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境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6808109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96.37KB
人生境界教案.docx
《人生境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境界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境界教案
人生的境界
【单元学习要求】
阅读哲学论文要善于质疑思辨。
哲学论文的特点是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
哲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宇宙观的理论形式。
正因为是一般的规律,所以它的每个概念、每个命题,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阅读哲学论文,要善于联系个别实例,这样对哲学概念的内涵就会领会得越来越深刻,对哲理的理解就比较容易。
阅读哲学论文,还要注意融会贯通,在思考过程中还要注意旧知和新知的联系,这样认识就会进步,兴趣就会萌生。
联系实例,比较阅读,也是质疑的主要途径。
哲学论文中的难点较多,需要质疑是自然的,但是这样的质疑解难还只是为弄懂文本意义,更重要的质疑是根据事实,想想是不是真有道理。
这样的质疑思辨,其实质就是用实践去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不断质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这样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实现如下目标:
1.注意读思结合,提高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深入领悟文章的观点,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
3.认识中国哲学的传统,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
4.了解我国古代思想流派,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所选文章均为哲学论文和随笔。
《人生的境界》旨在从人生境界的角度去论述哲学的任务。
《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庄子:
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从阅读《庄子》的感受说起,接着解读《秋水》中的一个故事,最后用庄子的心灵和庄子所面临的世界来解释《庄子》。
《孔孟》一文比较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差异,又用局部的变化说明差异的根源,说明同一学派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研究孔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才能得到透彻的理解。
【重点难点提示】
1.理解作者提出的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2.品味作者笔下含义隽永的词句,体味其深入浅出、平易流畅的语言艺术。
【教材内容全解】
(一)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觉(jué)解给(jǐ)予禅(chán)宗
2.词语理解
觉解——自觉与了解。
天民——明乎天理、适乎天性的贤者。
入世——投身到社会里。
出世——超脱人世。
(二)资料卡片
1.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主要著作为“三史”“六书”,“三史”即《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即《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因而后人在冯友兰先生长眠的北京西郊万安公墓的墓碑上刻有“三史释今古,六书记贞元”这两行文字。
在《新原人》一书中,冯友兰先生专用五章的篇幅来讨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境界》、《自然》、《功利》、《道德》、《天地》,本文正是对上述论断的浓缩和总结。
冯友兰先生哲学意义上的境界,并非指外部客观世界,而是指由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而得到的宇宙人生的意义,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帮助人获得对宇宙人生的觉解,从而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先生的作品结集为《三松堂全集》,共14卷,逾600万言,建构成中国现代最完整的哲学体系。
冯友兰先生的遗言是:
“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
”
冯友兰先生逝世后,最为人称道的挽联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求仁得仁,安度九十五岁;
誉之不加劝,非之不加沮,知我罪我,全凭四百万言。
2.“觉解”释义
①解是了解……觉是自觉。
人作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作某事时,自觉其是作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第522页
②“觉解说”是冯先生境界论的基础。
在他看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不二法门就是觉解及觉解其觉解。
觉与解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常用的两个术语,但把它们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术语使用却很少见。
觉即觉悟,梦中醒来之意,佛学中把见得真理叫做觉。
解有二意,一是解开、解析、解剖、解释,如《庄子》所说的悬解、解脱等。
二是明白、了解,如佛学中所谓信解、领解、悟解等。
解与觉这两个术语虽有区别,但最根本的意思都是指悟。
冯先生把它们连在一起使用,是为了强调了解与觉悟之间的联系。
——陈战国《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第14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三)感知内容,剖析结构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深入浅出。
选文由12个自然段构成,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提出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2-9):
具体阐述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与关系。
第三部分(10-12):
论述哲学的任务是使人获得对宇宙人生的觉解,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四)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
1.冯友兰先生笔下的人生四种境界是如何划分的?
其内涵各是什么?
冯先生又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
人生四种境界的划分依据是觉解程度。
2.冯先生笔下的四种人生境界之间是什么关系?
试加以阐述。
明确:
冯先生认为人的精神境界有高下之分,四种人生境界可谓判然有别。
所谓自然境界,就是顺性顺习而为,但并非一种原始或混沌的状态,借用古人的话说,不是“无知无欲”,而是“少知寡欲”,不是“不识不知”,而是“不著不察”,也就是“觉解”不足。
功利境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趋利避害,且抱为己之目的。
冯先生在《新原人·境界》中曾说:
“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占有’为目的。
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贡献’为目的。
用旧日的话说,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取’;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与’。
在功利境界中,人即于‘与’时,其目的亦是在‘取’;在道德境界中,人即于‘取’时,其目的亦是在‘与’。
”这就把二者的区别简要地勾勒出来。
如果说自然境界有智愚巧拙,功利境界有得失利害,道德境界有荣辱毁誉,那么,天地境界就连生死物我也不复存在,所谓“超理智”、“超道德”,意义即是在此。
附:
人的觉解是可以由低到高发展的,因此人的境界也是可以由低到高发展的,以上所说的四种不同程度的觉解及四种境界,即是由低到高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
在这四个不同的阶段之间,还有一个更根本的界限尤需人们注意:
自然境界及功利境界中的人,对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并无觉解,也就是说,他们不知性,无高一层的觉解。
所以这两种境界是在梦觉关的梦的一边。
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中的人,知性知天,有高一层的觉解,所以这两种境界是在梦觉关的觉的一边。
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产物是人不必努力即可得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不傻不呆,随着年龄的增长便可以由自然境界进入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精神的创造,精神的创造则必须经过人的努力才能有之,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经过“格物致知”、“反身而诚”的努力才可以进入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陈战国《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第14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
”“觉”字加引号该作何理解?
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又出世的”?
既然向来如此,为什么冯友兰先生又认为“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明确:
禅宗所谓的“觉”是指对佛理的“觉悟”,不同于冯友兰先生的文章从哲学角度来谈“觉解”,这是对人的行动和生活的自觉和了解是指觉解到宇宙,觉解到天地,觉解到出世之途,加引号表示这个“觉”字有特定含义。
因为中国圣人投身社会,为社会利益做各种事;与此同时,中国圣人又超脱人世,做宇宙的“天民”,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
有超越人世的渴望又不逃避现实,既踏踏实实地做事又不囿于人世,这跟宗教不一样,宗教一味追求出世,逃避现实。
这跟西方哲学也不一样,西方哲学讲究人世却又不能超脱人世。
冯友兰先生所说的“未来的哲学”应该是指世界未来的哲学,而不是中国未来的哲学。
此句的意义应该理解为世界未来的哲学很可能走中国哲学的方向,中国哲学对世界哲学的重构可能有所贡献,这从冯友兰先生遗言“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
”可以约略看出。
4.举例品味本文深入浅出,平易流畅的语言艺术。
明确:
本文所说的人生境界,道理虽说既深又广,但语言运用深入浅出,平易流畅,不事雕琢。
比如第7段阐述四种境界的相互联系与区别,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根本界限和高下之分。
全段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冷僻的字眼,没有难懂的术语,语言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这其实不全是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也是作者学术造诣深入化境的表现。
5.作者是由谈及中国哲学的任务而提出人生境界这个话题的,若以“哲学的任务”为题,你以为如何?
明确:
按作者观点,哲学的研究对象分自然、社会、人生三个部分,而哲学的任务则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哲学是获得觉解从而提高人生境界的手段,如果以“哲学的任务”为本文标题,则显得抽象玄奥,而用“人生的境界”为题,则具体形象,更能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拓展延伸探究】
1.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那么,西方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呢?
其他哲学呢?
请课外查阅材料或请教相关教师,作一简要说明。
2.儒家提倡“正其义不谋其利”,将“义”与“利”完全对立起来,冯友兰先生将之奉为道德境界的要义,是否合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义”与“利”结合起来,求得二者一致是否更现实?
3.材料:
作家和放牛娃
问:
你放牛为啥?
答:
赚钱。
问:
赚了钱干啥?
答:
娶媳妇。
问:
娶媳妇干啥?
答:
养娃。
问:
养娃干啥?
答:
养大了放牛。
要求:
结合对课文中人生境界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短文。
【课后习题解答】
(一)1.(题目略)
答:
详见“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1。
2.(题目略)
答:
这种任务的具体内容照中国哲学的传统,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二)1.(题目略)
答:
“觉解”是觉悟了解的意思。
详解见“资料卡片”2。
“觉”的特定含义详解见“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3。
2.(题目略)
答: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是自然人。
“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是应该成为贤人、圣人,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才能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
3.(题目略)
答:
“既入世而又出世”,就是既能投入社会又能超越人生,有超越人世的渴望又不逃避现实。
踏踏实实做事又不囿于人世。
(三)(题目略)
提示:
本题要求学生就课文整体质疑思辨。
附:
补充练习
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的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
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
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
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谭嗣同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人生的境界
【学习目标】
1.明确人生的四种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修养。
2.理清课文思路、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3.培养质疑思辨的阅读习惯。
【学习障碍】
1.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2.四种境界的要点是什么?
3.一些特殊句子的含义理解。
如:
“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是人现在就是的人”等等。
【学习策略】
一、整体感知法
本文围绕“哲学的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逐层深入地阐述了人生的不同境界,明确了哲学的崇高任务——即教给人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并由此引出中国哲学的特征,展望了中国哲学的贡献。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提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并简要作答,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
阐述人生四种不同的境界。
第一层(第2自然段):
概述由于每个人的觉解程度不同而形成从低到高四个不同等级的人生境界。
第二层(第3~6自然段):
分别阐述什么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第三层(第7自然段):
综合评价人的四种境界。
第三部分(第8~12自然段):
照应第1自然段。
第一层(第8~9自然段):
在明确什么是人生境界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哲学的任务,阐述实现哲学任务的方法,回答哲学任务的问题,指出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第二层(第10~12自然段):
中外哲学家对于如何到达天地境界的不同阐述以及由此引出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展望。
从文章的整个思路看,是层层深入的,纵深至中国哲学的特点及发展,文章不仅深刻,而且旁征博引,容量极大;横断面上剖析了人生的四种境界、中外哲学思想的相通之处,因而形成了思维缜密、纵横交错的结构特点,图示如下: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明确哲学的崇高任务是达到天地境界(成为圣人)
二、语句领悟法
1.“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怎么理解?
“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哲学不也是一种知识吗?
为什么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
注意“知识”前面的定语,说的是“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于实际的知识,而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宇宙观的理论形式,它的任务在于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而不在于增加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实际的知识。
2.“觉解”的理解
“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觉解”是什么意思?
这一句意味着,没有这种觉解,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为什么意义的有无决定于觉解与否?
看有关的句子可以理解“觉解”的意思。
上一句说:
“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倒数第二段中说:
“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
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觉”者,悟也,就是觉悟,明白。
觉解,就是觉悟、了解。
“说对于他有没有意义”,说的是,主观上不认识,觉解不到某种意义,就是处在“无明状态”,那么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某种意义了。
3.为什么生活在功利境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后面一句说,“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这就是说,他单有利己的动机,至于行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是有利于他人。
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不道德。
这里所说的利己的动机,跟损人利己还是有区别的。
4.“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这里所说的“宇宙”是个什么概念?
还有“宇宙的利益”,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说“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这就是,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既包括人类社会这个整体,又比人类社会大得多。
即使只说地球吧,社会整体之外,还有自然界,而地球在宇宙之中,又只是一个小小的整体。
从“天地境界”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宇宙,是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宇宙的利益”,包括社会利益而又不限于社会利益。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宇宙之中,除了社会利益之外,确实还有自然界的利益,宇宙的利益是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
“人应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自然的产物。
没有受过道德教育、哲学教育的人,就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
所谓“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就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
所谓“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就是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自我修养的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
6.“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何谓“超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的行为不仅于社会有利,而且于宇宙有利。
他的精神境界最高,他生活于最高的人生境界,取得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样的价值比道德价值又高出一个层次,是“超道德价值”。
7.“道德行为”“道德习惯”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行为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有道德的行为;反之,是不道德的行为。
不涉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没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或不是在道德意识支配下的行为,称为非道德行为。
道德习惯,也称“道德行为习惯”,是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
指个人的某种道德行为已经不需要意志努力,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训练、培养而形成的。
具有一贯性、稳定性等特点。
8.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
既然向来如此,为什么说未来的哲学才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既入世而又出世”,意思是,既投身到社会里,又能超越人世。
这跟宗教不一样,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现实。
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讲究入世而不能超脱人世。
中国的圣人,如孔子、孟子,都置身于社会斗争之中,又以天地境界为自己的人生境界,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是“天民”,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正是既入世又出世的表现。
这里所说的“未来的哲学”是指世界未来的哲学。
作者认为,世界未来的哲学很可能走中国哲学的方向,这样,中国哲学就可能对世界哲学的重构有所贡献。
9.在阐述如何实现哲学的崇高任务时,作者援引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话:
“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的世界。
”这里“洞穴”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外国哲学家还是中国哲学家,在现实哲学的任务的问题上,尽管阐述不尽相同,但观念是相通的。
柏拉图的这番话也强调了“觉解”对于人生境界的重要性。
这里的“洞穴”,也就是指一个人做事的觉解程度很低,还处于感觉世界的渺小境地——自然境界或功利境界。
而当他的觉解提高了,上升到了理智世界,也就完成了自己与世界的同一,到达了天地境界。
概括地说,柏拉图的话阐述了如何成为圣人的方法,即提高人的觉解程度,从而完成超越低境界实现高境界的哲学任务。
10.中国哲学是如何阐述到达天地境界的方法的?
提示:
中国哲学的阐述比柏拉图的话更为具体可行。
它指出“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纠正了人们对于圣人的错误理解,“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
”“他做的都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这里,强调了做事时的觉解程度,由于他是在觉悟状态下做事,因而尽管他做的仍只是看似平凡的事,而因为指导他做事的思想状态是高度觉解的,而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由此看来,中国哲学是注重思想修养,注重价值观指导意义的。
因此,学习本文,学生应该认识到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是实现高级人生境界的必由之路。
不要寄希望于自己做出惊世骇俗之举,而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平凡的事情上体现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三、信息筛选法
下面以2002年全国春季语文试题为例,简述之。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
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
“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
答案就是鸦片。
”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
因为英国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
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
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述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
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
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
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
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
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1.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
A.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B.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C.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
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2.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
B.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
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印度农民。
C.黑斯廷斯因为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
D.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国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
3.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使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
B.东印度公司被看做是“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
C.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地位。
D.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
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
B.《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
C.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
D.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即使是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
【答案与解析】
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在文章第三段中有“《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
清政府早在1792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由此看A项正确。
C项可以从第一段中找到依据。
D项可从第二段中找到答案。
B项在第一段中虽有一句“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但要注意这句之前的“……一书显示”一句,特别是“显示”一词,它告诉我们这是“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是从《人类文明史图鉴》的观点中所体现出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生 境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