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6690785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87KB
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
《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复习资料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一、题型与分值
1、辨析题(4x6'=24分)
2、简答题(3x8'=24分)
3、文本评述题(3x6'=18分)
4、材料分析题(24分)
5、课堂反馈题(10分)
二、主要复习内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植跟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2)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与科学性
答: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从阶级性上讲,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从科学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的理论。
这种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它创立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而且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更重要的是,它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也就能够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现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应;其次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与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2.它包括两个重要方面: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还是精神?
这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时间本源是精神的,属于唯心主义派;第二,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称为可知论者;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知性,称为不可知论者。
3.哲学基本为题的理论意义在于: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2、实践与世界的二重性分化与统一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区分。
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3)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3、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的起源证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
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
总之,万物统一于物质。
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物质世界具体性质和形态无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
(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这一原理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由物质所引起的,都可以从物质运动中获得最终的解释和说明。
。
第二,这一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去改造世界,而决不能从主观想象或书本条文出发。
5、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6、两种发展观的对立
分别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的,形而上学则认为它们是彼此孤立的。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他们都是静止的、不变化的,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从外部寻找事物运动的根源。
7、辩证的否定观
答:
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例如,麦粒的辩证否定,是萌芽、生长。
如果磨面,食用就不是辩证的否定。
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
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第三,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所以,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
第四,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变革、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
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8、两点论与重点论
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也可以是力量的不平衡),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这称之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关系和意义: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
这一原理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两手抓”的重要理论依据。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含义、关系和意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毛泽东)”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
这一原理是分析一对矛盾(不是多种矛盾关系)如改革中的成绩与失误,科学发展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伟人的功与过等的理论依据。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义: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和体现了这一观点和方法。
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1、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2、“主体-客体的关系”与“主观-客观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
人类社会等。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和实践的范畴,主体是从事时间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入主体认识和时间范围的客观事物。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答: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运动规律问题上的基本观点(p63)
认识的本质
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它的具体内涵包括: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的目的是在观念中再现客体固有的结构,性质和规律。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不是直观的,消极的,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积极的,逐步深入的过程。
认识运动规律问题的基本观点: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呈现出一个反复与无限发展的过程。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该是具体的,历史的。
5、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
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
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6、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如何理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答: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也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再没有其他的客观标准了;而且某种理论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结底将由实践来鉴别,这是确定的。
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然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同时,一定条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带有自己的社会历史的局限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
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认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7、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答: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
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
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
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
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
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
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
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
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
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
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人,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答: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答:
其根据在于: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这对范畴概括了人类社会全部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这二者的相互关系问题,是任何一种社会历史理论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各种社会历史理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二)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两种历史观的斗争,归根到底是围绕着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展开的。
(三)两种历史观在其他问题(如关于阶级的起源问题,关于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等等)上的分歧与对立,也是由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的。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需要经常解决的重大问题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三)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有其客观基础和现实根源,同时又和以往社会意识的成果有着历史继承关系。
(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4、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辩证发展的基本观点
答:
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的反映。
5、历史规律客观性的理解
1.规律是客观的,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具有的必然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
人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规律的不可抗拒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4.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作为物质运动的规律,也必然具有客观性。
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从根本上讲就是由于构成规律的各种因素是客观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物质条件也是客观的。
故肯定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与肯定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完全一致
5.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
6、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为什么说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
答:
①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是就人类历史总体而言的,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五种形态的依次演化。
②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就具体国家和民族而言的。
由于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有些民族、国家并不是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秩序依次更替,而是表现出了某种跳跃,即越过某一种或某几种社会形态向前发展。
此外,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的不同,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形态转变中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其特点,也属于社会形态与社会发展道路之多样性的表现。
③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的统一,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并通过多样性表现出来,多样性不能背离统一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7、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的理解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的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是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
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认得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检出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认得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8、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答: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1.唯心史观:
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2.唯物史观:
群众历史观-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不是英雄,而是人民群众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1.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2.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3.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答: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2、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必然王国”看作是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把“自由王国”看作是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3)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3、人的依赖关系与物的依赖关系
答: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
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发展。
那时,在人与人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发展为代价。
4、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形态发展上“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观点
所谓“两个必然”,指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绝不会”指的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
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进一步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的科学信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两个必然”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两个决不会”进一步为这种发展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两个必然”的思想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强调的是实现“两个必然”的客观条件,是对“两个必然”思想的补充和发展;第三,我们既要坚信“两个必然”,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又要坚信“两个决不会”,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历史过程,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