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6687765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0.92KB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案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
2、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
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
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
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北京奥运成功,神七升天,上海世博、广州世大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
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背景介绍
1、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
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
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2、简介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三、解题
1、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
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
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
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
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2、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是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表明作者见解或主张的文章。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
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
二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论述一个伺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
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注音
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
渺茫(miǎo)脊梁(jǐ)诓骗(kuāng)
2、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
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
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
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埋头苦干:
专心地下苦功夫做事。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形容应用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
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地大物博:
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五、初读感知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
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2、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的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填写下边的表格
部分段号在议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揭示的要旨
一1-2揭示对方论点和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二3-5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指出对方论据只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而不能证明失掉了“自信力”。
三6-8间接反驳对方的论证(正面立论)提出论点: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四9作出结论,指出评价方法要评价自信力的有无应看“中国的脊梁”,不应以偏概全。
3、阅读第l、2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
什么论据?
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谬论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其中“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等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揭露了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侵略“只会哀求国联”,采取坚决不抵抗政策的卖国投降的本质。
(2)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原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
4、阅读文章3—5段,思考:
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
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明确]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要想驳斥这一观点,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驳论证了。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着重分析了课文的逐层推进的论证层次,找出了谬论论据和论点及驳斥方式。
七、布置作业
继续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正面观点。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二、理解分析
1、1-2段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
什么论据?
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
谬误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误论据:
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
语句:
“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3、第五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
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
所以被删去。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4、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文章6—8段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证,即谬论论据上所说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是不能代表当时广大人民利益的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
他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败类。
而真正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应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我国自古以来就不泛这样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正确的观点: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
5、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
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6、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明确:
“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7、“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
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
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
8、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
[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
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了上段所立的观点。
9、“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
前者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10、“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你能说出几个吗?
(投影展示4)
学生分组讨论后明确:
A、“埋头苦干的人”:
为了国家利益,执著于某一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
如:
毕升、徐霞客、司马迁、华罗庚、杨利伟、抗震救灾英雄等。
B、“拼命硬干的人”:
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
如:
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C、“为民请命的人”:
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
如:
杜甫、白居易、
柳宗元、包拯、梁启超、鲁迅等。
D、“舍身求法的人”:
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的人。
如:
玄奘、鉴真、如商鞅、谭嗣同、李大钊等。
三、细读品味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明确: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2、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明确:
(l)从人数上看:
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
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
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3、第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学生讨论后明确
“脂粉”:
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
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
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
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4、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人”的含义。
同学讨论后明确:
A、于是有人慨叹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所有中国人)
B、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所有中国人)
D、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大部分爱国的人民)
E、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F、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所有中国人)
5、欣赏品味杂文的语言特色。
(1)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
为什么?
明确:
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
它们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主题探究
这片驳论文。
作者针对当时有心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
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与本文背景相关的鲁迅的另一篇驳论文《“友邦惊诧”论》,学习其驳论点与驳论据的方式。
六、布置作业
整理完成课后练习
七、板书设计:
中┏自夸“地大物博”┓
国┏敌论据┃只希望国联┃┓
人┃┗一味求神拜佛┛┃以偏概全
失┃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掉┃直接反驳:
┏失掉“他信力”
自┃┗发展着“自欺力”
信┃间接反驳:
┏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力┃┗论据:
从古到今 “中国的脊梁”
了┗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吗
八、教学反思:
18、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的作用。
3.学习本文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透彻周密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提出疑问,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
对于本文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学习,采用小组探究,全班交流,师生总结的方式完成。
情感态度:
1.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2.认识怀疑和创造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2.难点:
品味论证语言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明白怀疑和创造之的关系。
四、教学环节
一、导语设计: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时候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和学问和创造有什么关系了,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目的引用名人事例引发学生对怀疑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欲望。
)
1.作者简介(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作者资料,说不全由其他人来补充。
这也是对预习内容的检查)
2.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示:
按照写了些什么?
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去阅读。
)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掌握阅读一般议论文的方法,并提出质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敢于质疑的语文习惯。
从理清文本结构入手,尽量培养学生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在结构和基本内容整理后,提出问题。
)
3.讨论交流:
①我读出了什么?
②我还想知道什么?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的可能有本文的论点,分论点,论证的方法,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还想知道的如个别句子的含义,论据的作用。
有些段落读不懂,如最后一段等。
(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呈现学生阅读结果,把握重点,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可能会参差不齐,但仍需板书到黑板上,体现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
学生互相补充,教师指导解答。
补充重点、板书。
4.合作探究:
①解决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论证方法,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明确作者论述的思路。
(通过采用三种方式,⑴小组讨论解答;⑵学生帮助解答;⑶老师指导学生解答。
直到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为止。
)
②围绕分层和“论证语言”两方面进行。
(1)讨论文章第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2)辨析第六段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否去掉,四个分句能否调换顺序。
(设计意图:
对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学习,采用小组探究,全班交流,师生总结的方式完成。
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适当指点语言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加以体会。
)
5课后总结.: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高尔基曾经说过:
“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对于过去的文化,毛泽东曾经说过:
“要批判地吸收”;邦达列夫(原苏联)曾经说过:
“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怀疑,在探索”。
书上说的,难道还要怀疑吗?
怀疑与学问有什么关系呢
6.拓展延伸:
你一定有过不少怀疑的经历。
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
7.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中心论点:
做学问“须疑”与“会疑”。
分论点:
1.怀疑是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2.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证。
8.教后反思:
19、谈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汲取、推敲、根深蒂固、孜孜不倦”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3.了解看问题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认识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富于思辨色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评价作者的观点。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句话的含意。
2.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
1+1等于几?
其实答案可以有很多。
比如:
(一个男子)+(一个姑娘)=一个家庭
(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
(一把锯子)+(一片森林)=一片荒漠
(一支笔)+(一张纸):
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
(雪)+(太阳)=水、春天……
同样一个问题,只要充分发挥创造力,答案就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我们学习来《谈创造性思维》,探究创新奥秘。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罗迦‧费·因格(1948—),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
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
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
《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汲(jí)取根深蒂(dì)固锲(qiè)而不舍孜(zī)孜不倦
(2)词语释义
汲取:
吸取。
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
答案示例:
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2.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答案示例:
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
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一事理的?
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方式符合客观实际,遵循自然规律。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作者先从反面论证。
“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然后从正面论证。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
正反对比论证,说理更全面,更透彻。
(2)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结论的?
答案示例:
作者通过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指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
(3)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明确作者的思维流程。
答案示例:
本文围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题从多层面展开论述。
先剖析了“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错误,解决人们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又论述了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要素,进而阐明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拥有创造力需要具备三个关键性的要素。
本文逐层论述,由分到总,思路清晰。
(4)课文选用约翰·古登贝尔克和罗丝·布歇尔两个什么例子来证明什么观点?
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
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九年级 语文 第五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