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docx
- 文档编号:6748329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1.06MB
衡水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docx
《衡水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水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衡水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衡水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用压强计可以准确测量液体内部各处压强的大小
B.图乙杯口的纸片和杯中水不掉下来,是因为纸片受到的吸力非常大
C.图丙实验中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显示所产生的压强的大小
D.图丁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纸片靠拢,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2.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3.我国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可以生产无针注射器的国家,其中一种电动式无针注射器通电时永磁体的磁场与通电线圈相互作用,产生强大的助推力,使药液以接近声音的速度注入皮肤。
下列关于该注射器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相同B.药液能注入皮肤是利用了药液的惯性
C.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工作的D.它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如图所示为甬城上空出现的“日晕”现象。
日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当日光通过卷云层时,受到冰晶的两次折射便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
下列现象也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引起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B.手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
C.池水的深度看起来比较浅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范围
5.深圳的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
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音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
6.如图所示,把标有“6V3W”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电压恒为18V的电路中,各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灯丝电阻不变)。
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8W
C.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75W
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100Ω
7.如图是小马制作的神奇转框,框的上部中央与电池正极相连,下部紧贴在与电池负极相连的可导电的柱形磁体两侧,金属框就能持续转动,以下各图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C.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9.以下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
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1.8m
C.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50N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
10.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正在训练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雪橇滑雪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
B.运动员加速滑行时,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与雪橇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当运动员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1.隐型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
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型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及矫正时应配制的这种隐型眼镜的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 )
A.近视眼,大于0.05mmB.近视眼,小于0.05mm
C.远视眼,大于0.05mmD.远视眼,小于0.05mm
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中
①F1>F2
②ρ1>ρ2
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①③④正确
13.图甲是一款能发电的魔方.玩魔方时,转动魔方就能产生电能。
图中四个实验中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A.
B.
C.
D.
14.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衣机在工作时金属外壳应与大地连接
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触电
C.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替代熔丝不仅安全,而且耐用
D.当空气开关自动断开后,应立即闭合空气开关
15.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一定大于铅笔对桌面的压强
D.手指对笔尖的压力是由于手指的形变而产生的
17.下列对身边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足球的直径约为0.5mB.人体的正常体温接近37℃
C.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大约200gD.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36V
18.下列对光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中,树荫下的光班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
图中,猎豹在河面上的倒影是猎豹在水中的实像
C.
图中,渔民将鱼叉对准所看到鱼的下方叉鱼,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D.
图中,雨后的彩虹是由于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9.疫情期间,手持式电子测温仪最为常见,如图是某款电子测温仪以及它内部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R0为保护电阻。
在使用过程中,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也会变大,关于此测温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
B.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C.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将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时,显示仪示数变小
20.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一个由可以匀速行驶并装有抛球机构的火车及操作平台构成的展品.如图所示,当匀速行驶的火车在将要通过横跨火车轨道的小桥时,将两个车箱内的小球竖直向上依次抛出,参观者会看到被抛出的小球在越过小桥之后会再回到相应的车厢内,关于这个实验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影响)
A.小球抛出后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两个力作用,一个是火车给的向前的推力,另一个是重力
B.小球抛出后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展品中行驶的火车而言是静止的
C.竖直上抛的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力
D.匀速运动的火车在抛出小球前和抛出小球后,火车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1.如图所示是课本中的四个实验,哪个实验与其他三个实验的物理思想方法不同( )
A.图①中,烛焰随着声音节奏晃动
B.图②中,水流使水轮机转动;电流使灯泡发光
C.图③中,电流周围存在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
D.图④中,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22.小强把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S1和一个指示灯L1(相当于电阻很大的灯泡),台灯开关和灯泡用S2、L2表示,当只闭合S2时,台灯不发光,当闭合S1时,指示灯发光,再闭合S2时,台灯发光;如果指示灯损坏,S1和S2时都闭合,台灯也能发光,如图中设计的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23.以下与人有关的数据,合理的是()
A.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mm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8℃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80ND.通常人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70W
24.如图所示,小球以速度v从A沿弯曲轨道滑下,并最终刚好到达等高的C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最终到达了与A等高的C点,所以小球机械能守恒
B.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最大
C.小球从B到C的过程只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小球从A到C的整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
25.撑杆跳高是应用了撑杆的
A.延展性好B.密度大C.弹性好D.硬度大
二、实验题
26.如图甲所示。
柱体A与B经细线绕过定滑轮(不计绳重及摩擦)相连,A放置于力敏电阻
上,力敏电阻其电阻值
随压力F的变化关系如表,电源电压恒为6V。
逐渐向容器中注水至满,得到了电流表的示数
与注水体积V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
,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高
,求:
15
20
22
25
28
30
35
20
14
13
11
10
9
8
(1)水深
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定值电阻
的阻值:
(3)若电流表的量程为
,电压表的量程为
,在注水过程中。
为确保电路安全,求电路消耗的功率范围。
27.如图是一种可用来测量电阻大小的欧姆表的原理图。
图中G是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1mA的电流表,A、B为接线柱,当在A、B间接入一根导线时(即被测电阻Rx=0时),调节滑动变阻器R0,使电流表G满偏。
之后在测量过程中保持R0的阻值不变,表内电源电压U=1.5V。
(1)请推导出被测电阻Rx与电流表的示数I的关系式。
(2)当待测电阻Rx接入后,电流表G的指针偏转到刻度的中央,Rx的阻值是多少?
(3)当测量的另一个电阻的阻值为4500Ω时,电流表的指针应指到刻度盘什么位置?
(要求计算说明)
28.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0为“100Ω0.5A”的滑动变阻器,R2=10Ω.cd和ef为两对接线柱,另有一只定值电阻R1和一根导线接在两对接线柱上.当闭合S、S1.断开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左端a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1W;当闭合S、S2,断开S1,滑片P置于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2W.
(1)通过计算确定电阻R1及导线的位置并求出R1的阻值;
(2)闭合S、S2,断开S1,使R2消耗的功率不小于0.9W,且保持电路安全工作,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2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左右。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
R1(20Ω0.5A)、R2(50Ω0.5A)、R3(500Ω1A):
(1)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__;
(2)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小明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在多次测量中,小明还发现:
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灯泡的功率测量完毕,小明用
、
、
、
、
的定值电阻更换电路中的灯泡,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得到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则小明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选填“R1”、“R2”或“R3”)。
若某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为
,则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
30.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天平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石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
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______g。
(3)用细线吊着石块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简中,量简中前、后两次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______cm3。
(4)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5)小铮进行了下列操作也测出了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④取出石块,向烧杯中加水______,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
(水的密度为ρ水)
31.小明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他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时,当加上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去他应该______,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叫压强计;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为零时,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当橡皮膜受到压强作用时,两管内液面产生高度差,压强越大,两液面高度差越大;所以,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的,但不能准确测出液体压强的大小,故A错误;
B.图乙中杯口的纸片和杯中水不掉下来,是因为纸片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即利用了大气压强,故B错误;
C.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图丙实验中将小桌放在沙子上,往小桌上放不同质量的砝码,观察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通过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显示所产生的压强的大小,故C正确;
D.图丁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纸片靠拢,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个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h时,甲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三段绳子,所以F甲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h,乙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所以F乙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h,故A错误.
B.根据公式W有=Gh,由于两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但是GA>GB,所以W有甲>W有乙,故B错误;
C.W有甲>W有乙,η甲<η乙,结合
知,W总甲>W总乙,时间又相等,由P=
知,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大,故C错误;
D.根据
,得
=1+
,因为η甲<η乙,所以
,又因为W有甲
W有乙,所以
,再根据
得,
,故D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电动式无针注射器工作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特性,则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相同,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药液能注入皮肤是利用了药液的惯性,药液要保持原有运动状态,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电磁感应是指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电动式无针注射器的工作原理与之不同,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电动式无针注射器工作时需要消耗电能,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D.桥在水中的倒影、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范围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D不符合题意;
B.手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池水的深度看起来比较浅是从空气中看水中物体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汽车的禁鸣与绿化居住环境没有关系.故A错误.B.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这些措施与缓解“热岛效应”无关.故B错误.C.禁止汽车鸣笛;安装隔音板;铺设沥青路面都是减小噪声的办法.故C正确.D.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这些措施与减少大气污染无关.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
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逐个分析选择项的内容,找出它们的共同目的.
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则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泡电阻不变,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A错误;
BCD.当灯泡两端电压达到6V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最大电流为
所以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电路的最小电阻为
因为灯泡电阻为
且保持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值为
当滑动变阻器阻值达到最大100Ω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超过了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不能增大到最大。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最大值为
,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则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电路总电阻最大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
所以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本实验中,铜线框之所以能够转动,是由于通电线框在磁场中受力,同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A.图是发电机的原理图,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A错误;
B.图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做成的,故B正确;
C.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C错误;
D.图是发电机的原理图,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在不断地运动,故B错误;
C.海绵里有气孔,压缩时海绵里的空气跑出来,海绵体积减小,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所以D正确
9.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合
,故A符合题意;
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所受重力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为40W,故电流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使用雪橇滑雪,人的重力不发生改变故压力不变,雪橇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
B.相互作用力满足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对面对雪橇的支持力作用在雪橇上,雪橇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且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为相互作用力;
C.雪橇的重力及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均作用在雪橇上,但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为平衡力;
D.惯性不是力,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11.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图中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眼球的折光系统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说明此人为远视眼;
远视应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凸透镜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隐型眼镜的镜片边缘的厚度小于0.05mm。
故选D。
【点睛】
重点是牢记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12.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①.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两个相同的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小球的重力,则:
F1=F2,故①错误;
②.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ρ1>ρ球,ρ2=ρ球.所以ρ1>ρ2,故②正确;
③.两杯中液面相平,ρ1>ρ2,所以根据p=ρ液gh可知,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p1>p2,故③正确。
④.由于两球漂浮或悬浮,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球的重力,则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总重力等于等高的液体产生的压力,所以可以认为甲杯内液体的体积等于乙杯内液体的体积,且ρ1>ρ2,由G=mg=ρVg可知,甲杯内总重力较大,甲、乙两烧杯相同,所以甲杯对桌面的压力较大,故④错误;
由此分析可知:
只有②③正确。
故A符合题意。
1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转动魔方时,闭合电路的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
A图中研究的是通电直导线的磁场;B图中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实验的装置;C图中研究的是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D图中是电磁感应实验的装置。
故选D。
1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洗衣机在工作时金属外壳若不与大地相连接,万一金属外壳与火线相连,人若接触到洗衣机金属外壳就会有电流流经人体而造成触电事故,若洗衣机在工作时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即使金属外壳与火线相连,电流会直接导入大地,当人体与金属外壳接触时,人相当于被短路,不会有电流流经人体,人是安全的,故A正确;
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即使笔尖与火线接触氖管也不会亮,就无法区分零线与火线,由于测电笔内有一个很大的电阻,所以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时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又能区分出火线和零线,故B错误;
C.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替代熔丝,当电流过大时,铜导线由于熔点过高不会熔断,不能切断电路,会造成火灾等安全事故,故C错误;
D.空气开关自动断开,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若立即闭合空气开关,问题依然存在,所以闭合空气开关前先找出电流过大的原因,针对电流过大的原因排除故障,然后闭合空气开关才是正确的操作,故D错误。
故选A。
1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选项说法正确;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多种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故C选项说法正确;
D.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6.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图中铅笔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手指向下的压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向上的支持力。
铅笔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所以,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由于铅笔在手指向下的压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向上的支持力这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所以,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手指的受力面积小于桌面的受力面积,但是手指受到的压力小于桌面受到的压力,故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不一定大于铅笔对桌面的压强,故C错误;
D.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对与其接触的物体发生的力,所以,手指对笔尖的压力是由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衡水 中学 自主 招生 考试 物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