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 绝对实用.docx
- 文档编号:6698376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134.25KB
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 绝对实用.docx
《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 绝对实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 绝对实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绝对实用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
半径140亿光年
天体系统的形成:
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银河系中心天体(太阳):
质量占99.86%地月系:
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组成地球和月球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总星系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
外观和所处的位置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
0.4~0.75为可见光波段
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常数:
8.24焦/平方厘米·分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黑子→出现于光球层
类型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
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11年)
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
概况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周期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
速度角速度为15°/时。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①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地方时: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经度位置相同的地方,
地方时相同。
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西经反之。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时区和区时:
为了便于使用。
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
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
所求地在已知地东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国际日期变更线:
一条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
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
概况轨道:
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位于近日点,7月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
自西向东
角速度约为每天59’,近日点时较快,远日点时较慢
周期为1年,约为365日6时9分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赤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面。
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23.5°。
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66.5°的夹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名称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五带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对应点选填右图)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黄赤交角存在,地球的公转(自转或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3月21日
赤道
向北
B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向南
A
秋分
9月23日
赤道
向南
D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向北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的概念: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
地理意义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长,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在极圈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极昼现象。
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赤道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四季的更替:
中纬度地区明显。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春秋两季是过渡。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外部圈层
划分依据:
地震波纵波(P波):
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
横波(S波):
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
划分界面莫霍面:
距离地表平均约17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
距离地表约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横波则突然消失
位置:
莫霍面以上
厚度:
平均约17千米,变化规律:
大陆较厚,约33千米,海洋较薄,约6千米地壳。
海拔越高,厚度越大。
组成:
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O、Si、Al;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结构:
上层为硅铝层,相对密度较小,分布不连续。
三大圈层
下层为硅镁层,相对密度较大,分布连续。
位置: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
上地幔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组成。
地幔下地幔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
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位置:
古登堡面以下
地核组成:
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结构:
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内核呈固态态
二、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一般把2000~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海洋水、
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概念: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
矿产:
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气态如天然气
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液态如石油、天然汞
固态如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矿物的分类:
金属矿常见的有赤铁矿、磁铁矿等。
非金属矿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其中,以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矿物最为重要。
(二)岩石
概念:
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岩浆岩:
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分类:
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
如砾岩、白岩、石灰岩、砂岩。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
具有层理构造、有化石。
变质岩:
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
(一)地质循环
概念:
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
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产生影响:
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
则逐渐地消失。
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二)岩石的转化
岩浆→岩浆岩:
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
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
经变质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
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高温熔化成为新的岩浆。
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作用形式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
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使地表趋向平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岩石圈由6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运动(运动或静止)当中,
(2)板块相向运动,就会张裂(碰撞或张裂)形成裂谷。
板块相对运动,就会碰撞(碰撞或张裂)形成山脉、岛弧、海沟。
(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褶皱:
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形成的原因:
地壳运动、内力作用。
岩层上凸的称为背斜、岩层下凹的称为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
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外力作用。
原因背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到了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各地
向斜成山:
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2)断层:
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
地壳运动,压力、张力作用。
上升一侧往往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一侧往往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
(3)现实指导意义:
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背斜下方建隧道,原因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较为坚固,不易积水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流水的侵蚀地貌:
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
流水的堆积地貌:
河口附近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凸(凹、凸)岸形成冲积平原,
山口冲积扇。
风力的侵蚀地貌:
风蚀沟谷、风蚀蘑菇。
风力的堆积地貌:
沙丘、黄土高原的形成。
第三节大气环境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
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差异
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是该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适合于高空飞机飞行。
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后又上升很快。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
选择性性。
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水汽、CO2吸收红外线;
反射:
无选择性。
散射:
有选择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因素、下垫面因素、气象因素。
第三节大气环境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原理: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
异,引起大气运动
受热上升
形成:
地面冷热不均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水平运动
冷却下沉
形成热力环流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
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风向与等
地转偏向力:
(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压线平行风向和等压线斜交
摩擦力:
(近地面、方向与风向相反)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形成因素:
热力因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如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环流和信风带(0°~30°)中纬环流和西风带(30°~60°)
高纬环流和极地东风带(60°~90°)
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原因: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则相反
第三节大气环境(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时间
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7月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1月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
(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形成因素:
海陆分布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冬季亚洲高压流向阿留申低压:
东亚——西北季风
亚洲亚洲高压流向赤道低压:
南亚——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
夏季夏威夷高压吹向印度低压:
东亚——东南季风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
南亚—西南季风—→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第三节大气环境(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
概念:
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分类:
暖气团:
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
冷气团:
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
2、锋面系统
概念:
冷暖气团之间的交界面
分类
概念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实例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
暖和气团移动
阴天、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
气温和湿度骤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冬季的
寒潮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
冷气团移动
云、雨(多为连续性降水)等天气现象,雨区多在锋前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春、夏南方降水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气流状况
气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天气状况
实例
气旋
低气压
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逆南顺)
上升
阴雨
台风
反气旋
高气压
中心向外辐散
(北顺南逆)
下沉
晴朗
伏旱
2、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概念:
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状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水循环又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
过程:
读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及跨流域引水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二、洋流
概念:
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影响:
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洋流与所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量交换来改变其环境特征。
分布规律:
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25°~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
大洋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西风漂流,就性质来讲属于寒流。
(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波浪、潮汐。
洋流形成的成因有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a、b、c、d形成是由于盛行风的吹拂,
a、d由于中纬西风吹拂,b、c由于低纬信风吹拂。
e、f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一部分,性质上属于寒流。
在太平洋里e、f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
在大西洋里e、f分别是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生物学上统称为原核细胞生物。
其中,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它们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
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
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环境基础。
经过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
生物。
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
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
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动物发展阶段:
元古代:
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前期(寒武、奥陶、志留)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中期(泥盆纪)鱼类时代→古生代后期两栖类动物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人类时代。
植物发展阶段:
元古代及古生代早期海生藻类植物时代→古生代中期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后期、中生代中前期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后期、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时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绝一时的恐龙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①人类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因素
人类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
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
②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使自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有利方面:
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不利方面:
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例如,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致使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臭氧、氟利昂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
③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表现一: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表现二: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表现三:
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
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
粉砂和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
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和黏粒较少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
含石块较多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
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
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铁、镁、锰、钙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硅、钠、钾含量高
(二)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
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间接影响:
气候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
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三)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四)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
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
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
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坡度
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
发育土壤厚度
陡峭
较快
浅薄
平坦
较慢
深厚
坡向
温度状况
水分状况
阳坡
接受太阳辐射能多,温度状况好。
蒸发量较大,水分状况差。
阴坡
接受太阳辐射能少,温度状况差。
蒸发量较小,水分状况好。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
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
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这是因为: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 绝对实用 高中地理 必修 知识点 绝对 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