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教学反思.docx
- 文档编号:6739093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34KB
《杨柳青》教学反思.docx
《《杨柳青》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柳青》教学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柳青》教学反思
《杨柳青》教学反思
这首乐曲是根据江苏民歌《杨柳青》改变的民乐合奏曲,《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曲调活泼风趣,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教学反思。
全曲速度较快,情绪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唱和对家乡的热爱。
全曲根据主奏乐器的不同可分为六段,通过主奏乐曲的变化,旋律的转调、发展与加花等方法使这首乐曲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
这首乐曲的聆听,重点在于让学生听出每个主题由哪几件乐器演奏的,因此,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完整聆听,整体感受乐曲的风格、旋律特点,并对所有乐器的音色有个最初的感受。
再次聆听,让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特点、不同主奏乐器的音色划分段落,这部分的聆听,学生基本能对所听乐器有个最初的猜测。
再次聆听,很多孩子能听出主奏乐器有笙、琵琶、二胡、笛子,只是乐器中阮、柳琴因为不常见、不常听,很多听不出来,因此教学中,我还准备了中阮、柳琴的图片和乐器演奏片段,这样就对乐器的音色有了很好的了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不断聆听,一定能听懂音乐这个无字的语言,虽然无字,却可以比任何文字更加丰富,因为,它更加充满想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音乐教学以及师生关系的理解就是:
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学的开开心心、热热闹闹,一节课能完整的唱对歌曲,那就万事大吉了。
经过前段时间单老师的临时强化训练,我开始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观念有了种新的改观。
那就是音乐课要用音乐的知识去吸引他,用音乐的美去感染他,用音乐的行动去引导他。
音乐课特别是唱歌课最终的目的就是如何把歌曲唱的好听唱的动情,这都需要老师在课堂四十分钟时间里不断引导和潜移默化,而这些要求并不是让大家开心的唱就可以完成的。
我想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一切从音乐出发,一切又以音乐为终点。
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兴趣,在音乐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享受音乐,在音乐陶冶情操。
唱歌课也许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开口唱歌上。
在这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努力充实自我,努力地去实现这个教学目标,确实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教学《杨柳青》一课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趣味性地学习江南民歌。
《杨柳青》是江苏民歌中一首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歌曲欢快、活泼、风趣、热情,很富有地方特色。
在设计《杨柳青》一课时,我通过趣味性地音乐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养成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充满浓郁乡土风味的教材内容,富有深厚扬州文化底蕴的民间音乐,很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现场课堂教学中,我以南方民歌的特点为切入口,以南方民歌精髓的方言性和非语意性创设浓厚的课堂气氛。
用方言唱《杨柳青》是这首歌曲的一大特点,也是民歌的精髓所在,所以当我说出一句扬州方言让学生来琢磨含义尝试学习时,学生有了很大的学习兴趣。
教唱新歌的时候,让学生找方言的不同读音并用方言来演唱,从学生学习时生动的表情上所,我看到了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
看的出学生学得很专注,因为他们体会到了学习民歌的新鲜感和民歌特有的音乐性。
在处理歌曲期间,我随即抛出了问题,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民歌的两大特点:
歌曲方言性和衬词的非语意性。
整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尽管学生对扬州比较陌生,也首次尝试用方言来表现歌曲,但这都不影响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表现欲望。
我想我的目标基本达到了,因为他们都是快乐地学习音乐。
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如本人的范唱还不够民族味;让学生参与音乐表演的形式太过单一,还不够多元,这些都是不足之处。
也许留下些遗憾等待我们音乐教师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去设计更精彩的音乐课堂活动,去挖掘更丰富的地方音乐文化。
在和学生共同参与体验音乐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民族民间音乐。
对自己设计的这堂课,我自己觉得优点是:
教学结构清晰,又简入深,层层铺垫,循序渐进,歌曲教学的比较扎实。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完整。
不足之处:
我觉得自己的语速过快,没有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学状态不够松弛,有急于把课上完的急切情绪存在,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放松与思考。
另外,歌曲中的难点,在备课时细节处理的不够仔细,比如:
附点,一字多音,如果把这些难点进行充分的分析,那么,我相信学生在学完这首歌曲时的收获就更大,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自行处理。
这是我觉得非常遗憾的地方。
另外,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调整,把第一段导入部分,欣赏扬州风光的放在了拓展部分,这样子的好处是将课堂的教学过程作为重点,对于扬州的了解是拓展部分,可根据课堂学生接受程度不同改变课堂。
总之,一堂好的课是要经过不断的修改与磨合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课,只有相对完美的课。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每节课都能少点遗憾,多点收获。
一、教材分析: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歌活泼风趣。
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
教唱时,要让学生听几首扬州地区的民歌,使学生初步感受扬州民歌风格特点。
歌曲可用领唱与齐唱或女声表演唱的形式演唱。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
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播放课前音乐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古诗
师:
同学们,伴随着美妙的`江苏扬州音乐《拔根芦柴花》,我们的音乐课开始了,提起江苏扬州我不禁想起一句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
有好多诗人曾经在作品中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风光
师:
扬州确实有着令人神往的美景!
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的美景吧。
(播放《杨柳青》的音乐,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
)
【寓教于乐】
1、感受歌曲
师:
扬州不但山美水美,扬州的民歌更美呢。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江苏扬州的民歌《杨柳青》。
(1)初听:
这首歌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轻松,活泼)
(2)再听:
这首歌唱的什么?
歌曲的名字与内容的关系?
劳动人民下田干活的情景,你觉得几拍子比较合适?
(了解歌词内容,歌名与内容的关系,体会几拍子的)
(3)再听:
从歌词上看它更是与众不同,你发现了吗?
(了解衬词的作用)
师:
那么多衬词又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
(先听老师去掉衬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衬词的作用)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
2、学唱歌谱
师:
刚才我们都知道了这首歌曲是2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强弱)演唱时可要注意了。
(老师范唱一句)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地唱谱。
难唱的地方重点处理。
3、轻声读歌词,重点读清衬词,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4、跟琴声填歌词唱。
(边唱边找什么地方感觉比较难唱)
5、难点解决,引导学生练习,并渗透乐理知识,结合用读歌词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难点,再唱一遍歌词(唱出活泼与诙谐的感觉来)注意歌曲的强弱感觉、衬词的表达等。
【巩固拓展】
一、情感处理:
1、我想问一下大家,歌曲中令你情绪高涨的地方在哪里?
生:
那一大段衬词。
师:
这些衬词虽然不表达意思,却表现了当地人民在唱这首歌时的心情
2、都说扬州山美水美人美,而歌声更是水灵灵的美,那你觉得怎样才能唱出那种水灵灵的声音呢?
(老师讲解高位置演唱的技巧与方法,结合歌词练习)
3、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巩固:
独唱,领唱,加乐器(口风琴)伴奏唱。
二、、感受方言
1、师:
同学们唱得真不错!
《杨柳青》是一首扬州民歌,扬州人也有自己的方言,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来演唱的话一定会更加有趣的。
你想不想听听?
(播放一首用正宗的扬州方言演唱的《杨柳青》)你能听懂它唱的什么吗?
扬州方言前鼻音较多,发音的位置相对靠前,没有“ZH、CH、SH”,都变成“Z、C、S”了。
我们一起学一学?
(教学生学用扬州方言演唱)
2、你觉得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不错!
民歌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中,由口头创作又经过口头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
正因为这样,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的。
我们再来体会一下用扬州方言唱唱这首歌,好吗?
用方言唱歌确实很有味道,但很多方言演唱的歌曲都很难听懂,所以我们还是主张说普通话,这样大家都能听懂,现在我们再用我们的母语来声情并茂的演唱这首《杨柳青》吧!
【完美结课】
同学们唱得真好!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知道了不少其他的知识。
都知道了什么?
其实扬州还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比如扬州八怪,那可是扬州一大特点,扬州还有著名的小吃,可吸引人了,想起来就嘴馋。
今天我们的音乐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一定还想继续去了解扬州、了解扬州的民歌,这里我给你们提供个网址,相信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的!
下面,让我们再次合作《杨柳青》。
【教后反思】
在设计《杨柳青》一课时,我通过趣味性地音乐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养成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充满浓郁乡土风味的教材内容,富有深厚扬州文化底蕴的民间音乐,很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这一课是音乐课改教材四年级下学期的歌曲教学课,教学目标设计是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并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创编活动,体现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本课设计,我从教材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技巧,并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首先抓住学生喜欢看电视的特点,以一部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来提问,然后请学生欣赏,同学们听得认真,回答问题踊跃。
以为有《武林外传》剧情吸引学生,所以后来在学生听范唱过程中,充分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又采取让学生模唱的方法进行学习歌曲,在模唱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法、探究法选择歌曲的演唱技巧。
最后我又介绍了歌曲是一首江苏民歌,《武林外传》就是用了这首歌的曲调,填了幽默滑稽的歌词,运用到了电视剧上面。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我们要对这首歌曲进行创编活动,你可以为歌曲改编歌词,也可以加入情节进行表演,还可以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等等。
看谁的思维最活跃,谁的表演最精彩,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由组合了故事表演组、歌词创编组、器乐表现组、续编故事表演组。
学生的创作的兴趣很浓,都分组进行了展示,师生进行讲评。
学生们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了音乐课。
反思本课,有如下启示: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即重视音乐知识技能的训练的和培养,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同时又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现美。
因此《杨柳青》的教学目标定为:
指导学生能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杨柳青》,感受轻快活泼的情绪;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音乐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通过学唱歌曲,教育学生关心长辈,富有爱心和同情心。
因此,准确地确立教学目标很重要。
2、巧妙设计教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以审美为中心。
新课标要求:
音乐教学应遵循参与性原则、情感性原则、愉悦性原则。
在音乐教学中,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入手,以情动人,以美育人。
在学习用“急吸气”的方法表现欢快活泼的歌曲演唱技巧时,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首先根据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先听辨教师的范唱,让学生模唱,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在选择气息方法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采用比较法和探究法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呼吸方法唱好歌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能主动的表现歌曲的情绪。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表现音乐作品。
音乐实践活动,能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创作活动的热情,采取启发式,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和表演,学生自愿组合,看谁的思维最活跃,谁的表演最精彩,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学生可以选择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配器,也可以以舞蹈、续编故事、创编歌词等多种形式表现。
教师还为学生准备充分的道具。
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快乐,感受创编的乐趣。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还存有不足:
如学生的演唱技巧还应加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杨柳青 杨柳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