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摄像和编辑实拍实验12345.docx
- 文档编号:6821992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09KB
影视摄像和编辑实拍实验12345.docx
《影视摄像和编辑实拍实验1234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视摄像和编辑实拍实验12345.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视摄像和编辑实拍实验12345
莱特视觉|黎明摄影摄像培训中心
课程名称:
《影视摄像与编辑》实验考试
学生姓名: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操作
成绩
(50分)
实验报告
成绩
(50分)
总成绩
(100分)
1
摄像机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2
机位与画面造型特点
3
固定拍摄与画面造型
4
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
5
场面调度与轴线原则
6
景别的剪辑
7
运动镜头剪辑
8
电视作品摄制
合计
指导老师
实验报告填写要求
一、本课程共需完成实验项目八个(包括综合性实验项目一个,综合实验项目占实验总成绩30%)。
每一次实验均须提交一份实验报告,批改后下发的实验报告请保留起来,每日上交。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1.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自己作品进行分析,对拍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现象能进行解释。
2.讨论、建议、质疑:
针对实验中碰着的问题进行组内和组外讨论,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向指导老师请教,并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进程写入实验报告,以作为以后学习的参考。
问题要具体描述,避免抽象地罗列、笼统地讨论;
3.全数文字叙述内容要求简明扼要,思路清楚;
三、要求实验报告笔迹工整、文字精练,分析充分、具体。
对于剽窃实验报告行为,一经发觉,以零分处置,并按照有关条例给予处分。
附:
实验考试考查办法
按如实验考勤、实验进程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形,对每次实验进行打分,采用百分计分办法,对于成绩不合格,需要从头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最后实验总成绩记入毕业成绩,总分为80分。
实验一摄像的预备和大体操作
(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摄录一体机利用注意事项。
2.了解摄录一体机的大体结构与组成。
3.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规程、调整与操作方式。
4.了解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式。
5.熟练掌握手持与固定执机方式。
6.掌握摄像要领。
二、实验器材:
1.摄录一体机1台
2.监视器1台
三、实验内容:
(一)检查系统操作
1.连接AC电源线(见图1)
(1)提起寻像器。
(2)按一下dc电源线的电池连接器,并往下移动,直至卡到位。
(3)将dc电源线连接至ac适配器。
(4)将ac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5)将寻像器移回原位。
图1连接AC电源线
2.装卸电池
(1)提起寻像器。
(见图2)
(2)按住电池,向下移动,直至卡到位。
(见图3)
(3)将寻像器移回原位。
(4)卸下电池(见图4)
①将power转到关闭,并在卸下电池之前,检查power灯(cam/vcr)是不是已熄灭。
②用手托住电池,避免滑落。
③按住电池释放,提出电池。
图2提起寻像器图3电池安装图4电池释放
3.插入DV磁带
(1)按箭头所示方式,滑动eject开关,打开磁带固定器。
◆当磁带盒盖完全打开时,磁带盒固定器自动打开。
◆若是摄像机没有电(ac适配器或电池),磁带盒固定器不会打开。
图5滑动EJECT开关
(2)按图6所示,插入磁带盒。
图6插入磁带
(3)按push以关闭磁带固定器。
正确关闭时,固定器自动进入位置。
图7关闭磁带固定器
(4)关闭磁带盒盖。
在磁带盒固定器完全到位后,再关闭磁带盒盖。
请注意:
(1)请勿试图抓住磁带盒盖,插入或弹出磁带。
(2)将摄像机放在平稳的表面或用双手握住维持平稳后,方可插入和掏出盒式磁带。
(3)请勿在磁带盒固定器移动时使劲推它。
如此可能会损坏摄像机。
(4)在磁带盒固定器完全到位后,再关闭磁带盒盖。
在磁带盒固定器移动时关闭磁带盒盖,可能会损坏摄像机。
4.打开摄象机
图8打开摄象机电源开关
●在按锁定释放的同时,将power开关移动到打开上。
●camera灯变红(摄像机模式),此刻摄像机处于拍照预备模式。
5.寻像器
此摄像机有两个寻像器:
一个是寻像器的微型lcd,一个是可收缩3.5英寸lcd。
利用最适合应用和拍照状态的寻像器。
在寻像器、lcd显示器和电视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亮度与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1)利用寻像器
①将power开关设定到打开,检查图像是不是显示在寻像器上。
关闭lcd显示器。
图9打开摄象机电源开关
②调整寻像器的角度,如此能够将显示屏固定在最容易取景的位置。
能够向外拉出寻像器,约与摄像机垂直。
图10调整寻像器的角度
※请勿将寻像器对向太阳。
这些可能会损坏内部部件。
(2)利用LCD
①设置power开关为打开。
②按箭头
(1)所示的方向,按open按键,打开lcd。
lcd可展开120度。
请勿进一步展开,不然会损坏摄像机。
图11打开lcd
(3)将lcd显示器固定在最容易取景的位置。
①显示器可朝向镜头旋转180°,朝向您旋转90°。
②打开lcd时,请勿使劲过大。
如此会损坏摄像机。
图12将lcd显示器固定在最容易取景的位置
(二)摄像的执机方式练习
1.徒手执机
徒手执机的形式较多,既可单手捏着,也可双手捧着,或放在其他可依托的部位上。
这种执机的方式有较大的机动性,可对外界转变的情形作迅速的反映,并能在复杂的环境或运动状态下拍照。
在拍照停止的被摄对象时,要用左手托着摄像机的底部,右手进行操作,以维持平稳。
站立进行拍照时,双脚之间的距离应和肩部的宽度相等,以维持机身的平稳。
在低角度的拍照时,要把摄像机放在膀盖上,以维持相对的平稳。
若是拍照现场的条件允许,要尽可能找些物体作支撑。
拍照时还应尽可能避免似站非站、或似蹲非蹲的姿势,不然时刻稍长,会致使画面的抖动。
徒手执机拍照还应注意控制呼吸,确保拍照画面的稳固。
控制呼吸最常常利用的方式是屏息,先使头部放松,然后深呼吸,再呼出大约五分之四时开始拍照。
2.固定执机
固定执机是指将摄像机固定在某一辅助设备上进行拍照。
电视摄像中常见的辅助设备有三脚架、轨道车、起落机、防震架等。
三脚架是固定执机拍照时最常常利用的辅助设备。
它可使被摄的画面稳固均匀,并能让摄像师从负荷状态下摆脱出来,使之更能轻松自如地进行拍照。
利用三脚架时,第一应按照拍照高度将三脚架调整到适合的高度,然后对其进行水平调整,调整完毕即可进入拍照。
利用三脚架时,要养成良好的操作适应,身体不能贴在三脚架或摄像机上,更不能将身体的某一部份压在摄像机上面,不然所拍画面的稳固性将受到影响。
(三)镜头的操作
1.聚焦调整
(1)原理:
长焦距镜头景深小,转动聚焦环,核心转变会十分显著很容易对好核心。
相反,若是用广角镜头对核心,因景深专门大,核心是不是准确人眼很难看清楚。
(2)步骤和进程:
⏹请一名同窗做模特,选定好拍照范围。
⏹选择手动聚焦,将镜头推到最长焦距一端,用(填空)特写来对核心。
⏹调节转动聚焦环,直至对焦清楚。
⏹核心对好以后,在按(W键)在回到原来的画面构图。
(3)注意事项:
◆要将镜头推到最长焦距一端在进行特写对焦。
◆特写对焦转动光圈的时候,要先大范围的转动,到对焦物体逐渐清时在小心的左右转动光圈,直至对焦物清楚为止。
实验结果及分析:
2.白平衡调整
(1)原理:
由于摄像机在出厂前,其白平衡都已经在特定的照明环境下(如在3200K色温下)调整好了,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照明色温的转变,红、绿、蓝三支摄像器件光—电转换性不一致,放大电路元件的离散性等,造成最后输出的红、绿、蓝三基色电信号中黑电平大小不同,信号幅度不同,从而使白平衡失调,因此摄像机利用前必需调整白平衡。
(2)步骤和进程:
⏹白平衡调整时,选择方式开关应在“自动”位置。
⏹选择与照明条件相同适和的滤色片。
⏹将镜头对着一张标准白色的纸,调整变焦按钮,使录像器充满白色。
⏹按下自动白平衡开关(WB)几秒后,移动一下自动白平衡调整开关钮。
自动调节开始,约2-3秒钟,寻像器上出现“WHITEOK”表明白平衡已经调节好。
(3)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现场的照明条件,正确的选择和照明条件相适合的滤色片。
⏹要注意选择标准的白色物体或是白纸。
若是在现场找不到白纸能够盖上白色镜头盖或是对白色墙壁进行调整。
⏹自动白平衡的调节按钮只需按几秒看到显示器上的图标不在跳动即可,不要多次反复按。
实验结果及分析:
试探题:
若是改变拍照场地,是不是需要从头调整白平衡?
为何?
3.光圈调整操作
(1)原理:
自动光圈的工作原理简单地说是在图象的中心部份选取R、G、B三基色信号中电平最大者,再取其平均值。
放大后与一基准电平相较较,产生误差电压,用它来驱动光圈控制电机,实现光圈自动调整。
从而使信号维持在预定的标准电平上。
通常那个基准电平为峰值电平的70%。
自动光圈的利用处合:
一般为亮度较为均匀,反差不是太大的景物,或是抢拍新闻等难以过细调整光圈的场合。
图13光圈调整
(2)步骤和进程
①按下iris按钮切换调整镜头光圈(见图13)。
自动调整虹膜:
autoiris:
手动调整虹膜:
manualiris
若是相机位于自动模式,按auto按钮以切换得手动聚焦(a熄灭),拨动iris拨盘调整镜头光圈。
②拍照主体亮度与环境亮度对比过度差异条件下的光圈调整
●拍照主体亮度高的情形:
在拍照舞台节目时,为了突出主持人或报幕人,他们通常由聚光灯强光照明。
一般情形摄像机离拍照主体均较远,只能拍照摄人的中景或全景。
现在由于拍照主体(主持人或报幕人)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亮度过度差异,若采用自动光圈拍照,则必然出现主体(如主持人的脸部)曝光过度而呈现雪白一片而无任何层次。
这时必需采用手控光圈,缩小光圈值。
调整时,要一边观看取景器,一边调整,直到出现层次较丰硕画面为止。
●拍照主体亮度低的情形:
当人处在背景较亮的环境下(如背景为白色的墙壁、白雪、天空等),由于人脸部的反光与背景的反光过度差异,此种情形下采用自动光圈拍照中景或全景,必然造成脸部曝光不足的后果。
操作方式是:
第一用自动光圈镜头对着拍照对象,看一下光圈值(假设为F8)然后把光圈方式设为手控,眼睛年头寻像器的同时逐渐加大光圈(一般需增加一到两级光圈,如从F8增加到或F4),直到拍照对象亮度适合为止。
实验进程记录
实验结果及分析:
4.摄像要领
(1)原理:
拍照进程为了保证取得良好的画面质量,拍照时要做到平、稳、准、匀。
平:
指摄像者拍照出的画面应该横平竖直,在摄像时能够通过调整三脚架水平或调整摄像机倾角来实现。
在调整时能够通过寻像器观察到被摄对象的水平线应与寻像器的横边框相平行.其垂直线条应和寻像器的纵边框平行,如此拍照出来的画面才不会歪斜。
图14画面要平
准: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指拍照时画面的构图,和运动摄像时的起幅和落幅要符合电视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为确保拍照的画面符合要求,能够在拍照前进行预演摄像,肯定最佳的构图,找准运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做到心中有数,正式拍照时一气呵成。
第二,还应准确地再现被摄对象的真实色彩。
这可通过校色来实现,即将摄像机上的色温片选来与当前光源的色温相匹配,然后再将摄像机对准校色板(或白纸)进行黑、白平衡的调整。
稳:
是指摄像机所摄的画面应排除没必要要的抖动和晃动,保证画面质量。
若是条件许可,把摄像机放在三脚架上进行拍照,即可取得十分稳固的画面。
在徒手执机和肩扛执机拍照时,要使画面维持相对稳固,就必需注意掌握好镜头的焦距,因为画面的稳固程度与镜头焦距的长短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在拍照中尽可能利用中焦、广角镜头拍照,少用长焦镜头拍照。
匀:
是指摄像机在运动拍照时,其运行的速度要均匀,节拍要统一,不能忽快忽慢,以避免破坏节拍的持续性。
起幅和落幅镜头的速度耍缓慢,推、拉、摇镜头的速度要均匀。
1.实验记录(填写实验步骤和进程)
2.问题与讨论(按照个人实验情形如实记录所发觉的问题)
实验二、影视后期剪辑技术(初阶电子相册制作)
1.熟悉ED的利用
预备每位学员得证件照,张不同景别的其他照片,学校全貌远景,上课的全景,每人的自我介绍视频
将素材导入电脑
按照拍照素材选择适合的工程预设
导入素材库
依照必然的逻辑添加到时刻线,
选择素材依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近景--…的逻辑进行剪切
利用视频布局调整画面构图
选择到适合的切点,利用mix混合器,视线淡入淡出转场
选择适合的切点添加预设转场,2d,3d,
添加适合的音乐,按照音乐节拍再次进行剪辑
添加适当的字幕,添加字幕淡入淡出,
在视频开头加上实验名称自己的名字和制作时刻,结尾加上END
输出MPGE-2,DVD光碟,并用小日本打包刻录
1.写出详细的步骤以
2.讨论实际操作碰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实验三 影视画面造型方式与拍照技能
一、实验内容
画面的造型方式与作用,按照不同场景的构思需求,构思,利用画面的造型方式拍照各类题材的片子。
二、实验目的
一、掌握不同景别画面的造型作用。
二、掌握不同拍照角度的造型作用。
3.掌握固定镜头的造型作用和拍照技能
4.掌握运动镜头的造型作用和拍照技能
5.掌握新闻采访,访谈节目构思方式及拍照技能
6.掌握形象片的造型构思和拍照技能
7.掌握跟拍会议宣传片(片头)的构思和拍照技能
三、实验要求
先温习,各类造型方式与拍照技能,分组协作,进行相关实验与研究。
一、{第2组}练习各类景别和角度的造型作用,
(1)在操场上选择主题和场景,拍照一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并比较效果。
(焦镜头拉到广角部份,拍照远景画面。
变焦或走近被摄物,别离拍照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画面。
)
(2)利用大特写拍照主角闭眼构思,睁开眼睛取得灵感的画面
(3)别离利用客观镜头,主观镜头拍照主角带着激动的,向往的,渴望的,充满信心与希望的心情,从校门口走进教室,感受整个教学气氛的进程。
注意轴线原则,主体运动方向与视线方向的轴线关系,选择拍照角度灵活的变换机位。
(4)练习抢拍偷拍的拍照技能,抢拍学生练习拍照的画面、创意构思认真讨论的画面。
注意短镜头景别与拍照角度,特写抓拍,
(宣传片,跟拍级别,要求,拍照前构思,为毕业作品补充相关镜头。
)
二、{第1组}练习各类拍照角度造型的作用和运动画面的造型与拍照技能,在操场上,选择1-2为同窗做模特,利用梯子,用仰拍、平拍、俯拍拍照一组画面,并比较结果。
(注意画面构图,逆光和顺光的选择,蓝天和剪影的拍照,拍照运动轨迹的表现)
主角靠着梯子看书,研究相机的利用
主角站在梯子上,感受天空,梦想飞翔(选择拍照运动轨迹)
主角拿着相机拍照各类他眼中的美,
(形象片拍照级别,要求美感平稳,视觉冲击力,拍照前构思,可先选择音乐在按照音乐节拍拍照,为毕业作品补充相关镜头。
)
3、(第3组)练习固定画面的拍照手法,掌握固定画面的造型用作,纪实拍照电视采访与访谈节目,自选场景,采访学校老师的教学理念,拍照列位老师教学的进程和出色片段,表现细心、耐心、专业与创新,结合实际教学课堂纪实拍照
在影棚内,设计场景,布置灯光,预备座位,构思拍照两人谈话类节目,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遵循轴线原理和三角机位法,选择适当的角度惊醒拍照(拍照正面,侧面,斜侧,背面,并比较效果。
)
(新闻采访,会议纪实片级别,要求表现完整的进程,多利用固定镜头拍照,利用轴线与三角机位法造型画面,注意画面的调度。
)
四、实验原理
1.各类景别和角度的造型作用
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开阔的场面。
画面意义一般为“远眺”。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主要表现对象,专门是人的形体,同时保留必然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和远景相较,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
重点表现的是人物的行动,他的空间位置及他与周围人物、环境的空间关系。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份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能够较完美地表现人的手臂活动,多表现两人以上的群体,着重展示人物间的交流,用于表现对话。
在有情节的场景中,常被作为叙事性的描述。
近景表现成年人(腰)胸部以上部份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是表现人物脸部神态和情绪、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
近景主要表现人物面孔,人们也叫它肖像景别,近景拉近了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
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常常利用来从细微的地方提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
平角具有平视平稳效果,透视关系正常不变形(用中焦镜头),是一种纪实角度。
是新闻摄像最常常利用的拍照高度。
俯角经常常利用于交待地理位置,能够增强平面景物的线条透视。
仰角有夸张被摄对象高度的作用,从而产生高大、挺拔、宏伟、壮观的视觉效果。
用仰角拍照跳跃的腾空的动作,能夸张跳跃的高度。
正面角度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正面特征,能表达人物的本来面貌,能充分展示被摄体的横线条,产生对称、均衡、庄重、稳固、严肃的效果。
缺点是缺乏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显得呆板无生气。
正侧角度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多用于对话、交流、会谈、接见场合,有平等的含义。
缺点是无益于立体、空间表现。
斜侧角度包括前侧和后侧,是一种最常常利用的角度。
在拍照两个人时能分清主次。
背面角度用背面角度拍人物,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看到的,所以这种角度拍的画面有把观众带到场面的纪实效果,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同时具有必然的悬念。
2.固定画面的造型作用
拍照固定画面时要稳字当头,尽可能用三脚架,同时要训练良好的执机姿态和正确的呼吸方式。
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注意线条、光线、前景的利用。
拍照提示
(1)用长焦、短焦在同一距离拍照同一物体,并进行比较。
(2)不变焦在不同距离拍照同一物体,并进行比较。
(3)拍照一组固定画面。
固定画面的功用
(1)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
(2)对静态的人物有突出表现的作用。
(3)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拍转变。
(4)用出画入画突出和强化动感。
(5)在造型上有绘画和图片效果,与运动画面相较,更富有表态造型及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经常常利用来表现风光如画。
(6)由于其稳固的视点和静止的框架等特点,便于通过静态造型引发趋向于静的心理反映。
(7)较少主观因素,镜头表现出必然的客观性,专门是较少运动摄像所带来的指向性。
观众感觉是自己有选择地看。
(8)有时刻上的过去感、历史感,回忆的感觉。
运动画面有一种正在发生的进行时感。
固定画面的局限
(1)视点单一,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
(2)在一个镜头中构图难以发生专门大转变。
(3)对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较大的被摄主体难以专门好表现。
(5)由于单一画面的框架限制,不如运动画面那样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一段生活流程。
(4)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
在复杂的环境里用固定画面很难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需要观众按照画面大致情形去进行想象、补足。
固定画面的拍照要领
(1)长焦镜头要特别注意稳固。
短焦镜头不宜拍照特写、近景,容易形变。
(2)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3)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4)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
(5)拍够长度。
焦距与透视
(1)由一放大率=不同焦距+不同拍照距离
(2)同一焦距+不同拍照距离=不同的物体间距离表现。
(3)长焦镜头拍照的画面空间深度变小,短焦镜头拍照的画面空间深度增强。
(4)不同焦距镜头,拍照距离相同时的透视关系相同但景别不同
长焦镜头的造型特点:
视角窄、景深小、透视力弱
(1)影像放大率大,调拍距离较远的被摄对象。
(2)简化背景、突出主体
(3)透视感弱,紧缩纵向空间。
(4)增强横向速度感,减弱纵向速度感。
短焦(广角)镜头的造型特点:
视角宽、景深大、所摄画面具有很强的透视感,
(1)视角大,不仅能包容视域更宽的景物,而且能够展现纵深方向上更深远的景物。
适合于拍照具有多层景物的远景和全景画面,不需要把摄影机机位拉得很远就可拍到剧情所需的全景或中景。
(2)以环境衬托人物、说明事件内容。
(3)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而且物距越远越弱,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强,而且物距越远越强。
(4)有明显的纵深透视变形和畸变效果。
3.运动画面的造型作用
推,又称推镜头。
被摄体位置固定,摄像机借助于运动摄像工具或人体,由远而近渐渐向被摄体靠近。
或变焦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接近。
实现整体到局部的转移,形成视觉前移的效果。
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推镜头将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拉,又称拉镜头。
被摄体位置固定,摄像机借助于工具和人体,由近而远的移动,或变焦使画面框架由近而远地运动。
从而实现局部到整体的转移,形成视觉后移效果。
它能够表示作者由近而远逐渐展示场景的用意,也可表示处于运动状态的人渐渐远去的视觉效果。
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摇,也称摇摄、摇镜头。
摄像机机位固定,机身借助三角架的云台或人体作上下、左右、斜线、曲线、半圆、360等各类形式的摇拍。
摇摄有水平摇、垂直摇、斜摇、不规则摇、环摇、主观摇、客观摇等多种形式。
摇镜头犹如人物处在静止位置,转动头部环视周围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
一个完整的摇镜头包括:
起幅、摇动、落幅三个部份。
一个摇镜头从起幅到落幅,迫使观众不断调整自己的视觉注意力。
移,又称作移动镜头、移动摄影。
摄影机借助于任何运载工具或人体,作各类形式的运动而进行的拍照。
移摄是以人们的生活感受为基础的,可代表人物处于运动中的主观视线,也可表达作者特殊的创作用意。
摄像机的运动使得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当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静止仍是运动,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
摄像机的运动,调动了观众生活中运动的视觉感受,唤起了人们在各类交通工具上及行走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移动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的。
移镜头大致可分为前移动、后移动、横移动和曲线移动。
跟,又称跟拍或跟镜头。
摄影机始终跟随被摄体的运动而运动均为跟拍。
大致可分为前跟、后跟、侧跟三种情形。
画面始终跟从一个运动的主体。
由于摄像机运动的速度与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相一致,那个运动着的被摄对象在画框中处于一个相对稳固的位置上,而背景环境则始终处在转变中。
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固,画面对主体表现的景别也相对稳固。
不同于推也不同于前移动镜头。
推镜头画面有一个明确的主体,随着摄像机的运动,镜头向主体接近,主体形象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进程,镜头最终以那个主体为落幅画面的结构中心,并停止在那个主体上。
前移动镜头,画面中并无一个具体的主体。
而是随着摄像机向前运动,表现了镜头从开始到结束时整个空间或整个群体形象。
跟镜头画面中始终有一个具体的运动的主体,摄像机跟从着那个主体一路移动,并按照主体的运动速度来决定镜头的运动速度,一般情形下主体在镜头的开始至结束均呈现为一个相对稳固的景别。
起落,又称起落镜头。
摄影机机位作上下运动。
通常需借助起落车或摇臂完成,也有效蹲下再站起的方式。
有垂直起落、斜向起落和不规则起落等多种形式。
起落运动带来了视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视 摄像 编辑 实验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