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混龄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与研究.docx
- 文档编号:6730590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02KB
幼儿园混龄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与研究.docx
《幼儿园混龄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混龄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与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混龄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混龄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上传:
362524199002202021 更新时间:
2013-11-2710:
11:
56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育组织形式,严格依据年龄(一般是1岁以内的年龄差)把幼儿划分成小班、中班和大班。
这种同龄编班的形式便于实施集体教学,是与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学校课程体系相一致的。
然而同龄编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因较少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而导致“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等。
同时,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因独子女而缺乏兄弟组妹而导致异龄交往不足或缺失,而同龄编班又不能弥补这种缺失和不足,从而会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造成某些潜在的不利影响。
人类学家梅尔文·科恩特指出,“幼儿有一种天生的与非同龄人交往的倾向”,而我们的教育实施却往往由于过分强调年龄差别而使幼儿的这种先天倾向受到抑制,这是有悖于儿童的天性的。
“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它们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
没有与年长者的交往,将减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与年幼者的交往,使社会责任心、自主感和组织能力的补偿难以实现;没有与同龄者的交往,对事物共同的体验就失去了可资比较的机会和协商合作的可能。
”应该说,同龄交往和异龄交往对儿童的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
”我们应该鼓励不同年龄间的幼儿进行相互交往,并让他们从中受益。
作为同龄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混龄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
同时,在幼儿园实际的教育组织中,同龄交往与异龄交往也应该是共生共存的,两者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年龄混和的情况下,与自己年长或年幼者的友谊并不会取代同龄人间的友谊,反而是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补充同龄人间的交往。
”因此,当我国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部分幼儿园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混龄教育的尝试,如“部分混龄”或“完全混龄”,“间断性混龄”或“连续性混龄”等,试图补偿独生子女社会化方面的某种缺憾。
在欧美许多国家的幼儿园编班是混龄的,却很少见到混龄教育研究的文献和成果,理由非常明确,因为混龄编班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传统的做法,它的价值在许多有关社会的、认知的研究文献中已经包含了。
同样在德国慕尼黑国家学前教育研究所的研究项目中,赫然呈现出一项混龄教育的国际合作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在于,传统的混龄教育年龄跨度小,仅仅局限于3岁之前的混龄和3—6岁的混龄,现在他们正在研究的是年龄跨度更大的混龄教育模式。
本课题借鉴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和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以幼儿社会性和人格发展为导向,打破幼儿园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探索混龄班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丰富我园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较深远的意义。
研究目标:
1、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呵护幼儿心灵健康成长,让幼儿学会理解、助人、文明;懂得谦让、合作、分享,促使人格和社会性全面发展。
2、探索以混龄编班教育管理为特点,幼儿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幼儿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努力造就一支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孩子、有钻劲、能创新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科研能力,富有科学精神的教师队伍。
3、采用混龄活动的管理和教育方式,形成我园的办园特色,使幼儿园在内涵、精神、特色、氛围上洋溢着时代特征和科学精神。
预期效益:
1、让混龄教育成为办园的特色,组织幼儿混龄活动的有序开展,为幼儿园带来生机和活力。
2、摸索出全园混龄教育经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1)让混龄活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时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会让成人吃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
不同年龄的同伴群体已经很自然地成为了一种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孩子不仅能巩固并重新思考已有的经验,而且还能发展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混龄活动培养幼儿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的良好品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开展混龄活动不仅能提供给孩子相互交往的机会,而且还能解决同龄儿童间的冲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混龄编班,幼儿的年龄不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就不同,他们进行交谈时,彼此就能注意倾听,弟弟妹妹很自然地能接受哥哥姐姐的建议,他们尊重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借助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做起“小老师”。
异龄儿童之间共同生活、交往、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良好途径。
(3)利用混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活动过程中,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异龄孩子之间的交往合作成为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
混龄活动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
首先,能力强的大龄孩子用自己的学习顺序、学习方法,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语言用心地教弟弟妹妹,担任着领导角色,对自己充满信心;其次,能力弱的大龄孩子和小龄孩子在一起,仍然能看到自己的优势,不至于对自己灰心,维护了自尊;第三,能力强的小组孩子能和大组孩子一起活动,能解决原来“吃不饱”的现象,满足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认为自己有时可以超过哥哥姐姐,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第四,能力弱的小组孩子在大组孩子的细心帮助下,没有太大的压力,放松地看和学,反而轻松地掌握了一些技能技巧,掌握了游戏方法,他们在爱和关怀的氛围中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3、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1)提高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观察与反思能力。
开展“混龄教育”研究,需要教师及时观察捕捉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同一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并及时给予幼儿以指导和帮助,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反思预成课程中的不足,并适时调整计划,生成相关的新的课程内容,教师们生成新课程的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2)教师提供、把握材料能力的提高。
混龄教育中区域化游戏活动是较能体现混龄特点的学习形式之一,而以往投放活动材料、设置活动区域都是以教师为主,实施混龄教育以后,教师们能及时观察到幼儿的兴趣点,为幼儿提供所需要的材料,并及时高速和生成新的材料体系,使活动能不断生成新的内容,不断延伸下去,同时材料提供的层次性、多样性、操作性也日趋科学合理。
二、主要内容和最终成果
主要内容:
1、开展全园混龄晨间活动。
体育活动是幼儿喜欢并且参加最多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我们以“大带小、小促大”进行混龄晨间活动,幼儿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克服困难,学会本领,让他们产生一种喜悦心情,感到自己很能干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我们要有计划的安排晨间活动的内容,如民间游戏,集体舞,各类比赛游戏等,形式要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自由活动,在集体活动时,提供4-5个不同年龄要求的游戏同时进行,幼儿可按兴趣选择游戏,这样不仅能有助于幼儿身体发育和健康,而且也能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适应能力。
2、开展全园混龄合作区域化学习活动。
爱活动是幼儿的天性,开展区域活动是针对幼儿的特点所采用的一种适应不同儿童个性需要发展水平的教育形式,根据本园的特点,各班围绕一个内容设置多个活动区域,如围绕科学常识内容,设置保龄球馆、钓鱼台、它喜欢吃什么、恐龙馆、变色区等,围绕生活活动内容,设置美食城,食品加工场等,还有刺绣、纺织、缝制、结构、模型、剪纸、穿彩珠、棋类、ok表演等,教师在材料的提供上表现出创新意识,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新型的、趣味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
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幼儿积极操作,反复实验,自由交往,不懂的、不会的就主动去请教同伴,不管是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都会乐意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相互适应,相互欣赏,在相互磨擦中解决矛盾,达成一种构识,正是由于这各学习和磨擦使幼儿学会了适应,学会了社会公德,逐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
幼儿变得聪明,能干变得自信,大胆。
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咨询者、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又是幼儿愿意交流、愿意倾诉的亲密朋友,孩子们在这样的宽松和谐的大家庭式的混龄环境中,不仅主动获得了多种知识经验和技能,而且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3、开展混龄主题活动、节日活动。
一年中有许多节日,如民间传统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具有纪念意义的三八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这些节日都是我们开展活动的主要渠道。
三八妇女节活动,可让小朋友们合作制作“光荣花”到街上、商店、银行等给阿姨们送花,让哥哥姐姐嘱咐弟弟妹妹:
看见了阿姨要说阿姨辛苦了,祝你节日快乐。
中秋节,组织幼儿带着月饼去慰问武警叔叔,让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为武警叔叔表演节目,和叔叔一起唱“八月十五月儿明------”一起吃月饼,看叔叔表演军体操,参观军营,摸摸叔叔的机枪,和叔叔一起游戏,有的孩子问叔叔,你的家在哪里?
你想妈妈吗?
你到我家去玩玩,好吗?
叔叔我喜欢你,在孩子们心中萌发了一种亲情,学会关心他人,把叔叔当成自己心目中的崇拜偶像。
六一儿童节的亲子活动,是家长和孩子们最快乐、最幸福的日子,表演混龄游戏,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在一起参加游戏,充分地展现孩子们的才华和家长们的关心。
除了节日活动外,全园混龄活动经常开展,如:
哥哥姐姐牵着弟弟妹妹的手,去观赏大自然的美景,陶冶孩子们的身心,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4、混龄教育的社区延伸。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混龄教育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共同配合,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才能达到1+1>2的效果,在家庭和社区中延伸更富有教育活力,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利用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家教讲座、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让家长耳闻目睹,使家长对混龄教育中有于独生子女的成长优势有更深的理解,对混龄教育充满信心。
有效地配合幼儿园的混龄教育,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结交的兄弟姐妹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节假日家长相互邀请相互作客,结伴去社区、郊外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在社区宣传栏里定期展示混龄教育的成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教师、幼儿、家长之间产生互动的教育功能,从而营造出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幼儿园影响一个社区的教育氛围。
最终成果:
㈠实践报告
1、深化混龄教育,推进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
2、反思实践与教师自我成长(人格完善、专业水平提高等)的研究
3、建立教师和家长良好关系,提升家园互动质量的行动研究
4、以混龄自主活动满足幼儿多元发展需要的实践研究
㈡案例集:
1、幼儿混龄自主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解读与回应策略的案例
2、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典型个案
3、主题混龄自主活动实施方案汇总
4、教、学具的设计与应用实例
5、混龄自主活动中会说话的环境创设实例
三、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广泛收集资料,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指导混龄实践。
到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关注报刊杂志和媒体报道,运用电脑与网络上的各大搜索网站,大量收集国内外有关混龄教育的经验,并作去粗存精的整理。
与周边地区有混龄班的幼儿园互联互动,资源共享,多角度多渠道地吸取外界信息和最新动态,加强本园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2、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支持的良好环境,形成一种宽容、和谐、富有弹性的大家庭式的教育氛围,获得多种有益的知识技能,从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成就感。
混龄班所提供的弹性化环境都尊重了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兼顾到他们的个别发展需求,使幼儿在充满温馨和爱心的家庭式的教育环境中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从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真正成为自主、自立、自信的人。
3、教师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从教到建构的转变,
(2)、从强化到兴趣的转变,(3)、从服从到自主(或强制到合作)的转变。
为此,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的园本师资培训:
通过听、读、看、写、画、谈、说、思、学(听专家报告和专题讲座,读理论杂志和瑞吉欧教育思想,看图片、录像及观摩活动,写教育笔记、论文、教学方案,画宣传栏、主题墙,读混龄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说混龄教育在当前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思在反思中发现的问题,学积极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增强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识。
让课题组教师都自觉地投入到混龄教育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中,并以此作为自我发展的舞台。
4、实施新的课程模式,探索混龄教育管理的新途径。
接受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的理念,把生成和预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成活动中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策划活动,把课程设计成富有弹性的项目活动,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注重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活动过程充满大量不期而遇的偶然性,把幼儿年龄段的教育目标内化在心中,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以此为中心,产生方案主题,根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设想孩子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想法,设计编制综合性的主题网络,活动前教师精心计划,作好充分准备。
为幼儿的参与、课程的发展和那些不期而遇的教育契机留下足够的空间。
四、主要特色和成果效益
主要特色:
1、尝试在主题背景下按时段开展混龄自主活动,以充实单一的园本化课程形式——按传统年龄段分班实施的幼儿教育,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改善幼儿的社会化问题,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2、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协调发展,发挥团队整体效应,是当前面临教师群体现状,求得最大化发展的快速通道;惟有满足幼儿优势智能的发展,才能使教育成为幼儿的当前需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以个性化发展推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实践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成果效益:
1、尝试用文化取代制度,为教师提供一个持续、有效、开放、自主的园本研修环境,凝聚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打造合作型学习共同体。
2、植根于常态化教学活动,扎实推进“幼儿混龄自主活动”的实践研究。
创新教研模式,加强专业引领,让每个教师都成为主动研究者,高质量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3、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主动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探究,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完成本项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课题基本经费来源)
(1)我园有一支热心搞好课题研究,进行教科研的师资队伍,有进行课题研究所必须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
课题负责人肖有琴同志一直从事幼儿教育,多年担任幼儿园德育教育,对德育教育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是全国教研课题《注重日常生活渗透,培养幼儿品德教育》的课题组组长、是江西省级课题《民间泥塑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的课题组组长。
发表和交流了《发挥集体凝聚力,树立团体新形象》、《以民间泥塑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等学术论文多篇,组织的省级课题《早期阅读的课程设置及方法探讨》已结题,此课题研究下撰写的论文《带领孩子走进阅读世界》获得省级幼教论文二等奖,并在市、区幼教学会上交流、宣读,并于2003年6月为全市开设早期阅读观摩推广课。
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作为主管领导,具有组织和实施课题研究的诸多便利条件和时间保证。
课题组成员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主要有:
《幼儿混龄晨间活动的组织》、《让幼儿在混龄活动中获得发展》、《混龄活动给孩子带来快乐》等等。
尤其是课题组顾问,市教育局机关党委副书记钟芳华、章贡区教育科王燕英老师,她们曾主持或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能力较强,研究成果颇丰,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有她们的加盟和指导,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2)经费有保证。
为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正常、顺利、有效地实施,我园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须的研究经费,划拨专项经费1万元,主要用于课题的调查、实验材料的添置、师资培训等方面,以保证课题顺利有效进行。
五、本项研究实施的步骤、时间
(一)本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2006年2月—5月):
从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入手,广泛深入地调查在幼儿园实施、开展混龄教育的可行性,做好课题实施前的幼儿前测工作,调查报告,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2)第二阶段:
(2006年6—12月):
在准备阶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而明确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目标体系、课程与内容体系,从而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第三阶段(2007年1月—2007年12月):
在前两个阶段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每年段实验班与对照班各2个,通过一系列的实施方案调整计划,观察调查测试实验情况,搜集有关材料和依据并进行分析,外出观摩,进行中期论证,邀请专家点评,撰写阶段性实验工作专题小结,成果报告,成果展示,补充所需工具和材料,做好课题实施中幼儿成长的跟踪记录;
(4)第四阶段(2008年1月—2008年8月):
综合整理前三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课题实施后的幼儿后测工作。
整理个案材料,撰写专题总结并力求推广应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活动 促进 幼儿 社会性 发展 实践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