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宏观劳动力配置自考总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6792284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9.82KB
份宏观劳动力配置自考总复习资料.docx
《份宏观劳动力配置自考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份宏观劳动力配置自考总复习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份宏观劳动力配置自考总复习资料
2016年1月份宏观劳动力配置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
P1宏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
(一)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属于自然规律
1、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客观上都存在劳动力资源按一定比例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间的分配现象。
2、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就越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越多。
3、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社会劳动力集中在城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是配置的方法不同
(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
1、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是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
2、合理配置劳动力实质就是合理分配社会劳动时间
P3研究劳动力资源的意义:
通过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研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化与劳动力资源配置关系和特点,分析何种劳动力配置制度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
P2劳动力配置的方式:
1、按照计划式进行分配,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分配。
2、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分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P3宏观劳动力配置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主要来源于经济学及劳动社会学。
P4宏观劳支力配置研究内容:
(1)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配置特点及产业结构变化
(2)根据一定价值尺度和福利目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及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善建议。
(3)历史地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
P4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在于:
(1)影响和决定宏观劳动力资源的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
看劳动力在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
微观:
劳动力在企业中的配置
(2)宏观劳动力配置要考虑两个方面:
从经济和制度角度:
从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其在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
从消费需求层面来看:
消费需求决定生产,生产又决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配
从需求层面上来看:
首先满足的是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其次是衣住行
(3)在于劳动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劳动力的载体是人人,是体力和智力的综合体)
(4)社会性。
(5)经济性(使用劳动力需要支付费用)
(6)相对稳定性和变动性
P6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的方法
1、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
特点:
综合性、整体性、定量性、最优化、有效性、信息化、人—机系统最佳处理问题方法
2、实证分析方法
3、规范分析方法
P7-8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通过何种方式或机制将社会劳动力资源有效地配置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
(2)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劳动量问题,实际上是研究劳动力的社会分工问题
(3)研究在不同的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方式,即研究市场机制如何作用于劳动力配置。
(4)研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时期,劳动力配置的特点
(5)研究城乡劳动力流动机制及特点
(6)研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特点及变化
P8学习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目的:
总结出我国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规律
第二章
P9劳动力:
(1)指人的劳动力
(2)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
(3)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
(4)马克思:
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会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P9对劳动力的正确理解
(1)人的劳动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体力和智力
(2)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之中,不能脱离人体而单独存在。
(3)劳动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4)劳动力和劳动不同
P10资源:
指可以被人们掌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料来源。
主要包括:
劳动力和物质资源两大类。
P10劳动力资源:
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人口总称。
主要包括:
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在校学生,现役军人,自愿业者)
P10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相比,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1)具有能动性
(2)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
(3)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两重性
(4)具有时效性
4、劳动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内容,劳动力资源总量=数量*质量
P11劳动力配置的含义
1、资源配置:
社会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或依靠某种机制,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地区及企业。
使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目的。
2、资源配置:
一是物质资源的配置二劳动力的配置
3、劳动力配置:
是指社会经济中全部劳动力资源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经济生活的各部门中的分配比例及使用情况。
4、劳动力配置:
宏观看:
表现为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
微观看:
表现在不同企业之间的配置或同一企业内部不同工作岗位的配置
P17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配置的前提条件。
1、在市场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原因在于:
(1)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基本要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过程。
劳动力配置对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
(2)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
(3)劳动力的个人所有体现了价值的客观作用。
P20劳动生产率的计量方法:
第一:
以单位时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
这种表示方法是劳动生产效率的正指标
第二:
以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产品的劳动消耗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关系,这种表示是劳动生产率的反指标。
P21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1、物质因素
(1)劳动手段:
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2)能源。
能源和种类与利用率
(3)劳动对象。
(4)生产工艺
(5)生产力布局
2、社会因素
(1)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和经验
(2)劳动者的态度
(3)劳动组织
(4)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5)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3、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1)自然条件:
水气,土壤,天然资源,
(2)社会关系,分配制度
P23制度的特点:
(1)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制约人的行为,人的选择需要在制度的框架下进行,人的行为要服从制度,另一方面制度又是在人们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产生的规则和规范
(2)制度具有公共品的特点,不是针对某一人,而是要求所有人或部分体群
(3)制度与组织不同,制度是一种规则,而组织是参与这个规则的角色
P24制度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
(1)降低交易成本
(2)为实现合作提供必要前提条件
(3)提供了激励
(4)制度的供给者:
主要是政府,
(5)制度的需求者:
是个人,组织,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
P24-25产权结构的特点:
(明确的产权是交易的前提和基础)
(1)排他性
(2)可转让性-可在不同所有者之间转让
(3)强制性-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4)产权包括:
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
P28劳动力市场中的主要制度
1、户籍制度
(1)1958年以前,自由迁徒期
(2)1958-1978年,严格管控期
(3)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
2、劳动制度
3、社会保险制度
P29判断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标准
1、劳动力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
2、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节约
3、自然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
5、劳动生产效率是否得到了提高
第三章我国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变革(由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P30传统体制下的劳动力配置方式特点:
1、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对促进就业,对企业的雇佣实行干预的政策如下:
(1)对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公教人员采取包下来的政策,政府统一安排就业
(2)对工商企业雇佣进行直接干预。
(3)城镇企业不能到农村随便招工
(4)政府设劳动介绍所,对失业人员进行登记,统计,有组织安排就业
(5)采取以工代赈,生产自救措施
P31统包统配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1)对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进行统分统配(政府包下来,一次分配定终身)
(2)单一化的企业用工形式
(3)劳动力的统一调配和调剂
(4)低工资高福利的僵化工资制度
(5)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分割
(6)劳动力没有流动的自由
(7)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
P33传统的劳动力配置制度:
(1)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
原则:
统筹兼顾区别轻重缓急坚持自力更生力求转业对口以地区为主
(2)统包统配制度
弊端:
待业人员对国家过分依赖不利于计划生育束缚了就业者努力单位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决定劳动者
P34传统体制下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1、1950-1957
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择业自主权,如果有条件可以到城市中就业
2、1958-1978
国家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上采取计划的分配方式,劳动力资源采取统包配的方式,劳动能力没有择业和选择工作地点的自由。
3、1979至现在
农村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劳动力开始在家庭内部配置
P37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弊端
(1)导致用人单位人浮于事,和企业富余人员的产生
(2)劳动效率低下
(3)阻碍了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P38与市场配置的方式相比,计划配置的特点:
(1)劳动力不表现为商品,劳动者不拥有自已的劳动力,实际支配权在政府手中。
(2)劳动力要素分配由计划部门统一安排,企业和个人没有分配权
(3)工资不能起到调节供求作用,只是消费凭证
P40新的就业管理体制主表现:
(1)市场机制已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力量
(2)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迅速
(3)劳动力的流动范围明显加大
P41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的特征:
1、劳动力配置的二元性:
非国有经济的劳动力配置以市场为导向,国有企业以政府主导
2、工资收入调节双轨运行:
非国有经济工资市场化,国有经济尽管已经突破了传统模式,但与市场化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
(1)政府直接管理企业工资的体制仍然存在
(2)国有经济部门的职工工资明显高于市场所决定的工资水平
(3)企业内部工资差别过小
(4)行业之间收差别过大
3、城乡户籍制度的壁垒
4、劳动力产业分布(人民共社把劳动力限制在了农业部门)
5、城市化与劳动力配置(重工业发展优先战略使城市化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P47劳动力二元存在的原因:
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劳动力退出障碍互为结果
2、体制内劳动力配置者的既得利益刚性
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4、劳动力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都严重失衡
P48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
1、市场配置劳动力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
2、培育劳动力市场是实现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必然途径
3、市场配置仍需要宏观调控(市场配置主导,国家宏观调控从市场配置要求出发)
P52国有企业内部群体的品质特征:
1、岗位长期固定,专业技能差,业务能力来自于经验
2、工资水平低助刚化,主要依靠企业福利
3、职人对企业依附加深对市场风险厌恶
P53农村工具有的品质牲:
1、劳动强度大,环境差技术底
2、除了取得劳动收入外,没有福利
3、对于工作机会的失去表现为更多的适应性和承受力
P54我国劳动力就业机制转换过程:
1、传统机制:
国家作为劳动力配置的主体,代替企业行驶配置权
2、转轨是期:
企业开始取得有人自主权,自主权逐步扩大
3、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市场最终走向统一。
第四章劳动力流动与配置
P58劳动力流动定义
一般具有双重含义:
地域性迁移或行业性迁移
概括的讲:
劳动力流动指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而产生的移动
通俗的讲:
劳动力流动就是因变换工作岗位,职业或工作区域而产生的移动。
劳动力迁移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
二、劳动力地域性迁移
三、劳动力行业性迁移
劳动力流动分类:
1、岗位之间的流动
2、职业之间的流动
3、单位之间的流动
4、产业之间的流动
5、地区之间的流动
6、国际之间的流动
P59按照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把劳动力流动分类:
1、自愿流动
2、非自愿流动
P59-60根据流动决策主体的不同,把劳动力流动方式分为:
1、自由流动(以个人决策为基础,根据个人意愿)
2、计划流动(以政府决策为基础,根据政府的意愿)
3、混合流动(行政方式与市场方式共同起作用)
P60实际研究中,为了统计的需要劳动力流动概念分为:
1、个人在不同组织、不同的职业、行业之间的流动(人们常说的工作变动)
2、个人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的流动(人们常说的农村向城镇的流动)
3、个人在不同就业状态之间的流动(人们常说的就业,下岗,失业,再就业)
P60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类型:
1、就地向非农业转移
2、向城镇的异地转移
3、向其他农村的异地转移
P60农村劳动力转移三个层次:
1、产业化转移,即非农化
2、地域转移,异地非农化
3、身份转移,城市化
二、劳动力迁移理论
(一)刘易斯模型及其修正
刘易斯美国经济学家1979获诺贝尔奖劳动力转移模型是经典之作
1954年发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刻画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性,以次本主义部门和自给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为核心,构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模型。
刘易斯模型的主要内容:
1、不发达国家存在着两个经济部门,一个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其劳动报酬低
2、农业部门生产率低,劳动报酬低,城市工业部门生产率高,工资高
3、农业部门使用非再生的资本(土地),现代城市部门使用再生性的资本
4、这种二元结构实际是城乡二元经是结构
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古斯塔夫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修证强调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农业经济——二元经济——现代经济
1、第一个转变过程:
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必要的前题条件,只有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才会出现劳动力剩余,才可能有一部分剩余农业产品提供给这部分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消费
2、第二个转变过程:
农业劳动力转移,非农产业扩大仍然要业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保证
(二)托达罗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模型1969年提出劳动力流动模型补充了刘易斯模型
托达罗模型的出发点:
1、农村劳动力赂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的目标做出
(1)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
(2)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
2、托达罗认为:
不能指望发展中国家迅速的工业化能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
(三)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及其修正
托达罗三个假说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不符:
1、假定城市部门劳动力进入与创造就业机会的速度与物质资本的积累成正比
2、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处理充分就业状态
3、假定城市的工资不变,直至农村劳动力被紧收完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特征:
P69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成本
(一)直接成本(直接支付费用)
1、寻找工作的信息支出
2、交通费用
3、安家费用
4、解除劳动合同之前的费用
(二)机会成本(是流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1、放弃了原来的就业岗位,失去了可以获得的收入及福利
(三)心理成本
劳动者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离开亲人和朋友,为此付出的精神上的代价
(四)风险成本
失业的可能性构成了一种具有威协性的风险
P72劳动力个人流动微观收益分析
流动收益:
1、直接收益
(1)新职业收入-旧职业收入的差
2、间接收益
(2)新工作环境提供的各种便利所致的劳动者的部分开支的节省
3、心理收益
P72劳动力个人流动的经济界限收益-成本不小于0
P74-75-76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效益
1、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劳动力在岗位,行业,产业,地区之间的流动,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估化配置,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流动,提供了人资源的保证
(3)有利于劳动力流入地工资水平的稳定
(4)有利于流入地规模扩大再生产
(5)对于流入地来说,劳动者即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带来巨大商机
2、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劳动力流动在我国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
3、流动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流动就业人口把劳动报酬寄回家乡,部分解决了家乡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
4、有利于劳动力要素的比较利益的提高
5、加速产业分工和技术的转移
6、劳动力输出的产业扩张效应
7、劳务输出口替代效应
P76-77流动人口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1、对流入地的负面影响
(1)加大了流入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2)对资源消耗过度,
(3)使城镇环境污染加剧
(4)加大了流入地就业的压力
(5)加大了社会公共服务压力(治安压力,计划生育压力)
2、对流出地的负面影响
(1)不利于农村人口结构上可能会不利于农业生产
(2)农村劳动力外流,不得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农村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
P79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成本效益分析
农村劳动力跨地域流动还存在着两种倾向:
1、从政府管理角度出发,担心过多的人口迁入会超越城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恶化社会秩序。
2、从人口和劳动力分布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和中西产地区的发展所形成的制约。
P79我国对于迁移现在有两种说法:
1、人口迁移(户籍变动)
2、人口流动(户籍不变)
P80-81我国劳动力流向的特点
1、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
(1)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2)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向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
(3)中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
(4)从城乡分布来看,农村向城市迁移占相当大的比重
2、以寻求就业机会为主
(1)跨省流动人口的就业倾向强于省内流动人口
(2)从人口迁移的原因来看,跨省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是务工经商,内省内流动,拆迁,婚姻迁入较多
3、以非农业为主
4、年龄特征:
跨省流动比省内流动和未流动的平均年龄高,年纪越青,流动越强
5、受教育水平:
流动性越强,教育水平越高
1、从迁移人口特征看
(1)迁移人口年龄大大低于劳动人口平均水平
(2)迁移者的教育水平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
(3)迁移者中男性比女性多
(4)迁移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在其家乡处于中上等水平
(5)人具人力资本条件越好,家庭经济实力越强,越易做了迁移的决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6)从跨省流动情况看,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以人口流入的广东排第一,浙江排第二。
3、以非农业为主
(1)从省内外劳动力流动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来看
跨省流动就业人口以务工经商为主
省内流动就业人口从事技术型职业比较高
造成省内外流动就业人口职业分布差异的原因,首先取决于人口流动的动因
4、年龄特征
(1)跨省流动人口在各职业中的平均年龄都较省内流动人口和未流动人口高
5、受教育水平
(1)跨省流动就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高于省内流动就业人口
(2)内省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高于未流动就业人口
第五章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
P91城乡劳动力配置三阶段:
1、1949-1957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2、1958-1978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配置
3、1979年以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发展
P92-93城乡劳动力资源状况:
1、劳动力资源总量:
劳动力丰富,但人平自然资源的水平低
2、城乡劳动力资源结构:
城镇就业人员升,农村就业相对下降,但就业人员数量大
P100为什么说户籍制度是影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
1、户籍制度把人口分布和劳动力配置凝固化,一个人出生后,只能在母亲户籍地登记
2、户籍制度使流动劳动力在面临就业,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方面有差别和歧视
3、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有所松动,造成流动人员既不能有合法的城市户籍,也享受城市的福利待遇
P102城乡间劳动力资源化趋势?
1、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
2、继续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转移
3、断续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4、继续向收入高的行业和单位转移
第六章产业结构与劳动力配置
P04产业:
指按某种劳动内容,与劳动职能的相似性划分的国民经济各个行业。
产业具有两层含义:
、
1、宏观上看:
产业是按某一标准划分的国民经济各部分的集合
2、微观上看:
产业是具有某一技术特征及属性的企业集合
产业的划分主法:
1、科林克拉克的划分方法
第一产业是从自然界获取产品
第二产业是从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活动
第三产业是为传递产品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2、西蒙库茨涅兹
A部门为农业
I部门为工业
S部让为服务业
就业结构:
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内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P05产业结构与劳动力配置的关系:
1、产业结构对劳动力配置结构的牵动作用
2、劳动力配置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
(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引起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由于最小成本原则的作用,必然会使企业对原来的要素投入组合进行重新配置
(2)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引起劳动者收入的变化,最终将改变社会需求结构,引起消费结构总量的改变。
最终将导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P105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于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有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
(1)产业结构整体有机构成的高级化过程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2)产业结构转向合理化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力理配置
(3)产业结构跃迁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P106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特征
1、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打破了原有的就业结构,导致劳动办供需失衡,传统岗位消失,新岗位产生
2、产业结构调整范围扩大,升级速度加快,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转移
3、劳动力技能素质成为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
2、劳动力在地区间,部门间的流动性加强“民工潮”
3、就业结构调整成本及难度加大
4、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并存
P11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互动的必要条件
1、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劳动力必须自由的流动,企业具有用人的主权)
2、存在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力生产要素
3、政府能够有效率地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产来政策
4、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防范各种社会风险
合理产业结构应满足的条件?
1、能满足有效需求,并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2、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效益,能起到节约成本提高产出效益的作用
3、各产业间能相互补充配套,协调发展,出现资源供给不足或过量时,能通过进出口贸易进行补充调节。
4、能吸收先进技术,有利于技术进步
5、在保证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吸收较多的就业人口
6、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P111劳动力配置变化在产业结构不同阶段的影响
1、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的劳动力配置
(1)农业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很高,大量劳动力配置在农业部门
(2)工业多劳动密集型初级产业为主,工业部门劳动力不多,但发展前景广阔
(3)第三产业产值、份额很小
2、产业结构处于中级阶段时的劳动配置
(1)农业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大大下降
(2)工业以资本密集为主,
(3)第三产来相比初级阶段大大提高
3、产业结构处于高级阶段时的劳动力配置
(1)农业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继续降低,农业人员大大减少
(2)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3)第三产业获得巨大的发展,产值和就业比重大大提高
P113我国产业结构的阶段:
1、重工业主导型的初步工业化
2、需求为导向型进一步工业化
P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 劳动力 配置 自考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