
柯志恩所长(淡江大学)
引言人:
柯华葳教授(国立中央大学)/学习道路上的黄灯
张景媛教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从情绪教育各种活动谈教学方法的应用
10:
30-10:
50
20’
茶叙
10:
50-12:
00
70’
议题:
「心理测验对情绪困扰学生之辅导策略」
主持人:
黄宗坚教授(淡江大学)
引言人:
高恒信主任(国军北投医院)/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法子
─如何用心理衡鉴找出孩子的困扰来源
郑振章老师(台北县秀山国小)/情绪困扰学生的评量与辅导
12:
00-13:
30
90’
午餐
13:
30-14:
20
50’
议题:
「语文科教学诊断与辅导策略」
主持人:
柯华葳教授(国立中央大学)
引言人:
刘佩云教授(玄奘大学)/亲子共读
方金雅教授(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学习阅读
柯志恩教授(淡江大学)/如何学得好?
-以语文的听说能力为例
14:
20-15:
10
50
议题:
「数学科教学诊断与辅导策略」
主持人:
张景媛教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引言人:
吴昭容教授(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数学学习问题诊断与辅导的三个要点
吴信辉教授(台中健康暨管理学院)/浅谈数概念及借位概念的学习
陈萩卿老师(台北县重阳国小)/从数学文字题的解题过程探讨学习辅导策略
15:
10-15:
30
20’
茶叙
15:
30-16:
10
40’
议题:
动机提升策略之综合座谈
主持人:
李丽君教授(淡江大学)/为什么学生不想学?
-谈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言人:
柯华葳教授、张景媛教授、高恒信主任、刘佩云教授、方金雅教授
吴昭容教授、吴信辉教授、陈萩卿老师、郑振章老师、黄宗坚教授
柯志恩教授
学习诊断与辅导在教学上之应用
主持人:
柯志恩教授
(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研究所所长)
共同讨论人:
柯华葳教授
(国立中央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张景媛教授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教授)
学习道路上的黄灯
柯华葳
中央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出租车上的谈话
星期天早上坐出租车走仁爱路到新生南路,经过空军总部前面,有行人穿越道的指示灯。
司机先生说,这灯示不容易看到,常会超速。
若不按红绿灯减速或停下来,会被开罚单。
他觉得应在此路口之前一两公尺处设立警示黄灯。
我说,是阿,若出事,开单处罚已于事无补了。
说着这话时,我想到,学校的成绩单对某一些学生来说,是不是也是一种罚单,且是一为时已晚甚至于事无补的处罚?
成绩单用来描述一位学生学习的结果,但这学习结果是累积下来的。
也就是说,若结果不如预期,是很多不佳的学习经验造成的。
老师和父母当然可以帮助孩子「哪里跌倒由哪里爬起」。
但有没有所谓学习上的「警示黄灯」,让我们可以提前注意,加以补救,使得「学习」出事的机会降低?
学习上的黄灯
若由「学习的本质」来看,老师和父母是可以在许多「闪闪黄灯」上得到学生学习的讯息,推测他是不是在「学习警戒」状态中。
学习本质是什么?
简言之,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因为:
(1)学习是内在的需求,因着好奇或是生活(生存)需要,学习者会「主动」纳入外界知识。
(2)学习历程是个人「意义建构」历程。
学习者将外界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时会以既有知识解释外来刺激,当此笔刺激对自己有意义,就纳入学习者的知识库。
(3)当学习有成效,学习者会「满意」自己,但是学习成效的定义是主观的。
(4)学习者至终达成「自律」,自己设定学习目标,找到方法和策略来达成目标,进一步学习监控自己的学习历程以进一步再学。
学习因而生生不息。
因此,当学生
(一)不主动、
(二)学习过程中放弃意义建构、(三)对自己的表现没有感觉、(四)不觉得需要深入学习时,表示他没有尝到学习的乐趣。
这都是学习上的黄灯,是学习的警讯。
这时父母和师长需要踩煞车,听其言、观其行,开始思考学习辅导。
学校的学习
常有父母提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也自行建构意义、有感觉,有学习热情,但是碰到学校的「东西」,当场冷却。
学校要学生学的到底是什么?
简单的说,学校主要在传递正式的符号表征。
符号,例如注音符号、国字、数学符号、英文文字、音乐符号等等,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它们可以排列组合,被操作。
符号的排列组合有前人共识的规则,形成我们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各种学科如数学、语文、物理、历史、音乐等知识,是抽象的。
学生要学符号更要学符号的组合规则。
只是,
(1)符号容易学但是符号组合规则不容易学,因为规则综合了前人各式各样的想法。
(2)学到组合规则,学生可以进一步使用符号创造另一些规则。
这是一种学习成就。
通常成绩单描述的就是学生在这一些学科上的表现。
而分析学生表现的方法主要在测量学生是不是「记得」符号和现有的规则。
除少数的评量如作文,大多数的测验并不评量学生组合符号的创意。
当学生被要求学习内容抽象不容易建构意义的东西,而让自己满意的标准又是别人控制的,学生不容易主动,更不会有热情学习。
我们不否认有学生按部就班,努力记忆。
但当教学告一段落,他也就停止学习,没有生生不息想学的动力。
换句话说,学校学习常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别人的事。
学科学习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本质。
学习辅导时若不注意本质上的黄灯,只在学科内容上补救,可能会使学生一直处在学习是别人的事而不是自己的事的状态下。
当学生以为学习是别人的事,老师和父母只好一路注意红灯,只是不保何时会看不到红灯。
这是谈学习辅导时,我们需要注意的。
从情绪教育各种活动谈教学方法的应用
张景媛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教授
新世纪的来临带给世人许多的欢乐与期待,但是欢乐过后随之而来的却是需要世人用心思考的新的挑战与责任。
面对这些未曾发生过或思索过的问题,全世界的人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竞争的压力。
因此,面对压力与管理情绪的能力成为人人必需学习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针对情绪教育中所使用的各种活动策略加以介绍,再探讨新世纪教学方法的变革。
以下分譬喻的方法、体验的活动、智者的名言、故事的启发与成语的运用五大项举例说明。
1、譬喻的方法
所谓「譬喻」,就是举例来说的意思。
为什么一个东西需要举例来说呢?
当一个东西或一件事是抽象的、不明确的情况时,用具体的东西来举例说明,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抽象的事物。
情绪是一个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如何显示情绪的重要性,就可以用譬喻来加以说明。
一、挤水彩颜料
小时候画水彩画时,每个人都有挤水彩颜料的经验。
如果我们不把盖子打开就一直挤水彩软管,最后颜料往往从后面或屁股的地方冒出来。
同样地,当我们产生难过、郁卒的情绪时,如果没有机会适度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就如同把盖子旋紧的水彩软管,最后水彩颜料会从软管最「脆弱的」地方冒出来,这就是情绪失控的时候。
二、情绪行李箱
先请学生检查自己的书包里,有哪些东西是今天不需要而我们却拖着它走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很少打开来整理书包,所以每天会带着许多不必要的东西在身上,增加自己的负担。
同样的,我们的情绪也有一个行李箱,我们每天扛着我们的情绪行李到处跑,我们会担心成绩不够好、会担心同学不理我等等,这些「超重」的情绪行李,有时会重到把我们绊倒。
其实有些情绪可能根本不必要,你却背着到处跑,这时就有必要打开情绪行李箱来整理整理,看看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
哪些东西需要面对?
哪些东西则要丢弃?
三、宝物的搜集
现代的青少年在打计算机游戏时,遇到什么样的敌人就要赶快检查自己「拥有」哪些宝物,可以用来对付这种敌人。
但是宝物会有不足或缺少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要赶快去修练或搜集,以增加自己的战斗实力。
情绪管理也像搜集宝物一样,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情绪自然受到影响,这时我们要寻找纾解压力的宝物,才能让我们克服情绪带来的困扰。
贰、体验的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讲述式的方法比较无法引发学生的共鸣,因此,许多人开始研究如何运用体验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产生感觉,进而思考改善的方法。
一、水杯实验
教师请一位学生拿着一水杯,问学生是否感觉沉重。
学生起初觉得很轻,于是教师继续上课,请学生继续拿着水杯。
十分钟之后,教师请这位学生说说现在的感受,似乎与刚开始拿水杯时的感觉不同。
归纳:
「同样重量的水,因为时间的长短,而变得无法承受之重。
这就像我们的情绪一样,一开始也许只是一点小小的不愉快,如果一直不去解决,最后就会变成难以承受的压力了。
二、情绪脸谱
教师请学生尽量将嘴角向下,持续一分钟;之后,请学生尽量将嘴角向上,持续一分钟。
教师请学生说说:
「嘴角向下时的感觉如何?
当嘴角向上时的感觉又是如何?
两者有何差别?
」归纳:
嘴角向下时感觉无法顺畅的呼吸,有压迫感;嘴角向上时感觉心情开朗。
三、冲入圈中
各个小组的学生手拉手围成圆圈,一人站在圈外,在圈外的学生要用各种方法冲入圈中,围圆圈的同学要想出方法阻止圈外的同学冲入圈内。
活动后,教师问同学:
「想要冲入圈中而无法进入的同学感觉是什么?
」尽量让每个人体会到在圈外无法进入圈内的感觉。
归纳:
班上被排斥的同学有何感觉?
我们如何互相帮助而非互相排斥。
参、智者的名言
生活中有许多名言,虽然它很简短,但是却能让我们回味无穷。
如圣经上的话、德雷莎修女的话、圣严法师的话等等都具有发人深省的意义,我们可以请学生举实例加以印证。
一、发现不成功的方法
爱迪生在从事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有人问他:
「你是否还打算尝试第一万次的失败?
」他答到:
「那不叫失败,我只是发现一些做不出电灯的方法而已。
」所以,没有失败只有回馈;行不通,就换个方式。
成绩不好,并不代表你就是失败的人,只是回馈到读书的方式需要改变而已。
二、敲门!
门才会为你而开!
圣经的话:
要求,你才会得到;寻找,你才会发现;敲门,门才会为你而开。
这句话说明了一个现象,如果你想要得到你想要的事物,你必须学会向人清楚说明你想要的东西。
像是你想要学画画,你可以向父母提出要求。
如果你的人生想要得到更多,就要更清楚的说明你的要求;如果你得到的很少,那也不要怨天尤人,那是因为你没有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能学会要求的技巧,那么得到的会更多,而且会和别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三、君子要像水,随圆就方
证严法师:
君子要像水,随圆就方。
意思是我们做人要有弹性,要像水一样,遇到圆的容器就变成圆的;遇到方形的容器就变成方的。
放弃一些让自己产生负面的规则,情绪就会好转。
如果在圆形的容器中感觉不舒适,觉得方形容器较好;在方形的容器中感觉不舒适,觉得圆形容器较好,这样一辈子都会处在负面的情绪中,无法感受到生命中的真善美。
四、一吨的知识比不上一盎司的行动
赫胥黎:
一吨的知识比不上一盎司的行动。
了解自己的情绪之后要能真正调整改变自己不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让自己更快乐,更能摆脱忧郁的情绪。
如果知道之后却不能产生实际的行动,只是不断地自怨自艾,这样永远都无法摆脱情绪的困扰。
肆、故事的启发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具有发人深省的意义,可以作为我们省思的材料。
一、非洲鞋市场
一家制鞋公司请两位经理前去非洲考察市场,甲经理去了之后沮丧的回国,乙经理却高兴的回来了。
董事长就问了两位经理考察结果到底怎么样了?
甲经理回答说:
「非洲没有市场,没有投资的价值,因为非洲几乎没有人在穿鞋子。
」乙经理却说:
「我看非洲的市场真是无可限量,我们一定要赶快去投资,因为那边的人几乎都还没有鞋子穿。
」同样的事情却有不同的看法,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如何以正向的情绪与想法面对人生的挑战是很重要的事。
二、伤心的母亲
一位阿婆常常闷闷不乐,不论晴天或雨天都看到她在唉声叹气。
邻居不解地问她说:
「为什么妳整天闷闷不乐,雨天愁眉苦脸,晴天时也眉头深锁呢?
」阿婆回答:
「我的大女儿是卖扇子的,雨天时天气不热,我就要担心她生意不好啰;我的二女儿是卖伞的,只要天空晴朗,就没人要跟她买伞了,我实在替她担心。
」这时邻居就跟阿婆说:
「阿婆,妳何不换个方式想呢?
晴天时,妳想大女儿的扇子卖得多好,雨天时妳想想妳二女儿的伞销售一空,那不是很好吗?
」阿婆心想也对,从此转个念头、换个想法,不论晴天还是雨天,她都是笑脸迎人,心情开朗许多。
三、武士的盾牌
两位武士从相反方向走来,一位手持着盾牌。
迎面走来的这一位武士看到盾牌,就说这是一个金盾牌;但手持盾牌的武士却说,这明明是一面银盾牌,两人争执不下,最后才发现,原来盾牌两面不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
所有的事情都有正反两面,若能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观点、立场来看事情,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看待、评论每一个事物,就能让自己拥有客观的态度,合理的情绪。
伍、成语的运用
我们古代有许多的成语典故,这些与情绪有关的成语就是很好的教材,透过成语让学生思考情绪与人的关系。
一、杞人忧天
有时人们会将情境灾难化,虽然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的糟。
这句成语是在形容一个人为了一些不该烦恼的事而烦恼,忧虑一些不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大的忧虑就是忧虑本身。
我们生活中常常忧虑成绩,忧虑失恋,忧虑工作等等,其实当我们放宽心去做每一件事情时,我们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二、塞翁失马
人生犹如塞翁失马的故事,在当下是如意的事,未来可能会产生不如意的情况;一匹马,邻居说:
真是可惜啊!
白白走失了一匹马。
主人说:
走失一匹马不见得不好。
过了几天,这匹马带回一群野马,邻居说:
真是太幸运了,凭空多出这么多马。
主人说:
这么多马不见得是好事。
后来,主人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邻居说:
真是倒霉,腿断了。
主人说:
腿断了不见得是坏事。
这时胡人入侵,村里壮丁都上前线打仗,主人的儿子因为腿断而不必上前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有许多的面向,看你如何面对问题而已。
三、戴盆望天
有人希望能有幸福人生,但是却天天抱怨老天不公平,让他遭遇许多的困难,这就叫「戴盆望天」。
因为戴着盆子就看不见天上的星辰,想要看见天上的星辰就不能戴着盆子。
这告诉我们不断地抱怨会让我们永远都无法得到幸福的人生。
在上述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二十一世纪的教学,不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而是要让学生从心中产生感觉,有了感觉之后再进行省思,让学习的内容变得更有意义。
为什么要改变过去传统讲述的方法?
为什么要重视学生高层思考能力的培养?
为什么要运用建构取向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这些都和新世纪的教学目标有关,为了因应科技时代的来临,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学校的教育目标必须有所调整,教育目标改变后的教学与评量也就跟着有所改变。
今天研讨会中讲述的内容就着重在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在教学情境中。
心理测验对情绪困扰学生之辅导策略
主持人:
黄宗坚教授
(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研究所副教授)
共同讨论人:
高恒信主任
(国军北投医院临床心理室主任)
郑振章老师
(台北县秀山国小教师)
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法子─
如何用心理衡鉴找出孩子的困扰来源
高恒信
国军北投医院临床心理室主任
「这孩子糟透了,怎么教都教不会!
」
「四加五怎么会等于九,根本是装的!
」
不管是家长、老师,最受不了的是「不听话」的学生,因为我们用「大人以为正确」的方法教小孩,小孩竟然不懂,最后的归因是「小孩叛逆、故意作对」。
难道,没有其它的推论吗?
透过专业的会谈与心理测验,我们是否可以对孩子的「异常行为」有不一样的解释呢?
有关心理与病理之间关系的看法,目前最流行的是压力-潜质交互影响模式。
此观点认为有些小孩虽然有些天生的弱点(我们常说这是气质),但是,必须经历到某种程度的压力才会触发。
然而倒底是压力的影响多一点呢?
还是气质的影响多一点?
这就需要临床专业的判断了!
心理衡鉴运用在有情绪困扰的学生方面,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及早诊断出一个人的心理特性与对环境的因应方式,并找出最佳的改善方法。
心理衡鉴有两大部分,一是衡鉴会谈,另一是心理测验,由于心理测验的结果很具体,往往被一般人误会,以为仅要做心理测验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
事实上,单单做心理测验,就能得到想要答案的情况并不多。
一般人最想透过心理测验了解小孩子的问题大约分成三种,一是智力,二是人格,三是诊断(有没有心理毛病)。
其中只有智力较能使用单一的智力测验获得答案;精神科的诊断,除了一些少数脑伤员者有直接的功能测验测试外,其余都需要一些行为观察左证;人格的测验最复杂,我们往往很难从单一的人格测验看到一个人倒底是什么样的人。
有两个原因,让自陈式的人格量表仍然占人格测验的主流,一是经济的考虑,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施测完所有学生,然后计算机化读卡、统计,对每个人的人格做一个剖面图分析。
二是从常态分配的观点,假设人类大多有共同的想法、信念和行为模式。
所以假设大多数人在填答测验时,也是态度配合的,这可以很快速地筛检出不符合常态的学生。
百分之八十四以上的学生,只需要一般的人格测验,例如赖氏人格,了解自己的内外向、情绪稳定度、思考习惯以及社会技巧等向度就够了。
只有少数的学生为了进一步的诊断,需要做到以疾病诊断为主的人格测验,像是柯氏性格量表。
然而,这种自答式人格测验最怕遇到刻意做假的学生,这时,另一种投射性的测验就派上用场了。
投射性测验能反应出一个人的过去记忆、思考习惯与行为模式。
除非是利用量化的方式解释此类测验,否则个案的任何一个反应,都是值得解释的。
尤其,以班达测验而言,这个测验虽然只是请当事人画些图,但是每个图的画法都能反应出一个人的认知成熟度与习惯,有些当事人想要「故意乱答」,反而很容易露出马脚。
在语句完成测验中,有一题「我的父亲很少‥」,这一题很容易就能反应出个案对于父子关系的记忆,这一题若花很长时间作答,反而不见得是坏事,因为有可能父亲与自己的关系很好,父亲很少给自己不能满足的经验,故在记忆中,就很难快速「存取」出适合的概念。
其它像罗夏克、TAT都有类似的测验原理,皆呈现一些刺激,由个案的反应探索其自我记忆中重要的事物。
只是前者是对一些模糊刺激做反应,后者则是呈现一些人际间互动的图像,由个案看图说故事。
由于模糊刺激较少在个案日常生活中出现,故个案对这些刺激较少有过去经验,自然就不太会产生反弹,也来不及思考「我可以故意乱回答」,故很适合用在诊断、或是某些刻意抗拒的学生。
对于配合的学生,若想探讨其问题原因,做为辅导的依据,则以人际间互动图像为主的TAT测验是较适合的。
测验在运用到特殊个案时,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是坚持标准化的迷思。
「可是他三个星期前才做过智力测验?
」即使是新手在运用测验时,往往拘泥于标准化,而使得多讯息无法收集到。
很多人担心这是学习效果,然而,试想一个第一次测得智商50(在人口中,只有1%以下的人这么低)的人,如何在三个星期后测得70(2.3%的人)。
我们宁可推论是情绪困扰降低他的表现,而不可能相信一个接近中度智能不足者可以有如此大的学习进步。
另一个是治疗者的价值观(成见)。
笔者自己也曾遇到类似的问题,一个青少年在会谈过程中,突然拿出一颗糖果吃。
这时,治疗者选择的理论就很重要了,如果从权威主义的观点,认为他在会谈过程中,破坏会谈规则。
可是从社会化的角度,可能认为他没有机会学习到足够的社会化,他「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恰当的。
但是「我有责任教育他」,也是个迷思。
因为,一个不知道「在会谈者面前拿出糖吃」的行为是不恰当的人,可能有某种社交技巧的缺陷,这种人也可能同样不知道「老师是可以训育学生行为」。
测验的解读也是这样,一个学生「乱写」,那是治疗者主观的认定,说不定这「乱写」就是反映该学生的心理写照。
干沙症侯群最早于1898年,由德国精神科医师Ganse提出,当时是发现有些失忆患者会出现一些类似假装的病症,例如问马有几只脚,回答三只,或是出现很多身体抱怨、疲倦。
探讨原因,答案是压力,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逃避压力。
这些人通常合并出现其它毛病,例如行为违常、解离、精神官能症等。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在早期即感受到环境适应的困难,然而却因为找不到生理上的证据,往往被误解成人格上的畏苦怕难。
其实,如果不是遇到难题无法解决,谁愿意「装病」?
所以「装病」也是一种病态,切记每一个个案都是独特的,即使是临床工作者,很多诊断也是一生中难得遇到一、二位,根本无法靠过去经验去解释。
对于每一个学生,我们都要用裁缝师的心态,虽然,我们相信大多人的「赛思」都差不多,可以用自陈式的心理测验去套量。
但是,我们仍需随时准备一些特殊道具,为特殊「赛思」的学生量身订制。
即使这个道具一生只用一次,对当事人也是值得的。
合身的衣服,穿起来像人;合适的方法,才教得出好孩子。
情绪困扰学生的评量与辅导
郑振章/台北县秀山国小教师、淡江大学兼任辅导老师
李昱德/龙安国小训导主任、淡江大学兼任辅导老师
教师在学校教学时,常会遇到一些孩子,表现出情绪引起的反抗、攻击、破坏、过动…等外向性行为干扰教学,另有一群孩子虽未干扰教学,但在师生或同侪互动中却发现他们因退怯、焦虑、忧郁…等内向性行为而无法融入人际团体中,老师与家长们一定很好奇「这样的孩子是否正常?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表现?
如何评估?
」、「这些孩子我们能如何协助他?
」……,我们就循着这三个问题,来粗浅了解「情绪困扰」学生应如何评量与辅导。
1、这样的孩子是否正常?
(一)「情绪障碍」的定义
「情绪困扰」(EmotionallyDisturbed)在特殊教育中称之为「情绪障碍」(EmotionalDisorders),在精神医学与心理谘商领域中,对「情绪困扰」这些症状的诠释,多属DSM-Ⅳ中初诊断于婴儿期、儿童期、或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疾患,这些疾患涵盖情绪及行为等多层面的问题,要给予明确分类并非容易的事,分类也只是一种相对性的区分,所以仔细探究问题及成因才是重要的,如此才能给予儿童适当的协助或转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问题 诊断 辅导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