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重点.docx
- 文档编号:6797511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33KB
哲学常识重点.docx
《哲学常识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常识重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常识重点
哲学常识重点、难点、热点复习提纲
唯物论部分■考点精要
一、基本概念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
☉物质☉意识: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客观☉主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规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二、基本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知识疑点
☉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哲学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和旧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区别
☉物质≠客观≠客体、意识≠主观≠主体
物质:
相对于意识而言,即客观实在,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
客观:
相对于主观而言,包括: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他人的意识,又叫客观存在。
客体:
相对于主体而言,指进入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对象。
意识:
相对于物质而言,即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主观:
相对于客观而言,强调自我的意识。
主体:
相对于客体而言,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
☉物质、存在
物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指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存在是相对于思维而言的,是物质的同义语。
☉意识、思维、精神
在哲学上,意识和思维是同一类的、同一意义的概念,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它们可以通用。
但意识一词的范围较广,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思维则仅指理性认识。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如决心意志、干劲等,唯物主义者常把精神当作和意识同一意义的概念来使用,认为它是物质的产物,而宗教信仰者和唯心主义者所讲的精神,是对意识的神化。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能反映物质:
强调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强调物质的决定性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
☉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
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
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
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不同,而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物质和意识何者第一性的回答不同(或者说对世界的本原的回答不同)
☉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
想(认识)、做(实践)、精神状态
意识能动性:
想(认识)、精神状态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
☉主观和客观具体的统一、主观和客观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
主观和客观历史的统一:
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
事物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着的事物,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具体的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规律的客观性和具体性
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规律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发生作用,因为规律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总是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离开这些条件,规律就不能发生作用。
☉规律的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不能认为规律本身有好坏之分
☉不能认为规律是不变的(不同事物规律不同;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规律可能不同)
☉不能认为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实事求是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规律与规则的区别
■知识联系
☉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不同世界观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物质第一性的要求,实事求是是规律客观性的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的要求;三者都是方法论,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都要求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人与规律的关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造、不能改变、不能消灭;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物质、运动、规律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的客观性决定了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实事求是;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基础,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辩证法部分■考点精要
一、基本概念
☉联系☉整体和部分☉发展☉新事物☉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两点论、重点论☉内因、外因☉量变、质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二、基本原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原理
☉矛盾及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矛盾特殊性原理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途径的原理)
■知识疑点
☉全面把握联系的观点
第一,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否认联系的普遍性,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二,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说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并没有否定事物的联系,只是使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多样化了。
否定联系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三,联系的有条件性。
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否定联系的有条件性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四,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事物的联系也是纷繁复杂的。
否认联系的多样性,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五,坚持联系的观点:
普遍、客观、具体、多样地把握事物的联系。
☉全面把握发展的观点
第一,发展的含义: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第二,发展的实质:
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三,发展的基本条件:
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四,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根本动力,是根据,是源泉,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第五,发展的状态: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发展是事物的质变,不是量变,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
第六,发展的趋势、道路和途径:
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全面把握矛盾的观点
(1)正确把握矛盾的内涵
第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第二,对立: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第三,统一: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第四,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对立离不开统一,统一离不开对立。
隔离二者的关系,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
(2)正确把握矛盾的外延
第一,即矛盾有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之分;
第二,矛盾有自然矛盾、社会矛盾和认识矛盾之分;
第三,矛盾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矛盾是不平衡的,复杂事物中有主次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
第四,辩证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
(3)全面把握矛盾分析方法
第一,矛盾及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全面的观点;
第二,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矛盾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第一,矛盾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第二,矛盾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全面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哲学依据:
矛盾特殊性原理
3、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4、重要性:
两个方面。
5、反对的错误倾向:
一刀切,一风吹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两点论的联系
☉全面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二者辩证关系:
相互联结、相互转化。
误区1:
把二者的关系理解为多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误区2:
认为特殊性寓于普遍性当中、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2、二者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
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
第二,有助于我们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第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区分两点论和两分法
☉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全面理解“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第一,从唯物论角度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二,从辩证法角度分析: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第三,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
认识的发展(深化、扩展、推移)。
☉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属于发展的观点,属于辩证法
创新思维属于科学思维方法,属于认识论。
☉关于“重视量的积累”
第一,包括重视两个方面的积累:
好的变化,要积极促成;坏的变化,要防微杜渐。
第二,重视量的变化,还要学会“优化结构”。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一,二者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的,即客观物质世界。
但是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说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说明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两者相互渗透、彼此贯通、不可分割;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在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时是贯穿着辩证法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它在解释世界状况“怎么样”的问题时,是从唯物论原则出发,始终贯穿着唯物论。
第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项原理之中。
必须强调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离开任何一方,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知识联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世界的普遍联系
☉新事物和旧事物
第一,判断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准
第二,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同时还具有旧事物根本不具有的东西
新事物与旧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认识论部分■考点精要
一、基本概念
☉主观能动性☉现象、本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
☉真理☉实践
二、基本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什么要充分发挥?
如何正确发挥?
)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知识疑点
☉关于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
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人类产生以前,客观规律就存在,且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误会二:
认为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一个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利用一定的客观条件。
误区三:
认为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两种情况:
或符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或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
只有前者,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认识的根本任务、认识的最终(根本)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
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认识的最终(根本)目的:
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手段)
认识的来源:
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和手段: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根源于实践。
我们既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将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现象与本质
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二者相互区别:
第一,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一般的;
第二,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
第三,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
二者相互联系:
现象和本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二者皆是本质的表现。
2、方法论要求: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真正把握事物。
☉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等三个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承认这一点,就是在实践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否认这一点,则是唯心主义错误思想。
第二,实践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
承认了这一点,就是在实践观点上坚持了辩证法。
否认这一点,则是机械唯物主义错误思想。
否认这一点,则是唯心主义错误思想。
第三,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是变化发展的。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第一,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第二,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3、实践的决定作用和认识的反作用不可分割,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只有如此,才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只承认前者不承认后者是机械唯物主义;颠倒二者关系,认为认识决定实践是唯心主义。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1、为什么要结合?
哲学依据: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将分析与综合结合。
2、怎样结合?
第一,只有对各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识事物;
第二,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第三,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很多,但无论怎样,都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把矛盾分析方法作为核心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1、合理的科学的想象,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的规律,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
2、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3、在思考过程中,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要善于把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发现问题。
这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二是要敢于超越。
三是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
四是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
五是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知识联系
☉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做”是“想”的基础;
第二,“想”指导“做”;
第三,精神状态贯穿于“想”和“做”的始终。
☉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
认识: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真理:
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理论:
把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
科学理论:
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是正确的理论。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两者是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从与认识对象的联系来看,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
第二,从反映的方式来看,感性认识具有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
第三,从反映的深度、层次来看,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征、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
正因为两者有质的不同,所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
其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统一的: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坚持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中坚持唯物主义。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坚持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最终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为什么说唯物论、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唯物论、辩证法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认识论研究的是人的认识发展规律。
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主观世界的发展的规律。
思维规律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即是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坚持了唯物论的观点即实践第一观点,又坚持了辩证法观点,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这就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划清了界线。
因此,在学习认识论时,首先要把握住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者的内在联系,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联系中来理解认识论。
其次,要把握认识论各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实践具有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德高望重,都坚持了唯物主义。
实践具有能动性;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感性认识必须上升为理性认识;认识的无限发展等,都坚持了辩证法。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等,都直接体现了认识论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考点精要
一、基本概念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价值观☉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人生价值
☉人民群众☉群众路线
二、基本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
■知识综合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第一,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第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
第三,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同时成为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的标准。
第三,诸上价值观是一致的,它们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第一,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包括质和量两方面)
第二,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一,极端个人主义就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
第二,个人正当利益就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如个人身体的健康,个人起码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发展等。
☉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1、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第一,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第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社会实践。
3、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崇高理想的出发点,是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乃至人类的解放。
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我们应当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要把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与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2、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主客观多方面的条件,从主观方面来讲,特别需要艰苦奋斗。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1、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和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3、(方法论要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4、(方法论要求)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常识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