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6810561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164.10KB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docx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中考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
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
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
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
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
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
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
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
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
这是一种情况。
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
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
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
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
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
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
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
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文章②③④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心论点,试概括②④段的分论点。
第②段:
________。
第③段:
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第④段:
________。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试分析其作用。
(3)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备选人物:
海伦·凯勒 邓稼先 吴王夫差 刘禅 司马迁
(4)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
【答案】
(1)自己的人生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或:
不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就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2)对比论证;文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进而证明了中心沦点。
(3)海伦·凯勒尽管身体残疾,但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作家、教育家,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吴王夫差,作为一囡之君,忘记了自己的责任,置天下苍生于不顾,骄奢淫逸,误己误国。
(4)略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提炼分论点。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而且,每一段的分论点恰恰是自然段的开头部分,仔细阅读,便可解决。
(2)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
首先明确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然后寻找本段标志性词语“相反”,可以明确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
(3)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数据、图表等。
补充的事实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
(4)这是一道开放型试题,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要围绕文本的中心去谈感想,不要忘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相关联的事例语句通顺即可。
故答案为:
(1)①自己的人生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
②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或:
不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就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2)对比论证;文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进而证明了中心沦点。
(3)海伦·凯勒尽管身体残疾,但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作家、教育家,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吴王夫差,作为一囡之君,忘记了自己的责任,置天下苍生于不顾,骄奢淫逸,误己误国。
(4)略
【点评】
(1)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本文的分论点非常明确。
(2)论证方法就是了解一篇议论文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方法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纽带。
(3)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和论点之间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分析论据就可以明确论点。
(4)这类开放性题目要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要准确。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
2.现代文阅读阅读议论文《精神拾荒三步曲》,回答下列小题。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孔子的名言。
意思是说:
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②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
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
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
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③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
在这两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
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
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
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
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
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
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
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
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④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
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
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
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⑤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C. 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D. 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
(2)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②段先用孔子的名言引出话题,然后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用以证明博学的人都是读书很多的。
B. 第③段开头“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一句在文章中起承接上文的作用。
C. 第③④段是紧紧围绕“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的。
D. 第⑤段的作用在于:
画龙点睛,既总结全文,又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显得十分紧凑。
(3)对文章理解、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以“有一种人”“还有一种人”为例,从反面证明学和思是不能分开的。
B. 第③段中席勒与托尔斯泰都认为思想不能孤立地产生,需要与人交往等外界激励。
C. 第④段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思想者在灵感面前,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
D. 第④段结尾以孟尝君为喻,证明“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
【答案】
(1)C
(2)A
(3)C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
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即可。
文章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也就是第⑤自然段明确了中心论点“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所以答案是C项。
(2)此题考查论证思路。
A项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正确。
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应该是用以证明“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学和思不可偏废”。
(3)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第④段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的是思想者对灵感的重视。
不是强调“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
故答案为:
(1)C;
(2)A;(3)C
【点评】在做找中心论点的题目时,要知道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有时是文章题目,有时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
如果文中没有适合作论点的句子,就要用自己的话概括。
而提取中心论点时还应注意:
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概括时可适当借用文中词句,但一定要观照全文,不要断章取义;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陈述句,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啊!
啊!
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
……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边,是那么神色张皇。
母亲赶紧对他说:
“你先坐下吧!
别叫他们看出来。
”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
“是他,真是他!
”然后他就问:
“咱们怎么办呢?
”母亲马上回答道:
“应该把孩子们领开。
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
最要留心的是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
“出大乱子了!
”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
“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
“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
“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
……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本文段属于故事情节的________部分,给它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
(2)分析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①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3)“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4)小说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
(1)高潮;巧遇于勒
(2)①外貌描写,突出于勒叔叔的穷愁潦倒。
②自然环境描写,突出全家人沮丧的心情。
(3)心理描写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不满和对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批判。
(4)这样写法的好处是①事情是“我”耳闻目睹,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②通过“我”的眼睛和心灵,便于揭露丑恶的现实。
③用讲故事的方式,有更多的自由。
【解析】【分析】
(1)《我的叔叔于勒》的情节可以进行如下概括:
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本题语段是“遇于勒”的部分,该部分集中体现了小说的矛盾冲突,所以属于高潮部分。
(2)①此题主要是赏析语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该句侧重描写于勒叔叔的脸,属于外貌描写,突出于勒叔叔的穷愁潦倒。
②此题主要是赏析语句运用的自然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紫色的阴影”,突出全家人沮丧的心情。
(3)“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是“我心里默念”的内容,属于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此处心理描写揭示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不满和对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批判。
(4)此题考查文章使用第一人称写法的作用。
使用第一人称,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得体会作者心情。
本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事情是“我”耳闻目睹,使人感到真实可信;通过“我”的眼睛和心灵,便于揭露丑恶的现实;用讲故事的方式,有更多的自由。
故答案为:
(1)高潮;巧遇于勒。
(2)①外貌描写,突出于勒叔叔的穷愁潦倒。
②自然环境描写,突出全家人沮丧的心情。
(3)这样写法的好处是①事情是“我”耳闻目睹,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②通过“我”的眼睛和心灵,便于揭露丑恶的现实。
③用讲故事的方式,有更多的自由
(4)这样写法的好处是①事情是“我”耳闻目睹,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②通过“我”的眼睛和心灵,便于揭露丑恶的现实。
③用讲故事的方式,有更多的自由。
【点评】
(1)本题考查概括情节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概括。
文段属于船上巧遇于勒的情节,是故事的高潮部分。
(2)本题考查分析描写方法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作用在于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四是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结合本文具体分析。
(3)本题考查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主要表达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不满和对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批判。
(4)本题考查分析第一人称的好处。
答题时应注意,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它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要点:
使人感到真实可信,便于揭露丑恶的现实,用讲故事的方式,有更多的自由。
4.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美的对视
①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②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
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
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③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
4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
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④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⑤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
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⑥早在6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
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
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⑦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
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
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
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
老人固执己见。
最后,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才放心地接受了眼角膜手术。
⑧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
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
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⑨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⑩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
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O。
5克的挚爱”。
⑪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⑫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
“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
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
”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⑬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
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⑭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⑮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
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1)这篇文章在记叙顺序上属于什么顺序?
有何作用?
(2)文中记叙了母亲哪几件事?
(3)文中第⑦段有这样一句话“老人固执己见”,“固执己见”一词运用是否恰当?
为什么?
(4)赏析下面句子表达效果。
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5)文章为什么把男孩与她的对视称为“最美的对视”?
【答案】
(1)倒叙。
是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兴趣。
(2)①六年前,母亲做眼角膜捐献登记;②母亲怕损坏眼角膜不做白内障手术;③母亲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
(3)“固执己见”是顽固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在文中是贬义词褒用,更能表现母亲捐献眼角膜的坚决态度,突出了母亲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4)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将男孩见到捐献者的女儿时的神情,表现了男孩的兴奋与感谢之情。
(5)因为在男孩与她的对视中,包含着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包含着爱,包含着人间的温暖与无私奉献的高贵。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记叙的顺序的能力。
常考顺序、倒叙,插叙的辨识和作用。
①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
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②倒叙:
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③插叙:
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交代什么内容,使文章内容更详实,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等。
文章从她见到接受捐献的男孩开始,回忆母亲捐献眼角膜的事情,是倒叙。
作用是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兴趣。
(2)本题是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考查。
方法:
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
二:
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六年前,母亲做眼角膜捐献登记;②母亲怕损坏眼角膜不做白内障手术;③母亲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
(3)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思路:
解词+内容+情感。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
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
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固执己见”是顽固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在文中是贬义词褒用,更能表现母亲捐献眼角膜的坚决态度,突出了母亲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4)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赏析能力。
解答思路:
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
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是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将男孩见到捐献者的女儿时的神情,表现了男孩的兴奋与感谢之情。
(5)本题是对题目含义的理解能力。
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概括出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即可。
最美的对视是因为在男孩与她的对视中,包含着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包含着爱,包含着人间的温暖与无私奉献的高贵。
答案:
(1)倒叙。
是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兴趣。
(2)①六年前,母亲做眼角膜捐献登记;②母亲怕损坏眼角膜不做白内障手术;③母亲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
(3)“固执己见”是顽固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在文中是贬义词褒用,更能表现母亲捐献眼角膜的坚决态度,突出了母亲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4)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将男孩见到捐献者的女儿时的神情,表现了男孩的兴奋与感谢之情。
(5)因为在男孩与她的对视中,包含着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包含着爱,包含着人间的温暖与无私奉献的高贵。
【点评】本文通过记叙六年前,母亲做眼角膜捐献登记;母亲怕损坏眼角膜不做白内障手术;母亲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最后眼角膜捐献给一个男孩,表现了作者对这位母亲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
此题中的第(3)题是重点题型。
理解词语含义的解答思路:
解词+内容+情感。
解答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
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
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5.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怒 绿
刘心武
那绿令我震惊。
那是护城河边一株人腿般粗的国槐,因为开往附近建筑工地的一辆吊车行驶不当,将其从分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中考 初中语文 现代文 阅读 训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