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 文档编号:6811776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73KB
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位置与交通
(一)井田位置
1、位置
星光一号井位于白云乌素Ⅰ勘探区的东南部。
矿井部分井田位于乌海市海南区,部分井田地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为“三权不变”矿井,行政区划隶属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管辖。
2、交通
井田交通条件方便,北距乌海市海渤湾区约33km,西北距离乌海市海南区约16km,东至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约8km。
本矿井的主要外运通道为109国道和215省道,井田中部已有运煤公路与上述公路相连,井田距离东侧109国道约5km,西北距离215省道约15km,公路均为沥青路面。
井田距离主要铁路集装站分别为:
碱柜65km,新地50km,公乌素8km,拉什仲庙3.5km。
二、地形地貌
井田内地形总体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部,海拔标高1327.8m,最低1258.6m,最大海拔标高差69.2m,一般相对高差30m左右。
井田内地貌具侵蚀性丘陵地貌特征。
三、地表水系
地表水除少量补给地下水外,其余沿白云乌素沟流向北西,经阿不且亥沟注入黄河。
东部黑龙贵沟宽60~70m,向南与棋盘井沟相汇,流向西南注入黄河。
本区大小沟谷均为干谷,但在雨季山洪暴发时有洪流。
四、气象情况
井田位于内蒙西部的半沙漠干旱地带,鄂尔多斯高原西部边缘,属干旱的温带高原大陆性气候,阳光辐射强烈,气候干燥,降雨量稀少,蒸发强烈,春秋风沙大。
据海勃湾气象站近3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7.8~8.0℃,绝对最高气温39.4℃,绝对最低气温-28℃。
年降水量为54.19~357.6mm,平均为158.1mm,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内。
年总蒸发量3132.1~3913.3mm,平均3485.1mm。
常年多风,冬春季节多刮西北风,夏秋季节多刮东南风,平均风速3.1m/s,最大风速可达24m/s。
日温差变化大,冻结期达半年之久。
冻结厚度最大1.6m,一般为1.2m左右。
五、周边煤矿
星光一号井的周边矿井很多,与其相邻的矿井南有正兴白云乌素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20Mt/a,矿井目前正开采下煤组16号煤层,矿井目前实测正常涌水量30m3/h;东南有正丰双欣煤矿,设计生产能力0.90Mt/a,矿井目前正开采上煤组8、10号煤层,井下最大排水量小于2000m3/d;正东有白音乌素煤矿,设计生产能力0.30Mt/a;北有东风前矿八号井、鄂托克旗金欧煤矿,均为露天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分别为0.60Mt/a、0.30Mt/a;西有荣兴西来峰煤矿、中科宝诚煤矿矿,设计生产能力均为0.45Mt/a。
六、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表水系
本井田位于桌子山背斜西翼南部的转折端。
为半干旱的半沙漠区,少量的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
强烈的蒸发,地形高差的限制,地表水系很难形成。
井田内小型干沟较多,主要有北部的白云乌素和南部的棋盘井沟,只在雨季偶发洪流,经阿布且亥沟和拉僧庙沟注入黄河。
矿区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南部地形较低,为荒漠化平地,区内一般海拔标高在1270~1330m,黄河水面标高为1065m。
地表无常年迳流,因此矿区的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但由于降水期集中,偶发洪流下泄迅速,只有很少部分可补给地下水,致使井田内的各含水层含水性贫弱。
(二)含水、隔水层带
1、松散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组
风积砂、黄土状亚砂土、半胶结的阶地砾石层分布零散,厚度0~10米,透水而不含水。
南部平缓地区较厚,1966年施工的168号钻孔抽水试验q=0.679L/s·m,K=26.02m/d,硬度为8.58德国度,矿化度0.295g/L,为HCO3-1-Ca2+·K++Na+型水。
2、坚硬岩层裂隙孔隙承压水含水层
第Ⅰ含水带(P23):
紫红色、砖红色的砂泥岩及灰白色、深绿色中细砂岩互层,厚度0~150m,含水微弱,抽水试验q=0.109l/s·m,K=0.119m/d。
本井田内基本无此层出露。
第Ⅱ含水带(P1s4—P1s3):
上部为灰白色粗中砂岩,下部为中细砂岩、泥岩夹粘土岩,岩层大部分裸露于地表,风化裂隙较发育,地面坡度较大。
含水层平均厚104m,155号钻孔资料q=0.0639L/s·m,K=0.476m/d,矿化度0.211k/L,总硬度为6.38德国度,水质类型为HCO3-Ca·K+Na。
第一隔水带(P1s3下部):
砂泥岩粘土岩及2号煤,一般厚6m。
层位较稳定,隔水性较好。
第Ⅲ含水带(P1s2—8号煤顶):
灰白色粗中砂岩及细砂岩,平均厚26.87m,含水微弱。
第二隔水带(P1s1及8、9号煤层):
主要为粘土岩、砂泥岩,8、9号煤层厚9.85m且较稳定,隔水性能良好。
第Ⅳ含水带(C2t2及16号煤层顶板岩层):
灰白、浅灰色细砂岩局部中砂岩含砂泥岩,平均厚度15.63m。
含水弱,抽水试验资料:
q=0.000442L/s·m,K=0.00362m/d,总硬度24.6,矿化度1.126g/L,类型为SO4·HCO3·Cl-K+Na·Ca型。
第三隔水带(16号煤层及砂泥岩):
一般厚6m。
靠近西来峰断层一带含水层变薄,但总体隔水性较好。
第Ⅴ含水带(16号煤底~O2):
灰白色细砂岩、中砂岩、局部为含砾粗砂岩,平均厚度18.51m。
8531钻孔内含水层5m,弱含裂隙孔隙水。
q=0.000254~0.00217L/s·m,K=0.00139~0.545m/d,总硬度72.1~14.66德国度,矿化度3.675~0.776g/L,水质类型为Cl·SO4-K+Na·Mg。
该层含水性弱,局部地段变薄,下有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有沿裂隙顶托补给的可能,生产中一定要引起重视。
各隔水层层位稳定性较好,但在断层附近或乙煤组、丙煤组采空区,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被破坏,有可能造成局部涌水量加大,应予以注意。
(三)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水
地质报告揭露奥陶系灰岩钻孔很少,未作抽水试验。
一般含水微弱,但在西来峰断层以西的拉僧庙水源区含水较丰富,据106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q=O.551L/s·m,K=7.88m/d。
105号钻孔抽水试验q=O.581L/s·m,K=1.32m/d,该钻孔已成为公乌素矿区供水水源孔。
但由于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很不均一,赋水程度往往相差悬殊。
总的看西来峰两侧含水差异性很大,西南部较丰富,东部含水较微弱。
参照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5月编制的《伊盟西部煤炭工业运销公司一矿16煤层奥灰带压开采安全性评价》报告,本井田内无揭露奥陶系的钻孔,未作过正式抽水试验,白云乌素Ⅰ区内只有145、8523及4号孔进行过抽水试验,其单位涌水量为0.00353~0.50598L/s.m,另有华泰洗煤厂水源井揭露奥陶系灰岩153m,Q=28m3/h;星光一号井副斜井水仓中揭露奥灰,厚度不详,估算涌水量约11m3/h。
本矿区(10号、8523、145号钻孔)16号煤层底板至奥灰顶界厚度27.39~50.73m,岩性包括石英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见表1-2-4),从综合柱状图(见图1-2-2),16煤与奥灰之间以砂岩为主。
七、排水设备
设计按矿井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
在副斜井井底附近设有主排水泵房,矿井涌水经敷设于副斜井井筒中的排水管路排至地面工业场地井下水处理站水池,排水高度198m。
井下主排水泵房设置3台MD46-50×7型矿用水泵,流量46m3/h,扬程350m;配套YB系列2极电机,功率90kW,供电电压660V。
正常涌水量时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最大涌水量时两台同时工作。
中央水仓主水仓容量850m3、副水仓容量520m3;沿副斜井井筒敷设两趟Ф114×7mm无缝钢管,正常涌水量时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最大涌水量时两趟同时工作,使矿井具有较强的抗水灾能力。
八、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现我矿已回采完的9号层工作面可能存在老空积水,若水量过大且1606工作面通过裂隙导通9号层采空区时,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损坏或会淹没整座矿井。
2、即将掘进的1608两顺槽掘进工作面可能会遇到断层破碎带引导的溶岩水、裂隙水、老空水及奥灰水而发生透水事故会导致工作面被淹,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损坏。
九、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前线抢险救援指挥部及工作小组,按照救援指挥部的要求,研究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和措施,全面开展救援工作。
主要原则是:
(1)发生水灾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撤出受灾地区和灾区可能波及区域的全部人员。
(2)迅速查明水灾事故现场和突水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形成水灾事故的突水水源、矿井充水条件、过水通道、事故将造成的危害及发展趋势,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事故影响的扩大。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水灾事故中若有人被困时,应制定并实施抢险救人的办法和措施。
矿山救护和医疗卫生部门做好救助准备。
(4)根据水灾事故抢险救援工程的需要,做好抢险救援物资准备和防排水设备及配套系统的调配和组织协调工作。
(5)确认水灾已得到控制、并无危害后,方可恢复矿井正常生产状态。
十、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和鄂托克旗矿山救护大队组成。
(2)、应急组织体系
为了加强对事故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根据我矿实际,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组长:
张国强(矿长)
副组长:
李安智(生产副矿长)、贾崇义(安全副矿长)、孙浪(矿总工程师)、王保全(机电副矿长)
成员:
崔旺、刘启发、乔旭、李永祥、赵银龙、盛春、田华、李云杰、贺和平、梁捷。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星光一号井调度室
应急救援级及成员名单
救援组
组长
副组长
主要成员
安全救护组
张国强
崔旺
调度所有成员
工程技术组
孙浪
李永祥
技术科所有成员
机电检修组
王保全
杜建辉
机电科有关人员
工程维护组
刘启发
陈上伟
采、掘队班组长
通风组
乔旭
盛春
通风队、巷修队有关人员
物资供应组
李云杰
供应科有关人员
生活服务组
乔志霞
办公室有关人员
治安组
贺和平
全体保安
医疗救治组
田华(兼职)
(3)、指挥机构及职责
1、总指挥职责
应急处置的全权指挥者,统一协调指挥抢险救灾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和救援人员的调动,负责向总经理汇报情况和召集指挥部成员及相关人员现场研究,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副总指挥职责
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并负责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与落实。根据营救人员和应急处置预案,负责落实分管范围内的有关事项,保证应急处置预案的顺利进行。
3、安全救护组
根据指挥部命令,负责查清受灾人员和确切地点、灾情,指挥领导救护人员根据事故处理计划,完成遇难人员的营救和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实行有效监督。
4、工程技术组
负责准备好必备的图纸和技术资料,并根据应急处置预案,迅速准确地完成测绘等各项技术服务。
5、机电检修组
负责各种机电设备的技术资料,保证主扇风机、副绞车的正常运转,并根据营救人员和应急处置预案,搞好各种机电设备检修。
6、工程维护组
根据营救人员和应急处置预案,搞好各项受损工程的维护。
7、通风组
负责注视主扇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监测瓦斯情况,掌握瓦斯变化动态,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8、物资供应组
根据营救人员与事故处理计划,及时组织所需物资,并迅速发运到救灾地点。
9、生活服务组
保证救灾人员的吃、住及上级领导和相关人员的生活事宜,妥善安置遇难人员家属及善后处理。
10、治安组
负责维护救灾秩序,严厉打击有意制造混乱,干扰救灾工作的人和事,做好一切治安保卫工作。
11、医疗救治组
负责组织现场应急救治工作并护送受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救治,及时办理有关医疗手续,确保救治及时。
十一、预防及预警
1、危险源管理
技术措施:
(1)采用地面防治和井下监控的综合方法开展防治水工作。
在做好地面雨季“三防”工作的同时,对大气降水的流径和去向作全面的跟踪。
(2)矿地测科必须作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根据各工作面推进速度及时有效的进行地质素描工作,以便掌握第一手地质资料。
(3)施工部门在施工前要根据水文地质说明书认真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发现煤、岩层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和矿地测科联系。
(4)矿所有综掘、开拓作业点必须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长探短掘”的原则。
每年于5月初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对全矿采空区、工业广场、家属区的排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明确整改要求并于五月底进行复查。
2、管理措施:
(1)各施工班组发现作业点巷道“挂红、出汗”、煤层变暗、出现雾气、淋涌水增大,支护变形严重、出现严重的底鼓、片帮、冒顶,有水叫声、空气变冷、变热,有害气体增加等透水征兆时,必须及时撤出人员并与队、矿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2)井田南部临时水仓必须保持淤泥清理及时,每班排水彻底,以保证水仓最大限度的容水量。
两个水泵房必须保证排水设备完好且有一定的备用量。
(3)井下中央水泵房主排水泵电机必须实行双回路供电,排水管路必须实行双回路管路。
(4)井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必须安装防水门,以防大量涌水使供电设备、水泵房受到威胁。
3、预警行动
详见综合预案第四章预防与预警中的4.2预警行动。
4、信息报告程序
详见综合预案第四章预防与预警中的4.3信息报告与处置。
5、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详见综合预案第五章应急响应中的5.1响应分级。
(2)响应程序
详见综合预案第五章应急响应中的5.2响应程序。
(3)处置措施
1、基本方法
(1)现场人员发现水情后要立即配带自救器沿安全避灾路线撤退并大声呼喊,尽可能通知附近区域其他地点的工作人员。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想办法通知矿调度室。
(2)撤退时要尽量找最近的路线进入较高水平的进风巷道而不能进入涌水点附近的独头巷道中。
(3)若巷道被堵(如独头上山下部的唯一出口被淹无法撤退时),要尽可能利用独头上山工作面避难,但在避难前要快速构筑避难硐室,以防被涌水中夹带的有害气体伤害。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用电设备进行停电(风机除外)。
(5)调度室立即通知矿值班人员启动水灾应急预案,通知井下撤人,地面区队组织人员抗洪。
2、安全自救
井下当班作业人员发现或得到水灾事故发生的信讯后,立即配带好自救器,遵照“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原则,在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按以下避灾路线撤退。
(1)若1606回采工作面发生水灾时的撤人路线:
1606工作面-→1606回顺-→西翼皮带大巷-→16号层轨道大巷--→(避难硐室)--→16号车场--→副井--→地面
(2)若1607备采工作面发生水灾时的撤人路线:
1606两顺槽—→西翼皮带大巷--→16号轨道大巷—→(避难硐室)—→主井-→副井
(3)若1608掘进工作面发生水灾时的撤人路线:
1608回风顺槽—→16号轨道大巷—→(避难硐室)—→主井-→副井
3、注意事项:
(1)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2)若被水围困暂时不能撤出时,需在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退到空间较大、地势较高、风流畅通的巷道内,临时构筑避难硐室,根据现场条件不断向外界发出信号,节省体力、矿灯用电等待救援。
(3)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护队员发现,等待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
(4)若被水长时间围困,在缺少饮用水、食物时,要将现有的饮用水、食物统一管理,合理分配。
同时可根据水质用衣服将水过滤适量的饮用。
吃食树皮等一些软质物。
(5)如果被困点有压风管、水管时要想办法将其闸门打开,做好接受新鲜空气和流食的准备工作。
(6)地面:
作业场地立即停止作业、居民,区队人员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到较高地点,并组织人员调运三防物资,截住洪水进入采空区,地面工业广场重要物资仓库和居民点。
6、救灾指挥人员对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置与救援
救灾指挥部发现或得到水灾事故发生的信讯后,应作如下处理:
(1)指挥部接到灾害报告后,要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2)立即通知井下各作业点人员迅速按避灾路线撤退。
注意要先通知最远的和标高比出水地点低的工作面人员。
(3)事故发生后,指挥部要想办法立即给事故区域远距离断电。
但要注意不能切断通风设备的电源,必须保持原有的通风状况。
(4)救灾指挥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组织加大排水的人力物力,准备加强排水。
(5)通知救灾人员要从相对较高的进风巷道进入侦察灾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派一队人从回风巷道进入收寻被困人员。
(6)救护队人员从副井或箕斗井入井,沿进风路线进入工作面侦察。
进入之前要切断工作面的所有电源并设专人看管。
同时要求必须保证矿井主扇、井下局扇保持事故后的原有状态。
(7)根据水害来源,考虑封堵水源的措施,以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大。
(8)被困人员超过24小时,要想办法通过打孔或管路为受困人员输送空气和流食。
打孔前要考虑孔通后对封堵地的泄压,造成空气的流失和水位的上升。
(9)人员长时间被封堵,一旦获救,避免用灯光照射被困人员眼睛,同时要安抚人员,不能让其过分激动,以防失眠或血管破裂。
7、应急结束
1、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结束后,必须核实确认灾区内伤亡和遇险人员全部获救。
(2)保证安全原则。
抢险救援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并消除或控制可能造成再次事故或诱发其他事故的隐患。
(3)实施监控原则。
对事故现场进行人工和安全仪器进行连续监测监控,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各类隐患。
2、恢复正常状态和程序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各救援工作小组负责人如实向救灾指挥部汇报情况,经救灾指挥部认真核实达到恢复正常状态条件,批准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并向行管部门汇报。
8、后期处置
(1)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援人数,清点装备、器材;核算救援费用,整理抢险救援记录、图纸,3日内完成救援报告。
(2)安检科组织有关部门勘察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组织制定防范措施。
(3)应急救援过程应保存完整的应急救援记录、方案、文件、图纸等文字和音像资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灾 事故 专项 应急 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