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要求篇目个人整理.docx
- 文档编号:6683504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3.46KB
世说新语要求篇目个人整理.docx
《世说新语要求篇目个人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要求篇目个人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说新语要求篇目个人整理
德行第一
【题解】德行指美好的道德品行。
本篇所谈的是那个社会士族阶层认为值得学习的、可以作为准则和规范的言语行动。
涉及面很广,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时的道德观念,内容丰富。
忠和孝,即效忠君主和尊顺、侍奉父母,自古就是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本书必然加以重视。
所以,宁死不投降,为旧主殉节得到颂扬。
孝行是巩固家庭的基础,这里有好几则文字从多方面宣扬了孝行,甚至说它的感染力无穷,不但能感动冥顽不灵者,还能惊天地而位鬼神,于冥冥之中善有善报,让孝子得到“纯孝”之报。
书中还点明孝顺和其他美德是相辅相成的,例如第38则说范宣小时候懂得孝敬,长大后“洁行廉约”,操守可嘉。
孝顺又和敬老尊贤密不可分。
敬老也是古人赞赏的美德,第33则记下谢安小时借老的故事;至于尊贤,在好几则里都曾涉及。
篇中还强调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不能自命不凡,要处处谦虚谨慎;应该心平气和,喜怒不形于色;不怕犯错误,知过必改才是有德;生活要俭朴,不能暴珍天物,连掉落的饭粒也要捡起来吃;为官要清廉,不能汲汲于名利.保持情操高洁,追求高尚的事业,以发扬名教为己任。
在对入关系上,提倡慎于待人接物,与人为善,不轻易褒贬人物;要重人轻物,仗义疏财,以至重义轻生;还有知恩必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等。
这多是值得肯定的。
其宁一些主张跟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分不开。
例如第15则记阮籍“未尝臧否人物”。
第16则记嵇康是“未尝见其喜温 之色”。
这都透露出当时司马氏统治的陰森恐怖。
每个时代所特有的道德观念,决定人们的言行,支配着人们对人、对物,对事的取舍。
例如人们认为隐士是清高的,并不把归隐看成逃避现实的表现,所以隐士也成了高洁的名士而受到尊敬。
又如强调做人要旷达,气量恢宏,兼容并包,“如万顷之败”,虽深不可测,也同样受人尊敬。
此外,一些不符合礼制的做法也在反对之列,反对这类做法,也正是维护道德的表现。
例如第35则反对不符礼制、没有节制的祭祀;第39则认为离婚是一种过错;第23则反对放荡不羁等。
也有一些条目所涉内容跟德行没有多少联系。
例如记载各用不同方法治家而殊途同归;赎出刑徒用为官吏等等。
道德品行是适应社会和统治阶级的要求而产生的,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变。
五四运动就已经提出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口号,今天更容易明白,不能以古人的褒贬为褒贬。
当然,在反对某些陈腐道德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历史上某些正确的道德观念及优良的道德传统,还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陈仲举言为士则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①。
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②。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③。
主簿白:
“群情欲府君先人廨。
”④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⑤。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
【注释】①陈仲举:
名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
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
按:
这一句说他的言行是士人、世人的榜样。
士:
读书人。
②登车揽辔:
坐上车子,拿起缰绳。
这里指走马上任。
揽,拿住;辔,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③豫章:
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 西省南昌县)。
太守:
郡的行政长官。
徐孺子:
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
④主簿:
官名,主管文书簿籍,是属官之首。
白:
陈述;禀报。
府君:
对太守的称呼。
太守办公的地方称府,所以称大守为府君。
廨(xiè):
官署;衙门。
⑤式商容之闾:
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志来表彰他。
式,等于表,表彰;商容是商纣时的大夫,当时被认为是贤人;闾,指里巷。
【译文】陈仲举的言论和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是世人的模范。
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国家政治。
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
主簿禀报说:
“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进官署视事。
”陈仲举说:
“周武王刚战胜殷,就表彰商容,当时连休息也顾不上。
我尊敬贤人,不先进官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
郭林宗至汝南
(2)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①;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②。
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③。
”
【注释】①郭林宗:
名泰,字林宗,东汉人,博学有德,为时人所重。
造:
到..去,造访。
袁奉高:
名阆(làng),字奉高,和黄叔度同为汝南郡慎陽人,多次辞谢官府任命,也很有名望。
曾为汝南郡功曹,后为太尉属官。
郭泰说他的才德像小水,虽清,却容易舀起来。
“车不”两句:
车不停轨、鸾不辍轭两句同义,指车子不停留,这里形容下车时间短暂。
轨,车轴的两头,这里指车轮。
鸾,装饰在车上的铃子,这里指车子。
轭,架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
②弥日:
终日;整天。
信宿:
连宿两夜。
③汪汪:
形容水又宽又深。
陂(bēi):
湖泊。
器:
气量。
【译文】郭林宗到了汝南郡,去拜访袁奉高,见面一会儿就走了;去拜访黄叔度,却留宿一两天。
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
“叔度好比万顷的湖泊那样宽阔、深邃,不可能澄清,也不可能搅浑,他的气量又深又广,是很难测量的呀!
”
客有问陈季方
(3)客有问陈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①”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侧之高,下有不测之深②;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③。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
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
【注释】①家君:
父亲。
对自己或他人父亲的尊称。
荷(hè):
担当;承受。
②阿(ē):
山的拐角儿。
切(rèn):
长度单位,一何等于七尺或八尺③渊泉:
深泉。
【译文】有位客人问陈季方:
“令尊太丘长有哪些功勋和品德,因而在天下享有崇高的声望?
”季方说:
“我父亲好比生长在泰山一角的桂树;上有万丈高峰,下有深不可测的深渊;上受雨露浇灌,下受深泉滋润。
在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呢!
不知道有没有功德啊!
”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4)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 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
”①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②。
【注释】①荀巨伯:
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
胡 :
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 。
子: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②班军:
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
【译文】荀巨伯到远处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强盗攻打郡城,朋友对巨怕说:
“我这下活不成了,您可以走了!
”巨伯说:
“我远道来看您,您却叫我走;损害道义来求活命,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干的事吗!
”强盗进了郡城,对巨伯说:
“大军到了,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汉,竟敢一个人留下来?
”巨伯说:
“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宁愿我自己代朋友去死。
”强盗听了互相议论说:
“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有道义的国家!
”于是就把军队撤回去了,全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华歆遇子弟甚整
(5)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①。
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②。
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③。
【注释】①华歆:
字子鱼,汉桓帝时为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太尉。
同邴原、管宁一起在外求学,三人很友好,当时人们称他们三人为一龙,说华歆是龙头。
管宁是龙腹,邴原是龙尾。
闲室:
静室,这里指家庭。
朝典:
朝廷的礼仪。
②恣:
任凭。
柔爱:
和睦、友爱。
③二门:
两家。
雍熙:
和乐。
轨:
法则;准则。
【译文】华歆对待子弟很严肃,虽然是在家里,礼仪也像在朝廷上那样庄敬严肃。
陈元方兄弟却是尽量实行和睦友爱的办法。
但是两个家庭内部,都没有失掉和睦安乐的治家准则。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
(6)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①。
【注释】①阮嗣宗:
阮籍,字嗣宗,魏代人,竹林七贤之一,是著名的文学家。
在大将军,晋文王司马昭辅政时,任大将军从事中郎。
步兵校尉。
对可马氏的黑暗统治抱消极抵抗的态度,谈玄学,纵酒,不议论别人,行为狂放,不拘礼法。
玄远:
奥妙深远。
臧否(Pǐ):
褒贬;评论。
【译文】晋文王称赞阮嗣宗是最谨慎的,每逢和他谈话,他的言辞都很奥妙深远,未曾评论过别人的短长。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
(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①。
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②。
武帝谓刘仲雄曰:
“卿数省王、和不③?
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
”仲雄曰:
“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④。
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⑤。
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
【注释】①王戎:
字濬冲,晋代人。
受命征伐吴国,吴国平定后,封爵安丰侯。
任光禄勋、吏部尚书,因母亲丧事离职。
服丧期间,不拘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
和峤(qiáo):
字长舆,任中书令、尚书,因母亲丧事离职。
服丧期间,谨守礼法,量米而食,不多吃饭,但不如王戎憔悴。
大丧:
父母之丧。
②鸡骨支床:
指骨瘦如柴,意同下文的哀毁骨立。
③刘仲雄:
名毅,字仲雄,为人刚直,任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
卿:
君称臣为卿。
数(shuò):
屡次;经常。
省(Xǐng):
探望。
不:
同否。
④哀毁骨立:
形容悲哀过度,瘦弱不堪,剩个骨架立着。
⑤生孝:
指遵守丧礼而能注意不伤身体的孝行。
死孝:
对父母尽哀悼之情而至于死的孝行。
【译文】王戎和和峤同时丧母,都因为尽孝得到赞扬。
王戎骨瘦如柴,和峤哀痛哭泣,礼仪周到。
晋武帝对刘仲雄说道:
“你经常去探望王戎、和峤吗?
听说和峤过于悲痛,超出了礼法常规,真令人担忧。
”仲雄说:
“和峤虽然礼仪周到,精神状态没有受到损伤;王戎虽然礼仪不周,可是伤心过度,伤了身体,骨瘦如柴。
臣认为和峤是生孝,王戎是死孝。
陛下不应为和峤担扰,而应该为王戎担忧。
”
王安丰遭艰
(8)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①。
裴令往吊之,曰:
“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濬冲必不免灭性乏讥②。
”
【注释】①王安丰:
就是第17则中的王戎。
艰:
父母丧。
至性:
纯真的天性。
②灭性:
指因为哀伤过度而毁灭性命。
《孝经·丧亲章》“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所以哀伤过度而丧命,古人认为是不合圣人之教的。
【译文】安丰侯王濬冲在服丧期间,哀毁之情超过一般人。
中书令裴楷去吊唁后,说道:
“如果一次极度的悲哀真能伤害人的身体,那么濬冲一定免不了会被指责为不要命。
”
顾荣在洛陽
(9)顾荣在洛陽,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
因辍己施焉①。
同坐嗤之,荣曰: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②后遭乱渡江 ,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③。
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④。
【注释】①行炙人:
传递菜肴的仆役。
炙,烤肉。
因:
于是;就。
辍己:
指自己停下来不吃,让出自己那一份。
②嗤(chī):
讥笑。
③左右:
帮助。
④所以:
缘故。
【译文】顾荣在洛陽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情,就把自己那一份让给了他。
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顾荣说:
“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
”后来遇上战乱过江 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
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原来就是得到烤肉的那个人。
祖光禄少孤贫
(10)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力母炊爨作食①。
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②。
有人戏之者曰:
“奴价倍婢。
”祖云:
“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③!
”
【注释】①祖光禄:
祖纳,字士言,东晋时任光禄大夫。
炊爨(cuàn):
生火做饭。
②王平北:
王义(yì),字叔元,曾任平北将军。
饷:
赠送。
取:
任用。
中郎:
近侍之官,担任护卫、侍从,所以下文戏称为奴。
③百里奚(xī):
人名。
关于百里奚,历史上有不同记载,据《史记·秦本纪)载,百里奚是春秋时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时俘虏了他。
逃跑后,被楚国人抓住,秦穆公听说他有才德,就用五张羊皮赎了他,授以国政,号为五羖大夫。
羖(gǔ):
黑色的公羊。
【译文】光禄大夫祖纳少年时死了父亲,家境贫寒,他生性最孝顺,经常亲自给母亲做饭。
平北将军王义听到他的好名声,就把两个婢女送给他,并任用他做中郎。
有人跟他开玩笑说:
“奴仆的身价比婢女多一倍。
”祖纳说:
“百里奚又何尝比五张羊皮轻贱呢!
”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
(11)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①。
王丞相往看之②。
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③。
王曰:
“胡 威之清,何以过此④!
”即启用为吴兴郡。
【注释】①住泊:
停泊。
青溪渚(zhǔ):
地名,临近建康。
②王丞相:
王导,字茂弘,辅助晋元帝经营江 左,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后任丞相。
③卒:
通“猝”(cù),突然。
舫
(fǎng):
船。
殆(dài):
几乎。
④胡 威:
人名。
胡 威的父亲胡 质为官清廉,做荆州刺史时,胡 成从京都去看他。
胡 威回家时,他只给了一匹绢做口粮钱。
胡 威一路上自己打柴做饭,胡 质手下一个都督在途中常资助胡 威。
胡 威问明情况后,把那匹绢给了都督,并把这事告诉了父亲。
胡 质认为这有损于自己的清廉,就把那个都督抓来打了一百棍,把他开除了。
【译文】周镇从临川郡解任坐船回到京都,还来不及上岸,船停在青溪渚。
丞相王导去看望他。
当时正是夏天,突然下起暴雨来,船很狭窄,而且雨漏得厉害,几乎没有可坐的地方。
王导说:
“胡 威的清廉,哪里能超过这种情况呢!
”立刻起用他做吴兴郡太守。
晋简文为抚军时
(12)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①。
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②。
门下起弹,教曰:
“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③
【注释】①晋简文:
晋简文帝司马昱(yù),即位前封会稽王,任抚军将军,后又进位抚军大将军、丞相,床:
坐具。
古时候卧具叫床,坐具也叫床。
听:
听凭;任凭。
②参军;官名,是将军幕府所设的官。
手板:
即“笏”,下属谒见上司时所拿的狭长板子,上面可以记事。
魏晋以来习惯执手板。
批杀:
打死。
说:
通“悦”,高兴。
按:
大概因为不高兴,就有责备,所以下文才说”以鼠损人”。
③门下:
门客,贵族家里养的帮闲人物,教:
告诉。
无乃:
恐怕。
用来表示语气比较缓和的反问。
【译文】晋简文帝还在任抚军将军的时候,他坐床上的灰尘不让擦去,见到老鼠在上面走过的脚印,认为很好看。
有个参军看见老鼠白天走出来,就拿手板把老鼠打死,抚军为这很不高兴。
他的门客站起来批评,劝告他说:
“老鼠给打死了,尚且不能忘怀;现在又为了一只老鼠去损伤人,恐怕不行吧?
”
范宣年八岁
(13)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①。
人问:
“痛邪?
”答曰:
“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②。
”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③;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
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
“人宁可使妇无裈邪?
”④范笑而受之。
【注释】①范宜:
字宣子,家境贫寒,崇尚儒家经典。
居住在豫章郡,后被召为太学博士、散骑郎,推辞不就。
挑:
挑挖;挖出来。
②“身体”句:
语出《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身,躯干。
体,头和四肢。
③洁行:
品行高洁。
廉约:
廉洁俭省。
韩豫章:
韩伯,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
遗(wèi):
赠送。
④裈(kūn):
裤子。
【译文】范宣八岁那年,有一次在后园挖菜,无意中伤了手指。
就大哭起来。
别人问道:
“很痛吗?
”他回答说:
“不是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因此才哭呢。
”范宣品行高洁,为人清廉俭省,有一次。
豫章太守韩康伯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肯收下;减到五十匹,还是不接受;这样一路减半,终于减至一匹,他到底还是不肯接受。
后来韩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
“一个人难道可以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
”范宣才笑着把绢收下了。
王子敬病笃
(14)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①。
子敬云:
“不觉有馀事,唯忆与郗家离婚②。
”
【注释】①王子敬:
王献之,字子敬,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信奉五斗米道,“道家”句:
道家,本来指一个学术派别,这里指道教,具体指五斗米道,这是一种道教团 体,东汉未张陵创立,利用符咒辟邪驱鬼,为人治病。
受道的人出五斗米。
有病就请道家做章表,写明病人姓名、服罪之意,向上天祷告除难消灾,这叫上章。
病人要但白自己的罪过,这叫首过。
由来;向来;一向。
异同得失:
异同和得失是两个们义复词。
异同,指异,即和平常不同的;得失,指失,即过失,过错。
②郗家:
王献之娶郗昙的女儿为妻,后离婚。
【译文】王子敬病重,请道家主持上表文祷告,本人应该坦白过错,道家问子敬一向有什么异常和过错。
子敬说:
“想不起有别的事,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
”
殷仲堪既为荆州
(15)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馀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①。
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②。
每语子弟云:
“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③。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④!
尔曹其存之⑤!
”
【注释】①殷仲堪:
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任荆州刺史,太元十九、二十年,荆、徐二州水灾。
他笃信天师道,生活俭省,可是事神不借钱财。
水俭:
因水灾而年成不好。
俭:
歉收。
五碗盘:
古代南方一种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组成,形制较小(参看《文史知识》1991年第5期骆晓平文)。
啖(dàn):
吃。
②率物:
率人,为人表率。
真素:
真诚无饰;质朴。
③方州:
州。
豁(huò):
抛弃。
时意:
时俗。
④常:
常态。
“焉得”句:
意指不能因为登上高枝就抛弃树干,比喻不能因为身居高位就忘掉了做人的根本。
⑤其:
表命令、劝告的语气副词,大致可译“还是、要”。
【译文】殷仲堪就注荆州刺史以后,正遇上水灾歉收,吃饭通常只用五碗盘,除外没有其他荤菜;饭粒掉在盘里或坐席上,马上捡起来吃了。
这样做,虽然是想给大家做个好榜样,也是因为他的本性质朴。
他常常告诫子侄们说:
“不要因为我担任一个州的长官,就认为我把平素的生活习惯抛弃了,现在我的这种习惯并没有变。
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做了官就丢掉做人的根本呢!
你们要记住我的话!
”
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
(16)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①。
觊亦即晓其旨。
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②。
意色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③。
时论以此多之④。
【注释】①桓南郡:
指桓玄。
桓玄字敬道,继承了他父亲桓温 的爵位,封为南郡公,和殷仲堪是好朋友。
杨广:
殷仲堪为荆州刺史时,任用杨广的弟弟杨佺期为司马。
殷仲堪起兵反,把军旅之事全部交 给佺期兄弟掌握。
殷觊(jì):
字伯通,任南蛮校尉,是掌管南蛮地区的长官。
他是殷仲堪的堂兄,殷仲堪想邀他起兵谋反,殷觊不参加;杨广劝仲堪杀了殷觊,仲堪不同意。
殷觊也自动让了位。
树:
树立;建立。
②因:
趁着。
行散:
魏晋士大夫喜欢服五石散,吃后要走路,以便散发,这叫行散。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说:
”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
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
”“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既显,名曰‘散发’。
倘若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
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名曰‘行散’。
”率尔:
轻率;随便。
下舍:
住宅。
③萧然:
悠闲的样子。
斗生:
指春秋时楚国令尹(宰相)子文,就是斗穀於菟
(Dòugòuwūtú)。
据《论语·公冶长)说,他三次做令尹,没有一点高兴的神色,又三次被罢官,也没有一点怨恨的神色。
愠(yùn):
怨恨。
④多:
称赞。
【译文】当初,南郡公桓玄和杨广一起去劝说荆州刺史殷仲堪,认为他应该夺取殷觊主管的南蛮地区来建立自己的权力。
殷觊也马上明白了他们的意图。
一次趁着行散,随随便便地离开了家,便不再回来,里里外外没有人事先知道。
他神态悠闲,和古时候的楚国令尹子文一样没有怨恨。
当时的舆论界就因为这事赞扬他。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
(17)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①。
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
“若谢我,当释罪②。
”企生答曰:
“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
”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③。
答曰:
“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
”桓亦如言宥之。
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 ;胡 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⑤。
【注释】①“桓南”句:
公元399年,桓玄攻据荆州,杀殷仲堪。
荆州人士无不谒见桓玄,独罗企生不去,被桓玄逮捕杀害。
收:
收捕;逮捕。
将佐:
将领和僚属,十许人:
十来人。
罗企生:
字宗伯,在殷仲堪幕府任咨议参军,掌管谋划。
殷仲堪败走,文武官员没有谁送行,只有罗企生随从。
②谢我:
向我谢罪。
③市:
刑场。
何言:
意思是“言何”,说什么。
④嵇康:
见第16则注①。
嵇绍:
嵇康的儿子。
嵇康被司马昭诬害处死。
但嵇绍在晋代累升至散骑常侍。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晋惠帝亲征成都王司马颖,败于荡陰,百官逃散,独嵇绍以身保卫惠帝而死。
罗企生引述这件事,是要求桓玄不搞株连,不杀害他的弟弟。
⑤问:
消息。
【译文】南郡公桓玄打败荆州刺史殷仲堪以后,逮捕了殷仲堪的将佐十来人,咨议参军罗企生也在里面。
桓玄向来待企生很好,当他打算杀掉一些人的时候,先派人去告诉企生说:
“如果向我认罪,一定免你一死。
”企生回答说:
“我是殷荆州的官吏,现在荆州逃亡,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脸向桓公谢罪!
”绑赴刑场以后,桓玄又差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
企生答道:
“过去晋文王杀了嵇康,可是他儿子嵇绍却做了晋室的忠臣;因此我想请桓公留下我一个弟弟来奉养老母亲。
”桓玄也就按他的要求饶恕了他弟弟。
桓玄原先曾经送给罗企生母亲胡 氏一领羔皮袍子;这时胡 氏在豫章,当企生被害的消息传来时,当天就把那领皮袍子烧了。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
(18)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①。
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连,见者以为真孝子②。
【注释】①孔仆射:
孔安国,晋孝武帝时历任侍中(皇帝的近侍官)、太常(管祭祀礼乐)、尚书左右仆射等职。
豫:
喜悦;幸福。
眷接:
恩宠 和接待。
②烈宗:
晋孝武帝庙号,即死后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
山陵:
帝王的坟墓,这里指归山陵,即死。
羸瘦:
瘦弱。
重服:
孝服中之重者,即父母丧时所穿的孝服。
涕泗:
眼泪和鼻涕。
【译文】仆射孔安国任晋孝武帝的侍中,幸福地得到孝武帝的恩宠 礼遇。
孝武帝死,当时孔安国任太常,他的身体一向瘦弱,穿着重孝服,一天到晚眼泪鼻涕不断,看见他的人都认为他是真正的孝子。
言语第二
【题解】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
魏晋时代,清谈之风大行,这不仅要求言谈寓意深刻,见解精辟,而且要求言辞筒洁得当,声调要有抑扬顿挫,举止必须挥洒自如。
受此风影响,士大夫在待人接物中特别注重言辞风度的修养,悉心磨炼语言技巧,使自己具有高超的言谈本领以保持自己身分。
本篇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非常简洁,可是一般却说得很得体、巧妙,或哲理深迢,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机警多锋,或气势磅礴,或善于抓住要害一语破的,很值得回味。
在处世待人中.遇事常需要讲道理,这就要求抓准事物或论点的本质要害、是非得失来表述,否则说服不了人。
甚至容易言不及义。
例如第52则记:
“庾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
公曰:
‘此至佳,那得在?
’法畅曰:
‘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真可谓一语破的。
有时,一种行为、一种见解可能受指摘甚至误解,须要辩解清楚。
如果善于辩明,容易折服对方,甚至他得到对方欣赏,除难消灾。
例如第25则记:
西晋时尚书令乐广的女儿嫁成都王司马颖,后来司马颖起兵讨伐朝廷中掌权的长沙王司马乂,司马乂便追查乐广和司马颖有无勾结,乐广只用一句话从容反诘:
“岂以五男易一女?
”意谓不会为了一个女儿而让五个儿子被害,结果司马乂“无复疑虑”。
这是抓住五比一、重男轻女的习 俗来权衡轻重利弊以折服对方。
在交 谈、论辩中,也常常须要反驳对方的论点,如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更易压倒对方。
例如第2则记:
有说“月中无物”会更明亮,徐孺子反驳说: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这是避开谈月亮,把着眼点放在有物无物上。
只因有了瞳子,才看得清楚,这是不言自明的。
古人说话,喜欢引证古代言论、事实或典籍,这是一种时尚。
引用恰当,会增强说服力,也能增添许多情趣,活跃气氛,所以认为是能言善辩。
本篇引用古事、古语的地方不少。
说话也强调善用比喻。
如果能抓住两个人、物、事之间的类似点来比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说新语 要求 篇目 个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