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抗滑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6682763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155.74KB
路基抗滑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路基抗滑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抗滑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抗滑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路基抗滑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
XX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XX高速公路土建第X分部
1、工程概述
三汇互通段抗滑桩共有三段,共72根。
其中互通内(K41+681~K41+745)与K41+745~K41+949左侧边坡有抗滑桩38根,其桩体尺寸分1.6m×2.0m、1.8m×2.4m两种,最小桩长10.2m,最大桩长22.6m;YK41+735.1~YK41+934.9右侧路肩有抗滑桩34根,其桩体尺寸分1.8m×2.4m、2.0m×2.5m、2.0m×3.0m三种,最小桩长14.4m,最大桩长30.1m
本段抗滑桩位于三汇隧道进口处,地质条件复杂,表层为3~10m厚的粉质粘土夹碎石,下部为泥灰岩,稳定性差。
而且该段坡面陡峻、加之受地形条件限制,施工难度较大。
2、编制依据、原则、范围及目的
2.1、编制依据
①新建重庆至广安高速公路(重庆段)TJ-3标段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设计图纸等。
②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评定标准、验收标准、安全规范等。
③《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强制性要求》等。
④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⑤近年来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⑥我公司现有的劳力、机械装备、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生产能力。
2.2、编制原则
①根据合同工期,确保建设单位要求的总工期。
②根据工程特点部署施工组织机构和优选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
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确保质量的情况下保证进度。
④确保安全资金的投入,保证施工安全。
2.3、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三汇互通(K41+681~K41+745)、K41+745~K41+949左侧边坡38根抗滑桩,YK41+735.1~YK41+934.9右侧路肩34根抗滑桩施工。
3.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项目部按照职能明确、精干高效、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原则对72根抗滑桩施工进行组织机构编排及职责明确。
抗滑桩工程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管理人员及其岗位职责如下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主要责任
备注
1
张宏伟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总负责
2
李志伟
项目副经理
负责施工生产及协调工作
生产负责人
3
鲁承刚
总工程师
负责施工技术及经营的协调工作
技术负责人
4
党炜
工程部主任
负责总体施工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工作
质量负责人
5
秦超
工程部副主任
负责抗滑桩施工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工作
6
杨延辉
安全主管
负责施工中安全监管工作
安全负责人
7
潘青建
安全员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工作
8
徐海斌
质检员
负责施工现场质量检测工作
9
李建民
物资部主任
负责施工中物资供应工作
10
赵玲
试验室主任
负责施工中试验检测工作
11
李立红
财务部主任
负责施工中资金保障工作
12
吴玉明
测量主管
负责施工中测量工作
13
姚亚红
电工
负责施工中电力供应工作
14
池仙春
三汇互通抗滑桩队队长
负责现场施工的各项管理及协调工作
4、主要工程量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合计
备注
左侧
右侧
1
C30混凝土
m3
2876.53
4748.25
7624.78
2
C20混凝土
m3
1001.76
833.16
1834.92
3
HPB300钢筋
t
5.13
9.5
14.63
4
HRB335钢筋
t
191.3
378.4
569.7
5
HRB400钢筋
t
200.2
252.1
452.3
6
声测管
m
2709.2
3120
5829.2
7
挖土方
m3
1494
904
2398
8
挖石方
m3
2390
2642
5032
5、施工计划及人员、设备配置
5.1、工期计划
本工程计划工期200天完成,我部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在本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立即开始进行施工。
5.2、劳动力配置计划
本项目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突出专业化施工。
在开工前七日内,所有施工人员全部到位,迅速完成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将根据工程量和工期要求,结合工序操作需要,安排足够施工人员,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具体人员安排见下表。
施工人员计划安排
序号
名称
人数
备注
1
技术负责人
1
负责全段
2
技术员
2
负责全段
3
测量人员
4
负责全段
4
安全员
1
5
挖掘机司机
1
6
装载机司机
1
7
汽车司机
2
8
空压机工
2
9
电焊工
2
10
爆破工
1
11
浇筑工
6
12
钢筋工
4
13
模板工
4
14
挖孔工
14
15
起重工
1
16
普工
4
合计
47
5.3、施工机械配置计划
桩基采用人工挖孔;钢筋采用钢筋场集中加工,平板车运至现场安装;混凝土拌和采用预制场或拌和站集中拌和,搅拌罐运输,混凝土泵输送入仓。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卷扬机
3T
台
10
2
自卸汽车
lOt
辆
2
3
装载机
ZL50
台
1
4
手风钻
YT-28
台
8
5
空压机
6m3
台
8
6
风镐
台
8
7
长臂反铲
台
1
8
水泵
台
8
9
汽车吊
16T
台
1
10
直螺纹滚丝机
GSJ-40
台
1
11
交流切割机
BX2—300一l
台
1
12
砂轮切割机
400mm
台
1
13
电焊机
50kVA
台
2
14
混凝土输送泵
HBT60A/三一重工
座
1
15
井架杆件
自制
套
8
16
提料斗
自制
套
10
17
通风机
5.5kw
台
10
18
发电机
125KW
台
1
19
测斜仪
台
1
20
全站仪
莱卡
台
1
21
手拉葫芦
JHB8/重庆
台
3
22
钢筋弯曲机
CW-4C
台
1
23
钢筋调直机
TX-200
台
1
24
混凝土罐车
6m3
台
2
25
插入式振动棒
50L
台
5
6、施工部署及流程
6.1、施工中稳定滑坡的措施
1)清顺滑体坡面,铲除陡坡、陡坎、壁,填塞裂缝。
如有可能可根据设计需要先在滑体范围内处分别浆砌圈形截水沟减少地表水下渗。
2)在抗滑桩施工范围,应大致整平地面,靠山一侧刷出宽度不小于2m的平台。
3)桩孔开挖采用跳跃式成桩间隔开挖。
6.2、施工流程
按设计要求在抗滑桩之间设置挡土板,两者连接成整体,共同支撑上部边坡的山体,施工流程见下图。
抗滑桩施工的工艺流程
7、施工方法
抗滑桩施工应安排合理,工序紧凑,采用短、平、快的方式,集中力量突击,成孔一根或一批就及时浇筑,防止各工序间隔拖延时间太长,对滑坡治理不利。
7.1、施工准备
1)修筑便道接通水、电路、整平桩位附近地面,基本达到三通一平。
完成人员、器械、设备进场检修工作,做好一切准备,满足开工条件。
2)开工前必须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再组织施工。
测量人员现场核对设计图纸,按设计图纸测定桩位,进行施工放样。
3)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夯打密实,并在孔口周围1m范围内硬化。
场地四周开挖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同时采取措施并设置警示,对现场进行封闭管理。
4)技术人员组织施工人员完成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
5)施工所用原材料经过检验并合格,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通过监理审批同意。
7.2、测量放线
按设计坐标采用全站仪测定桩位,根据四边角点进行放样,考虑施工误差,每边可较设计放大5cm。
用全站仪测出各控制线及轴线,引至附近设点固定,便于轴线、桩中心和垂直度复核,用钢卷尺丈量各桩心位置。
场地整理及土方开挖时应保护好水准点。
同时对滑坡体进行施工监控,首先在开挖桩靠山坡一侧,距桩口10m处打设3根钢筋(长度为0.5m,外露0.1m,钢筋型号为16螺纹钢),使之在一条直线上,并用铁丝将其牢固连接,由测量人员测放出高程和坐标。
施工时每天派人观察是否变动,测量人员定期检查,如有沉降和位移,及时向监理和设计单位报告和发出报警通知。
7.3、锁口、护壁施工
为保证施工安全,每根桩口部均施作锁口,锁口设计为宽度0.5m,深度为0.5m,C20钢筋混凝土,锁口浇注完毕后开始桩身开挖。
处于土层及破碎岩层中的桩身开挖面须施作护壁,护壁厚度为0.2m,浇注24h后,即可拆模,继续向下施工。
护壁以1m为一节,上下两节带弯钩的纵向钢筋要求搭接绑扎,在土质松软或土体有明显挤出现象时,应适当加密纵向钢筋。
为确保桩截面尺寸及中心位置的正确,要随时检查护壁净空尺寸,其允许偏差值为±5cm。
护壁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使用搅拌罐水平运输,人工用手推车运输入仓。
桩身开挖过程中边开挖边护壁,采用组合钢模板及型钢支撑,人工支立模板,使用泵送或串桶垂直运送混凝土,就地灌注护壁混凝土。
每掘进1.0m时必须护壁,模板安装好后,根据桩孔中心点校正模板,保证护壁厚度、桩孔尺寸和垂直度。
严格按设计图纸配护壁钢筋,浇注护壁混凝土,上下护壁间应搭接10cm,且用钢筋插实以保证护壁混凝土的密实度,四边应同时均匀浇筑,以保证中心点位置的正确。
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拆模后立即进行校正,对不合格部分进行修正,直至合格。
7.4、架设垂直运输架
锁口壁成孔以后,在桩孔上方架设垂直运输支架,要求搭设稳定、牢固。
竖立吊架(三脚架或摇头扒杆等),便于出渣和进料用,起吊高度超出井口3m以上,并于井口上设一转向滑轮来改变拉力方向,以免拉倒吊架。
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滑轮组和电动葫芦或穿卷扬机的钢丝绳,选择适当位置安装卷扬机。
备置起吊用萝筐或特制的活底箱、桶,必须设置限位装置及万象钩,杜绝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同时要设置供起吊人员装卸料用的脚踏板和井口开关门。
孔口应进行三面防护,只留出渣方向,防护围栏高度应大于人体重心高度,出渣面地面应进行防滑处理,孔口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并系在稳定牢固位置。
孔口操作人员应随时检查卷扬机,钢丝绳,吊桶等机具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应立即让孔内施工人员撤出并维修机具。
孔口防护围栏布置方式:
7.5桩身开挖
抗滑桩桩身开挖不得扰动地表覆盖物、不得破坏基岩岩体结构和完整性,确保附近重要构筑物的安全。
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开始第一节开挖,采用短把的镐、锹等简易工具进行人工挖土,开挖过程中遇到孤石或其它障碍物时采用人工及风镐配合施工。
开挖时如需爆破,以小型松动爆破为主,防止损坏护壁。
炮眼深度1m时,最大装药量300~400(g),距井壁最小距离0.5m;井孔截面2×4(m2),炮眼数量3~4(个),一次装药量1200(g)。
如遇地下水,当地下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
地下渗水量较大时,吊桶已满足不了排水,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水泵沉入抽水,边降水边挖土。
地下水位较高时,一方面采取措施降水,另一方面缩短开挖及护壁进尺,避免孔内垮塌。
井底照明必须用低压电源(36V、100W)、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
当桩孔开挖时,就在桩口布置好一台5.5KW轴流式通风机,通过胶管向井下送风,加强空气对流。
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视观察桩孔下人员的情况,互相呼应,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7.6、出渣
井内采用人工出渣,使用扒杆或井架做提升设备,为便于出碴,采用独脚扒杆进行提升,并安设一台3T卷扬机作为垂直提升和水平牵引动力设备,井内采用人工装碴,将土斗吊至井口,再横移至运渣车上方,打开底板将渣土卸入车中运出场外。
上下运料时要保证通讯联系通畅。
孔内施工人员上下应采用钢爬梯,严禁乘坐吊桶。
钢爬梯应按下图布置:
钢筋爬梯每节长度在2~3m,临近施工面的一节设置为1m,过短搭接较多,过长影响操作,最下一节可用于调整,保障孔内施工人员上下;第一节应固定在钢管上,钢管两侧应在护壁上用钢筋头固定;后续每施工相应深度就应加挂一节,接头处用铁丝绑扎牢固。
7.7、地质情况检查和修改设计
施工过程中遇到地质结构与设计图纸有出入的地段,及时反馈到设计部门,对护壁支护参数和桩身配筋进行验算和调整以满足工程安全要求。
认真做好施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地面标高、滑动面标高、岩土界面标高、桩底标高、桩顶标高及桩身柱状地质剖面,并纳入竣工资料。
7.8、井壁塌方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因土层较弱、松散、地下水作用引起塌方时,必须严格控制井内施工进度,立即进行护壁支护,必须加强观察,并及时向监理和设计单位报告,按照指示和要求继续施工。
7.9、终孔
根据开挖实际地质剖面图,经设计部门意见反馈,进入滑动面以下稳定的基岩深度满足锚固长度和达到抗滑力要求后,可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终孔验收。
桩的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应作调整,保证桩的锚固段须置于完整基岩中,嵌入完整基岩的深度为桩长的1/3~2/5,且抗滑桩桩底标高应位于对应土路肩位置设计标高5m以下。
当桩孔挖至设计标高时,则停止掘进,通知建设方(或监理单位)会同设计、勘察、质监等单位共同鉴定,满足要求后迅速扩大桩头,清理孔底及时验收。
验收后用稍高于设计标号的混凝土封底10cm,防止岩石风化。
成孔后应立即进行孔口覆盖,并尽快进行钢筋安装。
成孔质量要求标准:
深度和持力层达到要求、垂直度偏差<0.4%、桩平面偏差<5cm、井底沉渣厚度为零。
7.10、钢筋安装
钢筋骨架在加工厂集中制作,桩身钢筋完成套丝后运到井孔处,由工人在现场采用机械直螺纹套筒连接成型。
同一截面的接头不得大于50%,接头错开距离不得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
桩身主筋配置长度应根据施工时实际完整基岩面确定,并注意抗滑桩主筋面布置在靠山一侧。
钢筋笼连接完成后,在距孔底2m处的孔壁环向设4根锚固钢筋,以防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锚固钢筋的直径不小于20mm,打入土体不小于50cm。
并在顶部设置挡板范围预埋联接筋,植入护壁0.2m。
钢筋笼的四周设置与桩身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混凝土垫块每米不得小于三个、纵向间距2m,呈梅花型布置。
抗滑桩四角各埋一根声测管,声测管内径50mm~60mm壁厚不小于2.5mm,下端必须封闭(可采用焊钢板的措施),声测管高出桩顶30cm,灌满清水,加盖盖好。
声测管安装在桩身钢筋内侧,与竖向钢筋绑扎牢固,并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声测管安装要竖直,自桩顶每2m一道用8#铁丝固定在钢筋笼上,以保证声测管相互之间的平行及稳定,
7.11、模板安装及拆除
地面以上桩身模板安装时应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不变形。
使用定型钢模组拼而成,采用钢管架和型钢加固。
安装过程中反复测试水平度、垂直度,及时校正偏差,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数值。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置专人负责经常检查和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模板如有变形走样,应立即采取措施,直至停止浇筑。
拆模时,应由上而下逐层拆除,分批撤除锚固连接件,为防止大块模板坠落损坏及伤人,必要时用绳拽住缓慢放落。
拆除的模板、支架及配件应及时清理、分类堆放整齐。
7.12、混凝土浇筑
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灌注。
灌注前应先对桩孔进行清理,抽干积水,下井清理沉渣,保证清底干净。
浇筑时应加装串筒,避免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
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度,采用振捣棒分层捣实,每层灌注高度小于0.5m。
振动棒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作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20秒~30秒为宜,但还应视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分层浇注振捣,振动棒应插入下层15cm左右,以清除两层之间接缝。
当孔内渗水量较大,孔底积水深度大于100mm时,应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以钻机或洛阳铲作为提升机械。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1~14cm之间,在现场进行坍落度测定,保证其流动性、和易性。
施工时,若井中有地下水渗出时,应抽干孔中积水再浇混凝土,否则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方法。
每根桩必须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并按规定振捣,以防断桩。
当有意外情况需加快施工进度时,宜采用速凝、早强混凝土。
成桩后,每根桩均应进行低应变无损检测,如有不合格者,应采取补救措施。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按要求随机留置试块,桩顶覆盖草袋养护并经常湿水或蓄水养护,避免因养护不及时引起混凝土早期裂痕出现。
8、监测技术与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仔细做好记录和地质编录工作,并加强对边坡变形的监控;在每根抗滑桩顶部中心埋置一根长0.3m直径10mm的钢筋,钢筋露出抗滑桩顶1cm,抗滑桩施工完后,应及时量测坐标。
在监控时如发现有与设计不符或有任何异常应及时向监理及设计单位报告,待得到批复指示后再进行施工。
边坡变形防治监测包括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和营运监测,以施工安全检测和、防治效果监测为主,监测结果作为判断。
确保工程建设安全的关键是全过程监控滑坡体的变化情况,及时测量各主要工序施工阶段引起的动态沉降数值,并与分析计算值比较,及时反馈指导设计和施工。
主要的监测内容参见下表。
检测项目汇总表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
监测频率
监测目的
1
地表下沉
SOK-C32Ⅱ型精密水准仪,钢尺
初次:
1-2次/7天;后次:
1-2次/10天;雨后:
加强观测频率
掌握抗滑桩及地表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2
建筑物沉降与倾斜
3
裂缝宽度及位移
4
地下水位
电测水位计
1次/天
掌握井孔及滑坡体地下水位情况
5
护壁观测
目测、钢卷尺
3次/天
掌握护壁变形情况及时发出预警报告
注:
可根据施工条件和沉降情况增加或减少观测次数,随时将检测信息报告给现场技术员。
9、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1)、桩孔开挖中施工质量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技术规范》。
桩孔开挖中心位置、孔底高程允许偏差按下表执行。
桩孔开挖中心位置、孔底高程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1
中心位置
纵向±100mm,横向±100mm
4点/孔
经纬仪、钢尺
2
孔底高程
±50mm
3点/孔
水准仪、测绳
(2)、抗滑桩施工质量执行《公路工程质量检眼评定标准》允许偏差见下表:
抗滑桩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JTGF180/1-2004附录D检查
2
桩长(m)
不小于设计值
测绳量:
每桩测量
3
孔径或断面尺寸(m)
不小于设计值
探孔器:
每桩测量
4
桩位(mm)
100
经纬仪:
每桩测量
5
挖孔桩竖直度(mm)
0.5%桩长,且不大200
吊垂线:
每桩测量
6
钢筋笼底面高(mm)
±50
水准仪:
测每桩骨架顶面高程
10、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桩孔开挖断面尺寸不得小于护壁厚度加桩身断面尺寸(长宽或直径)。
(2)井孔开挖遇到围岩较松软、破碎或有水时,分节护壁应缩短。
分节位置不应设在土石层变化和滑床面处。
(3)孔内开挖爆破应采用小型松动爆破,不得放大炮。
(4)护壁厚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在滑动面处的护壁应加强。
(5)钢筋笼分段成笼,搭接位置不得设在土石分界和滑动面处。
(6)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作业,如因故出现中断灌注,接缝面应做特殊处理,严禁施工缝处在滑动面上。
(7)抗滑桩施工必须按隐蔽工程要求做好施工记录。
(8)施工过程中妥善的保护好临时水准点、轴线等。
(9)保护好抗滑桩钢筋位置。
(10)加强混凝土养护,防止表面开裂。
11、质量保障措施
11.1、质量控制目标
严格按施工承包合同、技术规范及经审批的设计文件施工,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及《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的要求,分项工程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100%,竣工验收工程质量95%以上,确保优良工程。
11.2、现场质量目标完成保证和控制措施
为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质保书及试验报告。
有关材料进场后,材料员要及时填写“原材料质检通知单”送交试验室,试验室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必须选择合格和有资质的生产厂家,确保进货渠道方面不出现问题。
加强现场技术交底及要求、现场控制措施落实到位、现场检查力度。
过程控制中,技术人员对已加工和安装过程的钢筋间距随时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个例及时提出进行整改,防止钢筋骨架松动及变形而导致间距发生变化,确保各工序施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测量队做好定位测量放线、轴线、标高、垂直监测及沉降等工作,对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必须选择在牢固可靠部位并加以保护。
定位放线以质检员和技术负责人验收复核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及时办理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复核记录。
开挖的过程中,随时检查开挖断面尺寸,采用测斜仪或吊线等方式检查开挖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
12、安全技术措施
在施工前应向主管部门提交相应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安全保障措施,安全保障措施应包括滑坡体范围的当地居民搬迁、房屋拆迁、井上井下作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等。
施工前必须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注意抓好下挖、吊运弃土、支模护壁、修正等几个重要环节。
桩身嵌固段尽可能避免放炮开挖,以免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和引起孔壁坍塌。
对通风、排水、照明、信号联络加强管理。
施工现场采取封闭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配戴好安全帽,同时还必须在腰间系安全带及安全绳,安全绳的另一端系于井口,确保井下发生危险情况、作业人员无法自己脱困时,可由井口采取施救。
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施工现场四处张挂好醒目的安全标志、安全宣传牌,警示、提醒每个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每个井口均设安全警示标志。
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m后,应在距孔底面以上3m左右处的护壁凸缘上设置半圆形的密眼钢筋做成的安全防护网。
防护网随着挖孔深度适当向下而增加,在吊桶上下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防护网下面,停止挖土,注意安全。
施工用电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井下照明应采用36v安全电压,电缆分段与井壁相固定、长度适中,防止与吊桶相碰。
同时要尽量避免进行晚上作业,以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严禁酒后作业,不准在孔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作业。
已灌注完混凝土和正在挖孔未完的桩口,应设置井盖和围栏围蔽。
孔口配合孔内作业人员要密切注视孔内的情况,不得擅离岗位。
在施工现场5m范围内采用架杆挡护,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孔口处不得堆放施工用品,以防掉入井下伤人。
挖孔提升设备必须设置限位和卡紧装置,避免意外滑落造成井下人身伤害。
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滑坡体滑动,可将原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抗滑桩 工程 专项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