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
- 文档编号:6693541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966.60KB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地图的种类包括:
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比例尺三种表示:
①数字式②文字式③线段式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
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和注记。
3、㈠确定地图上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④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㈡确定地平面方向:
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或雪融化的程度
1.4、比例尺:
分母大范围大内容简。
(小比例尺);分母小范围小内容详(大比例尺)。
分母大的叫小比例尺,分母小的叫大比例尺。
2.比例尺换算:
厘米变千米减去5个0.例如:
1:
100000减去5个0就说明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收集地理信息:
上网(最快)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关系:
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如:
世界地图)
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如:
学校地图)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又回到)大西洋。
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项目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特征
圆,自成纬线圈
半圆
长度分布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
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3、比较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项目
经度
纬度
零度线的确定
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0°纬线)
度数划分
向东西各分作180°
向南北各分作90°
表示方法
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西经用“W”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南纬用“S”
度数的变化
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半球界线
20°W和160°E(东西半球)
赤道(划分成南北半球)
项目
纬度
经度
零度线的确定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划分
向南北各分作90°
向东西各分作180°
表示方法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以南称南纬用“S”
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以西称西经用“W”
度数的变化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半球界线
赤道(划分成南北半球)
20°W和160°(东西半球)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形状
圆(与赤道平行)
半圆(连接南北极点)
长度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长度都相等
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度数
0°——90°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0°——180°
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字母
表示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重要
的经
纬线
0°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
低纬度:
0°——30°
中纬度:
30°——60°
高纬度:
60°——90°
南北回归线:
23.5°N、23.5°S
南北极圈:
66.5°N、66.5°S
东经度与西经度划分:
0°和180°
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
20°W、160°E
西半球:
160°E—180°—20°W
东半球:
20°W—0°—160°E
4、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
0°30°为低纬度(气温高);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气温低)。
7、经纬网的作用:
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8极点方向:
心北四周南,心南四周北。
(即一个人站在北极点四周都是南,一个人站在南极点,四周都是北。
要建一座四周窗户都朝北的的房子,应建在南极点上)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陆地占29%,海洋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
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是杨利伟。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
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4、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
太平洋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5、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
6四大洋:
太平洋:
最大、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大西洋:
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印度洋:
大部分在南半球;
北冰洋:
海冰覆盖,海水浅,位于北半球,跨经度360°.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1、五种地形特征:
平原:
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高原:
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陡峻;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山地:
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最长山脉安第斯山,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两大山脉带: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丘陵:
地面崎岖,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小;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2、七大洲的地形特点:
亚洲:
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
欧洲:
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非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北美洲:
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原和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美洲:
西部山地、东部中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大洋州: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极洲:
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
3、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坡度最平缓的是大陆架,最陡的是大陆坡,最深的是海沟,面积最大的是海盆,最年轻的是海岭。
1、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5种基本类型。
3、我们家乡宣城的地形以:
丘陵和平原为主。
4、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类型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
较高,500米以上
较高,500米以上
较低,500米以下
无一定标准
很低,200米以下
分层设色图上识别
呈片状和块状的黄包
呈条带状的黄褐色
呈片状或小块状的浅黄、浅绿色
四周为黄褐色,中间为黄色或四周为黄色,中间为绿色
呈片状或带状的绿色
等高线图上的识别
等高线在高原边缘较密,面上稀疏而数值较高
等高线密而数值较高,山顶呈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与山地相似但等线数值较低
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而数值与山顶相反,是内低外高
等高线稀疏而且数值很低
平原
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山地
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高原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丘陵
海拔不高,地面起伏,坡度和缓
盆地
周围高,中间低
注意:
1.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
地面起伏小;不同点是: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
2.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
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点是:
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10.世界之最:
最长山安第斯山;最雄伟山喜马拉雅山;最高峰珠峰;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高高原青藏高原;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河亚马孙河;最长河尼罗河;最大盆地刚果盆地;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岛格陵兰岛;最大湖里海。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6、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7、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
8、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9、补充: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部位: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⑤陡崖
陡崖:
等高线重合;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山顶:
等高线中间大、等高线数值越大,海拔越高,数值小,则海拔低;四周小的地形;陡坡: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缓坡反之。
山脊:
等高线由海拔高向海拔低处突出;山谷反之。
第四节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他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互相连接的一块大陆“泛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泛大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涣涣地飘逸分离逐渐的形成了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2、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阿尔卑斯山的隆起(欧洲):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亚洲):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美洲):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日本被称为“火山国,地震邦”: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3、火山地震
①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②分布成因:
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4、世界两大山脉带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世界
第1带
第2带
两大山脉带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
边界的类型
地貌
案例
板块张裂
生长边界
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红海面积扩大、大西洋面积扩大
板块
碰撞
大陆板块与
大陆板块
消亡边界
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系
阿尔卑斯山系
大陆板块与
大洋板块
消亡边界
海沟、岛屿、
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链、
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变化趋势:
缓慢→加快→更快→变慢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
如:
欧洲的德国),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
如:
非洲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世界人口最稠密4个地区:
如①亚洲东部和②亚洲的南部、③欧洲西部、④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
4、世界人口最稀疏4个地区:
①干旱的荒漠②寒冷的极地③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④原始热带雨林
5、人口密度:
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6、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人口增长过快(如:
非洲)
人口增长过慢(欧洲的德国)
产生
问题
资源:
资源紧张、能源短缺;
环境:
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社会:
粮食不足、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压力过大
劳动力短缺
兵员不足
人口老龄化
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___相适应,与___相协调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原因:
①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②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乡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条件比乡村好。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对城市的影响:
①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力的支持了城市的建设与繁荣;②过多的涌入,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膨胀,以及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交通、治安、环境等问题。
7、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人口问题有两个方面:
①人口增长过快:
环境问题(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②人口增长过慢: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增加政府财政和社会福利负担)、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三大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三大人种
体质特征
分布地区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白种人
色浅
波状
鼻高唇薄
较多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
黄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东亚
黑种人
黑色
卷曲
唇厚
很少
非洲中南部、大洋洲、美国
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2、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语。
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3、世界的三大宗教:
宗教
产生
特点
经典
分布
建筑
三
大
宗
教
基督教
1世纪
亚洲西部
信徒最多流传最广10亿
圣经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教堂尖顶
伊斯兰教
7世纪
阿拉伯半岛
穆斯林7亿中国称回教
古兰经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
清真寺圆顶
佛教
前6世纪
古印度
2亿人
佛经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寺庙佛塔
道教
中国本土
中国湖北省武当山
道观
中国的居民中回族和维吾尔族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和蒙古族多信仰佛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1、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形式包括:
城市和乡村。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名称
人口
交通
经济活动
建筑物
城市
多且集中
道路多且宽便利
非农产业(工业服务业)
高且密集
乡村
少且分散
道路少且窄
农业为主
矮且分散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沿河流、山麓、公路分布等。
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
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沿河沿湖;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平原和山麓地带。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3、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自然与文化遗产三大类。
4、我国的主要世界遗产:
万里长城、泰山、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黄山、九寨沟、黄龙、武陵源、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武当山古建筑、布达拉宫、庐山、峨眉山—东山大佛、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天坛
5、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
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的西递村和宏村村落。
6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
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大。
东南亚的民居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高温、多雨。
北非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是因为气候炎热干燥;平顶可以晾晒农产品。
西亚的厚墙小窗屋的优点是_防晒、隔热、防风沙__;中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的优点是_就地取材,成本低,冬暖夏凉_。
中国傣族竹楼的优点是_通风散热、防虫、防潮。
7、外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
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巴西的巴西利亚等。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多变、不稳定
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
4、风向标的读法:
要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风尾,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
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例:
(_西北风六级_) (_北风六级_) (_东北风八级_)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3、气候的两个要素:
气温和降水。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气温的变化:
①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
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1月气温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气温最高,8月最低。
②日平均气温:
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定的气温值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
一个月中所有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年平均气温:
一年中12个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③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气温年较差:
一年内月平均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北半球大陆
北半球海洋
1天中
南半球与北半球
季节正好相反
最冷
1月
2月
日出前后
最热
7月
8月
午后2点(14时)
4、气温的年较差=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
如某地的最高月气温是32℃,最低月气温是-12℃,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44℃。
5、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这是“一山有四季”(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为重要特色。
)、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6、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7、降水形成的条件: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8、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中国降水的形式主要是锋面雨
9、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10、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的主要因素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
(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夏季是12、1、2月。
它们的季节相反。
)
2、影响气候的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基本因素)
气温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赤道附近气温高,两极地区气温低
降水
低纬地区较多,高纬地区较少。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地球的形状
气降
直射的地区,太阳辐射的强度强,气温高;降水多。
地球的运动
气降
“五带”的形成
海陆分布
气温
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也较大。
降水
近海地区降水丰富,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地形地势
气温
海拔高气温低,(1000米,6℃);阳坡比背阳坡温度高
降水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人类活动
气降
①“二氧化碳”→“温室效应”;②“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③工业城区中心气温﹥比郊区高→“热岛效应”
3、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
运转形式
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地理现象(结果)
地球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约24小时)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
地球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约365天)
四季变化(春夏秋冬);五带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4、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五带的比较:
范围
原理
特点
寒带
66.5°~90°
有极昼极夜
获得太阳能量少,气温终年寒冷
温带
23.5°~66.5°
无极昼极夜无直射
气温温和,四季变化明显(中国绝大部分)
热带
23.5°N~23.5°S
有直射现象
获得太阳能量多,气候终年炎热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
㈠根据气温月份分配判定所在半球:
若最高温出现在7、8月,最低温出现在1、2月,可判定为北半球;
若最高温出现在1、2月,最低温出现在7、8月,则判定为南半球。
热带型
亚热带型
温带型
亚寒带型
寒带型
气温指标
最冷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0℃
最热月气温
最热月气温
>16℃
0℃~16℃
最热月气温>18℃
10℃~18℃
<10℃
㈡根据气温数值判定气候带:
㈢、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纬度因素)、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
①纬度因素: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热量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热量少,因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②海陆分布:
气温: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降水:
近海迎风地区降水多,近海背风地区降水少,远离海的地区降水少;
③地形地势:
气温:
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阴坡气温低,阳坡气温高;
降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地理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