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一模二模期间的心理.docx
- 文档编号:6794283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7.74KB
高三学生一模二模期间的心理.docx
《高三学生一模二模期间的心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学生一模二模期间的心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学生一模二模期间的心理
高三学生一模二模期间的心理困扰分析及其协助对策
(政治课组心理老师陈晓森)
一模二模是高考临考前重要的摸底考试,多数师生将该考试结果视为参加高考的实力的象征,为此,学生在这个时期由于考试压力及人际氛围的变化而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心理困扰。
根据我校的“怡心室”咨询记录及环境变化特点,我校高三学生在该时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过度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
焦虑,不自信。
考试焦虑较普遍,问题也较重。
有的学生在一模的期间有疲惫烦躁、孤独压抑等情绪,以致心绪不宁、寝食难安;进了考场,则心慌意乱、思维混乱、答题零乱甚至晕场的现象,以致本应会做的题也未做好。
其实,考前、考中适度的焦虑紧张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使考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成为应试的内驱力。
但过度的紧张焦虑,会使考生判断分析能力下降,抑制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干扰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学习效率和考试正常水平的发挥。
我校学生的考试焦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过去失败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潜意识情绪反射,学生即使知道这样不好,但没办法停止焦虑;一是来自于环境和自己的期望压力,非常重视考试结果,不允许自己失败,一旦失败就完了。
焦虑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平时成绩很好,但一到了重要考试(如一模)前就会很紧张,担心考砸了。
考试的时候集中不了注意力,结果往往“发挥失常”,考得比较差。
2、学习生活压力大,越临近高考感觉要做的事情越多(复习、把较差的科目尽量补上、填报志愿)。
很多同学还打算奋力一博,提高平时不怎么好的科目。
有些学生会改变了原有的生活状态,比如,有的同学平时喜欢跟别人有说有笑的,但现在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因此避免跟同学聊天,把自己孤立起来。
3、失眠。
在重要的考试之前一两天晚上出现睡不着的现象。
学生自我感觉考试压力不是很大,但比较担心因为睡不着而让考试考得不理想,结果越想睡越睡不着;另外,睡不着的感觉很难受,是一种煎熬,(学生表示即使睡不着也会强迫自己躺着不动,难受也不让自己动,怕一动就更难入睡了)“恐怖”的感觉造成恶性循环,如果之前在重要考试期间发生失眠现象,下次重要考试期间就很可能又会发生。
4、最近考试不理想,很失望,担心别人对自己的想法,担心高考也会考不好。
即使并不怀疑自己的实力,每次到了考试的时候都会很紧张,状态很不好,形成恶性循环。
5、距离高考剩下40天了,最近这段时间没有了压力感,茫然。
焦虑影响情绪,也会对生理造成一定影响,有的同学重要考试之前会习惯性地出现头晕、肚子痛、感冒等现象,好像提前给自己的考试失败找个合理的借口似的,心理学里称之为“事前归因”。
对付考试焦虑除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没有更好的办法。
在这段时间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协助学生做好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和复习计划是很重要的。
提醒学生:
(1)注意调节各科的兴奋点,曾经有人建议考生在高考前一个礼拜根据高考时间调节自己的兴奋点,比如,语文是上午X:
00-Y:
00,那么这几天要注意在上午这个时候做语文模拟题,把对语文良好的感觉(兴奋点)调控在这个时间段。
(2)考试前一天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照照镜子自我暗示,(3)总结考试策略(如时间安排,做题技巧,审题认真,对该科答卷的完成要有通盘的考虑,应由易而难,把会做的、分值高的题目先完成,然后再做难题,无需题题追求完美。
高考信心是建立在高考实力的基础之上的,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高考临近,特别要注意把基础打牢,把课本的最基础知识掌握好,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好,把自己考试的技巧和策略总结好,做到心中有数。
(4)睡眠是种生理现象,大脑想睡的时候自然会睡过去,放松心情,无需人为控制;作为年轻人,两天不睡也不影响智商,即不影响考场上的发挥。
同时,要合理补充营养,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类的物质,每天喝牛奶、吃鸡蛋、蔬菜等。
服用鸡精也可增加脑部活性物质5-HT的活力,增强思考能力、记忆力和精神注意力,并能降低人体内引起紧张的相关物质———皮质醇的浓度,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有效缓解学习压力。
二:
抑郁,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郁闷。
问题主要来源,考试压力大。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其实,处在面临高考“高压”的境况中的学生,有些许抑郁情绪并不可怕,它甚至就像天气晴转阴那样正常。
只要轻松去面对它,并用一些适合自己情况的方法去缓解抑郁情绪,相信在剩下的一个月高三生活中,一路都会有快乐相伴!
调节方法:
微笑——在心情低落时,试着面带微笑,并持续一段时间,慢慢地会发现自己的心情好转了很多,而且那些曾让自己心情不好的因素也变得不那么困扰自己了,从而拥有更加积极的心态。
颜色调节——在忧郁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蓝色,而那些暖色调的颜色如桔黄、橙色、红色则可以给人带来兴奋、愉悦的感受。
音乐调节——轻松、旋律优美或节奏明快的音乐对抑郁情绪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三:
情绪不稳定。
问题主要来源:
情绪波动大,常常因为一次、两次成绩不好而懊悔。
比较情绪化,有的学生会在心里吓唬自己,要是考不上该怎么办。
过分想这些问题,搞得自己心情十分不好,也影响到了学习。
而有的时候,却一点紧迫感都没有,一天懒懒散散的,不想学习,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热情。
协助方法:
向学生强调:
没有哪个考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好,要抓住最关键的考试。
要认清自己的形势,不要顾虑别人,要虚心向别人请教,节省学习时间;其次要冷静思考自己的前途,调整期望值,不要把期望当成包袱。
四:
学习压力大。
问题主要来源:
这种情况和家长有很大的关系。
曾经有一个调查,90.2%的学生认为考不好对不起家长。
学生本来临近高考学习压力就大,可有的父母每天还要询问他们的考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父母担心孩子的情况,但方式不对,把自己的焦虑移嫁到了孩子身上。
鼓励学生参加不剧烈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压能力,宣泄压力情绪。
五:
人际关系比较敏感。
问题主要来源:
与老师、家长、同学关系紧张。
常有学生反应,在这段时间里心情比较烦躁,身边的人好像也是这样,看谁谁不高兴,感觉很怪。
在困难面前,这是正常的压力情绪的外在表露。
协助方法:
鼓励建立和谐班集体,就一个班级来说,同学之间应互相体谅、呵护,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圆彼此大学的梦。
另外,考生要对高考保持一份相对平和的心态,暗示自己高考并非高深莫测,只不过是人生道路上必经的障碍。
如果学生有这样一种心态,就可以较好地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与传染,就可以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政治课组
陈晓森
2007-9-5
高三家长和学生必读
2007-05-2016:
48:
28 作者:
教务室 来源:
浏览次数:
632 文字大小:
【大】【中】【小】
◇家长必读!
高考考生五月宝典◇
五要:
要情绪稳定:
家长情绪稳定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
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不利于考生良好的心态的建立。
要情绪愉快:
家长对考生考试充满信心,情绪饱和,都会对考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强化考生的信心。
要告诉考生只要尽力就行。
这有利于减轻考生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
考生轻轻松松上考场,认认真真做答卷。
要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
考生吃平常的饭菜就可以了,不必再去加强营养,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使考生体力充沛、精力充满参加高考。
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
对考生的考试用品,准考证等携带做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去考场的路线,赴考场时间做必要的提示。
五不要:
不要给孩子定每门课考试分数指标。
也不要经常问孩子的成绩,否则就会给孩子加压。
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
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指导孩子报志愿,但是代替。
否则易引起孩子敌对情绪,影响考试成绩,考前,家长不要和孩子谈志愿的事。
不要送孩子上考场。
送孩子上考场,不利于孩子考试信心的加强,反而增加了考试的压力。
◇鼓励孩子应掌握方法◇
一、无效叮嘱型
案例:
王女士的女儿今年高三,在某重点高中就读。
女儿读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全校排前十名。
上高中后,周围的同学学习成绩都很好,她一下子从前几名下降到中间。
王女士没完没了地教导女儿,告诉她一定要找到在初中时的自信,可女儿每次考试前总觉得自己不行了,成绩也始终不见提高。
快高考了,女儿的成绩却越来越下滑。
点评:
王女士属于无效叮嘱型。
她的叮嘱之所以无效,是因为女儿知道自信的重要,但是妈妈的叮嘱并没让女儿认识到自信该到哪里去找。
建议:
1.把无效叮嘱变为坦诚接受。
王女士的痛苦不在于女儿成绩下降,而在于对这个现实的拒绝,这也正是孩子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
正面接受失败的现实,就有机会把用在痛苦上的心思放到解决问题上。
2.和孩子一起承受挫折。
女儿挫折容忍力太低,因此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下一次也不行了。
从现在开始,把每次模考当作挫折训练,胜不骄败不馁,让模考的胜败都成为高考的成功要素。
3.练习体验微小进步。
哪怕下次考试成绩只提高了0.5分,也真心和女儿庆祝战果,让成功成为成功之母。
二、动机剥夺型
案例:
李峰的妈妈很着急。
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上,现在快中考了,孩子却一点也不紧张。
在家写作业时,妈妈催促他抓紧写,李峰还是要磨蹭到半夜。
只要李峰一坐到电视机前,妈妈就说:
“都快中考了,别看电视啦。
有这时间多看一会儿书,多做几道题,等考完试妈让你可劲儿看电视!
”前几天,李峰的妈妈和爸爸商量准备给孩子来把奖励机制,如果孩子这次考上省重点就给他买笔记本电脑,如果考上市重点就买台式电脑。
可李峰听了根本不屑一顾,他知道爸妈说话从来都不算数。
点评:
李峰对学习如此不在乎,父母的奖励政策是重要原因。
没有奖励的时候,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
奖励一跟上,孩子会误以为学习是为了父母。
当他和父母关系不好,或者父母奖励承诺未兑现,或者父母虽然奖励了,但是奖励的力度不够,他最有效的反抗就是“我不给你学啦!
”
建议:
1.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建议兑现承诺的奖励。
父母的诚信也是对考生的教育。
2.今后再给孩子添置东西,最好与成绩脱钩。
3.用赞赏代替奖励。
赞赏是对孩子能力、努力和人格的评价,奖励有时候是用身外之物诱惑他努力。
三、攀比离间型
案例:
李先生的儿子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
他见儿子还不紧不慢地看电视、看漫画书,就经常督促儿子要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他还常跟儿子说:
“你看你表哥,当年高考时天天写作业都到半夜,没一天12点以前睡觉的,现在考上北大了。
你看你表姐,高考前把那些试卷做了几十遍,人家现在不也考上哈工大了。
”
点评:
李先生属于攀比离间型。
他树立的榜样未必是儿子能达到的,但肯定是儿子感到嫉恨的,因为他们的优秀被用来证明他的没出息。
无意之间,离间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建议:
1.李先生和孩子一起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己成绩的进步上。
2.对于兄弟姐妹或同窗好友的成绩采取战友心态。
即,欣赏别人的进步,体谅别人的艰难,坚持自己的努力。
四、最后通牒型
案例:
高先生的女儿是高考复读生。
平时女儿很卖力,可成绩还是提高不快,越临近高考女儿越焦虑。
不但学习效率低,连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着了。
高先生怕女儿考不好,就对女儿说:
“我们单位同事都知道你去年没考上,他们都说你又准备了一年,今年一定能考个好大学。
这次你再考砸了,我可没脸再见这些亲戚朋友啦。
”
点评:
对于战斗力强的孩子,这种通牒也许会有激励作用。
对于厌倦了这一切或心力很弱的孩子,这种方法有时会使他焦虑倍增,有时会使他一蹶不振。
建议:
1.帮孩子设计高考立交桥,旱路不通走水路,想学习就永远有书念。
2.安排合理作息,让均衡的膳食、科学的作息缓解孩子的焦虑。
3.必要时支持孩子接受考前心理咨询或考试焦虑脱敏训练。
帮倒忙的家长无一不是出于好心,但常常是越帮孩子越闹心,学也学不进去,考也考不出来。
孩子大考在即,父母帮助孩子的根本原则是把关注放在效果上,把功夫下在方法上。
因为中高考所考验和竞争的不是父母的良心与爱心,而是能产生复习和考试效果的好方法。
父母怎样做才能防止帮倒忙呢?
1.效果不好的言行立即终止。
同样的方法不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
2.孩子的心声要认真倾听。
弄清了孩子最烦的和最渴望的,才能把忙帮到点子上。
3.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
健康快乐的家庭生活是对孩子最棒的考试援助。
4.选择性地了解考生应知的复习方法、应试策略和心理调节技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高水平信息。
◇常见“考试病”应急治疗方法◇
高考日益临近,这个关键时刻,注意休息、防病保健尤为重要。
现介绍一些常见“考试病”的应急治疗方法。
感冒
6月份,天气变化频繁,昼夜温差也较大,疲劳的考生很容易得上呼吸道感染。
医生建议,按说明服用常用药物将有助于症状缓解,最好是那些不会在白天引起嗜睡的感冒片。
同时配合服用一些中药冲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另外,不妨适量多吃些西瓜、梨子等清凉的水果。
头痛
精神紧张,用脑过度,往往导致神经血管紧张性头痛。
有的考生两侧太阳穴部位常常会有间歇性疼痛,大部分是因为这个原因。
医生建议,一天服用10mg维生素B1或B2,可以营养神经、疏缓疼痛。
腹泻
天气热了起来,食用变质食物引发的腹泻病例也渐渐增多。
医生们特别指出,考生家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一般说来,只要不是痢疾等较为严重的感染,普通水泻只需注意补充水分,适量服用相关抗生素以及有抑菌、收敛肠道作用的黄连素即可。
眼部不适
用眼过度的考生有时会觉得眼睛周围酸痛,这是眼部肌肉紧张所致。
而做眼保健操进行按摩能很好地缓解眼部疲劳。
另外,在使用有疏缓作用的滴眼液时也需注意防止污染,避免人为导致眼部感染。
痛经
考期碰上例假,是有些女同学最头痛的。
若症状比较轻微,可服用相关镇痛药物;若疼痛较为严重,可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推迟经期,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会出现皮疹、下腹坠胀等药物过敏反应。
失眠与晕场
白天面对复习题头脑“空白”,晚上睡不着,医生认为,若出现这些状况应以心理调节为主。
出现头脑“空白”时先做深呼吸,然后静下心来从易到难一道道做题,做不出的先跳过,在解题过程中树立信心。
睡不着时,睡前一杯热牛奶是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
实在不行时,短期内每晚服用1-2片安定药物。
◇孩子高考来临家长谨慎五忌◇
一忌贪多求全。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练习卷上有空白,就十分紧张,认为孩子“消极怠工”。
一味求全,制订不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只能让孩子变得焦虑和沮丧。
考前的“题海战术”其实于事无补,应该指导孩子有选择地做习题,找准孩子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二忌督促过头。
孩子迎考,家长比孩子还着急。
有些家长没有辅导能力,只能无休止地督促孩子,成天逼着孩子学习。
把孩子关在屋里,不准出去玩,不准看电视,甚至采取陪读的方式。
这种督促过头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考前复习更应该有规律进行,集中精力吃透“知识点”,适当放松的方法,更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忌日夜颠倒。
孩子考前复习,作息安排相对比较自由。
为求清静,许多家长采取疲劳战术,将孩子的复习时间拖延长到深夜以至于凌晨,白天让孩子适当睡觉。
这种做法非常错误,容易颠倒孩子的身体“生物钟”。
应该尽量同高考当天的时间靠拢,让兴奋时段集中在白天,只有步调一致才能考得好。
四忌恶补家教。
眼下大势基本已定,找经验丰富的高中教师,对孩子进行一些点拨式的辅导,是可以的。
通过家教的“大运动量”恶补练习,未必会有很好的收效。
不如安排孩子和前几届的高考成功者聊聊天,学些“实战经验”。
这样的“家教”时间不长,却更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安抚稳定孩子的情绪。
五忌攀比刺激。
这时候千万别把亲友同事家的“学习尖子”,拿来“刺激”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精神崩溃的。
高考前夕,孩子的压力已经够重了,家长再跟着攀比责骂埋怨,只能是乱上添乱。
重要的是执行自己的复习计划,用平常心对待就可以了,不用太紧张。
◇女考生考前是否需要服药调经◇
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就要到了,许多高三女生害怕到高考时来月经出现的心烦意乱、痛经、睡不好觉而影响临场发挥。
家长更是为孩子担心,便让孩子吃药,以推迟经期,迎战高考。
考前是否需要服药调经,有关专家认为,高中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此时,丘脑-垂体-卵巢轴对月经的调控功能还不是十分完善,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自行乱服一些药物来调经,这种人为的干扰,有可能影响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对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指挥,进而影响到丘脑-垂体-卵巢轴对月经的调节,使本来正常的月经周期发生紊乱,特别是不正规的吃药或突然停药,极易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突然降低,引发不规则出血或出血过多。
在用药期间,有的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给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因此,对正常月经周期的高考女生进行人为改变正常月经周期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取的。
女生如果在月经来潮前,出现一些诸如情绪波动、烦躁易怒、心情低落、头昏失眠、乳房胀痛不适、痛经加重等症状突出时,面对这种经前期综合症,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调经,让考生顺利参加高考。
对于那些有需要的人来说,目前最简单的方法是口服短效避孕药来调整月经时间。
在医生指导下,从5月份月经过后的第五天开始服短效避孕药,一直服到高考结束,一般在停药后2—7天之内,正常的月经可以来潮。
另外,对6月初要来月经的女生,因为就要高考了,可提前7到10天开始服用孕激素加少量的雌激素,一直服到高考结束。
如果在服药期间有副反应,一定要上医院看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加服其他药物。
不要自行调药,以免发生不规则出血等现象。
◇高考前夕孩子最不希望听到的十句话◇
就要高考了,临考前,作为考生家长,您知道考生最不希望听到家长说什么话吗?
我们不妨来听听部分考生的心声。
忌语一:
“加油!
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
”
家里有个孩子考试,全家出动是很常见的事情了。
很多考生家长一直把孩子送到考场外,还要不停地嘱咐。
其实,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绩,可高考是一种能力考试,如果家长不切实际地乱嘱咐,反倒让孩子心里更没有底气。
忌语二:
“祝你成功!
”
尤其是对那些不要家长送的考生,家长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喜欢叮咛这样一句,其实没有必要。
与其祝愿成功还不如换成“注意安全”“一路小心”等关心考生安全的话语,因为这样一句话传达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关心我,而不只关心我的成绩”。
忌语三:
“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
”
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定目标。
而且往往把高考看得过于重要,过分强调高考在人生中的作用,认为孩子如果考不上,或者考不到一个好的高校,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前途。
忌语四:
“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都说这成绩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
”
高考是能力考试,模考成绩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孩子的确学得不错,但模考毕竟不是真枪实弹的考场,模考成绩好,但由于适应不了真实高考考场的氛围,影响考试发挥的考生不在少数。
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这样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到时候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挥。
忌语五:
“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
”
高考前老师已经反复叮咛了,希望考生掌握一些考试技巧,能多拿一分就多拿一分,这时家长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
因为,任何一个考生都不愿意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上丢分。
忌语六:
“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
”
如今的孩子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大部分考生都能认真复习、备考,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把握住机会,开始人生的下一个旅程。
家长说这样的话,多半会让孩子那本来就容易波动的情绪更加难以平静。
忌语七:
“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
”
孩子听到这话,就会感觉到自己是家长的负担,好像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碰到那些倔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以至于伤害双方感情,直接影响到孩子考试情绪的稳定。
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孩子憎恨考试。
忌语八:
“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
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家长喜欢拿孩子来相互攀比,一个正确的心态是,不管人家的孩子如何,只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就应该有所满足。
忌语九:
“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
”
现在的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他们也希望能得到孩子的回报。
很多家长都认为,在孩子没有成人之前,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悉心栽培最好的回报。
而很多家长也一厢情愿地把孩子能否考上大学、能否考上好大学与孩子未来的命运挂钩。
忌语十:
“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
”
很多家长希望用这样的话来给孩子减压,帮他们宽心。
其实,大部分考生对这句话非常反感,他们觉得还没有高考就说这话,就是家长对他们能力的一种否定。
高考考前指导
◇考生在剩下十几天的时间里应该如何复习如何提高?
◇
——冲刺阶段把知识结网
1.有计划、有目标。
盲目无序地蛮干、模糊不清的目标,是影响考生成功的重要因素。
临近高考,并非书看得越多越好,也非题目做得越多越难越好,制定清晰、明确、具体的计划与目标,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2.梳理结构体系,把知识织成“网”。
建议考生除正常上好复习课以外,要留出时间梳理课本知识网络与结构体系,归纳、总结、提炼重点、热点题型的思路、方法、规律与解题步骤、注意事项等(可制作卡片)。
亦可确定若干个领域、若干条主线或若干个专题,编织复习的框架,构建知识网络系统、基本方法与技能系统、重要数学思想体系,弄清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形成众多的“知识树”、“方法链”和“思维模块”,努力做到“知识原理联通、思想方法贯通”。
3.注重基础,注重课本,注重考纲。
在综合复习、专题复习与综合模拟训练阶段,往往考生急功近利,丢开课本,忽视考纲,一味钻题海,每个考生应当明白,高考中真正拉开分数档次的,是中、低档题。
对于印象不深、经常出错的地方,应重点予以强化;对于有一些在教科书上找不到、而考试却又常常出现的“隐性知识点”(如一些典型结论、重要数据等)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考前如何度过◇
1、不要担心你的焦虑。
有许多同学害怕自己紧张、焦虑,结果越害怕越紧张,越焦虑,反过来就越害怕,形成了恶性循环。
要正视焦虑,因为焦虑是正常的,而且正常的焦虑有利于水平的发挥,它可以促使你提高警惕,提高关注的程度,更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思维。
另外,每个参加高考的人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紧张感,很少有人对高考一点也不紧张.所以既然每个人都有,就等于没有。
这个时候,可能你就不会再担心了,结果呢——焦虑的程度反而就减少了。
2、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
不要因为某次考试成绩过低就立刻否定自己,要看自己的平均水平,任何人都有失误的时候,所以不要跟暂时水平的下降较劲,有人说:
那万一正好高考时失误,怎么办?
也正是高考具有这样的情况,才使得我们带着挑战自己,超越自我的心态来应对高考,我们每天都是在对未来无法预知的情况下生活的,不是吗?
但也正是这种无法预知使得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和挑战,如果每个人都知道明天会怎么样,然后就真的怎么样了,这其实也就没意思了。
所以,不要总是把失误挂在嘴上,一方面,那不是我们生活的主流,另一方面还会增加我们失误的可能,如果我们很坦然对自己说:
“考试嘛,就有失败的可能,为什么非要将它排除呢?
”这时反而成功的机会加大了。
3、合理设立自己的目标。
当然这是建立在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的,对于高考结果的期望值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水平,不要总认为自己有潜力,高考的时候一定会超发挥,会有奇迹出现,其实这样往往会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顾虑和恐惧,会影响你的学习状态和考试时的状态,增加了一些思想负担,应该对自己的水平、在班级中的名次,优劣做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务实地定一个目标。
这样,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就会多一份现实,少一份幻想,考试时就会踏实多了。
4、保持状态而不指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一模二模 期间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