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6702051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9.16KB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枣阳一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必考题
一、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中华国学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或理论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其具体表现为始终彻底地从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看待世界和人生,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普世关怀和人文实践精神。
国学中的“人文”一词,早在《周易》中已出现。
《易传》在解释贲卦的卦义时说: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意思是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自然界的“天文”现象;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
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根据人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从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
可见,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人文”一词,用以指称人类社会赖以健康发展的文化精神特征,标示“天文”“地文”“物文”等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之本质区别。
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来皆属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采,而“人文”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
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天地,也不同于草木鸟兽。
用荀子的话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里,“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
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
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体认、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关怀。
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求教孔子的故事,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完人。
子曰: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里的“文之以礼乐”,即是强调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能把儒家的道德关怀仅仅限制在伦理或政治领域,其更重要的意义乃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主体性的揭示,也是对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
所谓“主体性”或“本体存在”,皆指人的道德自觉。
用孟子的话说便是人皆有“四心”(或“四德”),因此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是道德自觉;而构成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又是儒家的仁爱学说。
《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即可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
孔子以“仁”界定“人”,即是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把“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再通过推己及人的方法,达到“爱亲则继其爱人”、“孝之放爱天下之民”等社会效果。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又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认为孔子所谓“仁”,乃是仁者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因此“仁”必须是自觉的而“非由外铄”,这样才能由“不忍人之心”,发展为“不忍人之政”,以仁德之心施仁政于百姓,使天下之穷民(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而无告者皆有所养,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选自2018年第5期《社会科学论坛》,略有删减
1.下列对国学中的“人文”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我们国学中的“人文”一词,这在《周易》中可以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B.“人文”既不属于自然之文,也不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之文,而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
C.“人文”一词在国学中可以用来标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与“天文”“地文”“物文”等的本质区别。
D.“人文”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以礼乐道德为主要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B.“仁”字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所以说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是“仁爱”。
C.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
整个社会之所以不断趋于良善,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起作用。
D.孟子认为孔子所说的“仁”表现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人皆有“四德”,这是一种道德自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仁爱学说是构成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其内涵已经超越伦理或政治领域。
B.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推己及人,从仁德到仁政,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C.孔子“文之以礼乐”的思想,强调了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家的人文关怀。
D.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的话来说明仁爱、礼乐道德,这些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柳开,字仲涂,大名人。
父承翰,乾德初监察御史。
开幼颖异,有胆勇。
周显德末侍父任南乐夜与家人立庭中有盗入室众恐不敢动开裁十三亟取剑逐之盗逾垣出开挥刃断二足指。
既就学,喜讨论经义。
五代文格浅弱,慕韩愈、柳宗元为文,因名肩愈,字绍先。
既而改名开,以为能开圣道之涂也。
尚气自任,不顾小节,所交皆一时豪隽。
范杲好古学,尤重开文,世称为“柳范”。
王祐知大名,开以文贽,大蒙赏激。
开宝六年举进士,补宋州司寇参军,以治狱称职,迁本州录事参军。
知贝州,转殿中侍御史。
雍熙二年,坐与监军忿争,贬上蔡令。
会大举北征,开部送军粮,将至涿州,有契丹酋长领万骑与米信战,相持不解,俄遣使绐言求降,开谓信曰:
“兵法云:
‘无约而请和,谋也。
’彼将有谋,急攻之必胜。
”信迟疑不决。
逾二日,贼复引兵挑战,后侦知果以矢尽,俟取于幽州也。
师还,诣阙上书,愿从边军效死,太宗怜之,复授殿中侍御史。
徙全州。
全西溪洞有粟氏,聚族五百余人,常钞劫民口粮畜,开为作衣带巾帽,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使入,谕之曰:
“尔能归我,即有厚赏,给田为屋处之;不然,发兵深入,灭尔类矣。
”粟氏惧,留二吏为质,率其酋四人与一吏偕来。
开厚其犒赐,吏民争以鼓吹饮之。
居数日遣还,如期携老幼悉至。
开即赋其居业,作《时鉴》一篇,刻石戒之。
遣其酋入朝,授本州上佐。
赐开钱三十万。
知环州。
三年,移邠州。
时调民辇送趋环、庆,已再运,民皆荡析产业,转运使复督后运,民敷千人入州署号诉。
开贻书转运使曰:
“开近离环州,知刍粮之数不增,大兵可支四年,今蚕农方作,再运半发,老幼疲弊,畜乘困竭,奈何又苦之?
不罢,开即驰诣阙下,白于上前矣。
”卒罢之。
卒年五十四。
录其子涉为三班奉职。
(节选自《宋史·柳开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气自任 尚:
崇尚B.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辈:
人
C.吏民争以鼓吹饮之 饮:
喝酒D.开贻书转运使 贻:
送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显德末/侍父任南乐/夜与家人立庭中/有盗入室/众恐不敢动/开裁十三/亟取剑/逐之盗/逾垣出/开挥刃断二足指/
B.周显德末/侍父任南乐/夜与家人立/庭中有盗/入室众恐/不敢动/开裁十三/亟取剑逐之/盗逾垣出/开挥刃断二足指/
C.周显德末/侍父任南乐/夜与家人立庭中/有盗入室/众恐不敢动/开裁十三/亟取剑逐之/盗逾垣出/开挥刃断二足指/
D.周显德末/侍父任南乐/夜与家人立/庭中有盗入室/众恐不敢动/开裁十三/亟取剑逐之/盗逾垣出/开挥刃断二足指/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开喜欢讨论经书的义理,仰慕韩愈、柳宗元做的文章,立志开辟圣道途径,因此得到范杲、王祐的赏识。
B.北征大军回来后,柳开到朝中上书,表示愿意参加边防的军队为国家效死力。
宋太宗怜惜他,又让他做了殿中侍御史,官复原职。
C.柳开见识过人,很有谋略。
运送军粮时看穿了契丹酋长求降的阴谋并劝米信加紧进攻。
调任全州时软硬兼施成功处理了粟氏聚族扰民之事。
D.柳开爱护百姓,看到养蚕和农作刚刚开始,百姓却两次被征发运送军粮,倾家荡产, 就为民请命,终于制止了这件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逾二日,贼复引兵挑战,后侦知果以矢尽,俟取于幽州也。
(5分)
(2)常钞劫民口粮畜,开为作衣带巾帽,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使入,谕之曰。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金陵怀古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
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8、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5分)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两句,表现了曹操能文能武的
英雄气概。
(2)屈原《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
(3)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两句名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侯仁之:
行走天下,守望大地
赵婀娜
在北大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侯仁之暮年的故事:
1999年冬夜的一晚,狮子座流星雨爆发,为寻找开阔的观看地带,一些北大师生自发聚集到未名湖南岸、慈济寺遗址旁。
这里,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已静静地仰望天空多时。
当得知老先生就是已88岁高龄的侯仁之,师生们自发地围拢到先生周围,听他讲夜空的广袤、流星的璀璨,还有有关燕园、北京的那些人、那些事……
半个多世纪前,侯仁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
周末,他经常到海淀周围考察,为课程作准备。
一天,侯仁之来到玉泉山西侧,看到一堵墙上面有凿过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着墙的方向向前走,一直走到西山碧云寺、卧佛寺,发现那里也有水槽。
他推想,这可能是过去的引水槽。
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水流到了颐和园昆明湖,又顺着流到北京城里去。
年轻时的这个发现,为他日后从北京的水源入手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找到了第一手资料。
当时中国还没有现代的历史地理学,但从那时起,侯仁之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已经从传统的沿革地理渐渐向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发生转变。
1946年,侯仁之学术历程的转折点。
这一年他来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先后师从于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罗士培教授和英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者和建设者达比。
达比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解是,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征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来改造的。
达比的学术思想对侯仁之影响很大。
194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侯仁之回到了燕京大学。
此时他在学术思想上已完成质的飞跃——打破传统沿革地理学的桎梏,创立中国现代的历史地理学。
1950年,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也标志着他和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在思想上的决裂。
在这篇文章中,侯仁之写道:
“照我所了解的,以往各大学中关于‘中国沿革地理’的讲授,主要是讨论中国历代疆域的消长和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这些问题在一个专修中国历史的学生看来,也许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有关系的方面,有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呢?
”
尽管文章很短,但却影响深远,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步建立。
侯仁之有多个美誉,有人称他为“活北京”,有人赞他为“北京史的巨擘”,而更多的人熟知他,是因为他是“我国申遗第一人”。
1980年春,侯仁之接受了美国和加拿大几所学校的讲学邀请,在远渡重洋之时,他还肩负着一个特殊使命——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师生的强求,带去两块中国城砖。
侯仁之有些纳闷,两块寻常的城砖,北京的小胡同、大杂院里常能见到。
为什么会引起外国学者强烈的兴趣?
一边是视为寻常物,一边却被视为宝贝,城砖的不同际遇令侯仁之陷入沉思。
在美国考察期间,侯仁之第一次听说国际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尽管当时公约诞生已10多年,但在国内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回国后,一刻不停歇,侯仁之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提案:
“建议我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准备争取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获得通过。
不久之后,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
1987年,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批成功入选的世界遗产。
侯仁之也因此成为中国“申遗”第一人。
有关侯仁之,还有许多故事,有关他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有关他的求学经历、赤子之心。
晚年,先生长居燕园。
95岁之前,燕园的师生还能经常看见先生的身影。
近些年来,先生已久卧病榻。
如今,尽管先生已驾鹤西去,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如未名湖畔那尊石碑,提醒着后人,爱脚下一方土地,珍视一段历史和过往,不能让一座城市失去记忆……
(节选自2018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侯仁之在燕京大学毕业后,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
在一个周末,他在玉泉山西侧发现了流向北京的引水槽。
B.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表明他完成了学术思想上质的飞跃,创立了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
C.侯仁之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时,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以及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和建设者达比教授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侯仁之应邀到美国和加拿大讲学时,接触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之后积极努力,终于使我国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
E.本文撷取了侯仁之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热爱祖国,坚持自己的思想,不断求学进取和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事迹,体现了一位学者的伟大人格和奉献精神。
(2)侯仁之是怎样打开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大门”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3)侯仁之有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
请简要分析和概括。
(6分)
(4)为什么侯仁之被称为“我国申遗第一人”?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人站到四根柱子构成的扫描仪当中,只需数秒就能完成人像扫描,之后通过3D建模、数据处理,最后用3D打印出____的人像。
②秦兵马俑,____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③“大老虎的牙齿可厉害了!
”“尖尖的,太可怕啦!
”昨天,昆民市五华区第一幼儿园举办首届幼儿绘本戏剧节,小朋友们把绘本故事演的____。
A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B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C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D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日前,房地产新一轮调控出台政策,在网上引起广泛争议。
房价是继续上涨,还是逐渐回归理性?
绝大多数网友表示对此不抱希望。
B、坚守山村31年,正是这简单却持之以恒的坚守与热爱,他在小山村里创造了全国的“奇迹”。
刘效忠,用事实再次印证了:
用心对待工作,即使再小的岗位,也能做出大事业、取得大成绩。
C、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视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已毫不相干了。
D、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我们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破解经济增长受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难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从清末一直到1980年代,中国人对于汉字汉语的认识有很多误区。
____,____,____。
____,____。
简化字就是在这些语言观、汉字汉语观的背景下产生的。
1在清末的观念是,中国科学落后、教育落后、文化落后、国民素质差,都是汉字繁难造成的
2是汉字不能表音从而汉语文言不一致造成的
3认为西文学起来容易,几乎不花什么时间就可以掌握,运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4到1950年代,继续探索汉语拉丁化,推广汉语拼音新文字,认为中国语言应该走世界大同之路
51980年代计算机兴起后,汉字在输入中遇到难题,汉字再次被怀疑
A、①②③④⑤B、⑤③④②①C、②③④⑤①D、②⑤④①③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5分)
我劝爱读书的朋友们,爱读书当然很好,①____。
人们阅读有六种基本追求,追求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美感;读书也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消费型,为了眼前实用;②____。
前三个层次属消费型,后三个层次属积累型。
就像一个国家除生产型的企业外,还得有能源、交通等基础项目建设。
③____,才能改变人生,创造辉煌。
17、右图是“中国旅游日”标志图案,请描述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
要求:
结合图形揭示其文化涵义,内容完整,语意连贯,表述准确。
(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
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
红、白、黄、蓝。
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他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
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
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和联想?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进行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枣阳一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1、B“人文”只是与由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但仍属于社会之文。
“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缩小了“人文”的范围。
2、B“所以说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是仁爱”一语错,无因果关系,且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孔子以‘仁’界定‘人’”,表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
3、D荀子的话没有涉及仁爱、礼乐道德方面的问题。
4、C(“饮”,这里作动词,意思为“用酒食款待”。
)5、C
6、A(范杲、王祐对柳开的重视都是缘于他的文章。
)
7、
(1)过了两天,敌人又引兵挑战,后来侦察探听到,敌人果然是由于箭用完了,要等到幽州取箭。
(译对大意2分,“逾”“俟”译对各1分,“取”后能补出“箭”1分)
(2)(粟氏家族)经常抄掠人口、粮食和牲畜,柳开为他们做衣服、带子和帽子,又挑选手下武勇和善言辞的官吏三个人,派他们到粟氏家族告诉他们说。
(译对大意2分,“钞劫”“辈”“谕”译对各1分。
)
【参考译文】柳开字仲涂,大名人,他的父亲柳承翰,在宋太祖乾德初年(963)任监察御史。
柳开年幼时就聪明过人,有胆略和勇气。
周显德末年(959),他父亲在南乐做官,一天夜里,柳开与家人站在庭中,有盗贼进屋偷窃,大家都害怕地不敢动,柳开当时才十三岁,立刻取剑追赶盗贼,盗贼爬墙出来。
柳开挥剑斩断他的两个脚趾头。
上学读书后,柳开喜欢讨论经书的义理。
五代时文章风格浅薄柔弱,柳开仰慕韩愈、柳宗元的文章,于是给自己取名肩愈,字绍先。
不久之后又改名开,认为能开辟圣道的途径。
他崇尚气节自由豪放,不拘小节,所交结的朋友都是当时的豪杰。
范杲喜好古学,尤其看重柳开的文章。
当时称为“柳范”。
王祐任大名知府,柳开以文章作为初次的见面礼,大受王祐的赏识和激励。
宋太祖开宝元年(968)他考中进士,补宋州司寇参军,因治理刑狱称职,调本州录事参军。
后任贝州知府,转任殿中侍御史。
太宗雍熙二年(985),犯与监军忿争罪,贬为上蔡令。
适逢宋军大举北征,柳开率领部下送军粮,将要到涿州,有一契丹族酋长率领一万骑兵与宋将米信交战,双方相持不下。
不久,契丹酋长派人来谎说请求投降。
柳开对米信说:
“兵法说:
‘没有相约而请求和好,必有阴谋。
’他们将有阴谋,我们现在赶快进攻,一定会取得胜利。
”米信犹豫不决。
过了两天,敌人又引兵挑战,后来侦察探听到,敌人果然是由于箭用完了,要等到幽州取箭,因此才用这个计谋。
北征大军回来后,柳开到朝中上书,表示愿意参加边防的军队为国家效死。
宋太宗怜爱他,再授予他殿中侍御史。
后来柳开调任全州。
全州西面的溪洞有一个粟氏家族,聚族五百多人,经常抄掠人口、粮食和牲畜。
柳开为他们做衣服、带子和帽子,又挑选手下官吏武勇和善言辞的三个人,派他们到粟氏家族告诉他们说:
“你们能够归附我,就可以得到厚赏.给田和修建房屋来安置你们。
不然的话,就发兵深入你们村,把你们消灭掉。
”粟氏家族非常害怕,就留下两个官吏做人质,粟氏的首领亲自率领四个酋长与另外一个官吏一起来见柳开。
柳开给他们优厚的赏赐,官吏和老百姓都争着以鼓乐欢迎他们,以酒食款待他们。
柳开把他们留着住了几日才送他们回去。
他们按期把全族男女老幼都带了来。
柳开就为他们安排好田地和居室,并做《时鉴》一篇,刻在石碑上以告诫他们。
又派他们的首领入朝,委任他为本州的上佐。
柳开也因处理这件事情有功,皇帝赏钱三十万。
后任环州知府,三年后又调任邠州知府。
这时正值调发邠州的老百姓运送军粮到环、庆二州,已经两次运送,老百姓都倾家荡产。
可转运使还督促老百姓继续运送,老百姓几千人跑到州衙门哭诉。
柳开当时便投书给转运使说:
“柳开最近才离开环州,知道那里的草料和粮食就是数量不增加,也可以支持大军四年。
现在养蚕和农作刚刚开始,一再运送军粮,有一半人被征发,男女老幼都非常疲惫,牲畜和车辆征用已尽,为什么还要让他们们受苦呢?
如果你不停止,我柳开就要快马加鞭赶到京城,在皇帝面前劾奏这件事。
”转运使终于停止了这件事。
死时五十四岁。
朝廷录用他的儿子柳涉任三班奉职。
8、①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
(1分)②“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
(3分)③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
(2分)
9、首联写登上江边古城时怀乡的孤独寂寞之情;中间二联集中写景营造出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作者对国势日衰的悲愁;尾联归结全诗表现出怀古伤今,故国凄凉之感。
赏析:
首句破题,兼点时、地。
为排解乡思而怀古,但往事如烟,相隔久远,难以追寻。
独自踟蹰江边古城,扑入眼帘的只有萧索的秋景。
“悠悠”、“独上”、“满目秋”,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并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呼应。
中间二联,即承接“独上江城满目秋”,着力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
晚烟凄迷中,一只水鸟孤零零地落在僻静无人的沙洲上。
秋雨淅淅沥沥,江面上稀落地飘零着几片帆影,驶向归途。
萧瑟的晚风,把山麓层林的红叶吹得七零八落。
暗淡的寒云密布低空,阴沉沉地似乎要把古城压垮。
一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屏,物象虽不同,却同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
中间二联,融情于景,锻字炼句,显出作者艺术匠心。
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景,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语文 上学 第四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