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人民版.docx
- 文档编号:6674338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73.89KB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人民版.docx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人民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人民版
【新步步高】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两组图片反映了中国社会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服饰的变化,第二组的变化与第一组的变化主要不同在于( )
第一组 第二组
A.近代化的反映B.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
C.民族融合的结果D.先进文化的辐射功能
2.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
“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3.中国是“礼仪之邦”。
到了清代,传统礼仪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国家军政,小到衣食住行、举手投足,无不做出详尽的规定,但晚清时期中国礼仪发生巨变(如下图)。
决定这一巨变的主要因素是( )
A.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渗入
B.近代民主革命的推动
C.近代城市经济生活日渐开放
D.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4.下图反映的是19世纪末上海西餐馆“一品香”内,男女客并坐品尝西餐的情景。
下列有关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上海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②男女平等意识增强
③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被西方同化 ④图中现象与“西学东渐”有较大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5.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
“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这表明近代中国( )
A.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B.生活方式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C.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时尚
D.报纸等大众传媒引领社会生活时尚
6.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君”“先生”的称谓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男人的社会地位下降
B.西式称呼取代了传统称呼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
7.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
“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8.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
“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岁,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
官:
何时与梁相识?
严阿苏:
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
官:
此事汝母知否?
严阿苏:
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
(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
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
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
9.据徐珂《可言》记载:
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
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 )
A.社会革命过程曲折
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了旧有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的支持
D.辛亥革命推动了移风易俗
10.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
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词汇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
B.“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11.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A.“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
B.“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
C.“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D.“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
12.历史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认、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
下图所示是上海《从杨树浦到外滩的3路电车》的照片,对照片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上海已出现了城市公共交通 ②上海的电车极有可能是引自西方国家 ③该照片的拍摄不会早于20世纪初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③
13.清代某一谕旨中有以下内容:
“又谕,电寄张之洞等。
日本约内改造土货一节关系最重,江浙等省如丝斤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并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上述谕旨中的“电”应是指( )
A.电车B.有线电报
C.电话D.无线电报
14.梁启超说:
“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主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
伟哉报馆之势力,重哉报馆之责任。
”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责任”在于( )
①传播信息 ②开启民智 ③引导舆论 ④控制政府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
// )
A.这一年电影诞生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7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8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年3月5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
“满虏窃国,易于(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以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
”“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
材料二 (建国初期)受当时强劲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国人的服饰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呈现出学习借鉴苏联服饰的趋势。
在当时,服装除了最基本的功能外,更承载着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营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政治使命。
苏联服装成为思想进步、追求革命的象征,主导着当时人们的服饰取向与选择。
列宁装、依照苏联坦克兵服装设计的“坦克服”、根据苏联款式仿制的各种“布拉吉(连衣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闪耀在民众服装中的亮丽风景。
——彭国亮《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文化大革命”兴起,在“破四旧”运动中,谁的穿戴如果被认为不符合无产阶级式样,或带有“封、资、修”的影响,就会在大街上被勒令停下来,强制剪掉头发,撕烂衣服,红卫兵拿着剪刀专干此事,小脚裤管是他们最为仇视的对象,见了就剪。
——彭国亮《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推动社会服饰变革的主要因素。
(7分)
(2)著名历史学家冯尔糜先生曾说:
“冠服、发型的形成同人们的政治意识紧密联系。
”因此,在特定历史时期,相对应的服饰就成为特定的政治符号。
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50字左右。
)(10分)
17.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
“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的心理世界,包括动机、情感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钟表玩具,家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
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
曾颉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息,时甘心承人之害以使吾之脂膏,而夹全力塞其利源。
蒙不知其何心也。
——《郭嵩焘诗文集》
材料二 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
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
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
——《适可斋记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
材料三 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经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为,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一些官绅对机器生产的心理态度?
材料作者对这一态度的观点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支持作者观点的社会阶层有哪些?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妇女对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心理态度?
从当时社会状况看推动这一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变革特征?
(6分)
(3)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习俗的心理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趋向。
(4分)
(4)在新史学理念影响下,社会心理进入史学家视野,这对史学研究和历史学习产生了怎样影响?
(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上海近代报纸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主要是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教会报纸。
这些办给中国人看的教会报纸,主要是传教布道,报道宗教活动,也兼有宣扬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观念和炫耀科学文明的意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19世纪60年代后,外商报纸兴办和发展,逐步取代教会报纸,在上海独占市场。
材料二 在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和发展过程中,随着西学东渐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促使,中国近代印刷业出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吸引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及其资本的投入。
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开办的《申报》馆了。
前已述及,英商美查来中国经商,始作洋布和茶叶生意,因经营不善而无利可图,遂欲改弦更张,另谋他业。
当时见报业兴隆,便同他的朋友伍毕特(C.WoodWord)、普莱亚(W.B.Pryer)、麦基洛(J.Mackllap)集资白银1600两,购买了铅字及印刷设备,办起了声名显赫的《申报》馆。
美查创办的《申报》馆,除《申报》外,还印刷了《申报馆聚珍版丛书》。
丛书分正、续、余三集,收书多达二百种。
材料三 下图为《申报》馆外景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50年代出现的外国人办报热主要涉及哪些人?
办报的目的是什么?
(6分)
(2)材料二中办报人的身份有什么变化?
1872年《申报》载文说:
“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
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致受其欺。
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由此推断《申报》的内容应该有哪些特色?
(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申报》馆的建筑特点,并分析出现该建筑风格的原因。
(6分)
答案精析
专题检测卷(四)
1.A [第一组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鲜卑族和汉族的服饰,第二组图片反映了晚清的旗袍和近代的中山装,第二组的变化与第一组的变化主要不同是由于近代化的推动,故A项正确。
]
2.D [解题时请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1912年9月,这是民国初期,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发生巨变(辛亥革命),民众服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所以答案是D项。
]
3.B [图片反映了鞠躬礼代替了跪拜礼,不仅体现了民主、平等思想,而且反映了生活礼仪的近代化,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并非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民主革命是推动社会礼仪变革的主要因素,故B项正确;近代城市经济生活日渐开放并非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并非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
]
4.C [图片反映的是上海人到西餐馆品尝西餐的情景,这不能说明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被西方同化了,而只能说明饮食习惯有所变化,故排除③项。
结合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他各项说法均正确,C项符合题意。
]
5.A [材料“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体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说明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服饰的演变,并不是生活方式完全近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论及服饰与政治的影响,故C项错误;报纸的功能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
]
6.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古代中国的日常礼仪、称谓亦体现贵贱尊卑;民国之初,废除旧的礼仪,体现平等、自由的文明精神。
]
7.A [题目反复强调女子参加各种活动,这与古代女子受到束缚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再结合1913年的时间界定,可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女子地位的提高,也反映出当时男女平等的趋势。
故选A项。
]
8.C [材料中的严阿苏与梁海的婚姻自由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A项不正确;B项错在“开始”;材料中官的言论“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说明当时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C项正确;材料中的“清末”表明民国政府还未建立,D项错误。
]
9.A [社会革命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的,势必受到旧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材料表明的正是这一点,A项符合题意。
B项说法错误;C项材料体现不出来;D项说法与题干意思相反。
故选A项。
]
10.B [A、D两项与题意不符;C项与材料无关;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
]
11.B [20世纪30年代能游览观光的应属于富人,马车专门为富人而发,不能体现出社会进步,故A项错误;“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体现平等,是社会进步表现,故B项正确;马车是富人、有地位的人乘坐,“人力车夫讨厌马车”反映社会地位不平等,故C项错误;“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明显是不平等现象,故D项错误。
]
12.C [材料信息表明,这个时期上海出现了公共交通;中国工业发展落后,电车很有可能引自外国;中国最早的电车出现于1906年的天津,故①②③都正确。
]
13.B [根据题干材料中与日本约内有通商、设厂等规定应该判断为中日《马关条约》,由此推断这一谕旨出现的时间为1895年。
题干要求选的是通讯工具,电车属于交通工具,故A项错误;1877年中国有了有线电报,成为常用的通讯方式,故B项正确;电话虽然在中国已经出现,但还没普及和常用,故C项错误;此时无线电报在中国还未出现,故D项错误。
]
14.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广泛传播信息,使人们在阅读之余,从而引导舆论、开启民智。
报刊虽然可以影响政府决策,但是不能通过报刊控制政府。
]
15.B [依据题干“电影”“1905”的信息逐一分析四个选项,A项在1905年前;C项是1931年;D项发生在1935年。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故B项符合题意。
]
16.
(1)因素: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政治变革的促进(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外来文化的渗透;先进人士的推动;政府政策的影响。
(2)论证: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国,随后中山装、西装以及改进后的旗袍流行,凸显了人们对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
②建国初,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象征着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及中苏友好关系的开创。
③文革时期,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的盛行,体现了极“左”的革命色彩。
解析 第
(1)问,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有政治变革因素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等),经济因素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外来因素如根据苏联款式仿制的各种“布拉吉(连衣裙)”,先进人物的推动如“中山装”等。
第
(2)问,三则材料分别是民国时期、建国初和文革时期,结合每个时期所表现的特点组织答案。
17.
(1)态度:
顽固而愚昧地反对机器生产。
观点:
厌恶官绅的保守心态。
阶层:
洋务派、资产阶级。
(维新、革命派)
(2)态度:
热切追求新生活习俗。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等启蒙思想的传播;中国完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特征:
新思想与旧思想冲突,例如:
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维新派论战。
(3)影响:
人们积极接受、推进文明习俗。
趋向:
由繁琐走向简约文明;生活心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存在地区性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4)影响:
为人们观察历史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新视野;使史学研究更全面、更丰富。
18.
(1)教会和教士为主。
目的是传教布道,报道宗教活动,也兼有宣扬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观念和炫耀科学文明的意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2)身份变化:
以外国商人为主。
特色:
以新闻为主,讲求报道的真实性。
(3)特点:
中西合璧。
原因:
1840年以后,外国人来华居住,带来了全新的居住文化,西式建筑逐步增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中国 现代社会 生活 变迁 检测 人民