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现代文阅读.docx
- 文档编号:6811726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73.58KB
课题现代文阅读.docx
《课题现代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现代文阅读.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现代文阅读
课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教学目的
1.提高阅读基本能力
2.发展研读、鉴赏能力
3.锤炼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
1.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与短时记忆
2.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对重要语句的解析
3.按要求筛选、整合有关信息
4.判断推理、鉴赏评议
◎教学课时
本专题共3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1:
新闻访谈
新课导入
实用类文本包括新闻访谈、人物传记等几个方面,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重要的考查的内容。
相比文学类文阅读,实用类的文本阅读有其独特性。
讲授新课
新闻是书面或口头传播的最近发生或发现的引发公众兴趣的事件。
新闻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同学们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
1,消息
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短小的一种体裁。
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具有“六要素”。
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2,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
好的通讯会涉及到主题、选料、结构、细节描写等。
一般通讯可分为两类: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3,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强烈新闻性和浓郁文学性的文学体裁,特点是时代性、新闻性、文学性、说理性。
报告文学大体分以下几种:
从篇幅上看,有长篇、中篇、短篇、微型之分;从作品表现的重点来看,有写人为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
4,人物访谈
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是人物访谈。
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
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
①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②每个问题明确单一;③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④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
5,特写
特写就是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印象的新闻体裁。
特写一般用于再现重大事件的一个片段或者变化中的一个场景,其中文学手法运用较多,感情充沛,爱憎分明。
二、方法指导
新闻属于记叙文,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适当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根据新闻的特点复习时可采取以下六步骤:
第一步:
看标题信息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第二步:
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
因为无论哪种类型的新闻,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要素。
第三步:
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准确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第四步:
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
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特别关注。
第五步:
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第六步:
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
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考虑。
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宜结合新闻对象,抓住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特征来分析。
一、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
概念及分类:
新闻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人物访谈和新闻评论。
通讯是指丰富具体而又翔实生动的新闻报道;人物访谈是指与新闻人物进行直接的会话报道;新闻评论是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论说文体。
二、消息文体知识
1、消息:
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消息的特点
(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
(2)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
(3)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
(4)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3、消息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
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引题(引标):
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
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
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
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
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
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消息的要素:
消息(也叫新闻或报道)有五要素,又称“五个w”,即: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
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即: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5、消息的写法
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
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
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
6、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
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
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
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
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
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三、访谈【文体特点】
1、访谈的概念:
如果因为某个人、事件、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2、访谈的特点:
①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
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②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
专家或知情者。
③通常以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
3、阅读访谈的主要考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阅读访谈关键是迅速把握访谈的主题、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收效。
(1)、考察访谈的进程和主要内容。
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访谈的进程和主要内容?
①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整体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②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③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④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2)、考察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
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
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
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如果遇到不和谐、浅层次徘徊、进行不下去的情形,提问者必须运用恰当的调控手段。
访谈文本的表现手法主要是针对提问者而言,必须掌握基本的提问技巧。
而读者在阅读时着重就是要关注提问者问的艺术技巧。
①一般提问方法:
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
可以细分为:
A.趣问:
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B.直问:
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C.推问:
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D.旁问:
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②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控制好访谈过程。
使访谈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A.追问:
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B.延伸:
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C.对比:
有时侯,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
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③提问者要注意的问题:
A.一组问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B.每个问题要明确单一,一次发问不要包含两个以上的问题。
C.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一定的语气。
D.要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句。
E.要善于简单点评对方的话或精要讲出自己的理解从而引出对方的进一步阐述。
课时2:
人物传记
新课导入
传记文学,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①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
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
②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
③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普通的人物传。
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新课讲授
传记的分类:
(1)自传:
自己给自己写的传记,自传的目的是让别人了解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也为了自己总结经验教训。
有的自传只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情,一般篇幅较短,如《老舍自传》,有的详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篇幅较长,如《富兰克林自传》。
(2)小传:
小传是较简略地记述他人生平的传记,篇幅较短,小传可以写出传主的一生经历,也可以只写几件典型事例,概括其一生,如《启功传奇》。
(3)评传:
这一类传记既要描述人物的生平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
评传的对象一般是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著名人物,如《孔子评传》。
(4)画传:
以图片与文字结合进行人物传记的写作,如《梅兰芳画传》。
其他传记作品还有如大传:
指那些记述全面、篇幅很长的传记,如《马克思传》,这类传记不仅再现了传主的一生,而且生动地再现了传主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回忆录:
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回忆录也是传记的一种,如《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大多数传记以第三人称叙写,自传以第一人称叙写。
对于考试说明的具体阐释
1.一段或一篇传记的重要内容包括:
①传主及其作品陈述的事实;
②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需要正确地理解并择取、概括、组合、转换、延伸等能力。
应试阅读又要求依据试题的指向,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
在总体把握了解文意时,还要弄清作者是怎样把思想材料组合起来的,文中的关键性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
准确地筛选和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语感,阅读时就能迅速发现关键所在,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2.“结构”指文章内部构造,是作者从表达中心思想的目的出发,对作品的材料的精心安排。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思路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
给文章划分层次,是把握文章思路的手段,也是分析文章的手段。
文章的结构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结构,首先必须对文章整体感知,对全文、全段有个大体的了解;其次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试题往往不大从全篇出题,而是就一段或几段出题,或划分层次,或阐述层意,这就要找准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传记,无论自传,还是他传,都离不开叙事。
事情的发展,又离不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移,所以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组织材料是传记常用的结构方法。
依据传记的文体特征,深思传记的“形”“神”关系,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传记,理清传记的行文思路,弄清所写事物、事情之间的关系,从而迅速的找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有时试题还会有些附加的要求,如字数要求等,这在答题时也是必须注意的。
在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可运用这样一些方法:
①提取精要法,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
②综合句意法,即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我们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
③整体透视法,即对于有些写景抒情类的散文,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
3.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表现为对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的分析。
分析作品运用修辞手法首先要辨明其修辞格,其次根据不同修辞格表达上的特点并结合作品具体内容,恰如其分地理解其含义作用。
另外还表现为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手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作用;表现为对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的作用的分析,这要在了解这些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作品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4.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较高层级,属于创造思维。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后,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要正确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关键在于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有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用唯物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问题,不能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鉴赏评价传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做到这几点:
①在文“内”充分挖潜。
要对作品本身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作品直观显现的内容,而且要弄清作品隐含的内容,这是鉴赏评价的首要工作,其实就是弄清对象。
②在文“外”大胆引联。
就是围绕作品作相关、相似的引申或联想。
有些寓意相对丰富深刻的作品,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将其置于特定的氛围中才能对其正确认识评价;有些作品只有通过多方引申联想,才能在动态中,在纵横比较中评价它。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要掌握正确的赏评标准和思维方法。
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我们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准绳,没有客观正确的标准就难免人云亦云。
同时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分析,不可以偏概全、求全责备、主观臆断
阅读方法
1.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并对传主进行评价。
阅读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传主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从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得到有益的启示,从现代意义上对传主进行评价。
如:
学习《富兰克林自传》,思考如何看待富兰克林在自传中提到的“美德计划”及其实施过程的问题。
2.了解传记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传记作者的感情及相关资料。
通过传记作者的评点、解释,了解传记作者的基本观点,通过传记作者的叙述角度、叙述语言,领会、把握传记作者创作时或崇敬、或热爱、或同情、或怜悯、或憎恶的感情。
比如:
在《史记》中,司马迁都用“太史公曰”的方式对传记人物进行的评价。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对项羽就笔端含情,时时流露惋惜之意
3.学习传记作品选择和组织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注重作品材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材料的搜集是传记写作的第一步,要广泛地搜集传主的相关资料。
资料的获得可以通过查阅各种文献、传主留下的文字材料,写近现代人物时,可以采访和调查传主以及他的亲朋好友以获得生动的材料。
对于历史人物,应该尽可能到传主生活过的地方进行考查,以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
素材的来源有三类:
一是文字材料(正式、非正式出版的著作、笔记、日记、信件、报纸、杂志和各种档案文献);二是口头材料(民间流传的有关传主的传闻、逸事、故事等);三是实物材料(传主的照片、画像、使用过的器物以及他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乃至他的坟墓等)。
阅读《苏东坡传》,分析林语堂在写作中搜集的大量资料中以独到眼光挑选了哪些传记素材来表现传主
传记的关键在于写好人物。
塑造传记人物与小说人物不同,小说允许虚构,传记不允许虚构。
传记刻画人物的方法,如:
(1)抓住传主生动的生活故事,通过人物的具体言行来表现其性格特征。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蔺相如时,只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件事,就使一个勇敢机智、具有“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的蔺相如跃然纸上。
(2)注意发掘传主的细节,细节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法。
如《史记》中“李广出猎射石没羽”、“韩信忍辱胯下”等都是有名的细节描写。
(3)努力突出传主的个性和心理因素。
传记作者要通过仔细地观察,展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如在《项羽本纪》中,不仅写出了项羽和刘邦截然不同的性格,而且其他人物,如范增的老谋深算、萧何的老练、张良的临危善断等,也都栩栩如生。
对于传主的心理活动也要注意探索,努力寻找人物活动的动机,展现一个心理世界,但是不允许杜撰或任何想像。
(4)写出人物的发展过程。
塑造传记人物时要把传主的成长、发展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具体地展示出来,这样人物才能生动、形象。
(5)间接塑造:
通过他人对传主的态度、反应来塑造人物形象。
(6)利用传主留下的文字材料,这是指利用传主的信件、日记及其著作等
4.品味传记作品的语言
学习《〈史记〉选读》时,要体会司马迁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情态度和性格的语言特点。
如刘邦和项羽都曾见过秦始皇,从他们的感叹中可以看出他们性格的不同:
项羽说:
“彼可取而代也!
”语气很坦率,可见他强悍爽直的性格;刘邦说:
“嗟乎!
大丈夫当如此也!
”说得委婉曲折,表现了他贪婪多欲的性格。
比较阅读对同一人物所作的不同传记作品,把握各自在叙述角度、材料选择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如比较《传记选读》中的《老舍自传》和《老舍传》、《柳敬亭说书》和《柳敬亭传》。
5.了解传记写作的步骤和要求
传记写作的步骤:
(1)决定写作对象;
(2)接触、获取传主的材料;(3)写作前搜集到所需资料,要查证资料的真实性,避免出现由于材料不足而出现的结论、观点错误。
传记写作的要求:
(1)传记作品讲究真实性,不允许有任何的虚构。
(2)要写出活生生的人物,人物要形象、生动,做到生动就需要对传主进行详细地调查。
(3)把人物和时代紧密结合起来,传记作者需要把历史背景和时代风貌再现出来,让读者看到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活动着的人物,如我们在读《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时,既了解了人物,又熟悉了历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司马迁精心描绘了传主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4)对传主要有感情,作者对传主充满感情,也是传记生动、耐读的重要原因
(二)解题方法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新课标要求以及高考对传记考查的重点,解题时注意以下几点: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要把握文中的基本事实,从基本事实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从基本事实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或从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中把握基本事实。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
[规律总结]如何解答探究试题?
所谓探究,就是围绕一定的问题情景,提出假设,分析探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而不是一种研究方式)。
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价值在于探究过程获得的体验,而不在于结果本身。
所以,评阅探究试题关键看考生是否进入了问题情境,是否有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所打文字是否显示出探究得意趣。
考生答题时,也要从这三个方面显示探究的特性。
探究答题的文字表述一般分为四部分:
(1)铺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答题时,考生可以把问题的形成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并用简明的语言明确自己探究的问题,不宜开头就提出观点。
开头提出观点再辅之以论证,就成了证明而不是探究。
(2)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角度。
面对已经明确的问题,按照一般的逻辑,选择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
答题时,这些角度和思路要用明示语言一一标明。
(3)引述事实,尝试从多种角度、用各种思路去解决问题。
再明确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后,引述文本和生活中的事实,逐一尝试解决问题,无法通达的角度和思路也要真实呈现出来,这样更具探究色彩。
(4)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在多种角度和思路中,可能有一种会通达问题的解决,据此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对这一角度和思路,可以稍加详尽地表述。
如果各种角度和思路都无法解决问题,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现代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