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南充市现代农业发展探讨doc 9页.docx
- 文档编号:6751327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65.37KB
十二五期间南充市现代农业发展探讨doc 9页.docx
《十二五期间南充市现代农业发展探讨doc 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期间南充市现代农业发展探讨doc 9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五期间南充市现代农业发展探讨doc9页
“十二五”期间南充市现代农业发展探讨(doc9页)
“十二五”期间南充市现代农业发展探讨
陈军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继续坚持“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坚持不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的关键举措。
通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1、南充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加油”。
2、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
顺庆区的大林寺模式,在农民产业园建设中破解农民增收难的核心问题上,做了很好的尝试。
他们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创建农民产业园,初步构建起“担保公司+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融资体系。
区政府拿出500万元成立了小额信贷担保公司,为全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产业的农户贷款担保,撬动了资金的放大效应,引来了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投入,化解了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
大林寺村农民依托产业园区所获得的收入呈几何级倍数增长,现在,园区养殖户每个劳动力一年就轻松养殖蛋鸡3000只以上,出栏生猪上千头,一个农户可以培育出食用菌10万袋,每户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
我市涌现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范例当然不止顺庆区大林寺村一个地方,同样创造了南充特色农业发展新机制的还有南部的“先锋模式”,通过组建蚕业合作社,采取“分户管桑、集中养蚕,按桑分红、奖励分工”的办法,带动升钟库区等地蚕农实现脱贫致富。
该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栽桑、养蚕、收烘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型农民专合组织,带动了42个乡镇3.8万农户,发展桑园15万亩。
西充县多扶镇“五村连片,整村推进”的万亩生态产业带,现在已经建起一片片蔬菜观光产业园,一座座漂亮的农家院也让人目不暇接。
此外,营山县新店镇蓼叶村通过引进业主实行能人带村,按照“新村落、新民居、新产业、新机制、新农民”的思路,整村承包土地,集中连片打造,也取得了很好效果。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各类农民专合组织1810个,带动农户8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5%,合作社带领千千万万的农民“抱团”闯市场。
3、龙头企业实现快速领跑龙头建基地,基地引龙头。
像燕京、汇源和佳美一样落户南充、在全国品牌响、市场广的农业深加工企业“生根开花”:
南部引入“中盐银港”,于嘉陵江畔、溪河岸边大面积发展速生工业原料林,成了农民“绿色银行”;以生猪良繁推广和肉食品深加工为主的天兆集团、雨润集团,领跑千万头生猪工程,拓宽百姓增收致富渠道……截至目前,我市共引进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95家,年产值达313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有23家。
去年,我市农产品加工率达52%,商品率达60%以上。
如今,全市各县(市、区)已形成特色农业产业“一县一品”和“一县多品”的格局。
全市建成千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521个,年出栏生猪800万头;建成标准化桑园99万亩,年发种55万张、产茧1700万公斤;建成20个万亩柑橘基地乡镇,年柑橘总产量达45万吨;成片栽植速丰林78万亩,建成优质粮油基地120万亩……
十二五期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又设定了崭新的目标:
5年将建成六大基地,核心区农业总产值将达50亿元以上,涉及20个乡镇302个村,总人口32.3万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将从2009年的4181元增加到1万元以上。
2010年12月,全国首批50个、全省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花落南充
4、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地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笔者从市委农工办获悉,目前全市启动25个重点示范新村建设,启动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区)38个,涉及农户1600余户,集中连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彰显川东北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示范典型。
其中南部县四龙乡龛院寺村、营山县新店镇蓼叶村、仪陇县武棚乡红庙子村等10个已基本竣工,可入驻农户250余户。
示范片农户的农房改扩建和风貌整治已完成1.23万户。
各地也坚持因村制宜,结合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工程建设,推行“猪—沼—果(菜、药)”循环经济模式,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生猪、柑桔、蔬菜、中药材等富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蓬勃发展。
5、农业生产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在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建设上,重点推进水利、道路、沼气等建设,示范片新建村道230公里。
启动实施了部分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场地、村级卫生站等公共服务项目。
示范片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记者易立权
(二)南充市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发展速度慢,地域特色不突出
与国内发达地区比,南充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与周边地区比有不小的差距。
尽管自然环境条件好,但区位优势不明显、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色不突出、品牌不响亮。
2、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低
南充市现有的几个现代农业企业除雨润和汇源规模大点外,其他的开发面积和投资规模都相对偏小,品种也比较单一,缺少战略性投资者的加盟。
因规模小成本高,许多现代农业科技实施难度大,导致企业因生产技术及条件落后而品质上不去,效益较低。
3、投入资金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如粮食直补、农机直补等,使农民受益,但都大多分散,不利于集中资金办大事。
同时对现代农业的企业投入不足,已成规模的企业一次性投入资金都不大,投资者普遍觉得融资困难,资金运转不畅,加上投资农业既要承担气候、环境等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销售风险,市场竞争力不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足。
4、基础设施薄弱,土地流转不畅
我国实行农村联产承包制,在解决我国十几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土地分散到户,不仅农业基础设施疏于建设,而且也难满足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导致一方面部分土地抛荒,另一方面农业企业高价租赁土地,高地租令很多投资者望而止步;此外,长期以来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5、没有建立相应的消费市场
目前,相当多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对农药化肥依赖性大,加上缺乏专业知识,出于利益驱动,甚至有部分农民使用含剧毒的长效农药,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现代农业由于投入较大,管理规范,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但相对成本也高,市场售价偏高。
而南充市的城镇居民因消费水平不高,购买力不强,大部分居民还是选择了价格偏低、有安全隐患的农产品。
一些规模较大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产品大多销往成都等经济发达地区。
2、推进我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打破瓶颈,化解“四个脱节”
我们要积极利用南充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在当前情况下,要推进现代农业,必须要破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各生产要素之间,涉农政策之间等“脱节”问题。
首先是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脱节,农民以从事单纯的农业生产为主,不能从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获益增收;其次是农业生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脱节,尽管农业机械化、良种培育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农村地区普遍还是一家一户的散户耕作,生产关系没改变,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其三,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脱节,土地与科技、金融等要素不能充分整合,无法发挥合力;最后是涉农政策之间的脱节,虽然政府惠农政策很多,但从属于不同部门,只能是“撒胡椒面”的效果。
要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仅仅依靠某一领域、某一环节的改革和创新,难见成效,必须通过系统性、综合性的先行试验,不断探索发展模式,理顺生产关系,寻求破解之策,这是现代农业中的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建议,推进现代农业,可以通过建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形式进行探索,把“四个脱节”变成“四个结合”,形成一个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各要素整合、政策配套的有机体系。
(二)抢抓机遇,承接农业产业转移
随着长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成本快速上涨,环境污染不利于农业发展,加之农业效益较低,沿海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向外转移是必然趋势。
结合南充现有的成渝国家开发区和拥有嘉陵江等得天独厚的绿色无污染的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在绿色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物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上,积极做好产业承接转移工作。
(三)加大投入,优化农业基础设施
南充市的农业基础设施总体来说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灌溉设施、交通设施和相应的农贸、物流市场条件均有待加强,真正做到农民种、养、加工有条件,销售运输畅通,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政府要用足用好政策,争取各方支持,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
(四)转变职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县乡(镇)领导干部除行政管理事物性工作外,还要担当起农民致富的领路人角色,要及时掌握农业生产及市场信息,服务于农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规划和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帮助农民有序地进入市场竞争中。
既可以避免农民生产和经营的无序性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能以县或乡为单位统筹规划,规范管理。
根据地域特点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真正做到“一县一品”或“一乡一品”,特色经营,树立品牌意识,将产业做大做强,减少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市场风险,解决农民入市难的问题。
(五)力抓招商,促进农业产业聚集
面向沿海地区,重点是面向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成渝等地,积极上门对接招商,招引这些地区的农业企业和投资商,到我市投资兴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物流市场,兴办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观光项目。
按照承接项目——扩展总量——催生产业思路,把量的扩张与培植优势产业相协调,通过“产业链整合”发展模式,引导本地农业龙头企业与引进的支柱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套关系,形成共生发展的产业链,实现培植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的目标。
(六)搭建园区,打造农业发展平台
按照“特色鲜明、规模高效、循环生态、示范带动”的原则和“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多方参与、农民受益”的建园思路,创建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现代农业园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组织调研论证,编制我市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调整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制定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布局规划。
二是研究制定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确定农业园区建设目标任务、明确园区创建条件,建立园区运行管理机制,落实园区建设扶持措施。
三是着力推进当涂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在园区基础设施、对外招商引资、向上争取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顺庆、西充、高坪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同时,依据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编制好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绿色经果林产业园、蔬菜生态科技产业园、现代渔业产业园、现代苗木花卉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等建设规划。
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以顺庆、西充、高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其余县区乡镇级示范园为配套,村级特色产业基地为补充的现代农业园区集群,使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示范区、高效规模农业先行区、机制创新试验区、涉农项目集聚区、产业转移承接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七)打造特色,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
一是提高优质稻米生产加工能力。
在稳定水稻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低产低效粮油作物,大力发展高效特经特粮,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米、优质小麦、双低油菜的比重。
二是积极发展特色水产业。
扩大生态养殖规模,发展水产品出口、加工,积极发展名特养殖、休闲渔业,提高渔业养殖效益。
三是着力调优畜牧业。
按照“上规模、增效益、做特色、强产业”的思路,围绕瘦肉型猪、奶业、黑山羊、优质家禽等,以畜禽产品加工为重点,提高规模集约化水平,进一步壮大生猪养殖基地、畜禽生产基地建设。
四是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园艺业。
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设施园艺。
大力推广包括播种(育苗)、耕作、收获、灌溉、施肥、植保等全程机械化。
努力形成具有南充都市农业特色和区域特色的设施农业产业群。
(八)壮大龙头,强化产业交流发展主体
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管理,强化“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
推动建设一批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的大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化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重点加快推进雨润高档肉制品加工、汇源果汁加工等重点项目全面达产,各县区的特色农产品诸如保宁醋、张飞牛肉、冬菜、笋尖、兔类等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扩产)。
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企业的技术引进和改造,促进农产品由卖原料向卖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方向发展。
鼓励龙头加工企业以多种利益连接方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基地发展。
(九)树立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
一是加速打造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加大名牌战略的实施力度,着力培育“生猪、山羊、特色蔬菜、食用菌、高档花卉苗木”等名牌产品,对现有品牌进行有效整合,全面实行农产品品牌的提档升级,每一个产品都按照亿元以上的产值和省级名牌产品目标进行规划和扶持,使名牌产品成为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高效规模农业的典范。
二是积极进行农产品市场拓展。
在组织农产品展示展销会、订货会、推介会等大型宣传推广活动的同时,在成都、重庆各大城市中设立南充名特农产品营销中心,常年设立窗口,不断提高南充产品的知名度,为南充的农业企业、生产基地的特色产品进入成渝地区、辐射周边地区乃至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便捷通道。
(十)拓展功能,打造休闲旅游农业基地
紧紧围绕都市农业的定位,充分利用南充的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业产业、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使农业单一的生产功能迅速向生态、生活和服务功能拓展。
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结合于一体,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求。
重点开发红色旅游、佛教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建设,可规划开发沿嘉陵江的湿地农业旅游区,开发建设国道、省道沿线旅游观光带。
各县市区的特色林果种植农业观光区、升钟水库等水域地区休闲观光渔业区建设,充分利用各地的“桃花节”、“梨花节”、“橙花节”等特色农业节庆活动,扩大休闲农业旅游影响,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参考文献
[1]李全.新形式下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中国农村科技,2010
(2):
73-75.
[2]冯福忠,王晓光,郭宏伟.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展望[J].现代农业,2010(5);136-138.
[3]李光新,郜小波.沁阳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7):
377-388.
[4]刘文敏.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措施建议[J].上海农业科技,2009(6):
2-4.
[5]现代农业的“南充坐标”《南充日报》
[6]“十二五”时期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
[7]“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人民网
[8]南充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注:
此文获得“南充市‘十二五’规划与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
中共营山县委党校经济学高级讲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二五期间南充市现代农业发展探讨doc 9页 十二 期间 南充市 现代农业 发展 探讨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