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辅导员岗位基本知识.docx
- 文档编号:6792744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65.19KB
1第一部分辅导员岗位基本知识.docx
《1第一部分辅导员岗位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第一部分辅导员岗位基本知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第一部分辅导员岗位基本知识
1.第一部分-辅导员岗位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辅导员岗位基本知识
一、辅导员的由来
1.1952年,我国规定在高等学校设立政治工作机构,在学生中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
“学生政治辅导员”是:
“中国高等学校的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953年,清华大学最早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
2.近年来,政治辅导员逐渐发展成为辅导员,工作内容从纯心理领域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生涯发展拓展;工作性质由单纯的管理工作向教育和管理双重属性拓展。
3.2006年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提出辅导员的最新定义: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目前,辅导员集高校德育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学生健康成长指导顾问几个角色于一身。
4.2000年6月,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江泽民提出“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5.2007年9月,教育部首批21所全国高等学校辅导员培
训与研修基地,标志辅导员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
6.2008年2月,首届全国辅导员创新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
7.福建师范大学辅导员精神:
忠诚尽责、立德树人、敬业奉献、荣校爱生。
8.福建师范大学辅导员誓词:
我志愿成为福建师范大学辅导员,坚定理想信念,热爱教育事业,遵守职业规范,履行岗位职责,知明行笃,立诚致广,明理修身,立德树人,用信念引领学生,用真情服务学生,用爱心培育学生,立志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之心朋友,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二、如何认识辅导员的岗位价值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所以辅导员的岗位价值是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1、政治价值: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因此,辅导员作为培养人才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是确保我们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因素。
2、社会价值:
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文化、心理、科学素质等直接关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是学校育人的基础力量,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他们与大学生朝夕相处,掌握着第一手信息。
最能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最能了解学生的利益诉求,最能把握学生的情绪,最能贴近学生的情感,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储备人才。
3、自我价值:
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指出的,“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善”。
辅导员在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尽职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技能。
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影响身边的学生,去启蒙他们的人生,塑造他们的灵魂,从而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要以“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认真组织、落实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
2.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虽然不是专业课教师,但要负起指导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协调发展的责任。
从这一意义上,辅导员就是“专业”教师,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做好相关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工作,从做人、做事、做学问各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养成良好的人生习惯。
3.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要善于与大学生打成一片,做知心朋友。
从人生历程上讲,辅导员早于大学生体会和领略大学生活,比大学生拥有更多的成长经历。
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辅导员就是要在与学生无私地分享这笔宝贵财富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知心朋友。
这也是成为优秀辅导员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辅”指辅导,辅助,指的是辅导员的管理职能,就是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便利学生、服务学生为中心;“导”就是指导、引导,指的是辅导员的教育职能。
因此,管理与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两大职能,结合高校的培养目标,故而高校辅导员的责任便是“学生进入社会最后一站的领路人”。
1.教育职责: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2)组织开展纪律教育、安全法制教育、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社会公德和诚信教育,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2.管理职责:
(1)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2)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3)加强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3.服务职责:
(1)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
(3)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生导师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4)指导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高校辅导员的8职责(如何做好学生辅导员的工作?
)《[2006]第24号令》
(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
(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辅导员工作的5要求《[2006]第24号令》
(1)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
(2)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3)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
(4)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5)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七、辅导员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是集教育、管理、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做到讲政治、懂教育、能敬业、有素质、会实践,必须具备基本的素质和能力。
(一)辅导员职业能力
1.核心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从本质上来讲辅导员肩负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责,应当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学生事务管理能力、人生导航服务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辅导员的核心能力。
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不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的,而是渗透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人生导航服务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
因此,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综合性、艺术性、灵活性、互动性的要求更高。
它不仅要政治理论的武装,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而且需要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切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需要管理学、运筹学的专门知识,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组织学生群体的水平和效率;还需要社会学的有关知识,教育和指导大学生成功步入社会,为他们的人生导航服务。
2.必备能力是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辨别能力、决断能力、应变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从辅导员的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出发,辅导员还应当具有如下能力:
一、学习能力,辅导员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带动别人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表达能力,辅导员必须提高语言的知识内涵和思想内涵,提高文字表达的能力,提高思维的能级。
三、沟通能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沟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及其工作被学生所认可和接受的程度,进而影响到工作的成效,要求辅导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辅导员的沟通能力在于倾听,能掏出学生的心里话,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又善于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辨别能力,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复杂的工作对象和复杂的工作内容,需要辅导员拥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能够分辨清楚,把握得住。
五、决断能力,学生管理中时常会有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发生,要求辅导员具备决断能力,它也体现了辅导员对事态和局面的掌控能力,有利于辅导员建立威信,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说服力。
六、应变能力,辅导员往往面对上百个学生,需要处理的事情复杂,需要辅导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学会权变,在突变的情境当中,恰当的处理好学生事务。
七、研究能力,从学生工作发展趋势和实践看,辅导员必须是实践-研究型人才,善于察微知著,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
八、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理念意识的创新能力、工作模式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方式的创新能力。
九、领导能力,辅导员作为高校
培养的党政后备干部的来源,作为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领导人才,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二)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
1.核心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对青年学生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政治性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内容。
对学生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辅导员的神圣职责。
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其工作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2.必备素质是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
首先,辅导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其在言行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对学生工作而言是一种直接而有力的教育。
其次,辅导员作为一项职业,具有其特有的业务素质要求。
它要求辅导员能正确定位辅导员的功能、职责;主动掌握学生动态,尽早发现并排除隐患,善于答疑解惑,有效地做好思想工作;有效地沟通和协调,构建大学生和谐集体;及时化解同学中的矛盾和纠纷,及时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保持班级的稳定;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和精神面貌的形成。
辅导员要重视锻炼讲课、谈心、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等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业务素质。
再次,辅导员工作涉及到学生事务的各个方面,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就需要辅导员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且善于灵活运用知识,处理好具体问题。
最后,辅导员工作的特性也要求辅导员工作中必须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诚实稳重的个性和坚忍不拔的品质,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节,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积极地面对工作。
八、辅导员应确立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
(一)工作理念
1.依法开展学生工作
高校与学生之间是混合法律关系,即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
因为大学生与高校之间是一种购买服务和提供服务的关系即契约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范畴;高校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行使对在校大学生管理的行政职能又构成一种行政法律关系。
辅导员对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必须遵循法治的原则。
“法”不仅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还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
教育管理行为要符合教育目的,要兼顾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权益的保护。
依法管理包涵了规范管理的要求,依法管理必然要求建立相应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做到管理行为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在管理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和程序运作,切实避免管理运行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2.德育为先,学生为本育人育德,德育为先。
要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开展“世情、国情、社情、校情”的形势政策教育,并转化为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与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两拥护、两服务”的行动。
“学生为本”是在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基点上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实体现,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实际体现。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热爱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特别要重点关心和帮助生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的“希望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工程”,作为辅导员一定要从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上清醒认识,在方向、原则上要把握好。
学生事无小事。
一方面,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情,学习、生活、交友、课外活动等各方面都事关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工作就要从这些看似极其细微的小事着手;另一方面,相对于负责几百个人的辅导员来说,每一位学生相对于这个整体可能是“小事”,但是每一位学生都承担着一个家庭甚至多个家庭的希望和寄托,都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因此,辅导员工作一定要注重从小处入手。
4.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弱点抓起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背景和内外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信息时代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学分制改革、就业市场化、研究生扩招等内部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是崇尚“理想”的同时更加关注“现实”,二是崇尚“奉献”的同时更加强调“个人价值”,这些转变必然带来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准确把握学生思想、行为、思维等方面的新特点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针对性的重要前提。
5.将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或对某个对象的认识和看法,如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看法、对环境的认识或对某事件的见解的功能。
认知是人格中与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相联系的心理功能状态。
所谓认知教育,就是教会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或者对某个现象的认识和看法。
目前,大学生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不足就是,认知与行为的不统一,即“知行不一”,这迫切需要辅导员加强大学生的行为训练。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既然好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不良的行为、不适应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消除。
对于大学生的行为训练主要是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学生去除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科学的、健康的行为习惯。
辅导员应教会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并通
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开展行为训练,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6.面向所有学生,覆盖所有阵地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从学习阶段的角度可分为本专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大体而言,一个班集体中总有一部分包括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骨干等为主的综合条件好、表现比较突出的优秀学生,以及一部分各方面相对“后进”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处于中间地带的“普通”学生。
辅导员工作要做到兼顾中间和两头,达到面上的全覆盖。
此外,伴随着社会和学校的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
一方面,辅导员不能丢弃传统的“第一课堂”(思政课)以及班级、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教育阵地,更要主动去覆盖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第三课堂”。
辅导员要用发展的眼光,善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开拓新的教育载体和教育阵地。
7.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
“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要善于在教学中融入育人功能。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权益主体和发展主体,倾听学生的利益诉求,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
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就是要实现从学术本位向学生本位的回归;对学生来说,就是要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作为权益主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权益,关心学生的利益,和学生同思、同想、同盼;把学生作为发展主体就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整体能力的增强。
8.一以贯之,形成特色与传统
辅导员工作要善于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做好继承和发展,凝练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
(二)工作方法
1.深入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只有在充分调查、了解并且熟悉学生特点、学生所需所想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为全面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调查研究的方式有问卷调查、调研座谈、单独谈心等。
2.开展谈心活动
谈心活动是与学生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了解情况、沟通思想、解决矛盾、增进感情等。
开展谈心活动,首先要做到以诚相见,这是最重要的;其次要有耐心,不急不躁,不怕反复,一次谈不成反复谈,一时解决不了的认识问题,待时机成熟再解决;第三要讲究方式,善于选择时机,找准问题;针对不同人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谈心方法;第四要注意保护隐私,不能将与学生谈心的内容和其他无关人员泄漏。
3.抓住主要矛盾辅导员工作头绪众多,有时候难免找不到重点,抓不住主要矛盾。
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不可能做到圆圆满满。
作为辅导员,要学会从全局、整体上科学分析所面对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确定主要矛盾,集中主要精力处理解决好。
4.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不但可以使学生当中的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又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人人都有用武之地,人人都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
激励机制能为学生人才的聚集和才能的发挥,提供一个很适宜的大舞台,对于学生当中的人才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5.兼顾中间与两头
辅导员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的数量比较大,再加上学生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辅导员很难做到把精力和时间平均分配到每个学生,这样工作的效果也是很难保证的。
“抓两头,促中间”是我们长期以来凝练出来的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也就是说要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对优秀尖端学生的培养和发展上以及对“后进”学生的重点工作上,但是对于“中间”部分学生也要花大力气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6.创新思路方法
辅导员工作是一个经验性很强的工作,但并不就完全意味着不需要开拓创新和突破,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学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特点等的不断变化,只有不断的总结、继承和发展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做好辅导员工作。
研究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又为研究提供新的动力。
但需要指出的是,创新并不代表对传统的全盘否定,传统的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是辅导员应该继承的宝贵财富,正确继承和创新、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是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思想前提。
九、为什么选择辅导员这一职业?
1、热爱:
教师,教育工作者是我的梦想。
首先,正所谓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夸美纽斯),具备社会价值,所以我这对教育工作有一种向往之情。
其次,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是适应时代所需而生的,与国家建设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同步发展的。
一个人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和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并有所作为。
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岗位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2、合适:
首先,性格合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学生是一项需要长久坚持的事业。
而我是一个比较沉稳的人,拥有细心和耐心,能够沉下心来慢慢陪伴学生成长。
其次,专业合适。
这个岗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发挥我的专业优势,做好新形势下,“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传播学)。
3、经验:
一直以来,我都立志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
所以在研究生3年期间,我担任了所在学校学院本科学生的兼职辅导员。
这3年,我学习,收获良多。
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我曾处理过学生情感问题,曾在半夜送突发疾病的学生就医,曾教导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部分 辅导员 岗位 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