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教学反思与探究.docx
- 文档编号:6736610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9.28KB
初中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教学反思与探究.docx
《初中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教学反思与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教学反思与探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教学反思与探究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
历史教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反思/历史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教学反思与探究
教材简介: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历史给人们提供了经验,历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没有历史就没有传承,就没有其他各种学科。
历史不仅仅留给我们只是,同样也有教训,本教学反思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历史科目,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新人教版历史教材的知识点大幅度降低,重点更加突出,教师如果因循守旧,沿用过去旧的习惯“学”教材的话,势必会使课堂显得十分单薄。
其实,新人教版历史教材是支持我们创设教学情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在接受必要的知识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
让学生学会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合理地“用”教材,才能真正树立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丰满,视野更加开阔,效果更加理想。
教学反思与探究:
1、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2、科学备课,寻找课文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3、创设情境,以情入学。
4、教学形式多样化。
①角色表演。
如在学习“思想的活跃”这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演“孔子讲学”,由扮演“孔子”的同学向学生传授“仁”和“礼”的思想,“孔子”还对两个性格相异的“学生”传授不同的处事方法,学生在表演中,了解了孔子的思想,明白了孔子为什么是“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角色表演体现主动学习,也体现合作精神。
②画画。
如画“山顶洞人的一天”,要从中体现出山顶洞人的生活、社会或已经掌握的生产技术。
有的同学画出了男的出外打猎,女的在山洞里做衣服、做饭、带小孩、穿项链……既反映了古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加进了自己现代生活的影子,通过老师的点拨,大家也了解了古人类的生活实在是很原始的。
③讲故事。
④辩论和竞赛。
如学习“百家争鸣”这一内容,让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持“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观点进行辩论,辩论哪家的观点在当时更有用,哪家的观点在今天社会更适用。
假设一个现实问题,如“针对破坏校园班集体环境的现象,用哪一家的观点处理最好?
”进行辩论。
再如两组学生扮演秦汉时期的文人,两组学生扮演春秋时期的文人展开历史成语故事的知识竞赛,在竞赛前,两组学生都要主动收集资料,并作归纳整理,既主动学习,又有群体合作,学习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进行。
⑤展示历史模型、图片与资料、小制作等。
如在学习“青铜器”这一内容时,我们在课室里展出“四羊方尊”模型,在课室的墙上展出几十幅精美的青铜器的图片,上课时由学生作讲解员,带领大家如同走进了青铜时代,欣赏青铜文化。
又如学习“甲骨文”这一内容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甲骨文”,同学们在家长的支持下,把煮过的牛扇骨、猪扇骨、乌龟甲洗干净,在上面刻商朝的文字符号。
上课时,同学们拿着自己的小制作互相交流感想,有的说:
“很难刻,刻了三个小时才完成几个字,手都起泡了,不知古人用什么来刻的?
”“看见许多蚂蚁、苍蝇来吃骨片,不知这些骨片是怎样保留下来的。
”有的说:
“我做的甲骨文只放了几天就发臭了,不知古人是用什么来保存这些骨片的?
”还有的说:
“那些字很怪,我一个也不认识。
”之后,我们还进行了解读甲骨文的活动,这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与合作性、探究性。
情景创设的形式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并且不断完善。
5、设计多层次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积极思考探究
例如:
教师在讲授春秋战国的争霸问题时可将课文设计成需要探究的问题:
第一、面对现实形势,假如你是秦国的最高指挥官,你希望中原地区呈现什么景象?
你会如何去统治你的国家?
但是你的国民又会怎样对付你呢?
第二、假如你是中原六国的最高领导人,面对中原的形势,你将用什么办法度过难关,对付秦国?
第三、研究课文内容,分析当时的平民和富人会支持哪一方,为什么?
第四、商鞅变法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的结果是什么?
这四个问题的编排紧紧衔接,形成一个思维递进的程序,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化,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善教者必善问,作为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所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力求难易结合;但要注意,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或深或浅,或缺乏针对性的提问,都将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倡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塑造学生的批判精神
如:
学生学到“屈原以身殉国”时,老师讲屈原的这种爱国精神是伟大的,流传千古,万人传诵。
多数学生认同,认为屈原以死抗争,是为了唤醒民众,死得其所。
死得重于泰山。
但有的学生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
如果人人都像屈原那样,谁来继续斗争?
”更有的学生认为屈原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因为当国家灭亡时,他作为一个楚国人,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积极组织反抗斗争才是,屈原的死是自杀,是为了逃避现实,是软弱的表现。
教师应因势利导,不急于给学生一个“标准和唯一的”答案,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想法,鼓励学生继续收集资料,用具体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求的探究性学习思维。
这样不仅化解了学生的误解,又尊重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表象内在的本质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答疑解难的过程中多角度、全方位来认识和理解历史。
7、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探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8、开展课堂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如,在讲奴隶社会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好,还是奴隶社会的私有制好?
奴隶社会对历史有什么作用?
”时就有学生提出“如果原始社会不进入奴隶社会,好不好”的问题,虽然不尽科学合理,教师却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最终达到“释疑解惑”的作用,学生学习的兴趣陡然上升。
国家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扫清了道路。
如何让新历史课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体验课程”,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教学改革中是生力军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出发,运用多种方式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成为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
总之,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性的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知识的课堂教学,新教材对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它能够帮助教师很好的整合知识,引导与点拨学生,驾驭开放性课堂,达到课改的要求。
课例探讨与反思: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设计1]山东的向阳中学魏效冰教师在讲“原始农耕文化”时首先设问:
半坡人种植粟这种农作物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系吗?
为什么?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这种农作物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系吗?
为什么?
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建筑各有什么优点?
如果把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建筑交换一下行吗?
为什么?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区域的气候和环境有关系吗?
为什么?
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你的看法是什么?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和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你觉得人类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一下子就会使学生进入急切想知道这些问题的心理状态,教师如把握时机讲授,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2]提问:
半坡出土的纺轮有陶制和石制两类。
这表明半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哪些技术?
石制纺轮必须经过打磨、钻孔两道工序。
这表明“半坡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
陶制纺轮说明“半坡人”不仅掌握了制陶技术,而且会自如地制作各种用途的陶器。
纺轮的出土还说明“半坡人”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原始的纺织业已经出现。
提问:
原始纺织业的出现说明人类生活有什么新变化?
在“山顶洞人”时期,人类用兽皮缝制衣服。
因为棉花传入中国较晚,所以半坡原始居民采用的是野生麻的纤维,用纺轮捻成线织成庥布。
这说明人类制作衣服的原料逐渐丰富起来。
这也是人类生活水平和生活能力显著提高的表现。
[教学设计3]提问:
请同学们从艺术角度对陶猪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猪和陶羊,线条准确而简洁,风格古朴粗犷,形态栩栩如生,是出色的原始陶塑艺术品。
提问:
从塑造得如此形象逼真的陶猪和陶羊可以看出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什么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河姆渡原始居民一定经常接触这些动物。
不过,人们在狩猎时过于紧张,难以观察得如此仔细。
所以,河姆渡原始居民只有把平时捕捉到的野猪、野羊进行驯养,才会有条件对动物进行长期仔细的观察,并将它们用造型艺术描绘出来。
这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会饲养猪、羊等动物。
原始畜牧业已经出现。
[教学设计4]提问:
请同学们根据骨耜的形状分析其用途。
骨耜和现代的铲子类似,是一种用于铲挖的劳动工具。
提问:
骨耜的出现,反映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劳动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
人类最初的生产活动主要是狩猎和采集,基本上是被动地撷取天然果实。
骨耜的出现,说明人们已会在土质疏松的地方用骨耜平整土地、挖洞点种,说明出现了原始的农业。
这样,人类的依物来源更趋稳定和丰富,生活也更有保障。
这是人类社会的又一大进步。
人类在原始社会早期就已会制造和使用木器和骨器。
这类工具是人类用木棒和兽骨稍加刮削、琢磨制成的,都是利用材料的天然特性。
然而,装有木柄的骨耜是把木器和骨器加工成为一种复合工具。
这是人类从利用自然到改造自然的一次飞跃,是人类在工具制造上的一大创举。
骨耜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率,是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的生动表现。
[教学设计5]提问:
比较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请同学们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说明两者有差异的原因。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回答)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社会生活情况大致相同。
他们都会建造房屋,都过着定居的生活。
但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半地下的,围墙也较厚实严密,房顶还用绳索进行了加固。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完整的土上建筑,房顶轻巧,围墙也较薄,是单纯的木结构建筑。
这些差异是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不同造成的。
半坡位于黄河中游,四季分明,降水较少,温差大。
特别是冬季寒冷多风。
半地下建筑冬暖夏凉,很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河姆渡位于长江下游,气候温暖湿润。
因此,当地的原始居民建造了易于通风、结构轻便的地上木结构房屋。
总之,构建房屋,定居生活,这是原始居民在长期生活中不断摸索的结果,是人类生存能力提高的又一表现。
[教学设计6]人们发现半坡居民的墓葬有这样两个特点:
第一,人死后大多数以基本相同的葬式埋在同一个墓地内,随葬品差别不大。
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这说明半坡人还处在没有私有财产,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共产主义阶段。
第二,女性的随葬品较男性为多,(学生讨论)对妇女的厚葬,说明妇女的社会地位高。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
(交待“母系氏族公社”的概念。
)
在大汶口男性墓中多随葬农具,女性墓中均随葬纺轮、针和锥等物品。
(提问:
这一墓葬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男耕女织十分普遍,男子在生产部门中已居于主导地位。
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大汶口墓葬中,逐渐出现大、中、小墓型和随葬物品数量的差异。
到后期,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有的大墓用几十根原木横竖咬合,构成棺椁;有的墓中有大量陶器,还有镂花象牙筒、玉铲、龟甲等珍奇物品,随葬物品多达160多件。
可是许多小墓却只挖有仅能容下尸体的小坑,除一具白骨外,别无他物。
(看“绿松石项链”图及图注。
)这说明出现了贫富差别。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使私人占有劳动成果成为可能。
私有财产的出现和贫富分化的加剧,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压迫。
这时,原始社会已近尾声,人类即将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禹做部落联盟长的时候,我国原始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
阶级社会来临了。
这时,私有财产不断增加,据说禹家里很富有,禹的父亲为保护自己的财产,修筑了土城。
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势也越来越大。
有一次,禹召集部落首领在会稽聚会,到会的首领都要带玉帛来。
有个部落首领来晚了,禹竟独断地把他处死。
为了扩大权势和财富,部落首领常常驱使成员进行掠夺战争。
由于有了剩余产品,战争中捉来的俘虏不再杀掉,而变成为奴隶。
他们强迫奴隶劳动,强占奴隶们的劳动成果。
禹晚年,用武力平服了不顺从他的部落,俘虏这些部落的成员,罚作奴隶。
这些事实说明,那时阶级、阶级压迫开始产生。
至于我国的阶级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下节课我们会讲到。
{教法反思与建议}:
1.本课考古材料较多,学生自学理解有一定困难,应以讲述为主。
2.本课以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状况、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贫富分化现象为重点,以母系转为父系和阶级的出现为难点。
在突破难点上,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讲解清楚。
3.讲课时要注意把出土文物资料与古代传说互相印证,说明课文所引传说反映原始社会哪些发展阶段的情况。
4.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利用挂图或图片、幻灯片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
5.本课教学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作简单的总结,并让学生制作图表。
灿烂的青铜文明
设问:
让学生计算一道跟铸造“司母戊鼎”有关的应用题:
商代一个用来熔化青铜的“坩埚”的容积是0.0014立方米,现要铸造一个高1.33米,长1.1米,宽0.8米,重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一次浇注成功,请计算:
需要多少个“坩埚”(每立方米的铜重8900公斤)?
如果一个“坩埚”需用4人的话,需要多少人通力合作生产?
解:
8900*0.0014=12.46(公斤)
857/12.46=70.2247(个)~71(个)
4*71=284(人)
答:
需要71个“坩埚”。
需要284人通力合作生产。
由此可知,光熔铜浇铸就需要284人。
再加上制模、翻范、拆范后的修饰以及运输管理等,总计大概至少需要300人以上。
可见,其生产规模之大,分工之细,浇铸水平之高,以及当时指挥者的有序指挥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这是一场生动的生产大协作场面。
{教法反思与建议}:
以讲述教法为主,配合以启发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我国奴隶制时代文化的概貌,并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关于夏、商奴隶的悲剧生活说明了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的教育:
【方法一】
夏、商是奴隶社会的头两个王朝,前者为确立时期,后者为发展时期。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不可调和的主要矛盾。
奴隶主阶级是特权阶级,血腥欺压奴隶阶级;而奴隶阶级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以超负荷的劳作供养着他们的主人,可自身却过着悲惨的生活,遭受非人的待遇,就象《硕鼠》中提到的“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一样,这正说明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
【方法二】
商朝奴隶的悲惨生活更多的是通过—“旁”—“主”两条线表现的。
旁线是商朝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发展,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三方面阐述,从手工业的制陶、玉雕和青铜冶铸三方面展示,特别要充分展示商代青铜器的风采。
这里表现得越详实、越绝妙、越惊异,就越能让学生领悟到广大奴隶们才是真正“繁荣”背后的缔造者,“财富”背后的创造者,“不劳”背后的供养者,可结果呢?
他们得到了什么呢?
可通过主线的阐述反衬出意想不到的奴隶们的命运、结局——只不过是“享乐”背后的牺牲品。
主线是正面讲述商代奴隶悲惨的生活来直接表现,如奴隶主贵族不把奴隶当人看待,只将他们当作自身的私有财产。
白天,奴隶主害怕奴隶逃跑,就给他们带上沉重的刑具干活。
夜里,奴隶主还要用木枷把奴隶的双手锁起来(指导学生看课本上《带枷的奴隶俑》图)。
奴隶的一切权利均遭剥夺,甚至连生命也毫无安全保障,根据奴隶主的意志,奴隶就象牲畜一样可以随时随地地以任何方式被任意处置。
“人牲”、“人殉”的现象随着考古的揭密一幕幕展现于世人面前。
至此,主、旁线相结合,奴隶悲惨的生活与凄惨的归宿说明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
{教法反思与建议}:
1.本课考古材料较多,学生可以充分通过文物的图片和实物来体验历史。
2.本课以青铜文明为重点,以奴隶制度的残酷为难点。
在突破难点上,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讲解清楚,让学生想像和感悟。
3.讲课时要注意把出土文物资料与文物鉴赏与保护的知识加以传授。
4.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利用挂图或图片、幻灯片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
5.本课教学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作简单的总结,并让学生有所感悟。
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过程】
师:
谁告诉我,学过第七课“春秋五霸”和第八课“战国七雄”后,你是怎样看待春秋战国这个历史时期的?
或者说,你认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也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给你的突出的印象是什么?
生1:
诸侯国并立,混战不休。
生2:
兼并战争加快了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生3:
战国时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频繁、更激烈、规模更大,因此,当时人们才称七个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为战国。
生4:
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生5: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师: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十分复杂而纷乱动荡的一段时期,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的特点概括得很好。
总的来说,是不是可以用大变革时期来加以概括。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离开春秋战国时期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转向生机勃勃的生产领域。
请打开教科书58页第九课——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师板书课标题)。
我认为战国时的生产状况是生机勃勃的,尽管有分裂带来的障碍和战争造成的破坏,其实在第八课的内容里已有关于生产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的说明,请同学们说说看。
生:
奴隶通过反抗斗争,有了一点自由,成为农民,肯定生产积极性就提高了。
师:
从奴隶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
生:
各国越竞争得厉害,越要把生产搞上去。
师:
同学们指出了战国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几个原因,而我换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同时也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战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我想从一个传说说起,你们听完后请回答出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又说明了什么?
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吴王阖闾命令一个叫干将的工匠为他制造宝剑,干将采了“五山之铁精”,也就是说选择了好多地方的铁矿石进行冶炼,失败了好多次,几个月都炼不成。
后来呢,有三百个童男童女帮着他鼓动一种叫“橐”的牛皮做的像大口袋似的东西,一鼓一瘪地把空气通过管子送到炼铁炉里,于是炭火旺得多了,当然,炉温也就高多了,这样,铁矿石才熔化成铁水,真是不容易。
对此,还曾有人添枝加叶地说,干将的妻子莫邪也尽力帮助他的丈夫,甚至剪断了头发,指甲投入炉中。
终于用这铁水铸成两把宝剑。
干将、莫邪从此被人们当作冶铸的先驱而被传颂着。
好,谁来回答我的问题?
[反思:
引导学生由生动的历史材料得出结论,寓培养分析能力于“趣味教学”之中。
]
生:
这个故事反映的事发生在春秋后期。
师:
你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
生:
因为阖闾是春秋末年人。
生:
这个故事说明春秋时候会炼铁,有铁器了。
师:
干将炼铁过程中突破的难关是什么?
生:
提高炉温。
师:
好,说到这里,请你们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想一想,世界上最早冶铁和制造铁器的是我们中国人吗?
不是的,我们比其他文明古国要晚。
人家的铁叫“块炼铁”,把铁矿石加热到800℃至1000℃,出炉时是海绵状的固体块,锻造成器物,也就是翻天覆地地锤打成型,我们春秋战国人也会这种技术,但更多地是像干将那样把铁矿石熔化成液态的铁水,浇在模子里铸成器物,这就是生铁。
生铁比块炼铁坚硬,容易成型,省工省时,优越性大得多。
但是,正如同学们分析,需要的温度要比块炼铁高得多,要1300℃左右。
那么,你看生铁冶炼技术的关键是什么?
生:
鼓风。
师:
对,欧洲到公元14世纪以后才掌握这种技术,也才使用生铁。
说句不是笑话的笑话,14世纪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三宫中的生铁铸的铁器是和珍宝放在一起的。
请你算算欧洲在这项技术上比我们晚了多少年?
生:
按春秋末公元前476年算,比欧洲早1800年左右。
师:
方法正确,通常说是1900年,生铁以及随后产生的一系列冶铁炼钢技术,完全可以和我国的四大发明一起载入史册,一样的伟大!
由于铁器的出现,才使金属工具逐步替代了木石工具,为什么?
(学生议)因为铜、青铜少而贵。
当然,由于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到了战国时期,铁器得以逐步普及,从而把我国生产工具发展的历史由青铜时代推向铁器时代。
(板书:
二、铁器时代)从考古发掘来看,出土的战国铁器分布在今天的22个省份,请看58页的铁器种类的表格和图片,这还是春秋时的。
而铁工具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的使用,标志着什么呢?
请你注意课文中的一句话——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请你以自己的理解来说明、解释一下。
[反思: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步的标志,让学生理解这一观点,既便于学习历史,又有助于认识现实。
]
生:
就是说人的生产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师:
对。
社会生产力也叫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而决定着生产力、也可以具体说决定着生产工具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生:
是人。
人能发明、改进工具。
师:
而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又往往是从何处突破呢?
生:
是科学技术,比如,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决定着铁工具的产生和推广。
师:
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今后的学习会进一步加深大家的认识。
战国时代,生产工具的飞跃发展,也就是铁工具的广泛使用——以它锋利、坚硬等等优越性,远远胜过木、石、铜的工具——必然带来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进步。
先来看农业,我们着重了解表明农业发展水平的工具和战国时为发展农业而进行的水利建设及著名的水利工程。
(教师板书:
三、农业:
1.铁农具、牛耕2.水利:
李冰——都江堰)战国中期铁农具排斥了木、石农具占了主导地位,成为生产者不可缺少的东西了,像齐国人认为一个妇女没有铁针、铁刀,一个男人没有铁犁、铁锄,那怎么能干活呢?
中原的人见到远方,像楚国来的人,会问:
“以铁耕乎?
”请你回想一下,以往怎么耕地?
生:
用耒()耜()。
师:
是的,18页有注解和图。
再看59页右上图V字形的铁的犁头,说明犁耕代替了耒耜这才能大面积地翻地、深耕,也才能使用畜力。
人为了省力,就找牲口、找老牛来帮忙,牵引耕地,你看,“犁”字的下半部就是“牛”,课文中通过几个角度,得出春秋时已有牛耕的判断,请同学课后阅读。
畜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不又是一个飞跃吗!
此外,战国时农民还会积肥、施肥、识别土壤、选种。
我国独有的24个节气也大致齐备并能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了,这个内容在后面课文里。
总之,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此时开始形成。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重视治水,到战国时候可以说进入了高潮,原因呢——当然是发展农业的需要,还不应忽视一个重要原因,也可以说是条件,我是指物质方面的……
生:
铁工具的使用。
师:
没有铁工具,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
。
。
。
。
。
略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中涉及理论方面和思考难度较深的问题较多,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封建生产关系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问题等等,由教师步步引导,深入浅出地使学生涉足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领域,了解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思想方法是很有好处的。
本课内容的图文资料比较丰富,内容也不很深奥,可以放开让学生自己讲。
在课前要帮助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讲稿,绘制挂图等等,这些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参与的精神,收到很好的效果。
可以通过都江堰工程,锻炼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年级 历史 第一 单元 教学 反思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