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x
- 文档编号:6772335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62KB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x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实践表明,建立企业综合评价制度,对促进企业讲究经营道德、提高经济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正在进行实行市场体制的各种建设,其间不可忽视建立严格、有效的企业综合评价制度。
企业综合评价制度,一般包括评价基本目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公开评价结果四个方面。
本文专门研究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试图为统一人们这方面的认识和实务做法提供一些基本思路。
一、评价模式的基本结构
我国目前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四套:
一是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八大指标;二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十项指标;三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六类十二个指标;四是资本增值保值考评指标体系,包括一个主导指标和若干个辅助指标。
前两个指标体系,由财政部发布,第三种指标体系是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四种指标体系来自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规定。
多头重复,缺乏严肃性和有效性,这可能是我国目前企业评价制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我们姑且不去深究这些评价制度实际效果如何,就各发布部门对比所作的说明本身来看,如此多重的企业评价制度实无必要。
笔者认为,目前多头评价企业的状况必须改变。
在中国,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宏观上只能设置一套,否则,整个企业综合评价将出现无序混乱、难以规范的局面。
二、评价目标
企业综合评价的主要目标,是指建立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公开考评制度应起到哪些作用。
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综合评价制度,应该能有力地促进企业注重财务目标、财务实绩和财务纪律。
从具体的操作功能上讲,企业综合评价必须具有导向效能,即:
它的实施将使企业自觉地兼及长期发展和短期利润,并能讲求经营道德和履行社会责任,严格做到遵纪守法。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以充分满足上述要求为出发点。
企业财务目标,规范意义上说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用我们通常的说法,是使企业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对此衡量,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
1.立足过去若干年财务实绩指标,看企业是处于发展、停滞或萎缩状态。
2.依据当前企业在技术、人力、产品市场及信息等资源开发上的投入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看企业前景好坏。
财务实绩是指企业拥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质量,一般以资产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等指标衡量,这方面国内外已有很多成熟的指标体系可资运用。
财务纪律,这是我们以往企业评价中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一个方面。
现有的各种企业评价制度之所以没有取得多大的实效,可能与此直接相关。
从理论上分析,企业综合评价失去了对财务纪律的导向功能,则财务目标和财务实绩评价也就只能是形式而最终失去了积极意义。
在实践中,一个企业若不能很好地执行财经纪律,那么,财务实绩必然是虚假的,财务目标最终将被架空。
因此,离开了企业遵守财经纪律的评价,对企业财务目标和财务实绩的评价就肯定是空洞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
基于此,我们认为,必须把财务纪律纳入企业综合评价范围。
总之,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制度,仅要求企业关注财务目标和财务实绩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往往无法取得积极的效果,应该具有强烈的促使企业自觉地执行财经纪律的功能。
由此,我们明确了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的三个基本内容:
财务目标、财务实绩、财务纪律。
三、指标总量
企业综合评价应包括多少指标,这显然是一个应该明确的问题。
在我国,企业评价有多种称法,如“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企业活力评价”、“企业素质评价”、“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企业实力评价”、“企业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社会评价”、“企业经营评价”等。
这些评价含义虽略有不同,但基本目的和核心指标大体相同。
就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在评价指标总量上,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1.美国:
(1)华尔(A.wall)企业评价指标7个。
(2)经营出现在美国企业目标中的财务指标9个。
(3)企业财务评价常用指标11个。
(4)邓一布莱德里特公司定期公布的主要行业财务指标14个。
(5)企业认为最重要的财务指标9个。
(6)教科书提供的企业评价指标40个左右。
2.日本:
(1)《日本经营指标手册》包括的评价指标58个。
(2)《日本中小企业经营指标》公布18个。
(3)《简便经营分析》指标12个。
(4)通产省企业综合经营力评价指标2个。
(5)企业活力研究所企业活力评价指标10个。
(6)《日本经济新闻》企业评价指标15个。
3.中国:
(1)财政部企业财务评价指标8个。
(2)财政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10个。
(3)国家经贸委统计局企业综合评价指标12个。
(4)国家体改委“企业活力定量评价”课题组“企业力评价指标”24个。
(5)中国人民大学“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活力政策分析与实证研究”课题组“企业活力评价指标”10个。
(6)《管理世界》中国企业评价中心“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5个。
4.专家调查结果。
据我们对国内17个理论专家和15个实务专家调查,中国企业评价指标,理论工作者倾向于10-20个;实际工作者倾向于8-15个。
综上,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综合评价指标应以8-20个为宜。
四、现有模式的评述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满足评价目标的要求。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的思路,首先对此作些实证分析。
1.若干理论模式比较
我们选取了若干有代表性的文献,对各种评价指标体系所列指标,汇总编成表后发现,可供选择的评价指标有67项指标之多,反映人们对企业综合评价应包括哪些具体指标确实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以下10个指标却得到多数认可:
①流动比率;②全部股本收益率;③速动比率;④存货周转率;⑤总资产周转率;⑥负债股权比率;⑦应收账款周转率;⑧营业净利润率;⑨利息保障倍数;⑩营业资产收益率。
其中:
①③⑥⑨反映企业偿债能力,④⑤⑦反映企业经营效率,②⑧⑩反映企业获利能力。
我们还发现,各种评价指标体系所列指标总量虽达67项之多,但相对于企业综合评价需要而言,都存在着三点明显的不足:
(1)没有反映企业长期发展的能力;
(2)没有反映对社会的贡献;(3)没有反映企业遵纪守法的情况。
因此所提炼出来的10个指标仍有缺陷,不能满足企业评价的基本需要。
而且,按企业综合评价的要求,所选用的指标必须不能重复或相互涵盖,但上述指标中,①与③、⑧与⑩互相涵盖,⑤包涵了④、⑦。
因此,为多数人赞成的10个指标是否能全部成为评价指标,尚有进一步斟酌的必要。
2.中国现行做法和代表性观点及世界银行评价指标。
我们通过对财政部评价指标体系,财政部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经贸委评价指标体系,中国企业评价中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世界银行专家建议评价指标体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评价指标体系,国家体改委企业活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企业活力评价指标体系等8种现行做法和代表性观点所列具体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共涉及47项指标,其中,比较集中的评价指标有:
①总资产报酬率;②资本收益率;③资产负债率;④成本费用利润率;⑤销售利润率;⑥全员劳动生产率;⑦资本保值增值率;⑧资产周转率。
其中,③反映偿债能力;⑥、⑧反映经营效率;②、④、⑤反映获利能力;⑦反映资产安全性。
不难判断,这样的指标体系存在着与前一个体系一样的缺陷,与我们所要建立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专家调查意见分析。
为了广泛地听取权威们对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我们先后向中国15所著名大学的20位对企业评价有较高造诣的专家教授和有关企业、机关的20位实务工作者分别寄发了咨询表。
结果理论工作者收回18份,作废1份;实际工作者收回15份。
汇总结果是:
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对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判断略有出入。
理论工作者较集中在“流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收益率、存货周转率、销售增长率”7个指标;实际工作者集中在“资产负债率、市场占有率、资产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资本贡献率”这7个指标。
只有“资产负责率、资本收益率”为人们共认。
经汇总,较多赞成作为企业综合评价指标有11个,即:
资产负责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市场占有率、资本贡献率。
表 1
指标一二三按三分之二原则取舍 流动比率√√√ 资本收益率√√√√ 速动比率√ 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负债股权比率或资产负债率√√√√ 销售利润率√√√ 利息保障倍数√ 营业资产收益率或总资产报酬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或净资产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 利润增长率√ 市场占有率√ 资本贡献率√ 合计108119 综合以上三方面,即:
(1)理论模式统计分析多数认可的指标10个;(2)我国现行做法和代表性观点统计分析多数认可的指标8个;(3)专家调查多数认可的指标11个。
现列表如表1。
若我们按2/3的原则对评价指标作取舍,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9个,即:
①流动比率;②资本收益率;③存货周转率;④应收账款周转率;⑤总资产周转率;⑥资产负债率;⑦销售利润率;⑧总资产报酬率;⑨资本保值增值率。
其中,①、⑥反映企业偿债能力;③、④、⑤反映企业经营效率;②、⑦、⑧反映企业经营获利能力;⑨反映资本安全性。
这种综合归纳,或许比较全面地吸收了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种优点,反映了人们对此的一些共识,但我们认为,上述9个指标中仍存在很大的不足,有必要作进一步筛选。
综上我们认为,现有的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种模式,无论是实务中的做法,还是理论界的设想,都存在三点明显的不足:
(1)指标体系的涵盖力不强,不能包括评价企业经营实绩的主要方面,如没有包括企业发展和劳动效率方面的评价。
(2)一些指标在反映内容上重复。
如总资产周转率与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前者包括了后两者,一并计算难免在反映经营活动层面上产生重复。
又如,总资产报酬率,可以分解为“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利息率”,“总资产利润率”又可分解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因此,总资产报酬率指标实际上包含了“总资产周转率”与“销售利润率”两个指标。
若把这三个指标并列作为评价指标,必然使评价指标反映内容之间产生重复,削弱评价工作的质量。
(3)评价指标的应用,不能有效地起到促使企业遵守财务纪律的作用。
如上所述,合理有效的的企业综合评价,必须督促企业认真地关注并切实执行财务纪律,这一点,在建立市场经济初期尤其在我国国有资产占整个社会资产较大比重的特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对现有模式的分析评价,为我们研究设计我国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个讨论基点,有助于我们了解现有模式的优点、教训和不足,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范围以更务实的态度革新中国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五、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新设计
重新设计我国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指标体系的评价必须具有促使企业关注财务目标,重视财务实绩,遵守财务纪律的功能。
(2)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与现有的会计统计制度相衔接,其计算依据资料在企业现有核算资料中应该很容易取得。
(3)科学合理。
各指标之间,在涵盖的经济内容上不重复,在解释功能上要互相配合。
(4)简便易行。
指标计算要力求简单,指标的个数不能太多,指标的含义要准确明确。
依据上述原则,我们认为,企业综合评价应在立足财务目标和财务纪律的基础上,考证企业的财务实绩,具体包括10方面内容:
①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②资产占用与成果比率;③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④垫付资本与收益比率;⑤经济规模变动;⑥经营效率;⑦财务实力;⑧偿债能力;⑨贡献水平;⑩遵纪守法。
1.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
劳动投入和劳动产出有多种表达方式。
经反复比较,我们选择了“支付工资总额”与“增加值”两项指标,使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成为反映生产效率的综合指标。
工资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支付工资总额×100%
反映支付1元工资费用提供了多少元增加值。
2.资产占用与成果比率。
为了使本指标具有较强的概括力并与其他指标在反映经济内容上有适当的分工,我们选取了“资产平均余额”与“税息前利润”两个指标。
资产报酬率=税息前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反映1元资产的创利水平。
3.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
经营所费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耗费和付出。
从理论上讲,可有多种指标表示。
经比较,比较适宜作为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指标的是“产成品发出成本与期间费用总和”,简称“成本费用总额”。
经营所得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经营收益和现金收入。
为使指标表达的含义正确,我们选择了“营业利润”。
在会计上,营业利润是基本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总和(已扣除期间费用)。
这样,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指标的计算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
反映耗费1元钱所取得的报酬水平。
4.垫付资本与收益比率。
设置这一指标,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预付资本的获利(收益)能力。
垫付资本,有以下指标表示:
①实收资本;②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③所有者权益;④“所有者权益扣除公益金”。
我们认为,确定垫付资本的规范表达指标,必须明确垫付资本在评价指标中的主要意义。
按我们的设想,企业评价指标中包括的“垫付资本”,是指对企业税后利润有分享权的那部分资本,或者说是“股东之所以成为企业股东的原因即股东出资额”,“垫付资本收益率”,表示股东出资后企业一定时期能给予多少的报酬。
因此,资本与收益比率指标中,垫付资本的正确表现形式应是“实收资本”。
感谢您的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综合 评价 指标体系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