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精编版.docx
- 文档编号:6714752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03
- 大小:157.23KB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精编版.docx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精编版.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精编版
第一章:
绪论
1、社会研究:
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2、科学(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三层次(北大2001<简>:
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1)方法论:
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2)研究方式:
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
包括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类型。
四种主要研究法:
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分类:
<1>根据研究目的:
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
<2>根据研究的时间性:
横剖研究和纵观研究;
<3>根据调查范围:
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4>其他分类: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3)具体方法与技术:
包括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
资料分析方法(数据资料:
统计方法、数理方法模拟法;文字资料:
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
其他技术手段和工具。
三个层次相互联系:
方法论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得具体方法和技术。
3、科学:
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特征:
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客观的、可实证的知识体系的结合。
也就是说,是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4、科学三任务:
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5、科学研究:
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
6、科学的性质:
科学知识的性质:
(1)系统性;
(2)因果决定论;(3)普遍性;(4)开放性。
科学研究的性质:
(5)实证性;(6)客观性;(7)明确性;(8)社会性。
7、科学的功能:
技术、学术和社会功能。
8、操作化:
对假设中的概念作出具体定义。
9、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
(2)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3)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
10、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一种了解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活动,而社会研究是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来探索真理的理性认识活动。
11、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
社会研究泛指各种具体的、分门别类地对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研究旨在探索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探索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及结果。
作为社会研究之一的社会学研究更具综合性与实证性特点。
第二章:
社会研究发展史
12、实证主义方法论
(北大92<详>:
试说明在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北大2003<简>:
简述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
(1)孔德提出“观察优于想象”,“实证”含义:
<1>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2)孔德提出社会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3)马克思方法论(复旦98<简>: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
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以唯物辩证法为分析手段,在具体的社会过程和社会联系中探求历史发展规律。
主张通过直接考察现实的“市民社会”来建立社会理论。
(4)杜尔克姆:
把社会事实作为事物来看待。
(社会事实(人大96<名>):
在杜尔克姆看来,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现象是外在于个人的客观地社会事实,个人对社会事实的反应就如同五支队外界刺激的反应一样)
(5)波普尔的证伪理论,“自由想象优于经验观察”
科学知识的起源不是像经验实证主义所描述的那样起源于经验观察和归纳,而是从各种“问题”开始的。
问题促使人们的思索探究,促使人们作出各种假设式回答,然后通过事实证伪而形成知识。
强调自由想象的重要性,自由想象是科学创造中不可或缺的非理性因素。
证伪理论:
波普尔认为不应通过肯定而应通过“否证”来构筑科学理论。
波普尔“假设检验法”或称“试错法”,是杜威的假设演绎法的修正与发展。
假设检验法公式:
P1→TT→EE→P2……式中P为问题,TT为试验性理论,EE为排除错误。
科学家遇到问题(P1)后先提出判断假说(TT),然后通过证伪检验来排除假说中的错误(EE),形成理论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P2),科学理论的发展便照此公式循环往复的进行。
(6)库恩的“范式”概念和“科学发展阶段论”
库恩在对波普尔的假设检验法进行考察时发现,在研究的最初阶段,既在“自由想象”或“大胆假设”时,不同研究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想象”或“假设”,这是由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等等不同。
库恩使用“范式”这一概念来表示这一现象。
范式是指研究问题、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
它是由一整套概念和假定组成,它反映了科学家看待世界、解答问题的基本方式。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规则并非统一的、规范的,而是因人而异、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
他发现各学科的发展都要经历下列阶段:
前科学阶段、常规科学阶段、科学革命阶段、新的常规科学阶段。
<1>在前科学阶段,存在着各种研究范式的相互竞争与相互批判;
<2>常规科学阶段,一门学科开始成熟了,其标志是各个科学家集团统一在一种研究范式中,他们有共同的概念体系、共同的假定和方法论原则;
<3>当这门科学遇到无法解答的新问题,原有的研究范式不适用时,就进入到科学革命阶段,科学家又分为不同的集团,他们求助于哲学思辨和理论创新;
<4>直到有重大的理论或方法的突破,才能使科学家们重新统一在新的范式中,进入新的常规科学阶段。
库恩方法论思想的启示作用:
<1>他把社会历史观和非理性因素引入科学和科学研究过程,打破了“科学万能论”,完善了波普尔的科学发展观;
<2>他的“科学发展阶段论”说明:
存在多种方法论或研究范式。
一种“范式”只有当它能有效地解决某一学科领域的所有新问题时,才能为大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
<3>目前社会科学尚处在前科学阶段或科学革命阶段。
13、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北大92<详>:
试说明在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1)狄尔泰:
由于人具有自由意志,因此人的行为是无规律的,且无法预测的。
此外,社会历史事件都是独特的、偶然的,不存在普遍的历史规律。
因此,对人和社会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而只能以人文科学的主观方法对具体的个人和事件进行解释和说明。
(2)社会学现象学派:
应当通过对社会环境和个人境遇的实地考察,深入到行为者的意义与动机的领域,揭示出指导人们行动的内部逻辑。
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而微的描述实际的社会生活,而不是探求并不存在的社会规律。
上述观点根本否认社会规律和社会事实的存在,完全反对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他在批判实证主义的缺陷的同时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即人文学科的主观方法论。
就此而言是不足取的。
(3)韦伯既反对实证主义,也反对主观主义:
<1>与实证主义不同,他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本质的不同。
后者含有社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主观理解,因此是社会事实是可理解的事实。
必须首先观察行动者的主管思想状态,并依靠研究者的直觉或“理解”对行为的意义作出判断。
<2>与人文学派不同,韦伯指出,由于人的社会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因而是有规律的,对这种规律性的行为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
但是,社会研究对人的行为的因果解释不是仅仅通过外部表现和外部影响,而是还必须通过对人的行为动机的理解。
<3>韦伯认为,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社会规律是不存在的,但是通过对理性行为的理解,就可以找出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可以对人的行为作出预测。
<4>韦伯“社会学”定义:
对社会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以便说明行为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的科学。
韦伯的方法论原则目前为许多社会学家所接受。
(4)历史社会学派:
强调社会学与历史的密切联系。
主张在社会研究中发挥历史和哲学的想象力,运用思辨和比较等方法。
(5)评论:
反实证主义学派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观点,他们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动摇了孔德的实证体系,但是却未能改变社会学的实证传统。
实际上,对实证主义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的社会学家,大多数只是反对照搬自然科学方法或滥用数量分析方法,而并不反对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来建立和检验理论这一实证原则。
]
第三章: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14、社会研究的层次(北大2000<简>:
举例说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层次;浙大2001<简>:
简述社会研究的层次):
(1)宏观层次:
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侧重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社会整体的性质和发展规律。
主题有:
<1>社会变迁研究:
是在文化层次上,即从历史演化的角度来发现并解释社会发展的规律(主要研究方式:
文献研究、历史-比较研究);
<2>社会结构研究:
从社会系统的相互联系入手来分析社会体制;
(主要研究方式:
文献研究、统计调查)
<3>社会行为与态度的研究:
将许多个人的行为或态度视为一个整体,由此来分析、预测人们的社会行动。
(主要研究方式:
统计调查)
(2)微观层次:
微观研究是从个人或群体入手,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交往来发现社会行动的意义、特点与其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
主题有:
<1>人的社会化;
<2>人际关系(主要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实验);
<3>个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统计调查)
(3)社会单位层次:
是从群体结构和集体行为入手,直接考察实际的社会单位,如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和社区:
<1>社会组织研究(主要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统计调查);
<2>社会群体研究(主要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实验);
<3>社区研究(主要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统计调查)
15、整体论与个人论:
(1)整体论认为:
社会的性质不是由其部分的性质决定的。
社会整体决定其各个部分的本质,由此推论出,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是社会整体,更多微信搜:
kaoyan-com,如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等,因为社会现象的存在与变化只能由整体特征或宏观变量来解释,而不能归结为个人特性,即不能还原到个人心理或生理层次。
(2)个人论认为:
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个人,因为个人是有意义行为的唯一承担者,而国家、团体、社会制度等整体概念都是表明人们互动的某种范畴,他们都可以还原为个个参与者的行动。
(3)二者分歧在于:
个体论主张采用分析或分解的方法,并在基础层次上对事物作出解释,而整体论主张通过解释整体的本质来解释各个具体事物。
(4)评价:
整体论(或系统论)是当代富有启发性的新思想。
它正确地强调只有了解一个有机系统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认识系统的本质属性。
但他并没有提供一套研究有机整体的操作方法。
此外,从整体论推导出社会研究应当“从社会整体出发”也是不恰当的:
<1>从分析单位看,整体与个体是相互补充的。
<2>在具体研究中要考虑社会整体的所有联系,不仅难以做到,也没有必要。
<3>实际上,社会现象既是综合的,也是可以区分为各个特殊类型的,这就需要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而不能实现将社会研究限定在某一层次或某种分析单位上。
16、研究范式(北大99<简>:
简述社会学的三种研究范式;北大2002<名>;浙大99<简>:
里尔茨所区分的三种社会学研究范式)
范式:
是指某一特定学科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基本世界观。
里茨尔区分了社会学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
(1)社会事实范式(结构功能学派、冲突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以杜尔克姆的方法论思想和现代的结构功能理论为代表的,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的事实,他们不能还原为个人的事实。
强调对宏观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规范进行研究,在社会结构层次和文化层次探讨社会的本质属性。
(2)社会定义范式(符号互动论、现象学、民俗方法学)。
以韦伯的思想为代表,强调社会现象的主观性质,认为一些宏观的社会现象(如国家、制度、阶级等)都不是有形的实体,它们是由人们的主观定义建立的,因此社会现象是不可能与个人的动机、态度和行为相分离的。
这也是个体主义方法论的主要论点。
社会定义范式强调在微观层次研究人们是如何建立社会、如何在社会中行动的。
(3)社会行为范式(行为理论、交换理论)。
以行为科学的方法论为代表,强调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客观精确地分析,主张用经验的或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更多微信搜:
kaoyan-com,只有通过对人的外部行为进行经验观察,才能认识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地解释社会现象。
(4)评价:
以上几种研究范式都只是强调社会现实的某一侧面,但他们对于全面认识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这几种范式使用的基本假设、概念和研究方式各不相同,不过在实际研究中,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的。
各种范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17、社会规律:
(1)社会总体的统计规律,他只是一概率的方式说明总体的状态或倾向,而并不排除个别的特例。
(2)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所规定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式。
(3)适用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经验规则。
18、投入理解法(北大2000<名>):
即研究者站到被研究者的立场,设身处地地理解行为者的内在动机,主观的判断影响社会行为的内在原因。
19、价值中立(价值无涉)(南大2000<名>):
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判断好坏与善恶,而在于判断真假或是否,因此研究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排除个人的价值观和主观偏好。
20、社会理论的构造(北大95<问>:
简述概念、变量、调查指标的定义、各自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及三者的关系;南大98<简>:
对社会学研究概念举例说明概念的来源;复旦96<简>:
什么是理论、假设、概念、变量、指标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社会理论:
是一套加以系统陈述的,以可靠的经验资料为基础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
(2)理论的基本要素:
<1>概念、<2>变量、<3>陈述、<4>形式。
(3)概念:
它是对研究范围内同一类现象的概括性表述。
<1>实体概念和非实体概念。
<2>综合概念:
由一些低层次的概念构成的概念。
<3>概念组成:
名词、抽象定义和经验内含。
名词是对同一类现象的概括,抽象定义界定这些现象的范围和主要特征,经验内含是由名词所指示的那部分现象,它在经验层次上与名词和抽象定义相对应。
(4)变量:
是概念的一种类型,它是通过对概念的具体化而转换来的。
<1>变量作用:
由于变量具有明确性和可观测性,因此只有使用变量语言才能进行有效的经验研究。
近几十年社会研究科学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不断改进其变量分析方法。
<2>自变量(北大92<名>):
在一组变量中,更多微信搜:
kaoyan-com,能够影响其他变量发生变化,而又不受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
自变量一般是对所研究现象的一种解释。
<3>因变量:
依赖于其他变量,而又不能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
因变量一般是我们所希望解释的现象。
<4>变量间的关系(北大2003<问>:
举例说明在变量关系解释中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异同;南大98<简>:
结合具体命题,说明假相关与因果关系及相关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吉大2000<简>:
简述变量关系的类别;浙大2001<简>:
简述变量间的关系):
相关关系(复旦96<名>):
如果说变量x与变量y有相关关系,即若x有变化、y也有变化,反之也一样。
在相关关系中,一般无法区分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两者是互为因果的。
正相关(直接相关)与负相关(逆相关)
因果关系(南开2001<名>):
在具有相关关系的两变量中,如果明确说明了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了另一个变量的变化,那么这种关系就可以称为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条件:
(1)x和y有相关关系;
(2)x、y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其他因素形成的;
(3)x的变化在时间上先于y的变化。
虚无关系:
从某一个变量的变化很难预计到另一个是以怎样的方式发生变化的。
即表明两变量不存在共变关系。
(5)命题与假设(北大98<名>)
<1>命题是对现象之间的关系的陈述。
用于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2>命题的类型:
公理:
处于理论的最高层次,它是高度抽象的陈述,可以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其他所有的理论命题都可由公理推演出来。
更多微信搜:
kaoyan-com,公理的正确性是由定义或假定而来的,他无法直接被经验检验,而只能通过对他的逻辑推论的检验而得到部分证明。
定理(人大98<名>):
是由公理推导出来的,它可被经验事实来检验。
公理式的理论是以演绎三段论为基本形式的。
经验概括:
不是由公理或定理推导来的,而是通过对大量事实的观察而归纳出来的,它的经验色彩较浓,而抽象程度较低。
假设(南开2001<名>:
科学假设):
在研究之前提出的待检验的命题。
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做尝试性回答,一般来自对某一理论的演绎推理。
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必须能够以变量语言来表述。
假设的陈述方式:
A函数式陈述;B条件式陈述;C差异式陈述。
假设的作用:
A指导研究:
科学研究一般都以假设为起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B逻辑推导:
科学研究就是运用不同抽象层次的假设,来完成由抽象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抽象的往返过程。
C发展理论:
假设经过证实或证伪,可以增进科学知识。
21、理论的形式:
特纳根据理论陈述的不同组织方式区分了当代社会理论的四种主要形式:
(1)思辨理论:
并不关注于解释具体现象,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
缺点:
仅停留在哲学问题的争辩上会使社会理论的建设停滞不前。
(2)分析理论(人大98<名>;人大99<名>)
侧重对人类社会做出类型学的划分,试图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和分类框架。
其中,每一概念都用以指明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分类框架用于把社会分解,使每一经验现象都在分类体系中有一个确定的位置。
一个经验现象一旦被归入某一类型,就可以用这一类型的性质对它做出解释。
缺点:
局限在抽象层次,很难对其理论陈述做出经验检验。
(3)演绎理论:
也称为“形式理论”,是试图仿效自然科学的公理式理论而发展起来的。
这种理论形式上是由一系列不同抽象等级的命题构成的,从高层次命题中可推演出低层次命题,他们可用以解释具体的经验现象。
演绎理论与公理理论的区别:
<1>演绎理论缺乏公认的公理或公设。
<2>演绎理论的逻辑推演不严格。
<3>演绎理论的陈述往往不具有公理理论的普遍性。
(4)模型理论(人大98<名>;人大2000<名>)
一般是由经验概括而来的,抽象层次较低,社会领域中大部分模型是依靠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对经验变量的因果分析建立的。
缺点:
一般知识用于特定的经验现象或事件,很难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
(5)评论:
社会理论的四种形式中,只有演绎理论最具有科学理论的特征,因为只有通过不同抽象等级的命题的联系才能既具有高度概括性,又具有可证伪性。
但是,演绎理论的建立需要将经验研究所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料与理论研究所发展的概念体系及分类框架结合起来。
而在目前的社会研究中,这两者往往是脱节的,这种状况导致了目前社会理论的贫乏和落后。
22、个性解释与共性解释:
(1)个性解释:
对某一独特事件或个人行为的解释,即对其特殊性的解释。
个性解释的类型:
<1>发生学解释:
多用于历史研究,从历史根源或历史发展上说明事件的产生经过;<2>意向性解释:
多用于理解个人行为,通过对行为动机和目的的分析来解释这一行为;
<3>倾向性解释:
类似于意向性解释,用于分析个人行为,但倾向性解是用个人的性格、态度、思想倾向来说明;
<4>多因素解释:
在应用性研究或政策研究中最常用,这种方式是例举各种因素。
(2)共性解释(人大2000<名>)
这种解释方式是试图找出对某一类型的行为或现象都有影响的最主要的因素。
旨在用最少的原因变量去最大限度的解释因果关系的一般模式。
共性解释分为:
<1>因果解释;<2>功能解释
23、因果解释(南大97<简>:
试述因果分析的逻辑方法)
科学的解释是以系统的理论来说明现象之间普遍的因果关系,科学哲学家亨佩尔指出,一个科学解释是由解释项和被解释项组成的。
被解释项是研究这要说明的现象,解释项是一组关于这一现象发生的先决条件的陈述,即原因,由一定规律决定的,因果解释指出某些普遍规律,由于这些规律,那些被称为原因的事项就成为被解释项出现的充分条件,因此,因果解释是演绎性的。
(1)英国哲学家穆勒总结出归纳因果关系的方法:
<1>求同法;<2>差异法;<3>求同求异法;<4>共变法;<5>剩余法。
(2)W.华莱士区分了探求因果解释的物种策略:
<1>原因解释;<2>结果解释;<3>内部构成解释;<4>外部背景解释;<5>分类解释。
24、功能解释(北大94<名>:
结构-功能分析;人大99<简>:
简述“功能解释的理论视角及其缺陷;浙大2000<简>:
如何评价功能解释)
(1)功能解释:
不是说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发现一个现象对它所属的较大体系具有什么功能来解释该现象的存在。
(2)适用范围:
功能解释适于说明一些独特的社会现象,如原始社会的独特习俗,某种社会体制中的道德规范等,还适合于说明一个自我调节系统。
(3)基本假设:
<1>任何社会都象有机体那样有其基本的功能需要(或功能先决条件),只有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社会才能生存下去。
<2>任何社会现象都是与一定的功能需要相联系的,它们都是为满足基本功能需要这一目的而存在的。
(3)评论:
<1>功能解释是一种目的论解释,容易陷入循环论证或同义反复中。
目的论解释以将来的结果中所体现的目的或功能来解释现在或过去的现象。
这不仅不符合逻辑,而且也不满足可检验性这一科学要求。
<2>还被指责为是为现存的社会制度辩护,因为它说明现存的一切制度、机构都是必要的、合理的、都有助于维护社会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
25、中层理论:
由于社会现象复杂多样,需要采用多种解释方式。
个性解释是用于解释日常的现象、独特的历史事件以及涉及主观动机的个人行为。
但科学的社会研究主要采用共性解释,其中演绎理论和功能理论是应用最广泛的解释方式。
演绎理论能满足可检验性和概括性的要求,能对社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但是由于很难将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概括为一些普遍的规律,因而他们的适用范围是很有限的。
而功能解释尽管能有效的说明许多社会现象,但它本身存在很多问题和局限。
目前,许多理论家致力于发展一种具体的、中型的理论,他与经验层次和抽象层次都有较密切的联系,能系统的解释范围较小的社会领域或社会层次中的现象,这就是默顿所倡导的“中层理论”所指示的方向。
第四章:
社会研究的过程
26、科学环:
社会学家华莱士1971年提出社会研究的逻辑模型,即“科学环”。
华莱士用方框表示五个知识部分:
(1)理论,
(2)假设,(3)经验观察,(4)经验概括,(5)被检验过的假设。
用椭圆表示研究各阶段中使用的六套方法:
(1)逻辑演绎方法,
(2)操作方法,(3)量度、测定与分析方法,(4)检验假设的方法,(5)逻辑推论的方法,(6)建立概念、命题和理论的方法。
各个知识部分通过各种方法转换为其他形式。
箭头表示知识形式转换的阶段。
中心线的右边是理论演绎的过程,即把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在这一过程中使用演绎法。
中心线的左边是理论建构的过程,它首先是运用归纳法有经验观察概括出研究结论,然后再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在横剖线的上方属于理论研究,处于抽象层次。
下方属于经验研究。
这一模型是对社会研究中各种逻辑过程的概括,表明了社会研究是从理论、假设、观察、概括或检验新的理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过程。
他的优点在于没有始点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研究 方法 教程 笔记 精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